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豐文,新中國足球走向世界第一本土教練!被冤屈的30多年!

2020-12-12 馬德興

高豐文,新中國最為成功的本土足球教練走了!

2020年10月26日是新中國足球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33周年紀念日;2020年10月27日,作為「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功勳教練,高豐文指導走了!沒有太多的說辭與辯解,但作為一名跟隨中國足球已經南徵北戰30多年的記者,我想,高導走之前肯定有太多的委屈與遺憾,儘管他生前從未公開說過。

①新中國最為成功的本土足球教練

坦率地說,某種程度上,筆者走向足球記者這個行業,很大程度上與高豐文和他所率的球隊所取得的一系列輝煌不無關係,更激發起了筆者少年時代的某種足球夢想。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開放在國內各行各業全面起步,中國足球也不例外。

1982年,高豐文率中國U19國青隊出戰第22屆亞洲青年錦標賽。同年8月份的東亞大區預選賽中,中國國青隊以4比0取勝中國香港隊、2比0取勝南朝鮮隊、2比0取勝新加坡隊、9比1大勝馬來西亞隊,以4戰全勝的戰績獲得小組第一名,進入東亞大區四強。半決賽中,中國隊以1比0取勝泰國隊,決賽中又以1比0取勝朝鮮隊,以全勝戰績獲得東亞大區第一名。【註:朝鮮隊本來應該參加亞青賽決賽階段比賽,但由於朝鮮國家隊後在印度亞運會上發生打架事件而被亞足聯停賽兩年,南朝鮮隊取代朝鮮隊參加了決賽階段比賽。】同年12月份的決賽階段比賽中,中國國青隊又以2比1戰勝了伊拉克隊、以1比1連續戰平了南朝鮮隊與阿聯隊,最終以1勝2平積4分獲得了這一屆亞青賽第二名;南朝鮮隊以2勝1平積5分獲得了冠軍。

要知道,中國足協自從重新恢復了在亞足聯的合法席位後,曾參加了每一屆亞青賽,在終止與亞足聯的關係之前,從1966年起也曾參加過亞青賽。但是,在高豐文率中國國青隊獲得1982年第22屆亞青賽亞軍之前,中國國青隊從未在亞青賽上進入過四強,更不用說獲得冠軍或亞軍、拿到世青賽入場券了。而且,當時世青賽就只有16隊參加,亞洲就只有兩個出線席位。高豐文率中國國青隊獲得亞軍,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獲得亞軍,也是第一次拿到世青賽入場券,這是新中國足球歷史性的突破!而在那批球員中,有包括像賈秀全、李華筠、麥超、柳海光等眾多後來中國足球的中堅力量

1983年第四屆墨西哥U20世青賽上,中國國青隊作為亮相世界足壇的第一支中國球隊,雖然首仗以0比5輸給了阿根廷隊,但隨後以2比3惜敗於捷克斯洛伐克隊,末仗在已經無望出線的情況下,憑藉著柳海光、郭億軍和段舉的三個進球,以3比0大勝奧地利隊,取得了中國足球在世界性大賽中的首場勝利

兩年之後即1985年,又是高豐文組建的中國U16國少隊參加了在本土進行的首屆柯達杯世界少年(U16)錦標賽(即現在的國際足聯U17少年世界盃賽)。雖然有東道主之利,但中國隊以2勝1平獲得了小組第一、進入八強。這是中國國字號隊伍第一次在世界大賽中闖入世界八強!謝育新、曹限東等眾多小球員後來都成為中國足球的另一批中堅力量

還是兩年之後,也就是在1987年進行的漢城奧運會男足賽亞洲區預選賽最後一輪比賽中,在廣州主場進行的首回合比賽中以0比1失利的絕境下,高豐文作為中國男足國家隊主教練,率隊在客場以2比0戰勝了日本隊,從而在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拿到了奧運會的入場券,真正完成了「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作為一個中國本土教練,翻開新中國足球歷史,有哪一位中國本土教練能夠像高豐文這樣,率中國男足三級國字號隊伍取得如此之輝煌成就?指揮國少隊,第一次殺入世界大賽八強;指揮國青隊,第一次殺入世界大賽;指揮國家隊,能夠從亞洲真刀真槍地殺出重圍!至少以往從未有過,未來則尚待觀察。儘管在1989年世界盃預選賽中,「黑色三分鐘」讓中國足球夢斷世界盃,可迄今為止,那依然還是中國足球真刀真槍地與亞洲諸強廝殺中距世界盃最近的一次!直至2001年10月7日,中國隊才藉助著韓、日作為東道主無需參加預選賽的巨大優勢,歷史性地首次進入了世界盃。

所以,將高豐文稱之為「新中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本土教練」並不為過,而且他也確實配得上這樣的一個評價!而且,在離開了國家隊之後,中國足球開始向職業化,雖然不少老甲A俱樂部都希望高豐文出山執教,但高導卻轉向搞起了「高豐文足球學校」,像陳濤、杜震宇等這一批國腳都是這個學校裡出來的,長春亞泰隊能夠在2009年歷史性地奪取中超聯賽冠軍,其班底其實就是高豐文足校中的那一批瀋陽孩子。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說,高豐文指導在中國足球歷史上的地位是被低估了,有生之年未能獲得其應有的榮譽,這或許才是最大的遺憾!

②子虛烏有的FIFA評價冤屈30餘年

之所以說高豐文是一名被中國足球所低估的本土教練、未能在有生之年獲得與其相匹配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與1988年漢城奧運會後那個所謂的國際足聯評價即「中國隊是『最沒有進取心的球隊』」有很大的關係。

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中國隊三場小組賽1球未進、淨失5球,最終因淨失球數少而在16支參賽隊中排名第14,列奈及利亞隊(淨失7球)和瓜地馬拉隊(淨失10球)之前。小組賽後,圍繞著中國足球的批評就不斷見諸於報端,其中一篇最有影響力的批評文章稱,國際足聯權威人士對參加奧運會的中國隊的評價是:「最沒有進取心的隊伍」!這等於為高豐文和他的「高家軍」蓋棺定論了。報導見諸報端後,各界一片譁然,男足歷史性地闖入奧運會似乎成了一大「罪過」

其實,青年年代的我對這樣的說法一直是存有疑惑的。而且,這麼多年來,每每談論中國足球,只要一提起那次「衝出亞洲」,「最沒有進取心的隊伍」的說法就會伴隨出現。即便現在,依然有人時不時地在不斷引用此話,誰也沒有懷疑過這句話是否真的出自國際足聯,更沒有人去考證究竟是國際足聯中的哪一位人士說的。這就是中國足球輿論的悲哀!

任何一則報導都應具備五個「W」即who(誰)、when(時間)、where(地點)、what(什麼事)和why(為什麼)。稍年長的球迷如果還有印象,對那則報導——有關國際足聯權威人士評價中國隊時所說的「最沒有進取心的隊伍」——完全可以提出這樣的疑問,所謂的「國際足聯權威人士」究竟是誰?整個報導中,我們找不到「權威人士」的名字。那麼,說這話的人的權威性又體現在哪裡?這也就讓此消息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可這麼多年來,我們為什麼始終在引用這句根本就不存在的話,來評價「中國足球僅有的一次靠自身實力而衝出的亞洲」這個歷史性的「突破」。

這些年來,隨著自己採訪閱歷的日益增加豐富,筆者知道國際足聯一般不會從消極、負面角度去評價一支隊伍、一國足球。而且,每次大賽後,真正具有權威性的評價是國際足聯在大賽結束後正式出版的《技術報告》。只有寫在這個《技術報告》中的東西才是最真實、最可信的,也是最代表FIFA聲音與意見的。那麼,1988年漢城奧運會後,國際足聯究竟是如何評價高豐文和他的「高家軍」的呢?

上圖是FIFA在漢城奧運會後撰寫的《技術報告》的封面。右圖是這份報告的第18頁,重點分析的是「高家軍」所在的第一小組的比賽。

談及中國隊的首場小組賽時,國際足聯是這麼說的:「近幾年來實際表現與期望並不相符的中國隊,上半時設法給了德國人以一些抵抗……中國隊防守得很聰明,這個期間僅僅丟了一個球。但中場休息後,他們在面對一流對手時的缺少經驗,又一次教訓了他們。最終的結果是3比0——熱門隊伍讓自己的射門更有準星,而冷門隊伍則已顯示了他們的缺陷究竟在哪裡。」

在談到中國隊的後二場小組賽時,國際足聯是這麼說的:「對中國隊來說,他們第二場對瑞典隊的比賽使得他們在本屆賽事中晉級的希望提前結束了。他們的表現必定被認為失望,特別是他們在270分鐘的比賽時間裡沒有攻入一球。即便是在與也沒有晉級希望的突尼西亞隊的比賽中,他們也無法打破這個局限。糟糕的運氣和缺少經驗一直不利於與他們(中國隊)。

從上述文字來看,如果一定要說國際足聯是在批評中國隊,最多也就是「他們的表現必定被認為失望(Their performance must be rated as a disappointment)」這一句話。可僅僅這句話,就能得出中國隊是「最沒有進取心的隊伍」這樣的結論?

為什麼我們不去注意國際足聯在如此短少的文字中,兩次提到了中國隊「lack of experience(缺少經驗)」這個事實?這也恰恰指出了當時中國隊所暴露出來的最大問題。而且,FIFA在這份《技術報告》中專門小結中國隊(第68頁)時,又一次專門談到了這個問題。

國際足聯是這麼評說的:「和所有亞洲隊伍一樣,中國代表隊的舉動仍然太業餘(too amateurish in their behavior)。很好地由守轉攻過程會因為缺少瞬間殺機或不正確的決定而喪失。如果仔細分析中國隊各個方面的比賽,人們可以發現每一樣積極的東西出現後,『但是』總會隨之出現……」

「他們的後衛可以很好地發起進攻。利用斜長傳,或者把球傳到向前推進的中場球員的前進道路上,他們在努力突破對手的防線。但是,這樣的套路實在是太老套、太容易被識破,缺少節奏的變化。對手發現很容易阻截,然後打中國隊的快速反擊。這在與身體更強壯的德國隊與瑞典隊的比賽中出現得太多了。一次又一次地,中國隊將高球傳入對手的禁區中,而亞洲球員缺少位置感,使得他們每一次挑戰都失敗。」【可以這麼說,寫這份報告的國際足聯技術專家顯然是與中國隊方面有過不少接觸,也了解到了中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說「但是(but)」。所以,這份報告中多處出現了「but(但是)」字樣,而且這樣的「but」也體現在了足球場上。

從國際足聯的這一評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最沒有進取心的隊伍」的說法是根本就不成立的,否則無法解釋報告中「their outer backs integrated well into attacks(他們的後衛可以很好地發起進攻)」這一句話。我們所理解的「沒有進取心」,一般是指球員在場上根本就不想發起進攻,只是在後場來回倒腳,而高豐文的隊伍在奧運會上完全不是如此。於是,所謂的「最沒有進取心的隊伍」的評價與結論又從何而來?

③高豐文後中國足球新時代問題依舊

恰恰是因為我們只是在大談「沒有進取心」,從而忽悠了當時隊伍真正的問題,即球到了前場之後怎麼辦?隊員們不會或者說是不知道。這才是我們當時需要去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該如何去有效組織進攻的問題。時至今日,我們應該看到,每每中國本土教練帶隊,這個問題依然相當突出。

從事中國足球報導這麼多年,有一個感受越來越深,中國足球走到今天這一步,更多的時候是業餘的管理所致。足球管理者的「不專業」固然令人可恨,更令人可悲的是,不懂行的管理者還經常受到外界的「誤導」,作出些匪夷所思的決定。這只能導致中國足球越來越偏離正確的軌道,離科學更是越來越遠!

以30年前高豐文的隊伍為例。國際足聯在這份技術報告分析中國隊的最後是這麼說的:「中國足協的技術代表團非常配合,也對來自外界的意見和建議很開放。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如何從第一次奧運會經歷中得出正確的結論。如果他們能從這些教訓中確實受益,所有那些『但是』都將成為過去的東西。

不得不佩服國際足聯專家們所說的「It will depend very much on them whether the experience of their first Olympic tournament will lead to the right conclusion.」此話很清楚,如果能從30年前的那次突破中真正吸納一些有益的東西,中國足球或許也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實際情況卻是,我們根本就沒有從那次突破中得出「正確的結論」,中國足球當然只能是越來越偏離正確的發展軌道,「but(但是)」依然在中國足壇隨處可見

在這份報告中,我們還應該注意這樣一段話:「所有的隊員都非常能跑,而且跑動距離也很多,表現出了非常好的盤帶技術。不可能避免的『但是(but)』是:快速衝刺進入無人區域、或聰明地轉換位置,在比賽中很少見到。」國際足聯所說的「但是」,其實就是指當時的中國球員在場上很能跑,卻不知道如何去跑、更缺少快速衝刺,而且場上位置站位機械,缺少變化。說得再通俗些、難聽些,就是中國球員在場上就是只會「瞎跑」,有充沛的體能,但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合理地利用自己的優勢,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去踢球

可那次奧運會後,我們是如何評價的、得出的又是些什麼結論?中國足壇的專家們一直認為中國球員「體能不行、跑動不夠」。所以,即便是1994年職業聯賽出臺後,球員體測還是足協的工作重點。直至今天,我們還是認為中國球員的「體能不行」、「跑動不夠」。

想想國際足聯30年前的那份技術報告中的話,再看看現在的中國足球,究竟是中國球員在場上的體能不行?還是到現在為止,我們的教練員還沒有教會中國球員究竟該如何在場上合理地跑動?

30年前,國際足聯在技術報告中說,中國足球「高球多、長球多」。30年後的今天,再看看現在的中國足球哪裡有腳下傳球?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感慨中國球員的技術是「一代不如一代」?

30年前,國際足聯在技術報告中說,中國足球「場上缺乏比賽節奏的變化(lacking in change of pace)」。20年後的今天,看著中國隊的比賽,我們何時能控制住場上的節奏與變化?

30年前,國際足聯在技術報告中說「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中國足球)如何從第一次奧運會經歷中得出正確的結論。」30年後的今天,回想一下FIFA那時所說的話,再面對中國足球的現實,不知道該有怎樣的感慨!

④中國足球需揚棄而非全盤否定

筆者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即當我們在談論中國足球時,考慮了諸多因素,獨獨少了一點——從「football thinking(足球思維方式)」、用「football language(足球語言)」來談論中國足球。足球管理者缺乏這一點,輿論、媒體和球迷似乎更缺乏這一點。高豐文和他的「高家軍」被謊稱為「最沒有進取心的隊伍」,便是最好的佐證,而這也整整誤導了中國足球30多年!

坦率地說,高豐文時代有他那個時代的局限性,就像中國當下社會與30多年前相比其實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年輕人甚至都已經無法想像30多年前中國社會的情況。一個最簡單的事實:高豐文時代想要走出國門去多交流幾無可能,而且所能夠看到的、了解到的世界足球最新發展動向也是相當之困難。這就是為什麼在當時國際足聯評價中國足球踢得「業餘」的一個很重要因素。

1988年全家福

時至今日,中國足球「走出去、引進來」如此之力度與幅度,而且了解世界足球最新發展與潮流也可以說是毫無費力。可是,中國足球的發展、尤其是「為我所用」方面又做得如何?

我真不知道中國足球還有多少個30年。當我寫下此文時,一方面是希望為高豐文和他的「高家軍」澄清事實真相(雖然有些晚了)。另一方面,高豐文率中國男足取得漢城奧運會上的歷史性突破,居然在N多人看來成為了一種「罪過」!更令人心寒的是,中國男足在2002年世界盃賽上三戰皆敗回國後,全國範圍又組織起了一次「大反思」、「大批判」,而不是將歷史性的第一次參加世界盃賽當成是一個新的契機、一個新的起點,真正去學習、總結一些東西、並為中國足球所用、努力前人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1995年採訪前國足主帥高豐文

中國足球就在這種「否定一切」、「打倒一切」、「推翻一切」的過程中走向了迷茫,與世界足球發展軌道越來越偏離。這就是中國足球歷史之教訓。

囉裡囉嗦地扯了這麼多,僅以此篇紀念高豐文指導。高導,一路走好!

相關焦點

  • 高豐文,新中國足球走向世界第一本土教練!被冤屈的30多年
    ,新中國最為成功的本土足球教練走了!2020年10月26日是新中國足球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33周年紀念日;2020年10月27日,作為「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功勳教練,高豐文指導走了!
  • 原中國男足主教練高豐文因病辭世 他帶領中國足球第一次走向世界
    楚天都市報記者 徐平10月27日,高豐文,這位帶走中國足球第一次走向世界舞臺、第一次闖入奧運會賽場的老人離開了人世,享年81歲。他是個充滿豪氣的人 「給了我們很多的鼓勵」1979年,在非洲援外執教過多年後,高豐文受邀接過了國青隊的帥印。1982年,他率隊奪得亞青賽亞軍,並代表亞洲參加了次年在墨西哥舉行的第二屆國際足聯「可口可樂」杯青年足球賽,成為新中國首名帶領中國足球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教練。
  • 專欄|莫須有的評價讓高豐文背鍋30年
    高豐文,新中國最為成功的本土足球教練走了!2020年10月26日是新中國足球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33周年紀念日;2020年10月27日,作為「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功勳教練,高豐文指導走了。
  • 81歲名帥高豐文逝世,曾率中國足球首次衝出亞洲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揚揚 實習生 葉磊今天,中國足壇傳來噩耗,前國家隊主教練高豐文在瀋陽逝世,享年81歲。中國足協發布的訃告稱:「高豐文同志曾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堅持開辦足球學校,培養了眾多青少年足球人才,為中國足球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 中國足球名宿高豐文逝世,曾率隊首進奧運會
    1979年,高豐文開始執教國青隊,1981年開始擔任主教練,並且在1982年的亞青賽獲得亞軍闖入世青賽。1983年,高豐文率領國青隊在1983年的世青賽中3比0擊敗奧地利,拿到了新中國各級國家隊參加世界級大賽的首場勝利。
  • 高豐文離世,時代一去終不回
    如今,當我們再提「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時,會有更多感慨。文 | 非 蟲今天中午,高豐文去世。媒體發消息的時候,大多強調他是中國足球隊前主教練。非常遺憾,直到高豐文謝世,也沒能看到中國成年男足在世界大賽上贏一場球,在世界盃正賽上進一個球。中國足球的未來,在何方?1改革開放之初,睽違國際足壇多年的中國足球隊,連續衝擊世界盃正賽失利。衝擊1982年世界盃正賽,年輕的國足打出了一定水平,可惜由於國際比賽經驗不足,被紐西蘭和沙特生生給做掉。
  • 高豐文逝世,那個為中國足球嘗盡悲喜、一夜白頭的老教練走了
    那一天,中國男足在東京國立競技場客場2比0戰勝日本隊,闖入1988年奧運會決賽圈,中國足球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夢想,那屆國家隊的主教練是高豐文。段舉助攻柳海光的進球,讓高豐文畫在戰術板上的設想在東京國立競技場變成了現實,讓中國男足「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 高豐文的足球人生:償還過 才如願
    多年之後,再回頭看,人們才會重新意識到,當年「差一步」就成功的失敗之旅,已然是來之不易的突破。在中國足球史上,已經駕鶴離我們而去的高豐文指導顯然是這一個狂熱又膨脹的思維定式下的輿論犧牲品。在1982年,高豐文帶隊亞洲青年足球錦標賽亞軍,從而獲邀參加次年在墨西哥舉行的國際足聯青年邀請賽。這亦意味著,中國第1支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隊伍,在高豐文的手上誕生了。在1984年,高指導受中國足協指派到法國學習,期間參觀了包括了培養出普拉蒂尼在內的法國足球學校。深受震撼的高豐文隨之萌生了中國足球一定也要從少年階段起步的想法。
  • 路標高豐文
    這支國青隊也就此成為中國男足第一支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隊伍。成績雖然可喜,但舉國上下更盼望的是男足踏進奧運會和世界盃的賽場。1985年5月19日,曾雪麟率領的中國隊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迎戰中國香港隊,打平即可從世界盃東亞賽區分組賽中出線,去爭奪進軍86墨西哥世界盃的入場券。
  • 足壇泰鬥高豐文 因病在瀋陽去世
    來到瀋陽後,高豐文不僅第一次見到足球,並且進入了業餘體校,經過兩年訓練球技不斷提升後,1956年高豐文所在的瀋陽青年隊榮膺全國青年足球冠軍。翌年,高豐文入選遼寧足球隊,年少成名的他21歲就進入國家隊,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代國腳,訓練刻苦、作風頑強的他在26歲就成為國家隊隊長。
  • 高豐文,我的足球記憶
    他就是著名足球教練高豐文。10月27日,高豐文因病去世,今天舉行了告別儀式。他去世前一天,也就是10月26日,是他帶隊殺入漢城奧運會決賽圈的33周年紀念日。那麼,隨後高豐文開始執教的那一屆國家隊,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我最熟悉、感情最深的一屆。時至今日,那屆國家隊從隊員到主教練、助理教練,甚至到隊醫,我都能似相聲演員的貫口名段「報菜名」一般,一口氣流利地背誦下來。
  • 國足功勳主帥高豐文逝世,曾率國家隊打進奧運會
    作為國足的功勳主帥,高豐文曾率領球隊打進1988年漢城奧運會,這是國足第一次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回望高豐文一生,球員時期他長期擔任國足隊長,教練生涯他率領國足打進奧運,放下教鞭他又開辦了中國第一所民營足球學校,為中國足球奉獻了一生。
  • 高豐文是最悲情教練?兩次上演黑色三分鐘!亞運會輸泰國黯然下課
    10月27日,中國足球傳來噩耗,中國足壇昔日的知名教練高豐文去世了,他帶領的中國隊取得過國足最好的世界大賽成績,直到被米盧打破。的這場勝利也是新中國各級國家隊參加世界級大賽的首場勝利,此後的柳海光、傅玉斌、賈秀全、麥超、李華筠都成為國內知名球員和教練。
  • 高豐文:因材施教的足球教父 問心無愧的青訓播種者
    退役後的高豐文走上教練崗位,1986年12月高豐文正式成為國家隊主教練,1990年亞運會足球賽中國隊負於泰國隊後辭職。就這樣高豐文甚至拒絕了王健林執教大連隊的邀約,放棄了選擇做職業球隊教練掙大錢的機會,轉而在一片貧瘠的土地上執著地經營著中國足球的「希望工程」。這也是中國首家民辦的足球學校,比徐根寶的崇明足球基地還要早5年。
  • 柳海光追憶恩師高豐文:慈父般的他是最優秀的中國足球教練
    與此同時,我也認為他是中國足球歷史上最好的教練,我們目前的確有很多優秀的本土教練,但高指導曾帶領國青隊首次殺入世青賽(1983年),帶領國家隊首次殺入奧運會(1988年),這樣的成績還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比得上。」
  • 高豐文去世,第一個帶中國足球衝出亞洲,培養出亞泰黃金一代
    現在的球迷可能對高豐文不熟悉,可當年的中國足球,在高豐文的手中走向輝煌。高豐文第一個率領中國足球走向亞洲,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1939年,高豐文出生於遼寧開原,1960年入選國足。1973年退役。退役後,高豐文走上了教練之路,1979年,高豐文執教國青隊,1982年率隊奪得亞青賽亞軍,1983年參加世青賽,是中國足球第一支走向世界的隊伍。1987年10月26日,高豐文率國足2比0戰勝日本隊,拿到漢城奧運會的入場券。
  • 足壇名宿高豐文去世,上海足協主席柳海光深情追憶恩師
    全體育圖第一次衝出亞洲1939年出生的高豐文,從遼足出道,年少成名的他21歲就進入國家隊,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代國腳,並且在26歲就成為國家隊隊長1973年他退役後當起教練,並去國外學習。直到1979年重回中國足壇,執教國青隊,並帶隊在1982年的亞青賽上獲得冠軍。帶領國青隊打出名堂後,高豐文在1986年底開始執教國足。
  • 聚焦|前國足主帥高豐文逝世,曾率隊首進奧運會
    1979年,高豐文開始執教國青隊,1981年開始擔任主教練,並且在1982年的亞青賽獲得亞軍闖入世青賽。1983年,高豐文率領國青隊在1983年的世青賽中3比0擊敗奧地利,拿到了新中國各級國家隊參加世界級大賽的首場勝利。
  • 前中國國家隊主教練高豐文去世!
    1995年,高豐文創辦高豐文足球學校,為中國足壇培養出了杜震宇、王棟等多位國腳。1985.8.4 首屆U16世少賽中國3-1美國,新中國首次舉辦世界大型足球賽事,中國隊在「柯達杯」比賽中小組兩勝一平不敗出線,獲得該屆比賽第八名
  • 前國足主帥高豐文去世,上海足協主席柳海光等弟子深情追憶恩師
    足球名宿高豐文去世第一次衝出亞洲1939年出生的高豐文,從遼足出道,年少成名的他21歲就進入國家隊,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代國腳,並且在26歲就成為國家隊隊長。1973年他退役後當起教練,並去國外學習。直到1979年重回中國足壇,執教國青隊,並帶隊在1982年的亞青賽上獲得冠軍。帶領國青隊打出名堂後,高豐文在1986年底開始執教國足。1987年10月,高豐文帶隊前往東京備戰漢城奧運會預選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