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當前的基尼係數

2021-01-19 中國網財經

  0.474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2年全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為0.474,較上年略有下降,但仍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十八大報告提出,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八大報告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初次分配機制,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深化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保護勞動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規範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基尼係數: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

  基尼係數作為測量收入分配差異程度的統計指標,其值在0和1之間,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趨向平等。國際上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基尼係數0.4以上的表示收入差距較大,當基尼係數達到0.6時,則表示收入懸殊。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自2003年以來,我國基尼係數一直處在全球平均水平0.44之上,2008年達到最高點0.491,之後基尼係數呈回落態勢,2012年我國基尼係數為0.474。

  為何十年未公布基尼係數

  狠下功夫確保數據真實

  與醞釀多年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相比,用以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同樣備受各方關注。

  10年來,國家統計局首次公布基尼係數。1月1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開誠布公直入主題:「關於眾所關心的基尼係數的計算和發布,我現在把它提供給大家。」

  一年前的1月17日,馬建堂曾公開承諾,國家統計局將於2013年正式向社會發布全國統一的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基尼係數。如今,承諾兌現了,但數字背後的故事遠比數字本身來得「有嚼頭」。

  「我們認真研究評估,感覺到靠我們現在的城鎮住戶調查而計算出來的城鎮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偏低,所以就沒有發布。」馬建堂曾公開表示,偏低的原因主要是「難以獲取高收入階層居民真實的收入信息」。

  馬建堂指出,全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的計算和發布,需要城鄉住戶調查從城鄉分開的調查制度,走向全國統一、城鄉可比的住戶調查制度。

  「基尼係數是反映全國居民的收入差異情況,要計算它,就需要考察全國居民的收入是多少,分等份的收入是多少。而過去城鄉分開的住戶調查,只有分城鄉的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沒有全國居民可比的可支配收入。」馬建堂說。

  據介紹,經過近兩年的準備,國家統計局對原有的住戶調查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並從去年12月1日開始,對全國40萬戶居民按照全國統一、城鄉可比的指標體系進行了記帳。根據這個新的統計標準和分類口徑,國家統計局對歷史老口徑的住戶基礎資料進行了整理、計算,得出了2003年到2012年全國居民基尼係數。

  「這是按照新標準、新口徑、老資料計算出來的,不排除2013年會按照新標準取得的新數據,對這些歷史數據進行適當修訂。」馬建堂強調說。

  2008年後基尼係數高位回落

  收入分配改革須加速推進

  關注基尼係數,一方面反映了民眾對於民生保障的訴求,一方面也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考量。

  國家統計局此次發布的10年數據顯示,中國全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2003年是0.479,2004年是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0.491。2008年之後逐步回落,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

  那麼如何看待當前的基尼係數呢?對此,馬建堂表達了自己的兩點看法:「第一,這些數字說明了我們國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縮小收入差距的緊迫性。因為0.47到0.49之間的基尼係數不算低。第二,說明了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隨著我國各級政府採取了惠民生的若干強有力的措施,中國的基尼係數從2008年最高的0.491逐步地有所回落。」

  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565元,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7917元,前者是後者的3.1倍。

  當前,基尼係數高位運行已是不爭的事實,不必過度糾結於數字高低,如何治理才是根本。專家表示,在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居民貧富差距拉大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要想縮小這種差距,首先必須要立足於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發展中國家這個基本國情,正確處理好市場與效率、發展與分配的關係。

  「一手抓科學發展,把我們的蛋糕做得更大,另一手狠抓收入分配,把我們的蛋糕分得更好,從而使我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候,不只是我們居民人均收入和GDP翻了一番,而且要分配得更好,力爭讓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加得更多一些。」馬建堂強調說。

  0.474vs0.61,哪個更靠譜

  科學客觀理性看待收入差距

  國家統計局1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基尼係數為0.474。

  此前,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2012年中國家庭的基尼係數已達到了0.61。該報告負責人、西南財經大學教授甘犁表示,根據近兩年來的季度回訪情況看,2011年、2012年的基尼係數較2010年變動不大。

  此次官方數據與民間數據之間的較大差異,引發了多方議論——究竟哪一個更接近當下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的實際?

  「至於中國基尼係數哪個高、哪個低,哪個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我不想做具體的評論,我只想舉幾個國家的例子,大家自己比一比、看一看。」馬建堂列舉了和中國發展水平相當的幾個國家的數據,2009年,阿根廷0.46、巴西0.55、俄羅斯0.40,墨西哥2008年的基尼係數是0.48,印度2005年的基尼係數是0.33,世界銀行測算的中國基尼係數2008年是0.474。

  「我希望要科學、客觀、理性地分析中國的收入差距。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科學、理性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馬建堂認為,研究中國的收入差異,要強調兩個基本事實。一是中國基本上採用的是以承包製為基礎的土地佔有相對比較平均的農業生產方式,中國農民的土地佔有差異不大。另一個是,中國城鎮就業人口大數是3.7億,很多在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裡的收入差距不能說很大。當然,這不是說中國收入分配差距問題不突出。0.49-0.47的基尼係數應該反映收入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我國的城鄉差距大概有3倍。按照城鎮工資統計,高收入行業和低收入行業大概有4倍以上的差距。

  馬建堂還表示,規範的民間調查是官方統計的重要的、有益的補充。無論是官方統計,還是民間調查,都需要建立一個科學的統計制度,都需要一個規範的抽樣方法,都需要一個適量的、妥當的樣本數目,都需要一個嚴謹的發布態度。

相關焦點

  • 深閱讀:基尼係數這樣測算
    數據顯示,10年間我國基尼係數一直維持在0.4以上,2008年達到0.491的高點,此後逐步回落至2012年的0.474。   2月1日,針對各方關注的基尼係數測算過程,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王萍萍撰文詳細介紹了基礎數據、方法和步驟。
  • 基尼係數的警示
    而今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顯示:2013年中國基尼係數為0.473,之前曾公布的2012年基尼係數為0.474。     主持人:部分研究機構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基尼係數有較大差別。官方公布的基尼係數是否被低估?
  • 基尼係數
    基尼係數(英文:Gini index、Gini Coefficient)是指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  基尼係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基尼係數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
  • 基尼係數是什麼意思?基尼係數警戒線是多少?
    貧富差距  基尼係數  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或譯堅尼係數,是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根據勞倫茨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2012年12月初,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在京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家庭的基尼係數為0.61,大大高於0.44的全球平均水平。2013年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公布了過去十年中國基尼係數,2012年中國為0.474。1月20日, 國家統計局局長公布2013年中國基尼係數為0.473係數。
  • 基尼係數助推收入分配改革破題
    而就在一年前,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曾表示,基尼係數無法發布是因為城市高收入階層的真實收入難以獲得,測算的城鎮居民基尼係數偏低。  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是否真的偏低,果然引發質疑,此前,一份廣為關注的民間研究機構測算結果可謂觸目驚心。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研中心在去年底發布的報告稱,2010年中國家庭收入的基尼係數高達0.61。報告結論稱:「當前中國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見。」
  • 深閱讀:各種版本引發熱議 哪個基尼係數更靠譜?
    數據顯示,10年間基尼係數一直維持在0.4以上。10年基尼係數一次公布,讓人看到統計部門直面公眾關心話題的決心,但也引發熱議。因為前不久,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公布了測算的2010年中國家庭收入基尼係數為0.61。   為何會出現各種版本的基尼係數?怎樣看待當前的基尼係數?官方和民間公布的基尼係數誰更靠譜?本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
  • 什麼是「基尼係數」?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首次披露過去10年全國居民基尼係數的變化後,北京也將適時公布本地區的基尼係數。國家統計局北京統計部門發言人表示,北京市將公布2012年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就是「基尼係數」,也叫Gini index(基尼指數),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異(income inequality)程度的重要指標,為比例數值,在0和1之間,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趨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趨向不平等。
  • 從基尼係數看中國的貧富差距,專家:中國基尼係數高並不可怕
    基尼係數基尼係數是指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基尼係數在0-1之間,0代表收入分配絕對平均,1代表絕對不平均。在國際上,通常把0.2以下視為收入比較平均,0.2-0.3視為收入比較平均,0.3-0.4視為收入相對合理,0.4-0.5視為收入差距較大,當基尼係數達到0.5以上時,則表示收入懸殊。公開數據在2011年之前,國家統計局未公布我國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的基尼係數。
  • 中國基尼係數六連降 貧富差距仍超警戒線
    中新社北京1月20日電 (記者 董冠洋)中國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為0.469。這是基尼係數自2009年來連續第6年下降,不過,這一數字仍然超過國際公認0.4的貧富差距警戒線。  基尼係數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重要指標。  中國官方自2000年公布中國基尼係數為0.412之後,直到2013年初,才一次性公布了2003年至2012年的基尼係數。
  • 中國的基尼係數與中產階級數量
    基尼係數是指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基尼係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基尼係數越接近0表明收入平均越是趨向平等。國際慣例把0.2以下視為收入絕對平均,0.2-0.3視為收入比較平均;0.3-0.4視為收入相對合理;0.4-0.5視為收入差距較大,當基尼係數達到0.5以上時,則表示收入懸殊。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
  • 這些係數你都知道嗎——恩格爾係數、基尼係數
    ·基尼係數——反映貧富差距的曲線 基尼係數是1943年美國經濟學家阿爾伯特·赫希曼根據勞倫茨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
  • 我國2012年基尼係數為0.474 基尼係數如何測算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我國10年來的基尼係數。其中,2012年基尼係數為0.474,自2008年達到0.491的峰值後連續回落。基尼係數公布後引起各界廣泛關注。許多讀者對該係數是如何算出來的、我國0.474的基尼係數意味著什麼十分關注。  基尼係數1922年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提出,目的是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這一係數搖擺在0和1之間,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趨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趨向不均衡。
  • 王志平:進行基尼係數的國際比較須審慎
    中國的基尼係數在過去20多年迅速攀升並在世界各國中處於較高位置,已成共識。但是,基尼係數的統計複雜而多樣,簡單地進行國際比較容易踏入「想當然」的「陷阱」。為更好把握中國的貧富差異程度並進行國際比較,我們需要不同口徑的中國基尼係數 中國的基尼係數在過去20多年迅速攀升並在世界各國中處於較高位置,已成共識。
  • 教育基尼係數:數據測算全國各省份教育公平程度
    作為一項關鍵的教育資源,教育財政又是怎樣分配的?數據告訴我們,雖然教育公平發展整體向好,但仍有短板;同樣一筆錢,花在不同省份也會有不同效果。為了更科學地解讀我國的教育資源分配數據,我們選取了教育基尼係數作為評價指標。基尼係數(Ginicoefficient)是學界用來判斷年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之一,但除了收入分配之外,其計算方法還適用於許多其他分配問題的研究,教育基尼係數就是一例。
  • 基尼係數是財富收入是否公平的標準
    貧富收人差距通常由基尼係數來表示。基尼係數( gini)是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於1912年提出的,定量測定收人分配差異程度,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基尼係數的經濟含義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人佔總收入的百分比。基尼係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
  • 2012我國基尼係數仍為0.61 住房剛性需求2年可滿足
    顯然,0.61的基尼係數大大高於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面對多方質疑,甘犁指出,「0.61」的數據是基於全國25個省、80個縣、320個社區共8438個家庭的抽樣調查數據匯總分析形成,樣本數量大,拒訪率低,涉及範圍廣泛,基本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當前我國家庭金融的基本狀況。
  • 機構稱中國基尼係數為0.61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9日發布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家庭基尼係數為0.61,超過0.4的相對合理線,其中城鎮家庭內部的基尼係數為
  • 0.473 我國基尼係數高於國際警戒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韓冰 發自北京  國家統計局昨日(1月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為0.473。此前,國家統計局在2000年發布中國基尼係數為0.412之後,一直沒有在每年的國民經濟發展統計數據中公布這一係數。
  • 2018山東事業單位經濟知識:洛倫茲曲線與基尼係數
    >山東中公事業單位網為大家帶來經濟知識《洛倫茲曲線與基尼係數》,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基尼係數得創始者存在爭議,一種說法認為是義大利學者基尼提出,也有一種說法是1943年美國經濟學家阿爾伯特·赫希曼根據洛倫茲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無論提出者是誰,都並不影響我們學習這個知識點。基尼係數是比例數值,在0和1之間,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
  • 三問「基尼係數」:準不準 高不高
    原標題:三問「基尼係數」 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基尼係數為0.473,為2003年以來最低。 一問:基尼係數0.473準不準 面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基尼係數低於外界統計」的疑問,在國新辦2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進行了具體分析和解答。 馬建堂承認,國家統計局已經注意到確實有一些學者計算的基尼係數比統計局計算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