節日本該是其樂融融的日子,可如今的教師節卻因「送禮話題」成了家校關係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經。
如何打破這種尷尬局面,讓教師節成為老師家長都樂在其中的節日,瀋陽一所學校做了有益的探索,在教師節這天,學校舉辦了「圓你一個教師夢」活動,徵集家長體驗教師的一天,希望以此來打破家長和老師彼此的誤解,增進相互理解,形成共同幫助孩子成長的合力。
徵集「臨時班主任」 一年級家長報名最踴躍
9月10日,對於瀋陽市瀋河區文化路第二小學的家長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他們將圓自己當教師的夢想。
為了當好老師,有的家長提前好幾天就開始準備課件,練習講課內容。9月10日早7時40分,參與體驗的家長們就來到各自的班級,正式上崗當起了臨時班主任。
校長王濤介紹,孩子的教育需要學校和家長兩方面形成合力,但由於彼此不夠了解,難免會產生一些誤解,影響合力的形成。在教師節這一天學校設計家長體驗活動,既滿足了家長小時候想當老師的一個夢想,也讓家長有機會更深入地了解學校,了解老師的工作,進而形成更好的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孩子成長。
每個班級的「臨時班主任」都是通過家長群徵集,讓老師們沒有想到的是,報名特別踴躍,尤其是一年級的家長,都想藉此機會來看看剛剛進入小學的孩子在學校的狀態。為了保證學校秩序,每個班級來體驗的家長不超過3名。
這邊正在講課 那邊學生鑽到桌子下
家長們都十分重視這次體驗活動,精心準備了課程,有的穿起消防員服裝給孩子們講安全,有的講中醫和傳統文化,有的教孩子們做手工等等,為了把所傳授的知識用孩子們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展現出來,家長們可是費了不少心思,還精心準備了課件。
上午的第一堂課結束後,一位一年級孩子的爸爸,也是參加體驗活動的家長之一,走出教室時正好遇到了校長,校長問了一句:「上課感覺怎麼樣?」
這位家長有點無奈地說:「我準備了整整兩天的課啊,可有的孩子不認真聽啊,都跑桌子底下去了。」
另一位體驗家長總結說:「今天看到班裡不同學生的狀態,就像給自己的教育照了一面鏡子,我想回去之後,我們家長應該有針對性地配合老師,一起幫孩子改掉一些壞習慣,幫助孩子成長進步。」
來看看老師一天都在忙些啥
「早上,當孩子們對我們說『老師好』的時候,我們心裡別提多激動了。」參加體驗的一年二班家長吳丙軍說,不過體驗了之後,真心地感覺到當老師太不容易了。有的孩子跟他反覆說也記不住,有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還比較弱,溝通交流起來很不順暢。」
從一早上開始,上課、排隊、上廁所、交作業等各項事務,一件接著一件,每個環節中都有幾個孩子舉起小手匯報自己遇到的各種小狀況,「老師,我的本忘帶了」「老師,他碰我了」「老師,這個我不會弄」,還有的孩子上上課突然哭起來,一直念叨爸爸媽媽。「臨時班主任」們就要一個個地處理。「一個老師還真忙不過來,我都恨不得變成哪吒,有三頭六臂才好。」吳丙軍說。
午休快結束時自己才吃上飯
中午11時40分許,午飯即將開始,學生們掏出各自的小飯盒,在老師們的指導下站成一排等待。「臨時班主任」們各自分工,給學生們盛飯盛菜,長得壯實的男生會主動說:「多給我盛點。」還有挑食的孩子會提出:「我不吃木耳。」這時候,「臨時班主任」就會柔聲細語地對孩子說:「挑食可長不了大高個兒啊。」
這邊正在忙著,後方突然「當」一聲響,一個孩子盛滿飯菜的飯盒掉在了地上,委屈得眼淚馬上就要出來了。一位「臨時班主任」趕緊放下手裡的活跑過去安慰,「沒關係,我們洗乾淨飯盒再去盛。現在我們來把地上的食物收拾起來吧。」孩子點點頭。
排隊盛飯菜的孩子們都小心翼翼地端著手裡的飯盒,因此隊伍的行進十分緩慢。第一輪盛飯剛剛結束,就有吃飯快的孩子又來排隊盛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
等「臨時班主任」們安頓好學生午飯,解決好個別孩子遇到的小麻煩,午休時間基本也快結束了,這時自己才吃上飯。
講三遍都沒懂 「代理老師」都焦躁了
「臨時班主任」的體驗是全過程式的,除了上課、組織隊列、午飯,還要體驗批改作業,以及對個別學生的輔導。
一年級的作業對於大人來說是非常簡單的,可「臨時班主任」們也一點不敢馬虎,請老師批改出一個標準答案後,才敢自己下筆批改。
有「臨時班主任」還認真地用兩種顏色的筆,記錄下兩排名字,原來這是一些問題作業,比如有的缺少家長籤字。
對於個別知識點沒有理解吸收的孩子,「臨時班主任」會進行一對一的輔導,這樣的體驗也讓家長們感觸頗深,一位家長說:「今天給一個孩子講題,講了三遍他都沒聽懂,我都焦躁了。」
辛苦的體驗活動結束後,家長們收穫滿滿,對於老師的工作有了重新的認識。回到家後,每一位家長都收到來自孩子的教師節祝福。因為「孝親尊師」理念是學校的一個辦學特色,學校告訴孩子們,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回家後也應該跟自己的父母說一句「老師,節日快樂。」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徐月姣 編輯徐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