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中華語言最為獨特的文化藝術形式之一,它要求文字必須是一字一音,如此才能實現結構的相同、對仗的工整、平仄的協調,另外,漢字還兼有言簡意賅的特點,能使短短的對聯蘊含豐饒的內涵,所以,對聯是中華文明特有的璀璨明珠,而那些多音節語系則遺失了這份趣味。
古典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言有盡而意無窮,話說完了,卻給人留下了無盡的想像空間,這是文字的獨特魅力。尤其當一件事庸俗淺薄或者難以啟齒時,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完美傳情達意。比如廁所,也就是古代的茅房,對聯如何寫才能不落窠臼?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嗎?下面這些對聯,可比這有趣多了!
上聯:有小便宜
下聯:得大解脫
這是一副頗具哲學氣息的經典廁聯,可以作兩種解讀。其一,斷句方式為:有/小便宜,得/大解脫。「便宜」不是廉價之意,也不是佔小便宜,而是biàn yí,用佛語講就是「方便法門」,即選擇合適的方式去度人;「大解脫」就更加具有禪意了。上下連起來,是說願意普度眾生者,最終會有大收穫。
第二種含義,斷句方式為:有小便/宜,得大解/脫。通俗易懂:有小便,這裡是適宜之地;有大解,那麼脫下褲子即可。小便、大解是正兒八經的廁所用語,而宜、脫又是正兒八經的俗話,甚至有些低俗,所以這種方式可視為大俗。兩種解讀意義相反,恰恰是大雅與大俗,不同的思維會得到不同的結果,亦莊亦諧,奇妙無窮。
上聯:在坑滿坑,在谷滿谷
下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古代舊式廁所往往是挖個坑形成谷地,都滿坑滿谷了,可想而知這廁所有多麼受歡迎。「滿坑滿谷」是出自《莊子·天運》的一個成語:「在谷滿倉,在坑滿坑。」顯然,上聯化用了這句名言。下聯是對大同社會的描述,「夜不閉戶」出自《禮記》,「路不拾遺」出自《韓非子》。
但假如這些財寶是屎是尿,那當然沒人會偷了,那才真正達到了大同社會的標準。可以說,四個成語皆是極其風雅之語,字面意思是歌頌五穀豐登和社會風氣,單獨拿出來都是一等一的褒義詞,可如果將它們與廁所結合起來,再增添點想像,那真是讓人噁心不已了。
上聯:到此方無中飽去
下聯:何人不為急公來
據說這是有人貼在古代衙門的廁所裡,用於諷刺衙門官員的對聯。上下聯各自蘊含一個成語,又各自構成一語雙關。上聯是中飽私囊,字面意思是來到廁所,肚子必定排洩一空,必然是無法「飽」著出去的。而深層含義則是諷刺那些貪贓納賄之人,到了廁所再也沒有便宜可佔。
下聯是急公好義,字面意思是廁所這地方,來的人全部是因為三急。深層含義則是指見義勇為、熱心公益,這是「急公好義」的本意。上下聯結合起來,就是諷刺那些官員:來廁所,就別想貪汙了,還是多做點貢獻吧!
上聯:再忙也需來這裡,偶聽雨打芭蕉,蛙兒入水響叮咚;
下聯:減負還要來此地,從不斤斤計較,白紙裡面有文章。
能把撒尿的聲音說成雨打芭蕉,又說成是蛙兒入水,還響叮咚,作者真是高手中的高手,直接把這種騷氣燻天的行為變成了一幅水墨畫,簡直高雅;下聯把大便吹成慷慨解囊,又說是大有文章,簡直把它吹成了一樁難以捉摸而又神秘莫測的事,令人啼笑皆非。不過,白紙裡面有沒有文章我不知道,但一想到裡面有啥,就相當噁心。
上聯:寬衣解帶求輕鬆
下聯: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同樣是一語雙關的絕妙之筆!如果不說這是貼在廁所裡的,相信幾乎所有人讀了都會聯想到男女之歡,「寬衣解帶」已經夠直白,而古代從來對這種事都是諱莫如深,那麼「盡在不言中」更將這種曖昧的氛圍渲染到了極點。但一旦把它與廁所聯繫起來,那叫一個形神兼備,讓人忍俊不禁。
當然,關於廁所的奇趣對聯還有很多,諸如:「最適低吟淺唱,不宜爛炸狂轟。」還有:「大開方便之門,解決後股之憂。」還有:「天下英雄豪傑到此俯首稱臣,世間貞烈女子進來寬衣解裙。」還有:「放鬆聽清泉,靜坐覓詩句。」等等。都是內涵豐厚、值得一讀的好聯,不過,上廁所這回事本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如果說太多反而不妙,每個人由自身出發而得到的形形色色的感受才是它最真實的魅力。如果上廁所時能讀到如此妙趣橫生的對聯,那真是比上廁所本身更過癮更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