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疑雲:營收利潤達幾十億,為何牧原、正邦還要借錢養豬

2020-12-18 騰訊網

作者:馬雲華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2020年,一年已過半,因受疫情影響旅遊業、餐飲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虧損、倒閉不斷地上演。

但是,網際網路行業、養豬領域迎來了爆發期。據統計,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企業(簡稱網際網路企業)完成業務收入2153億元,同比增長1.5%。82家網際網路行業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共計6961.77億元。其中2家公司營業收入超千億,共10家公司營業收入超百億元。

除了網際網路行業,龍頭養豬企業上半年也「賺翻了」。受非洲豬瘟疫情蔓延以及國內生豬供給偏緊的影響,生豬價格迭創新高,持續漲漲漲!多家券商表示,豬價反彈或再迎布局良機。

近日,養豬相關企業集中發布其上半年業績預告,紛紛業績預喜,更有生豬養殖企業半年賺超百億!比如,行業龍頭牧原股份發布了6月份生豬銷售簡報,以及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該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盈利105億-110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1.56億元。

其中,正邦科技披露,今年1-6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272.54萬頭,同比下降11.90%;累計銷售收入107.12億元,同比增長137.26%,該公司上半年預計淨利23.5億元–24.5億元扭虧為盈。儘管牧原、正邦科技上半年戰績喜人,但這2家公司養豬一直遭遇缺錢荒,只能靠募資來支持養豬擴張。

同花順數據顯示,2014年至今,牧原集團已經成功實施三次定增、發行一次優先股,均為募集資金,合計募資114.80億元,算上首發募資,合計為129.95億元。此外,牧原集團還實施債權融資達102億元。至此,牧原集團直接融資合計達232億元。

同時,2020年1—3月,牧原股份累計新增借款79.34億元。無獨有偶,正邦集團也不斷地募資。2020年6月30日,正邦科技披露定增募資預案,擬募資不超過8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發展生豬養殖業務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321943.56萬元用於發展生豬養殖業務,剩餘部分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募資是一把雙刃劍,一旦應用不力,必將會給企業帶來壓力

根據《長江商報》報導,牧原募資210億聯合養豬真實性存疑,牧原公司予以否認,但是,截止2019年年底,牧原集團對外應付帳款仍激增33億,暴露資金不足,同時,還發生市值蒸發113億元的事故。

正科業績也是如此。根據新京報報導,2019年,正邦科技正邦集團去年實現總產值880億元。但是,正邦科技6月30日的募集到的資金,59.76%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在這背後,暴露了正邦科技這些年快速發展導致其資產負債率過高的現狀。

儘管如此,但牧原和正邦依然沒有停止養豬擴張。牧原股份自2019年以來不斷擴大養豬規模,截至2019年底,牧原股份全資及控股子公司數量已達138個,分布在18個省區。

另外,根據牧原股份的規劃,2020年,牧原股份公布使用自有資金向公司子公司增資的公告,增資對象為49家子公司,增資金額合計52.07億元,今年公司計劃出欄生豬1750萬—2000萬頭。

2020年,正邦科技定調「主攻主業」,其包括募資80億元,用於10萬頭生豬育肥場「種養結合」基地建設。同時,牧原股份建設「百場千萬」工程,總投資120億,於南陽建100個豬場。

數據顯示,近年來正邦科技養殖業務規模擴張迅速。去年正邦公司生豬出欄量578.4萬頭,出欄規模在A股生豬養殖類企業中排名第三。今年,正邦科技目標全年出欄生豬900到1100萬頭。除了資金之外,人才也是養豬企業的關鍵。2019年,牧原股份就開出月薪兩萬聘名校畢業生養豬。根據網傳招聘啟事顯示,牧原股份(管培生崗位針對復旦學生開出不菲薪酬,具體為本科生20000元/月、碩士22000元/月、博士24000元/月。

近期,正邦萬元招聘畢業生養豬的新聞同樣刷屏。根據報導稱:6月底,正邦集團發布招聘啟事稱,今年夏天將在全國範圍內招聘2.5萬名大學生,主要面向2019屆、2020屆、2021屆全日制高校大專及以上畢業生,其中本科生入職首年薪酬為12萬-20萬元。

中國農業分析師李劍認為,養豬是一項高成本,設備、飼料、租地、人工工資等都需要企業巨額投入,對於散戶來說發展規模化很難賺錢;但是對於擁有吸金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來說,只有通過規模化、依靠養豬場和生豬等數量才能降低整體成本,實現規模化營收,從而提高利潤率。但是「借錢養豬」風險依然存在,一定外部環境發生改變,必將會受到債務纏身。

相關焦點

  • 新希望、牧原、正邦、溫氏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豬...
    不過,能繁母豬存欄量雖恢復至2017年九成水平,但三元能繁母豬生殖性能下降、疫情幹擾等因素仍在,2021年生豬出欄仍存在缺口,養豬仍有利潤空間。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面對此輪豬周期最後的利潤窗口期,新希望集團、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溫氏等頭部豬企均透露了雄心勃勃的2021年銷量倍增計劃,試圖搶收豬周期史上最大紅利,若搶收成功,豬股創錄的業績頂峰將出現在2021年。
  • 溫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等五家公司前十一月賣豬數據對比
    再來看11月的生豬銷售收入:雖然11月新希望的生豬銷量達138.52萬頭,比正邦科技高出31.30%,但銷售收入卻不及正邦科技,位列第三。從頭均收入上來推斷,11月份正邦科技依然在執行養大豬策略,公司月報也顯示仔豬出欄比例顯著下降,新希望、牧原股份則顯然加大了仔豬出欄比例,天邦股份的仔豬出欄比例繼續保持在高位。
  • 牧原、溫氏、正邦、新希望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
    面對此輪豬周期最後的利潤窗口期,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頭部豬企均透露了雄心勃勃的2021年銷量倍增計劃,試圖搶收豬周期史上最大紅利,若搶收成功,豬股創紀錄的業績頂峰將出現在2021年。
  • 牧原股份獸醫總監年薪507萬 正邦科技董秘漲薪一萬五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養豬業跳槽指南:牧原股份獸醫總監年薪507萬,正邦科技墊底董秘漲薪一萬五前景,等於「畫餅」,不如真金白銀來的實在,老闆要捨得砸錢,員工才會賣力幹活……去年,得益於豬價的爆發,各家養殖企業賺的盆滿缽滿,200%的利潤增幅幾乎成了起步價
  • 本科生養豬年薪最高20萬:正邦集團要招2.5萬大學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本科生養豬年薪最高20萬:江西龍頭豬企要招2.5萬大學生隨著豬肉行情火熱,各大豬企也開啟大手筆招人模式。近日,江西龍頭農業企業正邦集團發布招聘啟事稱,今年夏天將在全國範圍內招聘2.5萬名大學生,主要面向2019屆、2020屆、2021屆全日制高校大專及以上畢業生,其中本科生入職首年薪酬為12萬-20萬元。招聘公告顯示,正邦集團養殖生產技術及管理崗位招聘人數為2萬名,管理培訓生1500名,飼料營銷和財經崗各1000人,其餘為畜牧工程、環保等崗位。
  • 養豬大戶卻很悲觀 可能跌到5塊錢?
    隨著環保壓力、非洲豬瘟等因素疊加,不斷上漲的養豬成本壓力定會傳導到養殖戶一端。」他認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大養豬企業已發布的在建或將建的養豬項目規模將達20億頭,而中國豬肉消費僅6.5億頭,未來生豬行業會出現產能過剩,或將面臨一場災難。」
  • 2019豬企跑馬圈地 單頭豬利潤今年還能再漲50%
    新希望(營收569.17億元,淨利潤30.72億元)、牧原股份(營收117.33億元,淨利潤13.87億元)、正邦科技(營收175.6億元,淨利潤公司養豬利潤水平有史以來最高的年份。鏈設立,絕大部分養豬上市公司去年都響應國家恢復生豬產能的要求,掀起了投資、擴大生豬養殖規模的熱潮。
  • 生豬期貨獲批 牧原股份招聘「期貨精英」控成本提利潤
    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生豬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隨著豬肉價格的不斷攀升,企業積極擴產,大型生豬養殖企業獲得了超額利潤。在超額利潤下,企業生產經營更加追求長期穩定發展,對市場風險管理產生了新的需求。正邦科技市場部總監李巍巍說,當前生豬養殖的超額利潤對生豬產能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但也要防範後期可能會出現的產能過剩。
  • 月薪過萬招「豬倌」的牧原股份,現在怎麼樣了?
    隨著去年二師兄(豬肉)價格的不斷上漲,不少養豬的上市公司賺的缽滿盆滿。2月26日晚,豬企龍頭牧原股份交出了2019年的亮麗成績單。受益於生豬價格持續上漲,這隻主營生豬養殖與銷售的「養豬龍頭股」營收和淨利潤均大幅增長。
  • 違規佔1.5萬畝農田建豬場背後:牧原股份逐利 建成將帶來200億利潤
    之後,南陽市委、市政府對此事進行了回應,宣布停建牧原集團相關項目,並成立專題調查組,全面調查核實。 自去年開始的一輪豬周期上漲行情,讓專注於生豬養殖的牧原集團賺得盆滿缽滿。
  • 正邦科技去年生豬出欄量578萬頭 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前三
    正邦科技是國內大型生豬養殖全年生豬出欄量578.40萬頭,出欄規模在A股生豬養殖類企業中排名第三。但是生豬存欄量、出欄量卻都大幅下降,同花順數據顯示,2019年年初生豬存欄量4.3億頭,到了年底3.1億頭,降幅達27.5%。2019年12月生豬出欄量也從往年的7億頭下降到5.4億頭。
  • 農曆豬年上市豬企真的飛上天了,龍頭豬企加碼生豬養殖項目
    近日,多家A股生豬養殖公司披露2019年生豬銷售簡報,銷售額較上年均有大幅增長。「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上天」,成為過去一年養豬行業的真實寫照。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豬價震蕩上漲為主,進入下半年,豬價開啟大幅拉漲。
  • 養豬有多賺錢?我國十大本土農企有四家「養豬大戶」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見習記者 馬嘉)7月23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中國10強農業企業》顯示,按照市值進行排名,我國本土十強農業企業中有四家是「養豬大戶」。其中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股份在榜單中排名前三,此外榜單中還有三家正在迅速拓展生豬養殖業務。養豬有多賺錢?
  • 看到這招聘待遇,畢業生都想去養豬了
    不過,多位已一頭扎進養豬領域的大學生表示,雖然薪資待遇高,但豬場「惡劣」的衛生條件、連軸轉的工作周期、封閉化管理制度等都是他們幾欲逃離的理由。新希望集團老總劉永好多次表示求賢若渴,直指現代化養豬手段需要高學歷人才駕馭。然而,「搶人容易、留人難」已成為生豬養殖企業面臨的尷尬。
  • 預言養豬的好日子今年年底將結束
    6月底,明星養豬企業牧原股份官宣計劃2020年將在南陽市建設100個養豬場,有錢任性、財大氣粗在牧原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由於豬價的相對高位,利潤可觀,牧原股份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預計淨利潤達40億-45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5.4億元,同比大幅扭虧為盈。伴隨著豬肉價格回升,今年以來已有近10家上市公司相繼加碼生豬養殖產業。恆大、萬科跨界投資養豬早已是數年前的舊聞,今年的加碼投資正是看好養豬業在未來的投資收益。
  • 本科生養豬年薪最高20萬:江西龍頭豬企要招2.5萬大學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本科生養豬年薪最高20萬:江西龍頭豬企要招2.5萬大學生隨著豬肉行情火熱,各大豬企也開啟大手筆招人模式。近日,江西龍頭農業企業正邦集團發布招聘啟事稱,今年夏天將在全國範圍內招聘2.5萬名大學生,主要面向2019屆、2020屆、2021屆全日制高校大專及以上畢業生,其中本科生入職首年薪酬為12萬-20萬元。招聘公告顯示,正邦集團養殖生產技術及管理崗位招聘人數為2萬名,管理培訓生1500名,飼料營銷和財經崗各1000人,其餘為畜牧工程、環保等崗位。
  • 地產商爭念養豬經
    近日,萬科發布「招募令」,公開面向社會招募生豬養殖行業的優秀人才,並表示要布局生豬養殖、蔬菜種植、企業餐飲這三個領域。在與養豬相關的社招崗位裡,還強調了要「對養豬充滿熱情」。早在2014年底,萬達就曾宣布去貴州養豬。當時是生豬行業的行情低谷,萬達調研了國內的大型養豬企業發現,養豬其實並沒有什麼利潤。經過調研後王健林感嘆,「蓋個十萬頭豬場要幾個億,我們建個五星級酒店才多少錢。」最後,萬達放棄了養豬的想法。
  • 打造「金鐘罩」 施展黑科技 養豬巨頭謀變迎接後疫情時代
    吳紅梅介紹,養殖場內設有工人生活區,員工進入養殖場後,一般5至6個月,即在一個完整的養殖周期內都不能出場。  即便結束了育肥階段,豬出欄時也有著嚴格的要求,運送它們的專用車必須經過6個小時多輪清洗、高溫烘乾和化驗檢測等一系列消殺措施。臨行前,工人還要給它們進行一次消殺「淋浴」以作告別。  在南陽市內鄉縣,牧原股份構建了一個現代化的養殖基地。
  • 千家房產跨界資本豪賭養豬紅利期還有多久?
    看得見的利潤,讓養豬行業站上風口。「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僅從房地產過來跨界養豬的企業就超過1000家。」在不久前召開的一次行業大會上,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透露,並指出近年來網際網路、房地產等企業也進入養豬行業,「眾人拾柴火焰高」,養豬業的能力水準會被提高,「這是好事」。賣房不如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