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在200%左右收益拋出AMD已經很久了,但遲遲未下決定。原因有很多:
128.66的PE;
相對於英偉達遲遲未能上漲的窘境;
以及現在找不到絲毫關於自動駕駛相關的痕跡…
而手頭一直在看的幾隻股票都稱不上「可以篤定」的投資標的——
美股有:英偉達、直覺外科、艾利科技;
A股有:科大訊飛、寧德時代……
原因在這裡不多累述,重點說說蔚來。
6月16日拋掉了一半的AMD,6美元多開始建倉。
在這之前,想都不敢想。
要說投資蔚來,財務指標是無法作為考量的——
ROE-4247.88%足以讓大部分投資者望而生卻。
我當然也不例外,只是這次拿出來講說明也做好了啪啪打臉的準備。
之所以在標題中用「賭」,意義在此。
投資之前,我認為蔚來的優勢:
1,與mobieye合作(19年);
2,騰訊、百度、京東、小米投資;
3,估值超過300億美金,而比亞迪A股估值200億美金出頭;
相對的,相比威馬和小鵬,劣勢也很顯著。
在資金上——
威馬-2019年3月C輪融資,30億人民幣,累計融資230億;
小鵬-11月融資4億美金,小米參與了此次融資。截至目前,小鵬累計融資超過130億元;
而蔚來,帳面餘額19.6億元,過了19年第四季度,蔚來很可能就沒錢了;
在產能上——
威馬-有自己的工廠,在浙江溫州建立了自己的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一期可以實現10萬臺產能。據報導,威馬每天產能200臺左右;
小鵬-新工廠正在籌建中,目前通過海馬進行代工;
而蔚來,無自己的工廠,依然通過江淮代工生產,至今沒有自己掌握產能;
同時,因為疫情,蔚來北美總部裁員141人。
儘管蔚來解釋,裁員主要是自動駕駛團隊。因與Mobileye合作,所以在L4自動駕駛研發道路上會出現重複工作;
但疫情到來的這段時間,對蔚來危險重重。
在這期間,不是沒有考慮過像瑞幸一樣抄個底。但最大的擔憂莫過於市場上瀰漫的恐怖氛圍——
美國的疫情至今都依然未見好轉;
因為瑞幸,國外投資者對中概股的印象一落千丈(股市最重要的可不就是信心);
而蔚來,除了資金鍊,本身也有諸多爭論:
1,會不會走樂視的老路(圈錢)?
2,是能跟特斯拉掰一掰手腕還是遠遠被甩好幾條街?
3,換電服務在未來相對建設充電樁是否為常態?
……
一切在未來到來之前都不確定。
馬雲說過,關於未來99.99%的預測都是錯誤的,而僅有的0.01%只是因為運氣猜對了。
但我在雪球上看到一帖,我願意相信是真的:
在蔚來跌到2美元左右時抄底,等到將近6美元全盤賣出,淨賺15萬美刀,折合人民幣100萬元!
我之所以相信是真的,是因為前面的抄底想法我也真實覺察過、猶豫過並且想動手過……
當然,不只是蔚來,當時同樣糾結的還有瑞幸。
但是,對當時的情況並不確定。
而且,仔細一想,哥們淨賺15萬美元,等於當初投了7.5萬美元進駐蔚來(至少50萬人民幣)。並且是在蔚來最艱難也最不確定的時候,這種勇氣和魄力,只能說——
活該你賺錢!
有意思的是,文章第一條評論:
蔚來到頭了嗎?
老夥計拋出的原因是對疫情下美國的經濟形勢不看好,擔心風險。
而結合近期蔚來的一系列動作,我只能說:
蔚來的未來,才剛剛開始!
很多人擔心李斌和賈躍亭一樣,原因有三:
1,都曾為了夢想窒息過;
2,樂視電視當年的口碑和蔚來的汽車一樣好;
3,一個講故事,一個講PPT……
不過這一點應該無需疑慮,單憑一點就足以說明:
一個在公司困難的時候掏錢給公司,一個選擇了巨額減持,天壤之別。
而蔚來的錢呢?
1. 4月49日後,蔚來已經敲定安徽政府戰略投資以及自籌資金,合計約為110億;
2.安徽政府後續在土地和廠房上支持蔚來,可以用抵押方式獲得低成本銀行貸款;
蔚來不缺錢了,從鬼門關走了一圈之後又滿血復活了……
而這一點,我早該想到——
政府報告中,有關新基建的內容中有一句:
「將"建設充電樁"擴展為"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
換電站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且新能源補貼的最新政策也明確規定,開展換電業務的車型,不受30萬定價的限制,這幾乎是給蔚來的定製條款。
國家不會讓特斯拉的競爭對手輕易倒下。
而儘管蔚來也在官網上明確寫出:
即便您最後選擇了特斯拉,仍可以領取NIO Power三次一鍵加電免費體驗券。
但蔚來的最終一定不是特斯拉。
雖然蔚來的前期發展路線會跟特斯拉很吻合——
國內建廠,生產更親民價格的車型,同寧德時代合作……
但特斯拉在建設快充電樁,蔚來在做換電服務。
電動車的未來不再僅僅是車,焦慮的也不再是續航(都快有500-1000km的出來了),而是充電場景(類似加油站)的布局。
現在,要麼充電樁不好找,要麼充電時間太長。
充電樁布局有特斯拉、國家電網、特來電、威馬、星星充電……
而換電領域,僅有蔚來。
長期來看,兩種模式都無法相互取代,必然有段時間會並存發展。
就像阿里和京東,後者並沒有模仿阿里,而是在物流領域另闢蹊徑,導致前者從看不懂到成立菜鳥驛站跟隨……
彎道超車的機會從來不在模仿,而是持續創新。
而我看好的就是未來的長遠布局:
1,做高端車(主要是貴),可以同特斯拉掰掰手腕;
2,老用戶推薦訂單比例高達69%,典型的網際網路口碑模式;
3,換電服務無人能敵;
當然,現在的投資因為不看ROE,已經跟我以往的投資模式完全相悖了。
我相信巴菲特老爺子要知道我學過價值投資,一定會跳起來打我膝蓋的。
但投資的核心思想和目標都沒有變過——
就是實現收益的最大化。
變化的是年齡、經驗、閱歷和身處的不同場景。
結合我當前的經濟水平和境遇而言,豪賭一場蔚來的未來,著實值得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