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國女人為二戰德國將軍開罪,卻被歐洲奉為"聖母瑪利亞"!

2021-02-22 加拿大中文報

來源公眾號:另一束光  ID:otherlight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出於良心做了應該做的事而已。」

二戰期間的德國自稱為日耳曼民族,是高貴的象徵,對別的民族實施打壓欺詐,認為他們都是劣等民族。

除了四處迫害猶太人之外,他們還對其他國家進行了殘忍的侵略。但凡遇到抵抗,那便用更加猛烈的武力進行鎮壓。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在歐洲無惡不作,建立了無數個集中營,殺害了無數無辜百姓。其殘忍的暴行,直到現在還令無數人感到顫慄。

然而小編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她在二戰之後走上了法庭,為一個深受希特勒器重的德國將軍開罪。她不但成功了,並且還成為了歐洲人民口中的「聖母瑪利亞」,比利時人眼中的「比利時的母親」。

這位偉大的女性就是錢秀玲。

錢秀玲 ,1912年生,宜興新莊鎮(原大塍鄉)人。她從小生活在一個開明的家庭中,她的堂兄錢卓倫是一名國名黨中將,曾擔任國名黨國防部第一廳廳長,國防部總參謀長辦公室主任等職位。

最重要的是,錢卓倫對錢秀玲這個聰明的妹妹疼愛有加。

雖然從小家境優渥,但錢秀玲並沒有像大多數大家閨秀一樣學習琴棋書畫,然後等待嫁人。

她愛好打籃球,最喜歡的學科是化學,並且從小就立志將來要做一名「中國的居裡夫人」,以科技的力量報效國家。

17歲那年,錢秀玲為了實現自己的科學夢,她在家人的支持下遠赴比利時。

進入了聞名世界的魯汶大學,攻讀化學專業。

而就是這次的遠行讓她遇到了此生的摯愛,也改變了她原本想走的路。

同在魯汶大學裡,她遇到了醫學系一名叫葛利夏的男生,他是俄羅斯和希拉混血兒,高大帥氣又無比紳士。

而她美麗大方又飽含東方風韻,在這東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他們之間產生了愛的火花。

那時中國人跟外國人在一起是很稀罕的事。他們走在一起時,經常受到異樣的目光,但她毫不在乎,昂頭,挺胸,自信而瀟灑。

錢秀玲和葛利夏

錢秀玲在22歲時,獲得了比利時魯汶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她也是當時唯一一位在比利時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女性。

在畢業後第二年,錢秀玲就與葛利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這段差異巨大的異國情緣雖然開始時並不被別人看好,但在之後動蕩的歲月裡,他們彼此堅定地走過了60個春夏秋冬。

在收穫了愛情之後,就剩下自己的夢想了。一心報國的錢秀玲在婚後說服丈夫回國定居,可就在動身之際,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踏碎了她歸國的計劃。

眼看中國的家是回不了了。可沒過多久,二戰歐洲戰場也全面爆發。她為了自己的夢想,在炮火當中冒死趕到巴黎,想找到由居裡夫人主持的原子能研究所。

但可惜的是,隨著戰火的蔓延,研究所早已人去樓空,所有人員都遷往美國。

至此,錢秀玲做科學家的夢在時代洪流的衝擊下破碎得一乾二淨。

為了躲避戰火,她跟隨丈夫來到了比利時的一個偏遠小鎮——埃爾伯蒙鎮。在這裡,她與丈夫一起經營一家診所。

可戰爭年代,哪分什麼偏遠與前線。1940年,在德軍的猛烈炮火下,比利時迅速淪陷。就連他們所在的埃爾伯蒙鎮,也充滿了炮火與死亡的味道。

傳奇,在戰火中燃燒。

1943年的一個早晨,在納粹統治下的小鎮廣場上突然張貼出一張布告。三天後,將對羅傑執行絞刑。

小鎮上大多數人都知道羅傑是當地的愛國青年,他冒著生命危險炸毀了德軍列車將要通過的鐵軌,因此被捕入獄。

羅傑被捕後,他的父親四處求情,連比利時國王都找了。國王親自出面找蓋世太保頭子說情,結果還是被殘忍地宣布:絞刑。

羅傑的父母悲痛欲絕,他的未婚妻也整日以淚洗面。原本再過幾天就是他們成婚的日子,可現在,一切都將煙消雲散。

短短的3天時間,連比利時國王都無法拯救的人,似乎結局已經註定。

可就是在這緊要關頭,看似瘦弱的錢秀玲卻站了出來,她對鎮上的人說:「請大家不要難過,我會想辦法去救羅傑的!」

原來,她發現德軍在比利時戰區最高行政長官就是曾在中國擔任過國民黨軍事顧問,並與錢秀玲的堂哥錢卓倫為莫逆之交的亞歷山大·馮·法爾根豪森將軍。

錢秀玲記得,在她離開祖國之前,堂哥曾交給她一張自己的照片。並對她說,如果在歐洲遇上了難事可以憑此照片去找亞歷山大幫忙。

亞歷山大是深受希特勒器重的納粹軍官,是比利時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他能刀下留人嗎?

錢秀玲心有疑慮,可時間緊急,她立刻鋪開信紙,開始了槍口奪人的驚天義舉。她在信裡字斟句酌懇,希望他能從人道精神出發讓羅傑免於絞刑。

第二天一早,她還帶上全鎮人的聯名求情信冒險趕赴170公裡以外的首都布魯塞爾。

在見到亞歷山大之後,她直截了當地說明來意。果真,亞歷山大沒忘記曾在中國的莫逆之交。在沉默了許久之後,他一咬牙,慢慢地從口中說出一個字「行」。

雖然僅有一個字,卻意味著一位年輕人的性命就此得救了。而且更令人沒想到的是,在抓捕當中有兩個名叫羅傑的人都被一起赦免了。

那天真巧是錢秀玲30歲生日,她說道:「這是我一生當中,最有意義的一次生日。」

一位連比利時國王都救不了的人被一個中國女人救了下來。這件事情讓整個比利時為之轟動,許多比利時老百姓在私底下都偷偷傳頌著她神秘又感人的故事。

戰爭漫長且殘酷,似乎距離結束仍遙遙無期,被納粹抓捕的「嫌犯」數不勝數。

錢秀玲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通過亞歷山大的幫助,從納粹的槍口之下救出了一批又一批無辜的人。

1944年6月8日,在現在看來已經到了二戰的尾聲。可還有無數人籠罩在可怕的戰火之中。為了對抗納粹,比利時地下抵抗組織在錢秀玲居住的小鎮附近的艾克興市殺死了三個德國蓋世太保。

為此,德軍開始了瘋狂的報復。逮捕了90多個青年男子,要求當地居民交出兇手,否則德軍將採取抓鬮的方式每批被處死15人,直到人們交出兇手。

可當時的遊擊隊早已撤離,根本無人能夠交出兇手。因此,人們再次想到了錢秀玲。

當時的錢秀玲已身懷六甲,在得知情況之後,她挺著肚子登上了汽車。冒著受冷槍和流彈襲擊的危險趕到了布魯塞爾。

這一次連亞歷山大也十分為難。因為他的厭戰情緒和釋放比利時抵抗運動分子引起了蓋世太保的不滿並受到監視。希特勒也對他失去信任,但他看到一個大著肚子的異國女子的勇敢和真情,亞歷山大還是下了決心。

第三天,被逮捕的九十多人放了回來。沒過幾天,亞歷山大也被調回柏林。這次見面成了她和亞歷山大在二戰中的最後一次見面。

被救下的97人

錢秀玲在二戰當中英勇救人的事跡始終被比利時人銘記在心。

1945年二戰結束後,在比利時的國慶日上,艾克興市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大會。

她一出現在會上,全場就沸騰了,人們親切地稱她為「聖母瑪麗亞」,「比利時的母親」。

為了表彰錢秀玲的義舉,比利時政府授予她"國家英雄"的勳章。

比利時國王與王后還將一幅最心愛的合影籤名後敬贈給她。艾克興市的市民為了銘記這位巾幗英雄,特意將抓走96名人質的街道,命名為『錢秀玲之路』!」

然而,戰爭雖然結束,但是錢秀玲的故事還在繼續。因為曾經多次幫助她的亞歷山大將軍正處於水深火熱的危難當中。

那時亞歷山大作為德國在比利時的頭號戰犯被引渡到了比利時受審。比利時人民將對法西斯的恨,對失去親人的痛全部都宣洩到了他的身上。

就是在這個時候,錢秀玲開始四處奔走呼籲,並主動找到記者大膽的說:"我在二戰期間為比利時人做過一點事情,國家因此授予我勳章。我的成功恰恰就是因為亞歷山大冒著生命危險,做了最大限度的努力。"

並且在之後軍事法庭上,她不顧眾人的指責,帶領著救助過的幾個年輕人出庭為亞歷山大作證。

她呼籲法官能公正地對待這位雖有過,但也有功的德國將軍。她的證詞震撼了整個法庭,也震撼了亞歷山大那本心灰意冷的心。她的挺身而出,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中國人的真情和義氣。

在她的努力下,亞歷山大將軍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後來他服刑3年多,就被提前釋放了。

戰後,錢秀玲一家居住在首都布魯塞爾。鄰近凱旋門的一所普通知識分子宅院裡走進錢家,看不見政府頒發的"國家勳章",也看不見國王和王后送給她的珍貴禮物。據說她都讓兒子收到不知哪個抽屜裡去了。

每當人們景仰地向她提起當年的往事,她總是淡淡地、帶著一絲抱歉回答:"我忘了,都記不得了。"

倒是年輕一輩們追問初戀時,葛利夏和她是誰先開始追求的對方,這常常惹得她飽經風霜的臉上泛出羞澀的興奮的潮色。

錢秀玲的兒子說,她母親戰後很不願接受採訪。她寧願把那個扭曲的時代忘個一乾二淨。無數次過濾之後,她只願記住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比如愛情,比如親情……

每當有人稱呼她為英雄時,她總是擺擺手說:「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出於良心做了應該做的事而已。」

2008年8月1日,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歲月沉澱,沐浴了近百年世紀榮光的,傳奇中國女子錢秀玲,在布魯塞爾安然辭世,享年96歲……


比利時特地為她舉辦了隆重的葬禮,為她專門奏起了比利時的國歌。

2015年6月,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在瀛臺會客。接待到訪的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夫婦期間向菲利普國王夫婦贈送了一本書,這本書名為:《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

他鄭重地介紹說:這本書的主人公,被譽為「比利時的辛德勒」。而直到這時,錢秀玲這個偉大的中國女人才真正的在中國浮出水面。

"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在那個陰雲遮蔽的時代,是她讓光刺穿了黑夜。

本文轉自「 另一束光 」

每天為您介紹一名

不平凡的人與他們不平凡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錢秀玲:二戰中的「女辛德勒」|這個漂亮的中國女人轟動整個西方,在歐洲她被尊為"聖母",在中國卻很少人知道!
    這個漂亮的中國女人轟動整個西方,在歐洲她被尊為"聖母",在中國卻很少人知道!在人類歷史上,有著最黑暗的一頁。
  • 二戰時一位中國女人:被比利時譽為「比利時的母親」,她是誰?
    在比利時艾克興市,有一條街是用中國人的名字命名,她是一位中國老太太,她被譽為「聖母瑪利亞的化身」「比利時的國家英雄」,她不僅是一位可以比肩居裡夫人的優秀化學學者,還是一位挽救了100多名比利時青年的「地上天使」。
  • 成池鉉奮鬥記,韓國的"聖母瑪利亞」
    進入2016年以來,成池鉉依然延續著2015年良好狀態,不僅獲得印度黃金大獎賽冠軍,還在泰國和馬來西亞大師賽上闖進四強。以往,防守反擊型打法的成池鉉屢屢在大賽中遭排名靠後的選手爆冷,被詬病為心理素質不佳,關鍵時刻「掉鏈子」。比如,2012年倫敦奧運會小組賽負於中國香港的葉佩延、2013年世錦賽不敵西班牙選手馬琳,2014年世錦賽負於日本的三谷美菜津。2014年仁川亞運會女團決賽輸給中國選手李雪芮後,成池鉉一度在混合採訪區痛哭流涕。而進入2015年後,成池鉉變得日趨成熟,還實現了個人的四大突破。
  • 二戰中震驚西方的中國女人,歐洲人尊稱「聖母」,在國內鮮為人知
    但是在這個時候,卻有一位柔弱的中國女人挺身而出,為「罪孽深重」的法肯豪森四處奔走。她的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比利時輿論的關注。在巨大的壓力面前,這個中國女人沒有退縮,向社會大膽陳述了自己為什麼要救一個納粹戰犯的理由。她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我在大戰期間為比利時人民做了一點事情,得到政府授予的國家勳章。如果說,這是我個人努力的結果,那麼這個結果恰恰是法肯豪森將軍給的,是他冒著生命危險,做出極大的努力的結果。如果沒有他的努力和幫助,我將一事無成!」
  • 太極拳"腰為主宰"的內涵探秘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七"主宰"是一個很霸氣的詞彙,有統治、支配的意思。用通俗的話說,主宰者可不是一般的領導或先行者,而是統馭一方的王者,是軍隊的司令官。太極拳論裡說"腰為主宰",賦予了"腰"極其重要的地位。到底"腰"的功能何在,值得如此推崇,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一下"腰"有哪些基本的功能和特質。人體運動有兩大要素:"轉"和"移"。
  • "腰為主宰"是如何實現的?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四(腰錐運動)腰錐五節為脊錐上最粗壯的錐節,我們在此將五節腰椎看作個一個骨節整體,它自然弧形前弓,也稱腰弓。人體的這一段為中段。水平方向有帶脈環繞,前部儲有大小腸等密實器官,在內氣的支持下,"丹田"這部分甚至可徑得起巨力錘打。後部有兩腎左右懸掛,"兩腎抽扯"是腰錐略微左右運動的特徵。
  • 何為精氣,何為陰陽【"精氣"是陰陽二氣結合】受益!純乾貨!
    這樣,電能就可以慢慢釋放,這樣就能夠為我們所利用了。而精氣,就類似於電池的這種狀態。人,生活在天之下,地之上,《內經》中講,人生於"氣交"之中。人"吸"進來的是天之陽氣,"吃"進來的是地之陰氣。注意一下,這裡的天地陰陽已經是後天的陰陽了,不然到後面講先天陰陽的時候容易理解出偏。這個後天陰陽,就是水火。
  • 聖母瑪利亞的真實身份
    這幾句話揭開了瑪利亞的真實身份,也可以說天主對瑪利亞所認識的名字:充滿恩寵者。這個稱呼我們從小就熟悉,因為每次我們頌念聖母經時就是這麼稱呼聖母。這個名稱給我們說明了今天我們慶祝的奧跡的意義。事實上,瑪利亞自從在母胎中受孕之初就已經是天主格外寵愛的對象。天主早在惦永恆的計劃中,就已經預先選定了她作為自己降生為人的聖子的母親。因此,瑪利亞不受到原罪的感染。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都是大男人也不覺得有什麼唐突,我還半開玩笑地調侃了一句:"老師的大腿好粗呵!大師微笑著回答了一句:"功夫都在這倆大腿上呢!"這個畫面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了好多年。當時我的解讀是:要想練出下盤功夫,必須得練出粗壯的大腿。所以拳走低架就成了刻意的的追求。注意這是我當時的理解,大師並沒有這樣說噢。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瑪利亞的聖母崇拜,5 世紀前後,女神形象逐漸被聖母形象取而代之
    公元 431 年,亞歷山大的大主教西裡爾到以弗所布道時,將許多當地人用於古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的詞語挪用在瑪利亞身上。隨後,拜佔庭皇帝狄奧多西斯二世召開以弗所會議,他們不顧君士但丁堡主教聶斯託裡的抗議,為瑪利亞加上「天主之母」的神聖頭銜,使得瑪利亞獲得空前的榮耀。 6 世紀時,教會又指定 8 月 13 日為聖母升天節,而這一天曾是女神阿爾忒彌斯的節日。
  • 中世紀信仰「神明」的歐洲人,為何會崇拜「普通人」聖母瑪利亞?
    聖母瑪利亞圖像在歐洲的中世紀,這是一個政治文明較為黑暗的時代;宗教神學在這個時候有著中世紀當中有著當仁不讓的地位,這對於所形成的宗教崇拜是非常有利的。對於那個時候的西歐來說,在宗教上的個人崇拜是非常嚴重的。
  • "世界麻將大賽"中國隊排名墊底!足球踢不過,麻將更不行……
    既然有了這麼多會員國,當然要友好交流一番了,所以麻將歐洲錦標賽出現了。雖然名字是歐洲錦標賽,但是也廣泛邀請了別的國家來參加,特別是中國,畢竟是麻將發源的國家--宗主國。麻將起源於中國,被稱為"國粹"。早在2004年,荷蘭就已有幾十個麻將俱樂部。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中國籍"移民"施暴無辜"白人":這個視頻火了,外國網友直呼受不了!
    一個中國籍"移民"最近在加拿大火了!它的名字叫:"大毛"圖片裡這隻熊貓名叫大毛,2013年從中國來到加拿大,居住在多倫多動物園。最近加拿大天氣寒冷,大毛有點不適應。快戳視頻:大家覺得看著熊貓玩兒比自己親自玩都開心:一位評論者說: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世界麻將大賽"中國隊被老外狂虐,僅獲第37名!足球踢不過也就算了,這麻將也...
    既然有了這麼多會員國,當然要友好交流一番了,所以麻將歐洲錦標賽出現了。雖然名字是歐洲錦標賽,但是也廣泛邀請了別的國家來參加,特別是中國,畢竟是麻將發源的國家--宗主國。麻將起源於中國,被稱為"國粹"。他說:"八是我的幸運數字,在中國也是代表好運的數字,所以我喜歡這個名字。"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雲間漫談】有感"元旦書紅"
    舊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古人云"四氣新元旦"。一年中的第一個月為元月,稱正月;正月初一,又稱"元日"。北宋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清嘉慶《松江府志》載:"正月一日,雞初鳴,悉起正衣冠,拜天地,家廟尊長,後以次拜鄰裡親戚。輿服華煥,雜遝街市,各投刺於門,曰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