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件的設計及製造工藝流程鈑金件的設計及加工是什麼樣的流程?鈑金件在設計製造加工過程中有什麼注意事項?以下對此問題簡單介紹下:
每一個鈑金件都有各自的加工工藝流程,加工過程中又有很多的注意點。
1.設計並繪出其鈑金件的零件圖,作用是用圖紙方式將其鈑金件的結構表達出來。
2.繪製展開圖,也就是將一結構複雜的零件展開成一個平板件。
a.剪床下料
利用剪床剪出展開圖的外形長寬尺寸。若有衝孔、切角的,再轉衝床結合模具衝孔、切角成形。
b.衝床下料
利用衝床分一步或多步在板材上將零件展開後的平板件結構衝製成形。其優點是耗費工時短,效率高,可減少加工成本,在批量生產時經常用到。
c.NC數控下料
NC下料時首先要編寫數控加工程序。就是利用編程軟體,將繪製的展開圖編寫成NC數控加工工具機可識別的程序。讓其跟據這些程序一步一步的在一塊鐵板上,將其平板件的結構形狀衝制出來。
d.雷射下料
利用雷射切割方式,在一塊鐵板上將其平板件的結構形狀切割出來。
4,翻邊攻絲
翻邊又叫抽孔,就是在一個較小的基孔上抽成一個稍大的孔,再在抽孔上攻絲。這樣做可增加其強度,避免滑牙。一般用於板厚比較薄的鈑金加工。當板厚較大時,如2.0、2.5等以上的板厚。
5.衝床加工
一般衝床加工的有衝孔切角、衝孔落料、衝凸包、衝撕裂、抽孔等加工方式,以達到加工目的。其加工需要有相應的模具來完成操作。衝凸包的有凸包模,衝撕裂的有撕裂成形模等。
6.壓鉚
壓鉚經常用到的有壓鉚螺柱、壓鉚螺母、壓鉚螺釘等,其壓鉚方式一般通過衝床或液壓壓鉚機來完成操作,將其鉚接到鈑金件上。
7.折彎
折彎就是將2D的平板件,折成3D的零件。其加工需要有折床及相應的折彎模具來完成操作。它也有一定的折彎順序,其原則是對下一刀不產生幹涉的先折,會產生幹涉的後折。
8.焊接
焊接就是將多個零件組焊在一起,達到加工的目的或是單個零件邊縫焊接,以增加其強度。其加工方一般有CO2氣體保護焊、氬弧焊、點焊、機器人焊接等。這些焊接方式的選用是根據實際要求和材質而定。
9.表面處理
表面處理一般有磷化皮膜、電鍍五彩鋅、鉻酸鹽、烤漆、氧化等。磷化皮膜一般用於冷軋板和電解板類,其作用主要是在料件表上鍍上一層保護膜,防止氧化;再來就是可增強其烤漆的附著力。
10.組裝
所謂組裝就是將多個零件或組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組立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料品。其中需注意的就是對料件的保護,不可劃碰傷。組裝是一個料品完成的最後一步,若料件因劃碰傷而無法使用,需返工重做,會浪費很多的加工工時,增加料品的成本,因此要特別注意對料件的保護。
特別聲明:
本文由鴻圖學院整理編輯,僅供學習交流,不參與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