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雲華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2020年,一年已過半,因受疫情影響旅遊業、餐飲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虧損、倒閉不斷地上演。
但是,網際網路行業、養豬領域迎來了爆發期。據統計,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企業(簡稱網際網路企業)完成業務收入2153億元,同比增長1.5%。82家網際網路行業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共計6961.77億元。其中2家公司營業收入超千億,共10家公司營業收入超百億元。
除了網際網路行業,龍頭養豬企業上半年也「賺翻了」。受非洲豬瘟疫情蔓延以及國內生豬供給偏緊的影響,生豬價格迭創新高,持續漲漲漲!多家券商表示,豬價反彈或再迎布局良機。
近日,養豬相關企業集中發布其上半年業績預告,紛紛業績預喜,更有生豬養殖企業半年賺超百億!比如,行業龍頭牧原股份發布了6月份生豬銷售簡報,以及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該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盈利105億-110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1.56億元。
其中,正邦科技披露,今年1-6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272.54萬頭,同比下降11.90%;累計銷售收入107.12億元,同比增長137.26%,該公司上半年預計淨利23.5億元–24.5億元扭虧為盈。儘管牧原、正邦科技上半年戰績喜人,但這2家公司養豬一直遭遇缺錢荒,只能靠募資來支持養豬擴張。
同花順數據顯示,2014年至今,牧原集團已經成功實施三次定增、發行一次優先股,均為募集資金,合計募資114.80億元,算上首發募資,合計為129.95億元。此外,牧原集團還實施債權融資達102億元。至此,牧原集團直接融資合計達232億元。
同時,2020年1—3月,牧原股份累計新增借款79.34億元。無獨有偶,正邦集團也不斷地募資。2020年6月30日,正邦科技披露定增募資預案,擬募資不超過8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發展生豬養殖業務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321943.56萬元用於發展生豬養殖業務,剩餘部分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募資是一把雙刃劍,一旦應用不力,必將會給企業帶來壓力。
根據《長江商報》報導,牧原募資210億聯合養豬真實性存疑,牧原公司予以否認,但是,截止2019年年底,牧原集團對外應付帳款仍激增33億,暴露資金不足,同時,還發生市值蒸發113億元的事故。
正科業績也是如此。根據新京報報導,2019年,正邦科技正邦集團去年實現總產值880億元。但是,正邦科技6月30日的募集到的資金,59.76%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在這背後,暴露了正邦科技這些年快速發展導致其資產負債率過高的現狀。
儘管如此,但牧原和正邦依然沒有停止養豬擴張。牧原股份自2019年以來不斷擴大養豬規模,截至2019年底,牧原股份全資及控股子公司數量已達138個,分布在18個省區。
另外,根據牧原股份的規劃,2020年,牧原股份公布使用自有資金向公司子公司增資的公告,增資對象為49家子公司,增資金額合計52.07億元,今年公司計劃出欄生豬1750萬—2000萬頭。
2020年,正邦科技定調「主攻主業」,其包括募資80億元,用於10萬頭生豬育肥場「種養結合」基地建設。同時,牧原股份建設「百場千萬」工程,總投資120億,於南陽建100個豬場。
數據顯示,近年來正邦科技養殖業務規模擴張迅速。去年正邦公司生豬出欄量578.4萬頭,出欄規模在A股生豬養殖類企業中排名第三。今年,正邦科技目標全年出欄生豬900到1100萬頭。除了資金之外,人才也是養豬企業的關鍵。2019年,牧原股份就開出月薪兩萬聘名校畢業生養豬。根據網傳招聘啟事顯示,牧原股份(管培生崗位針對復旦學生開出不菲薪酬,具體為本科生20000元/月、碩士22000元/月、博士24000元/月。
近期,正邦萬元招聘畢業生養豬的新聞同樣刷屏。根據報導稱:6月底,正邦集團發布招聘啟事稱,今年夏天將在全國範圍內招聘2.5萬名大學生,主要面向2019屆、2020屆、2021屆全日制高校大專及以上畢業生,其中本科生入職首年薪酬為12萬-20萬元。
中國農業分析師李劍認為,養豬是一項高成本,設備、飼料、租地、人工工資等都需要企業巨額投入,對於散戶來說發展規模化很難賺錢;但是對於擁有吸金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來說,只有通過規模化、依靠養豬場和生豬等數量才能降低整體成本,實現規模化營收,從而提高利潤率。但是「借錢養豬」風險依然存在,一定外部環境發生改變,必將會受到債務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