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個特點,凡事愛刨根問底,你多大啊?工資多少啊?家裡有房嗎?等等諸如此類。去朝鮮旅遊,尤其如此,否則怎樣顯示自己的優越感啊。
但是,朝鮮人似乎很注意保守自己的個人秘密,尤其討論工資,永遠是一個矛盾的存在。之所以說矛盾,因為一方面,中國遊客反覆打聽,換著花樣打聽,另一方面,朝鮮導遊就是不說,問多了,人家會告訴你,我們為國家努力工作,不要工資的。我們只有「生活費」。
這話似乎還真沒錯。朝鮮人管工資叫生活費。咱們的工資,就是收入的全部,但是朝鮮人的生活費,僅僅是收入的一部分。一般來說,朝鮮人每個月的收入包括四個部分:生活費、票證、獎勵、紀念品。
生活費。這就是實際意義上的錢幣收入了。一般情況下,朝鮮人的這部分「工資」並不高,最高工資出現在煤礦上,井下工人每月最高拿到3萬朝元。平壤的大學教授收入也是不低的,每月大約1萬朝元左右。而平壤金正淑紡織工廠這樣的大型國營企業中,每月工資約為4000--6000朝元。
在這裡,特別強調一下,不要用我們熟悉的匯率來衡量,折算成人民幣,因為特殊情況需要特殊處理。當然,我們也不能把朝鮮開城合資工廠的職工工資拿來核算,畢竟她們的工資是全部收入,每月大約三四百美元的樣子。
票證。票證是隨著生活費一起發放的,每月固定都有。主要是柴米油鹽票等,憑票購買物品,價格遠遠低於市場價格,甚至是成品價格。比如金正淑紡織工廠,每月職工還能領到毛巾票,可以到廠裡商店免費領毛巾。
獎勵。朝鮮人很有集體榮譽感,各種評比表彰活動也多,因此獎勵名目種類都多。
和我們的獎品以證書、獎狀不一樣,朝鮮人的獎品更實惠一些,食用油、大米、自行車、電視機等等都在獎勵範疇之內。那些拿了國際冠軍的運動員,還會被獎勵房子、車子甚至平壤戶口。
紀念品。這就是平時參加會議、開幕式、慶典等活動時候的小禮品。你可不要小看這個紀念品,發的也主要是米麵油等不大值錢的物件。我們在金日成廣場遊覽,時常會看到拎著黑色塑膠袋的人們,那裡面就是裝著紀念品。為了怕人眼饞,故意用黑色塑膠袋的。
朝鮮各種會議特別多,在機關裡工作的人員,每月僅憑這些紀念品就可以吃飯足夠了。根本不用花錢買其他。當然,你想吃肉還是要掏錢買的。
別羨慕朝鮮,其實咱也差不多。如果你仔細梳理一下工資表會發現,你的全部收入還真不等同於工資,在工資條上,你的工資主要包括「基礎工資」和「考核工資」兩大部分,其中,基礎工資 = 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各種津貼+加班工資;考核工資 = 月度考核工資+季度考核工資+年度考核工資。是的,你的工資也是由諸多分項組成的。
最近,一些地方公務員實行了滿30年可退休制度,本以為會有一大批符合條件的主動提出來,沒成想遇到了冷遇,原因其實很簡單,你上著班,每年能有15--18萬元左右的收入,而一旦你退休了,立馬只有8--10萬元左右了。上班也不累,誰會傻乎乎和錢鬧彆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