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九個步法要領,輕輕鬆鬆走好太極步

2020-10-03 漾太極

拳論講,太極拳「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又說「五行運行皆在步,一身要基定於足」;拳諺也說「步不穩則拳亂」,這些都充分說明,走步是太極拳運動的基礎和先導。步法動,全身才能動;步不動,其他無從動。否則,定會被動失勢。


如何習練好太極走步?筆者體會,除加強基本功鍛鍊,提高腿部力量外,還應特別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起落要輕靈

這是步法的核心功夫。

掌握好輕起輕落、點起點落、緩起緩落的步法原則。既要把握「貓步」中輕靈、柔和、敏捷、無聲無息、「軟著陸」的特點,又要領會「邁步如臨淵」時,思想高度集中,謹慎小心,輕緩、窺探,隨時可以收回、邁出的精神。同時,還應勻速、連貫、綿綿不斷。否則,既會影響步法的任意互換,又會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

第二,落腳的方位要準確

這是檢驗拳式是否規範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每個動作都應按照基本要求,把腳落到應落的位置。準則是「四正四隅」。即東、西、南、北四個正方向為基本方位;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個與正東、正西方向線形成夾角45度者,為中間方位、為斜方向。

在四個斜方位中,還有兩種情況:一是在套路行進方向線左或右,成夾角約30度者,稱作「稍偏××」;二是夾角小於30度者,稱作「偏×」,這是以「八卦」「五行」來表示太極拳定勢的方位,也是太極拳獨特的人體空間定位坐標。既符合人體機理活動規律,又能使動作變換自如。

因此,行拳時必須朝上述四個正方向前進、後退,或某個斜方向斜進、斜退,不可偏離。如失於準確,則會造成「差之毫厘,謬之千裡」的錯誤。

第三,提腳的高度要適中

原則是「進步宜低,退步宜高」。低是貼近地面,高為不超過踝骨。這就應特別注意步法轉換時擺胯的高度要適中,並保持一致。不能過高過低、忽高忽低。同時還應注意「上步腳跟鏟地,退步腳尖先行」的原則。

也就是說,進步時,前進腳腳跟先著地,然後逐漸平穩過渡到全腳踏實;退步時,後退腳腳尖先落地,然後逐漸平穩過渡到全腳踏實。側行步(橫移步),前腳掌內側先著地,然後逐漸平穩過渡到全腳踏實。

第四,兩腳間要保持一定的橫向距離

間距的寬窄,應以便於身體重心轉換為原則。也就是說,不論進步或退步,要使身體重心儘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由原來的支撐腳轉換到另一腳。一般的橫向間距是:虛步10~30釐米,弓步20~30釐米(野馬分鬃同肩寬),馬步約為本人2—3腳長。前後兩腳一定不能站在一條直線上,或左右交叉繞步。並步時,兩腳平行,間距10~30釐米,成小開步,不可靠的很緊或成「八字形」。

第五,步幅大小要恰當

步大,進退擺放不能隨機應變,容易被動失勢;步小,不利於塌腰、落胯,內氣下沉和重心穩定。

因此,腳步大小應以腳步舒展、重心穩固、不過前過後迎送相當、轉動靈活為宜。例如弓步,以一腿屈膝支撐、另一腿自然伸直為好,不可有任何勉強。習練者應結合個人情況,在實踐中不斷體悟、摸索,總結經驗。

第六,兩腳要虛實分明

這既是太極拳運動中對立統一辯證關係的一個重要體現,也是對步法的一個基本要求。拳論云:「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就是說,太極拳的每個套路,除起勢和收勢時兩腳短暫平行站立外,其餘動作無時無刻不在一虛一實、一實一虛的轉換中進行。習練者要靠意念的引導、姿勢的開合、重心的移換、呼吸的配合來調整實現。

具體做法是:以腰脊命門穴為軸心,腰向左轉,身體重心移至左腳,成為支撐腳,左腳即為實;右腳起輔助支撐作用,為虛。反之,腰向右轉,身體重心移至右腳,成為支撐腳,右腳即為實;左腳起輔助支撐作用,為虛。二者交替進行。要防止步不分虛實的「雙重」現象和拖泥帶水的散步式打拳。如此,手足才能得其用,攻防才能得其宜。

第七,腳的運行路線要清晰,要走出弧形

走弧畫圓是太極拳獨特的運動方式。它以演練者的脊柱為軸心,手上有圓,腳下有圓,進是圓,退是圓。各式各樣的弧和圓貫穿於每個拳勢之中。因此,不論進步或退步,兩腳都應根據「先收後開」的軌跡運行。不可直來直去,有稜有角。以弓步為例,不論左弓步或右弓步,都應先把後腳收於支撐腳的內側,然後再向左(右)側前方上步。倒卷肱則是先把前腳收於支撐腳的內側,然後再斜向左(右)側後方45度角撤步。這樣就自然形成「月牙形」或「弓背形」的弧形路線。

第八,腳步要穩固

這是步型的核心,也是實現各種技法的保證。拳諺日「邁步如犁行地,落地如樹生根」;「腰如蛇行,步如粘」。只有根基紮實,身體平衡,上肢、軀幹才能靈活多變。這就要求習練者注意做好:

(1)開胯圓襠,兩腿對撐,擴大底面;

(2)身體重心的轉換隻能隨步的變換而移動,步法不變,重心不能變;

(3)換步前必須先換重心,只有在支撐腳控制好重心後,才能將另一腳提起;

(4)支撐腳必須五趾抓地,全腳踏實。切忌「掀掌」「拔根」減少支撐面。
第九,腳的動作要與上肢動作密切配合,協調一致,一起進行

做到身隨步走,步隨身移。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步到、身到、手到、眼到。內外相合,上下相隨,全身協調。不能步走身留或身走步留,各行其事,上下脫節。拳諺說得好:「步動身隨手方到,打人動步方得妙」。「手到腳不到,鬼也打不到;手腳一齊到,金剛也跌倒」。總之,太極拳的根基在腳,「先有好腳,才有好拳」。只有充分認識腳在太極拳運動中的重要地位,經常注意樁功、行步鍛鍊,打好步型、步法基礎,加強腿部支撐力和柔韌性,才能提高拳技水平。


相關焦點

  • 太極不學步,腳下沒功夫;學會太極步,才能練好太極拳
    在教授太極拳套路的過程中,往往較多的關注身法、手型、協調性、精氣神、套路編排等,卻較少注意步型。在教拳的實踐中,越來越感到教好步的重要性。太極拳要求:「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其跟在腳,發勁於腿」。如不能正確走好太極步是打不好太極拳的。
  • 怎樣練好太極步
    配合拳架、推手練習的太極步不是散手技擊的實戰步,而是一種功力步。太極步是活樁的體現,如沒有較好的馬步樁、弓步樁、虛步樁,那是練不到位的。太極樁功是太極步的基礎,把樁功融入太極步就是步樁合一,這樣練法長功快,效果好。對下肢松沉力量的鍛鍊效果較明顯,練步一段時間後會覺得下肢走步更穩重。太極步也是松的體現,如沒有較好的開胯、落胯、扣胯、塌胯、坐胯、託胯等要領是練不到位的。
  • 羽毛球步法要領精髓:上網步法,圖文並茂,附加上網步法注意事項
    羽毛球步法要領精髓:上網步法,圖文並茂,附加上網步法注意事項!(6)蹬跳步上網步法:這是一種特殊的上網步法,當對方回擊網前球過高時,為爭取速度,上網撲球常常使用這種步法。要注意防止因前衝力過大而觸網或過中線犯規。
  • 這九個要領你必須知道
    因此這一要領會讓你在出拳時各方面都做得更好。你可以隨時向你要去的地方移動,但是當你出拳時,要停下腳步。如果你發現做到這一點很難,你可以讓你的腳步移動幅度小一些。如果你在任意的移動過程中都能隨時停下步法出拳,那麼你的出拳力量就會非常強大。
  • 【拳擊教學】拳擊基本步法教程
    動作:由基本姿勢開始,先將左腳向前滑進一步,右腳隨即跟進,兩腳仍保持原來的部位與距離。要領:開始前進時,左腳略提踵,右腳同時向後蹬地,兩腳保持原距離同時前移,這時上體保持原來姿勢,身體重心的投影始終落在兩腳之間。注意事項:①要擦著地面向前滑步,不要跳起或蹦起。②滑步後要保持原來姿勢和原距離,兩腳不可併攏。
  • 玉樹州:走好「四步法」,選優配強好班子
    玉樹州:走好「四步法」,選優配強好班子 2020-12-14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羽毛球步法、手法的技術要領,你的傻瓜口訣技法
    羽毛球運動的步法和手法都有一定的技術要領。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羽毛球的技術要領口訣吧!
  • 羽毛球步法系列(下):中場步法、後場步法
    今天我們繼續詳細講解羽毛球的步法:中場及後場步法。  - 中 場 步 法 -  中場步法一般用於接殺球,分為正手步法和反手步法。  正手步法:正手的中場步法有一步和三步之分。也就是說,要麼一步接球,要麼三步接球。  一步:用於來球距離身體較近,只需用右腳向右一步即可接球。一步接球的腳步動作要領如下:①膝蓋微曲,重心降低。
  • 羽毛球步法系列(上):基本步法和上網步法
    這就是步法沒有熟練掌握的原因。鑑於此,子墨推出步法系列,分為上下兩部分,將細緻的講解羽毛球的步法,希望能幫助到你。  - 基 本 步 法 -  基本步法分為:並步,交叉步,蹬步,墊步。  並步:兩腳分開,膝蓋微微彎曲,腳跟抬起。
  • 你知道中場步法嗎?學會這幾個步法,不再怕對手的殺球了
    如果球的落點較近,可以採用一步到位的步法,如下圖: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標準的蹬跨步,左腳蹬地右腳向外跨(注意看腳尖朝向和動作)。注意的是,不管採用哪種步法,擊球完成後都需要迅速回中。中場反手步法反手步法同樣也有兩種:一步和三步。
  • 跆拳道準備姿勢的基本步法
    跆拳道準備姿勢的基本步法,是指在跆拳道準備姿勢站立後,向不同方向移動的方法,在跆拳道技術體系中,步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尤其在運動員剛開始接觸跆拳道這項運動時,要用較多的時間來進行專門的步法練習,由於競賽的拳道規則的限制、在比賽中運動員主要是用腿攻擊和防守反擊,因此運動員的步法是否靈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的進攻和防守或反擊是否能夠達到目的
  • 所有武術必學的五種步法,孩子家長教練都該知道,帶你看看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但是無論任何派系,內家拳還是外家拳,都離不開這五種步法的基本的功法。只有掌握好這些基本功,才能入門。不然同樣的時間和努力,實力跟練好這些基本功的人,會差距特別大。比如跆拳道,拳擊,搏擊他們練習的都是這些基本功。
  • 業餘桌球愛好者要想快速漲球,必先學會這3種基本步法
    桌球愛好者剛學習桌球技術時練的是手上基本功,等基本動作相對固定時,才會逐漸認識到桌球步法的重要性。在專業桌球中步法的重要性要遠遠高於手上技術,比賽中絕大多數失分都是步法沒有移動到位造成的。所以專業桌球選手都非常注意訓練步法,每個超一流選手都有兩條粗壯的大腿。
  • 快速掌握這2種中場挑高遠球的動作要領!重在姿勢,功在平時
    當然,不僅要意識上重視,對練時也要儘量多練幾個,達到身體極限後再索性下場休息,不要急於找男搭檔來混雙。 如果是我們前面幾期講的高遠球擊球方法來擊打高遠球時,那還是比較簡單的,但這次我們是要對中場球擊打出高遠球,這樣就使得我們沒有過多的時間做出手法步法和身形的變化,動作就顯得很拘束,引拍展腕不夠充分,那也就出不了高質量的高遠球了。主要還是姿勢太隨心所欲了,也沒有機會或資源去系統地學習。
  • 快速掌握這2種中場挑高遠球的動作要領!重在姿勢,功在平時
    當然,不僅要意識上重視,對練時也要儘量多練幾個,達到身體極限後再索性下場休息,不要急於找男搭檔來混雙。如果是我們前面幾期講的高遠球擊球方法來擊打高遠球時,那還是比較簡單的,但這次我們是要對中場球擊打出高遠球,這樣就使得我們沒有過多的時間做出手法步法和身形的變化,動作就顯得很拘束,引拍展腕不夠充分,那也就出不了高質量的高遠球了。主要還是姿勢太隨心所欲了,也沒有機會或資源去系統地學習。
  • 發力未始,步法先行,淺談桌球步法問題
    從這一點也就可以看出,步法肯定是先於發力、擊球等技術動作的發生,這是毋庸置疑的。這是衡量技術重要性最樸素的量化標準。步法問題究竟重不重要?一切都由效果來說話,事實勝於雄辯。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盯反手位欲側身爆衝,結果對手回球正手中遠臺,當大半個身子、腳步都向反手啟動後,想再回到中路撲正手,顯然已經不大可能了。跑動靈活的前提是大腦指令正確,而「靈活」也僅僅是對「指令」反應靈活,如果判斷失誤,你的步法趨勢及運動趨勢均會向錯誤方向運動,不可逆轉。掌握步法的關鍵在人腦。
  • 籃球基本步法,它比投籃更重要,強如喬丹也要學會的基本功
    本節內容給大家帶來專欄的第一部分:籃球基本技巧,主要包括進攻姿勢,防守姿勢,進攻步法(啟動,變速,變向,起跳,轉身和急停),防守步法(滑步,進攻步和後退步,後轉身和低位轉身)。今天給大家帶來進攻姿勢和防守姿勢的動作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