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死亡率是比較高,其黃金救援時間只有4分鐘,一旦突發就會出現劇烈持久的疼痛,需要儘快送醫院搶救。心梗手術後可以選擇運動的方法恢復心臟功能,但也有患者對運動這件事保持質疑。
心梗手術後可以運動嗎?
心梗手術後是可以運動的,心梗患者如果長期臥床休息或者運動量會導致全身功能下降,心臟功能進一步惡化,而運動可以糾正身體的退化狀態,運動康復一直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療的關鍵。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嚴格表達到一定的運動水平後,發生心肌梗塞和死亡的機率會大大降低。
心梗手術後多久可以開始運動?
一般來說,心梗的患者由於部分心肌壞死,需要較長的恢復期,通常建議在手術後4-5天下床活動,如果是嚴重併發症,如心力衰竭發生時,則需要7-14天才能下床。等到術後出院後1個月內,就可以選擇運動強度較輕的運動,平時行走要慢,避免過度運動。一個月後,可以嘗試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遊泳、打太極拳等。
心梗患者運動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1、注意運動強度
有條件的患者,建議到醫院做相應的檢查,讓醫生制定最合適的運動方案。一般來說,低至中等運動強度即可滿足,其中慢跑、太極拳等都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如果在運動中出現胸悶、氣短、頭暈等其他不適症狀,應及時停止運動。
2、注意運動時間
在一天中早上6-10點是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尖峰時間,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患者不喝水也不活動,血管內的血液變得粘稠,血流速度過慢,容易加重血栓的形成。另外,由於這段時間內交感神經活性較高,心肌細胞電活動不穩定,可能發生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因此,運動時最好避開早上6-10點這個時間段,運動時最好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去,以便在發生意外時互相照顧。
3、量力而行
運動項目的選擇可以根據患者的身體條件和興趣愛好決定,從少量運動開始,逐步進行,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過度用力,加重心臟負擔,造成意外。
心梗患者的受損心肌可能無法恢復正常,壞死心肌可能無法逆轉,但是只要做好術後護理,根據醫囑按時吃藥、戒菸限酒,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合理的運動、健康飲食、保證睡眠、調整心理,那麼對患者的身體而言,是不利而無一害的。儘管壞死的心肌可能無法恢復,但只要對未受損的心肌進行精心保護,避免復發的情況發生,那麼通常心梗患者的壽命是很長的。在此期間,患者都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因為不良的精神和心理刺激是導致心臟病急性發作最常見和最重要的原因,穩定的情緒對預防心梗來說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