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側改革,你從中嗅到了哪些機會?

2020-12-23 騰訊網

該換詞了,老靠水泥白酒鋼材掙錢,前景或許堪憂

政治局會議首提「需求側改革」,你從中能挖掘哪些機會呢?這個機會好挖又不好挖,重視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其實過去一直在提,未來依然是主線之一,所以它是個長期確定性機會,所以說好挖;但如果從消費這個鏈條看,任何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最終都是需要通過消費變現,也就是99%的上市公司都是受益於乃或生存依賴於消費,這麼多股票怎麼選。再者明顯的消費如白酒或者其他龍頭的股價已經是高高在上,你敢買麼,買完你又是否拿的住,所以說這個機會還不好挖。

怎麼辦,咋廢話少說直接入正題!

安全好識別,但又窄的「人行道」

一、選擇窄行業的股票。貿易戰剛開始,晶片股剛啟動的時候,我的很多朋友問我要不要買晶片股,我說晶片企業我看不懂,但我知道這是國家短板凸顯出來的機會,國家短板很多,比如種子行業,這個行業上市公司不多,容易看得懂。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如果你看不懂一家公司,掙得不明不白,賠的雲裡霧裡終歸不是長久之計。窄行業就不一樣了,假設一個行業只有兩家公司(行業是敢對市場說——沒我不行的,但再好的公司也不敢說句話),在這樣的窄行業裡面,選公司,了解公司不就容易多了麼。研究時間有限,目前我得到的分析是旅遊行業在大消費裡面重之又重,但上市公司確實不多,排除不能跨區域經營或者對自身景點資源過於依賴的就更少了,這時候有人說中國中免價格太高了,哎,中字頭的企業不少啊,同時疫情的爆發給了我們明顯的價格優勢。

二、從上遊下手!要消費,老百姓兜裡沒錢怎麼行,所以當務之急是增加收入,那怎麼增加收入呢?!老百姓工資收入上漲不是很容易,但是業餘時間搞點兼職,比如寫點小說、拍點照片,這方面以前不太好掙,但如果智慧財產權保護上來了,版權費漲了,這個情況就有改變。說到這,智慧財產權好像也是個窄行業哦,拿得出手的上市公司也不多了。當然,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好的師傅也總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到更多更窄的上遊行業。

三、關注政府消費。一說到消費,咱們別竟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老百姓收入上不來的話,我們政府加把火,多買買單也不是不可以的嘛。關注一下政府這邊的需求和需求方向,我相信跟政府做生意的公司一定不多,更何況大部分一線城市的政府還是不太缺錢的。

消費可以成為科技發動機的核心零件之一

四、科技消費。都說發展科技的重要性,但是再好的產品、科技含量再高,賣不出去也是瞎扯。要想發展科技,還要促進消費,就得促進他們結合聯姻,如果你能找到最能契合他們結合方式的那個點或者方向,肯定效益也還不錯。

多的沒有了,目前就研究到這些,畢竟精力時間有限,當然我們大都不是億萬富豪,如果你不想下功夫的話,這些機會的承載性大概也夠了。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焦點

  • 需求側改革——各行各業有哪些機會?
    中央首次提出需求側改革,這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你要想掙錢 ,所有的錢道都在這裡。首先我們看一個國家的GDP跟什麼相關,有三個方面:出口、消費和投資。出口業務不用說了,受疫情影響大幅下降,但是消費和投資是中國必拉的。
  • 需求側改革是什麼?會帶來哪些機遇和機會,對我們生活有哪些影響
    會帶來哪些機遇和機會,對我們生活有哪些影響最近呢在我們國家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一個新名詞,叫做需求側改革。以前從來沒有說過,這是我們國家第一次正式提出來需求側改革,我們大家都知道啊,每一次改革必然伴隨著一些商機,伴隨著一些機會和機遇。
  • 什麼是需求側改革
    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什麼是需求側改革?
  • 如何理解需求側改革?
    2、供給側改革的目標是提升供給質量,需求側改革的目標是為供給側改革指明方向,在供給質量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供給端勢必有結構上的優化和規模上的萎縮(特指低質量的供給),以不斷匹配需求側。例如,(1)通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活動支持提升住房消費力度。(2)通過更好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家電與汽車置換等方式支持多業態消費,推動傳統消費不斷升級。
  • 李宇嘉:樓市的需求側改革
    來源:證券時報應該在「需求分層」的基礎上,通過規劃、供地、公共服務配套等支持,輔以住房供給側改革,支持和滿足基本住房需求。李宇嘉近期,業界關注的焦點是「需求側改革」。這個話題很大,怎麼理解呢?我從事房地產研究接近15年了,「手裡拿著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覺得這事兒與房地產有關,那就拿老百姓很關注的住房來剖析這個話題吧!我國百姓不愛提前消費,但買房是個例外。
  • 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 經濟數據背後有著怎樣的轉變?
    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 經濟數據背後有著怎樣的轉變?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新的提法將產生哪些新的影響?新聞1+1連線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共同關注:經濟數據背後,有著怎樣的轉變?民間投資增速年內首次轉正,意味著什麼?
  • 中信證券明明:如何理解需求側改革?
    供給側改革與需求側改革分別對應社會經濟循環的起點和終點,二者發力點並非完全相同,供給側改革更加注重優化生產結構使其匹配終端需求,而需求側改革則反之,重點在於優化國內需求結構並擴大內需潛力,但二者也並非完全割裂,現實中往往相互影響。需求側改革會引起新一輪的通脹強周期嗎?
  • 需求側管理 應與供給側改革有效結合
    會議指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 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明年政策如何破題
    「需求側改革」的提出令人側目自2015年末推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去槓桿、去庫存、去產能和降成本、補短板成為改革的具體目標,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制度供給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斷推進中。然而,今年以來核心CPI的不斷回落及PPI的持續為負,反映出我國在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平衡上依然存在缺口,兩邊都需要調整,過去側重用供給側改革,如今,對需求側也需要進行改革。這次政治局會議文件上出現「需求」一詞的頻率較高,如「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這是否與今年國內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增速低於預期有關?
  • 揭秘「需求側改革」——前所未有的主題盛宴即將開啟
    3)首提「需求側改革」,推進擴大消費的基礎性改革。需求側改革的提出,對於市場了引發了極大的震動。畢竟市場對於政策的另一端——供給側改革,太過於記憶猶新。自2016年初中央首提供給側改革開始,資源類品種走出了一輪又一輪波瀾壯闊的行情。資源股在隨後的幾年內,隨手翻倍成為常態。
  • 需求側改革來臨!如何抓住罕見機遇?大白話給捋清楚
    那麼這一次,咱也不能落後,跟著戰略指揮棒,好好捋一捋需求側改革。什麼是需求側改革?上回講供給側的時候,咱就提過需求側。供給側管生產,需求側管消費,凡是花錢的領域都可以划進需求側,話就是這麼簡單。所以需求側改革,無論是用什麼複雜高深的專有名詞來解釋,都是圍繞著這三匹馬和兩個前提進行的,都是為解決包括我們在內的各路金主爸爸,在花錢路上不爽的所有問題。好了,概念如果講明白,那我們就繼續說說為什麼要進行需求側改革。為何要進行需求側改革?
  • 時評:穩中求進 需求側改革擴內需
    堅持穩中求進,是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一個求字,體現的是積極主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加需求側改革,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一對供給和需求,實現的是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的經濟運轉閉環。穩中求進,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看似突然,其實並不突然,劉鶴副總理11月25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5000字長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就對需求和供給關係給予了深刻的闡述,並且提出了要高度重視需求側管理。
  • 需求側改革會如何影響消費者的錢包?
    2015年的「供給側改革」後,市場上出現了「漲價去庫存」的奇特現象(正常去庫存都是降價大甩賣,不符合正常的經濟學原理)。 因此,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學習這項政策,更想知道「需求側改革」這項政策會如何影響我的生活和錢包(是不是一些基本需求也要漲價啊?)
  • ...經濟工作會議首提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改革猶如自行車前、後輪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有哪些看點呢?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明年需要抓好8項重點任務。包括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全面推進改革開放,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以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 注重需求側改革 加緊補上產業鏈突出短板
    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此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也明確提出,要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貫通生產、分配等環節需求側改革指的是哪些方面?
  • 什麼是「需求側改革」?新的投資風口要來了?
    鑑於此,36氪二級市場分析師認為,此次「需求側改革」的提出,其重要性可能不亞於2015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望引領「十四五」期間新的投資主線。回顧供給側改革要了解什麼是需求側改革,首先需要搞清楚2015年以來一直推行的供給側改革。
  • 券商熱議"需求側改革":核心是擴大內需 這些行業將受益
    此次會議中的一些新提法引發了市場的關注。  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相對已經推行多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側改革」這一新提法在上周末引發了各機構的熱議。  國盛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熊園12月12日發布報告分析指出,首提「注重需求側改革」,其核心是擴大內需,抓手是暢通內循環、出臺促消費舉措、推動配套制度改革。
  • 注重需求側改革 為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原標題:注重需求側改革,為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當前的需求側改革可更注重擴大內需,尤其要充分發揮內循環的主導和引領作用,實現
  • 新提的需求側改革到底幾個意思?對我們生活有哪些影響?
    來源:天下齊觀上周的重要會議,為明年的經濟工作定調,在這其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側改革的概念,原文是這麼說的,要「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 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改革並重
    會議提出了「整體推進改革開放」,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改革並重,還特別提到了「要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會議認為,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心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