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傳統健身功法「八段錦」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和湖北新聞發布會上被點名表揚,得到了人民網、央視等各大媒體的廣泛宣傳。被「官宣」的八段錦作為治療新冠肺炎的輔助手段,成為新晉「網紅」,得到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和患者一致點讚。
第五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指出本次新冠肺炎屬於疫病,患者多有陽氣不足,肺虧虛的體質基礎。
八段錦具有提升人體陽氣,增強人體免疫力,強化臟腑功能,有益心理健康。
為進一步普及八段錦的科學健身知識,北京伍連德公益基金會特邀國家一級武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胡雁賓老師教大家練習八段錦,幫助大家足不出戶鍛鍊身體。
丨胡雁賓老師介紹到:
該套八段錦是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傳統體育課的必修課程,整套功法由八式動作組成,端莊優美、剛柔並濟、形神兼備。
通過抻筋拔骨等動作的調整、呼吸的調整以及意念的調整來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功效。
中醫認為,人體經絡堵塞,就容易引發病痛,打通經絡後,能祛除風、寒、溼、痰等各種邪氣,使氣血與各種營養物質在經絡內正常運行送達人體的五臟六腑,保持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的能量平衡,不容易得病。
這也正是我們所說的「正氣內存、邪不可幹」的道理。所以,當我們練完一套八段錦後,全身微微地出汗、手腳發熱、面色紅潤,腦清目明,全身倍感輕鬆!
胡雁賓:北京中醫藥大學 副教授
自幼習武,擅長陳式、楊式太極拳和養生功法等,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國家一級武士,國家一級武術裁判。
多年從事武術和養生功法教學,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科研水平。
在正式開始練習前,咱們先跟隨胡雁賓老師了解下練習八段錦的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1、遵循先熱身做拉伸練習逆腹式呼吸練習無極樁練習八段錦練習放鬆練習的科學練習方法。
2、練習時儘量保持心靜體松,排除雜念。
3、初學者不必刻意追求逆腹式呼吸,可以先自然呼吸,隨著心肺功能不斷增強慢慢採用逆腹式呼吸。
4、動作幅度由小到大,由高到低循序漸進,避免受傷。
5、腰、膝關節損傷者和有嚴重疾病身體虛弱者不適合練習,可以多練逆腹式呼吸和無極樁。
下面咱們就在胡雁賓老師的帶領下正式開始八段錦的練習吧。
演 示
視 頻
準備動作演示
八段錦整套演示
分解
教 學
逆腹式呼吸練習
動作要領:自然站立,兩手相合,落於丹田,吸氣小腹收緊,氣體從腹腔到胸腔逐漸充盈,同時百會上領,舌抵上顎,提肛收會陰;呼氣,小腹凸起,全身放鬆,大腦放空,意守丹田。鼻吸口呼或者鼻吸鼻呼。
養生機理:增加肺活量和身體的攝氧量,增強心肺功能;還可以按摩五臟六腑,加強內臟功能,降低血壓,提高人體免疫力。
無極樁練習
動作要領:左腳開步,與肩同寬,腳尖朝前,兩手合抱於胸前。上體保持中正安舒,頭頂百會穴虛虛領起,下頜微收,舌抵上顎。含胸拔背,收腹斂臀。兩膝關節外展,兩腳十趾用力抓地。兩手在胸前抱成圓形,沉肩墜肘,意守丹田,做逆腹式呼吸。
養生機理:增加腰腿部力量,強腰固腎,增強心肺功能,達到入定的狀態,降低人體不必要的消耗!
八段錦 分解教學
預備姿勢
兩腳併攏,自然站立;
百會上領,下頜微收,松肩垂臂;
目視前方,自然呼吸,氣定神閒,意守丹田。
第一式:兩手託天理三焦
1
2
3
4
5
動作要領:拱背時,低頭下頜收緊,兩臂松垂,與脊柱上提形成對拉之勢,刺激督脈和脊柱諸條陽經。託掌時,展腰、挺膝、夾肘,意在掌根,抻拉三焦。
養生機理:調理三焦,「兩手託天」是往上提拉胸腹、拔伸腰背,這樣系掛於脊柱和三焦上的五臟六腑都被提拉起來了,三焦通暢,祛除寒溼濁氣。同時夾脊的動作也擠壓到了肩井穴和後背的膏肓穴,整條督脈發熱,提昇陽氣,也可以預防和治療頸肩腰背部疾病。
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鵰
1
2
動作要領:周身中正、百會上領、拉弓時,展臂擴胸沉肩,八字掌意在掌根,目視食指商陽穴,拳心對準雲門中府。展胸吸氣、含胸呼氣。
養生機理:舒胸理氣,調理肺經,加強心肺功能。馬步增加腰腿部力量,強腰固腎,預防和治療頸肩、腰腿疾病。
第三式:調理脾胃須單舉
1
2
3
4
動作要領:弓、僕步變化,動作連貫勻速。兩掌上撐下按,意在掌根,手臂伸直,挺胸塌腰,拔長脊柱,拉伸中焦脾胃。
養生機理:擠壓腹腔,舒展腰肌,增強胃腸蠕動,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第四式:五勞七傷往後瞧
動作要領:兩臂起落開合要與呼吸配合一致。脊柱儘量擰屈旋轉,轉頭時,頭平項直,目視後方。
養生機理:脊柱的儘量擰轉可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活絡頸椎,鬆弛頸部肌肉,改善腦供血,提高大腦功能,發揮大腦對五臟六腑的指揮作用;胸部擰轉有益於心肺兩髒,腰部擰轉要強腰固腎、調理脾胃作用。因此,有防止「五勞七傷」之說。
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
動作要領:手、眼、身、步、呼吸配合一致,盡力拔長、扭轉脊柱,手不離膝,腳不離地。
養生機理:搖頭擺尾擰轉腰胯,牽動全身,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具有清心瀉火、寧心安神的功效。經常上火、口腔潰瘍、喉嚨腫痛、爆痘的人多是虛火,頭面飄虛火,中下焦常年寒溼,常做這個動作,可以把上飄的虛火拽回丹田,溫暖腎水。同時,馬步對腰膝酸軟等下肢疾患有積極的療效。
第六式:雙手攀足固腎腰
1
2
3
動作要領:身體後仰、前俯、拱背要慢慢加大幅度,身體後仰和前俯時,抬頭挺膝,拉伸任脈,上體拱起時,低頭、脊柱從下到上節節捲曲,拉伸督脈,使陰陽都得到滋養。動作速度緩慢均勻,幅度由小到大。雙手按摩腰背下肢後方時要稍微用力,溫煦按摩全身第一大陽經——膀胱經,提升一身陽氣。
養生機理:本式拉伸腰腹和腿部後側肌群,也是拉伸任督二脈、摩運膀胱經,同時擠壓、舒展臟腑,起到強腰固腎,預防腰腿部疾病。
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
1
2
3
動作要領:出拳由慢到快,蹬地擰腰,剛柔並濟,快慢相間,發力時怒目圓睜,蓄力吸氣,發力呼氣。
養生機理:強壯筋骨,疏理肝氣鬱結,調和氣血。
第八式:背後七顛百病消
1
2
動作要領:抖動時,百會上領,提踵、伸腰、挺膝,全身放鬆,起的時候要如平地拔起,腳趾抓地,提肛收腹,讓六腑氣機處於緊張狀態。下落的時候就像山河地震,震動脊柱和督脈,全身放鬆,意念下引至湧泉。
養生機理:上下抖動可使肌肉、內臟、脊柱放鬆,腳跟震地可使氣血暢通,「背後七顛」是八段錦的收功,相當於引氣歸元,做完整套功法之後,重新梳理身體氣機,「百病解消」。
收式
兩手體前45度託掌至頭頂,配合吸氣、百會上領,提肛收腹;按掌呼氣,兩手落於體側,放鬆,意守丹田,氣息歸元。
感謝胡雁賓老師的標準示範和細心教學,相信大家一定有所收穫了,讓我們給胡雁賓老師點讚!第一遍大家沒完全掌握沒關係,大家可以把本文收藏起來方便以後勤加練習。
I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北京伍連德公益基金會",作者/胡雁賓,版權歸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