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首「罵人詩」,短短4句話,不帶一個髒字,後兩句你經常用

2020-12-17 小段給你說娛樂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的一些詩人應該都是彬彬有禮,應該都是儒雅的君子,我感覺他們應該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我覺得他們是不應該動怒的。其實,是我想錯了。

古代的詩人也是人,他們也會不開心。他們也是會罵人的,只不過他們就算是罵人,也是比我有文化的那種罵人。就像我們現在說的,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唐朝的大詩人杜甫,我們的詩聖寫過的一首詩。

杜甫的一首諷刺力作,罵人於無形之中,以至於讓很多人都以為是誇人的,就是這首《贈花卿》。

《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這首詩曾被多次選入中學課本,相信大家都在學生時代背誦過。我們聽到後半句,都會以為是誇人的,經常被現在的我們用來誇讚某人的唱歌好聽,但當你知道這首詩的來龍去脈之後,你就會發現這不是一首誇人的詩。

根據記載,杜甫的這首詩其實是寫給一個叫做花卿的人的,那麼花卿是誰呢?

花卿是唐朝的一個武將,名字叫花敬定。花敬定在歷史上沒有什麼很大的名氣,但花敬定惹到了杜甫。

原來,花敬定是成都尹崔光遠的一個部將,論打仗還是有三分真本事。但這個人太驕傲了。立下大功,本來驕傲點也沒啥,但花敬定自己反而開始縱容手下兵士到處搶東西。而且,花敬定返回成都後,每天在府中飲宴,絲竹歌舞不斷,他使用的音樂居然還是天子禮制,這在古代可是大大的僭越。

而一向憂國憂民的杜甫見此場景,自是看不慣,於是便寫下這樣一首看似讚揚,實則極盡諷刺的詩歌。

所以,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這句話其實是有反諷的意味在裡面的。

好詩好詞,人人都愛搬運引用,但詩詞的本意往往在搬運間被模糊掉了。

古詩詞是中國的瑰寶,是璀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作為年輕人怎麼可以對中國的古詩詞文化一無所知呢?

要知道故事不僅可以用來誇人罵人,對我們的成績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古詩是好東西,是我國淵源流傳下來的歷史文化,所以我們更要傳承下去,多了解古詩文化。

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對我國的這些文化了解過少,背詩的時候半天想不起一句。

而教改以後提高了閱讀量,尤其是古詩詞的分量,增加51%,所以如果詩詞不好嚴重的為成績拖後腿。

很多家長都被孩子的閱讀還有詩詞急紅了眼,不要急,北大才女琬如編著,特邀中華書局資深編輯沈錫麟先生編校了一套詩詞讀本——《飛花令》,此書在《詩詞大會》也被推薦過。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就是能夠開發孩子對於孩子的詩詞興趣,感受詩詞的樂趣,它包含著小學生必備的古詩詞以及300多的詩詞名句。

這套書就是以古老的詩詞遊戲「飛花令」為線索編排,角度新穎,能讓我們感受到古詩詞的樂趣。

書中選取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等為主題,選擇經典古詩詞,進行注釋和解讀。內容從《詩經》《楚辭》到唐宋詩詞、明清佳句,集結名家名篇,精選最傳世的千古詠嘆。

以彩繪加故事的形式能夠讓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詩詞的美妙,讓枯燥的古詩變得很有趣,來引導孩子,加深孩子對古詩詞的理解,從故事中引出詩詞,理解了之後很容易就能記住。

這套書可以對孩子進行古詩啟蒙

高年級的孩子可以通過這本書對古詩的理解,來搞定語文題

平時我們翻開看,也能讓自己詩意地度過每一天。

這一套飛花令65元,與其花大價錢讓孩子上一些補習班,不如培養孩子內在氣質,這是家長最有價值的教育投資了!將金錢積累成自己的文化修養,成為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現代人!

點擊下方連結,立即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白罵人最狠的一首詩,不帶髒字,讀完直呼過癮
    風靡一時的豫劇《七品芝麻官》中,有這樣一句臺詞「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句話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李白也曾有過類似的詩句,「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大意就是既然你們不通時務,還不如回家種田去。
  • 李清照的一首罕見「罵人」詩,她是在罵人,但通篇又不帶一個髒字
    李清照的詩詞,給人的感受要不溫婉細緻,要不是幽怨悽涼。但恰好是這樣一個溫婉含蓄的女人,卻寫出過一首獨特霸氣側漏的罵人詩,這首詩全篇不用一句髒話,卻罵的豪氣沖天。她在寫這首詩的時期,恰好是金軍打過來的時期,還把宋徽宗和宋欽宗兩個皇帝給帶走了,自此北宋就不復存在了,餘下的人都逃來到南方地區,這個時候她的丈夫在知府就職,城中很亂,可是他並並沒有帶人去平亂,反而是選擇了逃亡,這也使李清照很不滿意,故此寫出了這首詩,除去罵自家的丈夫,也在罵當初那個時期的男人。
  • 「罵人」不帶髒字,卻把你說得一無是處
    01現如今,很多人罵人不帶髒字。其實早在古代,古人就會了。而且古人罵人不帶髒字,一句話能把你批評的一無是處。翻開歷史的篇章,搜尋一下罵人不帶髒字的句子,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這兩句——「狗啃河上骨,水流東坡詩。」
  • 杜甫的兩句名詩,罵人不帶髒字,現在常被用來誇人,你用對了嗎?
    杜甫的兩句名詩,本是罵人的,現在常被用來誇人,你用錯了嗎?杜甫「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阿諛奉承還是言外有音?杜甫雖然生活於人人羨慕的唐朝,但是,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大唐王朝由盛轉衰之際,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 史上4句罵人的「狠話」,罵人從不帶髒字,沒有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但有時候遇到一些蠻不講理,又讓人覺得很生氣的,不懟兩句,自己心裡也憋屈,可自己也沒辦法將那些粗鄙的話語說出口,絞盡腦汁,想要說出一些不帶髒字的「狠話」,可怎麼想都想不出來。這時候不禁感嘆,「要是有點文化就好了」。在一般人眼中,古人都是文雅的,說話文縐縐,也沒見過說「狠話」的,最多就是諷刺兩句。
  • 史上著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別以為是在誇你
    這句詩也常被後人拿出來內涵無知之人,一定意義上就是被用作不帶髒字的罵人中。 這句詩也用於後來職場上的反諷,也被劃分為「罵人不帶髒字行列」。儘管這兩句例子已經顯得罵人者很有文化,但其實諷刺程度還是太過溫柔,真正能夠被定義為「罵人不帶髒字」的六句話,句句戳心程度其實都比這兩句要強的多。史上著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別以為是在誇你。
  • 歷史上四句懟人不帶髒字的「髒話」,懟到你懷疑人生
    即使是到了忍不可忍的地步,他們也不會直接開口罵娘,而是用不帶髒字的髒話懟到你懷疑人生。今天小編就來盤點四句歷史上著名的不帶髒字的懟人「髒話」。老師的口頭禪:朽木不可雕也「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表面意思是腐朽的木頭不能用來雕刻,衍生意義簡單來說就是沒救了。
  • 文壇有名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你可能都誤以為是在誇你
    但你講禮儀,不代表所有人都講禮儀,對於那些不客氣的人,古人同樣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可如何在保持體面的情況下,漂亮地「罵」回去呢?這可是一門學問,今兒筆者就帶大家來看看,古人是如何罵人不帶髒字,漂亮還擊的。
  • 李清照霸氣的一首詩,其實是她在罵人,但通篇卻又不帶一個髒字
    李清照霸氣的一首詩,其實是她在罵人,但通篇卻又不帶一個髒字李清照一生,創作出很多優美的詞作,"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這令李清照內心很不滿,為此他寫下了這首詩,除了罵自己的丈夫之外,更多的還是罵那個時代的男子。《夏日絕句》宋代: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之所以想到這句話,主要是因為這句話看不到任何髒字。如果你理解不了這句話的深意,你肯定不知道這句話有多厲害。在我國歷史上,像這樣罵人不帶髒字的話語還有很多,且聽我講一講下面這六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這句話出自花蕊夫人的《述國王詩》。想要理解這句話必須結合史實。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狗啃河上骨,水流東坡詩。」論起罵人不帶髒字,這兩句話最為經典。蘇東坡與自己的好朋友佛印對罵的時候,蘇東坡吐出了「狗啃和尚骨」,佛印和尚也不妥協,用「水流東坡詩」來回懟。 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很難看出罵得有多狠。
  • 史上有名的5句「髒話」,言語中不帶一個髒字,別以為是在誇你
    縱論古今,有一種東西,不分民族和國界,是個人都會,這便是罵人,毫不誇張地說,全世界沒有一個民族不會罵人。一般而言,罵人的言語中少不了髒話或者侮辱性的詞語,但若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其罵人的境界可是要比一般人高出一個層級。看似言語中不帶一個髒字,但卻是實打實的在罵人。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你可別誤認為在誇你
    例如之前在網上有個段子,兩個流氓打劫一個大文豪,結果兩個流氓被大文豪狠狠的罵了一通,他們還以為對方在看著,並且還怡然自得。有文化人的玩法,還真的讓我們這些普通人玩不轉。例如在歷史上也有這樣的記載,古人流傳的6句髒話,每一句話都不帶髒字,不知道的還以為在誇我們?
  • 杜甫很著名的一首詩,被評為「七律鼻祖」,短短4句恢宏而悲壯
    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也是在《唐詩三百首》中讀到並且自然而然背下來的一首詩,很符合杜甫七律的特點,對仗工整卻不見刻意,字句錘鍊卻一派天然,所以讀起來特別的順暢,在了解了詩意和結構之後,背下來也不容易忘。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永遠是學杜甫詩的人比學李白的要多很多。因為杜甫的詩真的能學,肯下功夫,就有效果。
  • 史上最經典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以為在誇你
    我們知道古代的文人雅士,說起話來那都是有腔有調的,甚至連罵人都能不帶一句髒字。比如說這6句有名的「髒話」,不知道的還誤以為是在誇你。 這句話最早出自《莊子·外篇·秋水》,全文是「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結合上下文來看,不難看出這句話是在諷刺一個人見識短,還自以為是。試想一下,你對壽命只有一個夏天的蟲子講冬天發生的事,它們又如何會理解呢?
  • 史上最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別誤以為是在誇你
    —阿諾德 「狗啃河上骨,水流東坡詩。」論起罵人不帶髒字,這兩句話最為經典。蘇東坡與自己的好朋友佛印對罵的時候,蘇東坡吐出了「狗啃和尚骨」,佛印和尚也不妥協,用「水流東坡詩」來回懟。 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很難看出罵得有多狠。
  • 李白罵人最狠的詩,通篇不帶髒字還很高雅,沒文化根本看不懂是在罵人!
    他的作品讀起來大多豪邁奔放,用奇妙的語言描繪出一種清新飄逸、奇妙浪漫的意境,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首李白的作品,這是李白罵人最狠的一首詩,通篇不帶髒字還很高雅,沒文化根本看不懂是在罵人。
  • 歷史上著名的6句「髒話」,謾罵時字字戳心,但卻不帶一個髒字
    但是罵人最好不要吐髒字,我們可以學一學古人,用最文明的語言罵出最狠的意思。歷史上就有6句著名的「髒話」,謾罵時字字戳心,卻不帶一個髒字,但別誤認為是在誇你。01首先我們回溯到先秦時期。先秦時期可以說是「百家爭鳴」的一個時期,這一段時間各種文體都得到了一定發展,其中又以《詩經》和《楚辭》為最。
  • 李白受嘲諷後寫下一首狂詩,全文沒一個髒字,卻成罵人的千古絕唱
    當對方集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字於一體,將所有能想到的難聽的話說出口,口水沫子滿天飛時,想必你的內心想法只有兩個字,那就是「臥槽」。不過古時候,文人才子太多,罵起人來有模有樣,絲毫不帶個髒字,沒點文化的人甚至都不清楚自己被罵了。
  •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把前人詩句拆成兩句成就千古絕唱
    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理解杜甫的「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感情?前言黃庭堅評價杜甫作詩和韓愈作文,說他們句句有出處,只是大家讀書少,有很多用典看不出來而已。《答洪駒父書》這種說法雖然略微有點誇張,不過杜甫的這首詩確實句句有出處。即使「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也化用了南北朝一位大詩人得作品。這兩句詩出自於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