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2章(上)注釋

2021-03-03 愛的真諦

提要:奧古斯都要全體羅馬帝國的人民報名上冊。基督的降生。一位天使將這件事告訴牧羊人:13 眾天軍為此讚美上帝。21 基督受割禮。22 馬利亞得潔淨。28 西面和亞拿關於基督的預言:40 基督智慧的增長,46 在聖殿裡與教師們的問答,51 順從祂的父母。

[耶穌降生:路2:1-7。見本卷注釋214頁地圖;227,234頁圖表 ]。

當那些日子,凱撒奧古斯都有旨意下來,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

當那些日子。即施洗約翰出生後不久。耶穌大概比約翰小六個月(見路1:26,56,57)。

凱撒.奧古斯都。公元前27年到公元14年的羅馬皇帝(見本冊注釋第37,38,238頁;228,234頁圖表)。奧古斯都(一個稱號;名叫屋大維),公元前44年遭暗殺的凱撒.朱利葉斯的侄孫。以他的名義發出的旨意即便不是他親自頒布的也須由他的批准。

  旨意。這道「旨意」是由羅馬帝國發布的(《歷代願望》44頁)。由於當時代的非宗教歷史學家沒有提到這道旨意,批評派的學者一直認為路加是搞錯了。但是最近,蒲紙的文獻和碑銘都證明了本章第1-3節所述事件的真實性。從奧古斯都的官方記載(Res Gestae Divi Augusti i。8)來看,他至少在任期之內進行了三次全國性的人口普查,分別在公元前28年,公元前8年,和公元14年。這三個時間似乎沒有一個與路加所指的吻合,但以下這種情況是完全可能的,即,當時巴勒斯坦緊張的政治局勢以及猶太人對羅馬徵稅的強硬抵抗導致了皇家法令推遲執行。事實上,羅馬帝國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普查或調查在上面所記的時間裡沒有如期進行,比如說公元前12年在高盧的普查。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異教的批評者還是猶太的批評者,比如說塞爾蘇斯和波菲利,都不懷疑路加在這一點上的準確性。即便是那些不接受路加是受聖靈感動之作者的人,都承認他是一位有能力的、值得信任的歷史學者(見路1:1-4注釋)。一位如此認真的作者怎麼可能誤表當時著名的歷史事件而讓自己陷於批評之中呢?見本卷注釋第241,242頁;以及227,228,234頁圖表。

  天下。oikoumenē,「有人居住的世界」,理解為「文明世界」可能更準確,以別於未開化的或非羅馬的世界。各羅馬作者,比如波利比奧斯和普魯塔克,都使用oikoumenē的這個意思。

  報名上冊。apographō,「寫成」,「抄寫」,「註冊」,或「登記」(見《歷代願望》44頁,那裡用的就是「登記」)。Apographō一般不用於稅收,而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人口普查。然而在古代,人口普查除了姓名登記外,通常還包括家產的登記,這種登記經常成為徵收財產稅的依據。該詞雖然沒有明說,但暗示了徵稅的意思。

這是居裡扭作敘利亞巡撫的時候,頭一次行報名上冊的事。

    居裡扭。塞提烏斯·薩圖寧在公元前9至6年擔任羅馬帝國敘利亞行省的巡撫。他的繼任者是昆克提尼魯斯·瓦魯斯,一直任職到公元前4年4月希律去世。塞瑞扭(居裡扭)於公元6年開始任職(約瑟弗斯《猶太古代史》xviii. 1.1),他之前的一段時期由誰擔任敘利亞巡撫不得而知。見本卷注釋第241頁。

  頭一次。prōtos,有時用proteros,「較早的」(見約1:15,30;15:18;約壹4:19等)。儘管語法上有一些難點,但prōtos在這裡的意思顯然是「較早的」。路加用它的副詞形式prōton來表示「頭一次」事是在另一件事「之前」發生(見路6:42;9:59;21:9等)。

  然而,我們卻不能因此懷疑路加對這次發生在奧古斯都統治時全羅馬帝國的報名上冊或稅收之記述的真實性。路加就這樣顯明自己是一個記述準確的歷史學者。《國際評經注釋》解釋本節說:「路加福音的記述非常準確。我們將其中的任何一句話作為一個錯誤拒絕之前,必須有非常充分的證據」。

眾人各歸各城,報名上冊。

在羅馬人中,每土個男性公民都可以在他們所住的城市登記,而不用回到他們的故鄉。但眾所周知,羅馬各城市「登記」的做法並不一定為外省所效仿。例如,高盧人的「登記」就是按照部落進行的。在一道現存的羅馬帝國在埃及進行普查的諭旨中,要求百姓在他們的出生地進行登記(見本卷注釋第265頁Caird條目)。鑑於支派譜系對猶太人來說意義重大,大希律很可能決定按照支派進行「登記」,來作為他境內國民登記的最好方式。無論如何,提到這一點間接地證明了希律就是那位在猶太地執行羅馬諭旨的人,也證明了路加敘述的可靠性。

約瑟也從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猶太去,到了大衛的城,名叫伯利恆,因他本是大衛一族一家的人,

  約瑟也……去。約瑟和馬利亞有沒有意識到預言中所說伯利恆要作為彌賽亞出生的地方,聖靈對於這個事實沒有指示(見第5節注釋)。路加只是簡單指出對奧古斯都旨意的順從是他們此行的原因。

  大衛的城。這樣說是因為伯利恆是大衛的老家(見撒上17:12,58注釋)。他是這裡最著名的人。

  伯利恆。見創35:19;太2:1注釋。這座城在耶路撒冷以南8公裡處,和拿撒勒一樣,現在它主要的居民是阿拉伯裔的基督徒。它現代的名字叫作Beit Lahm。

  一族一家。儘管這裡是專指約瑟,但馬利亞顯然也是大衛「一族一家」的人(見太1:16,18;路1:27注釋;參《歷代願望》44頁)。

要和他所聘之妻馬利亞一同報名上冊。那時馬利亞的身孕已經重了。

    妻。有文本無「妻」字。如果馬利亞和約瑟沒有結婚,他們是不會一起旅行的。馬太暗示約瑟在天使指示他如何做之後很快就娶了馬利亞(太1:24)。這發生在前往伯利恆之前(見太2:1注釋)。

  馬利亞。馬利亞陪約瑟同去的原因並沒有說明。羅馬和猶太當局都沒有要求她前往。根據羅馬的法律女性也要納稅,但不需親自到場。或許是馬利亞意識到她的孩子即將出生,並且她了解伯利恆要作為這個孩子出生地的預言(彌5:2),故此有意陪約瑟一同前去。他們也許是有意在伯利恆住下的(見《歷代願望》66頁)。此外,她的前往是受聖靈指示的。他們在伯利恆找不到一個落腳之處,這說明他們在那沒有產業。在路2:39節中,拿撒勒被稱為「(他們)自己的城」。他們兩人在伯利恆城中都是異鄉人,「沒有家」,「不為人所知也不被人尊重」(《歷代願望》44頁)。

他們在那裡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

  產期到了。這是根據天使對馬利亞的應許(路1:31)。在約翰出生後大概已有六個月(路1:36,39,56,57;見路1:39注釋)。基督出生的準確年份和時節不得而知。關於年份,見本卷注釋第240-242頁,關於年份的時間,見路1:57;2:8注釋。

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

  頭胎的。prōtotokos(見太1:18,25注釋;參路1:35注釋)。雖然耶穌在十字架上將祂的母親託付給約翰照顧,這似乎讓人覺得那時候馬利亞沒有別的孩子在世(見約19:26注釋),但對於馬利亞生下耶穌後,是否還生育了其他的孩子,經上卻沒有給出直接的證據(見太1:25注釋)。

  。用「纏裹的布」更好一些。希伯來人的孩子出生時要用水洗,用鹽擦,用「纏裹的布」包裹(見結16:4注釋)。這些布條要輕輕地纏裹住嬰兒的身體和四肢。根據當時的習俗,孩子要斜對角地放在一塊四方的布上,布的兩個角對摺蓋住孩子的身體,一個角蓋住他的腳,另一個角遮蓋他的頭。這樣纏裹方便用手抱著出去走動。

馬槽。再沒有什麼地方比放置嬰兒耶穌的地方更卑微的了;誰也不能說自己人生的開始不比耶穌更幸運的了。約瑟和馬利亞在這個世界的財富方面是貧窮的(見第24節注釋),然而,他們在信心上是富足的。幾個世紀後出現了一種傳統說法,說耶穌誕生的地方是伯利恆附近的一個山洞。然而,實際上這卻是個「粗陋的棚子」,牲畜「棲息」的地方(《歷代願望》44頁)。據說畫家們受了賽1:3節的啟示,常常在耶穌誕生的圖畫中畫上牛和驢。

客店。kataluma,「住宿的地方」,或「客棧」。可能指一家簡陋的客棧或旅館,通常中間是一個院子,由一間間正對著有頂的走廊的客房環繞而成。旅客們或者住在一間房子裡,或者佔用走廊下一小塊地方。牲畜和旅客的行李都放在院子中。

沒有地方。原因很簡單,客店已經被旅客住滿了。這裡沒有暗示客店主人的冷淡或無禮。可能此時巴勒斯坦的猶太居民大多數都是猶大、便雅憫或利未的子孫。因此整個猶太地客店的住宿都很緊張。

對牧羊人宣告:路2:8-20。見本卷注釋214頁地圖]。

在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

  牧羊的人。這些卑微但敬虔的人在夜晚寂靜的時刻,互相談論應許的彌賽亞,為祂的到來而禱告(見《歷代願望》47頁)。他們顯然是屬於那群數目雖少,但忠心等候「以色列的安慰者」(第25節),「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路2:38;見太1:18;路2:25,26,38注釋)的人。上天總是賜給這樣的人光明與真理。

  只有「饑渴慕義的」人才能得「飽足」(太5:6)。只有尋找光明與真理的人才能找到(見太7:7;來9:28)。無論我們在生活中的地位是多麼卑微,最重要的事就是在我們的心中保存「所盼望的福」(多2:13)。

  以色列的領袖沒有忠於他們的責任,所以恩惠越過他們,臨到一群卑微但敬虔的牧羊人。甚至當耶路撒冷城內的祭司和拉比聽說了天使向牧羊人顯現的事,他們還是不信。他們沒有像牧羊人那樣去伯利恆調查,就擅下結論說這是一個荒唐的傳說(見《歷代願望》63頁)。

  按著更次。按照往常的習慣,牧羊人要晝夜住在野地裡的。這說明是在四月雨季之後和十一月雨季之前(見《SDA聖經本注釋》卷二冊108,110頁),這段時間的羊群都是在野外放養的。猶太山區的冬天寒冷潮溼,如果當時是在冬季,那牧羊人會為自己和他們的羊群尋找地方躲避風雨。考慮到所有關於耶穌出生時間的證據,將他的出生時間定在當年的秋季似乎最符合上下文的年代。但這不排除祂在其他季節出生的可能性。見路1:57注釋。

  直到公元4世紀,12月25日才被定成基督出生的日子去遵守。這一天在公曆中是冬至,從這一天起太陽就開始向北轉了。在異教國家中,這個時節通常會有節日慶祝,比如說羅馬著名的農神節,這一天是為了慶祝各太陽神的生日。在西方的教會中,基督的生日首次與這個異教的節日結合起來。

  看守。原文的複數可能指牧人輪班看守。這些草場是當年大衛看守他父親羊群的地方(見《歷代願望》47頁)。在伯利恆附近有「以得臺」,直譯是「羊群的臺」(見創35:21注釋;參彌4:8)。根據傳統說法,這是在耶路撒冷聖殿用來獻祭之羊群集中的地方。天使向之顯現的牧人所「看守」的羊群也可能是為此目的而分別出來的。

9  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

  使者。「一位天使」更準確些。這個重要的使命交付給天使長加百列,可能是最合適的(見《歷代願望》780頁;見路1:19注釋)。

  站在他們旁邊。天使可能在牧羊人上方稍高一點的空中。牧羊人可能於天使忽然出現在眼前時才注意到他的到來。

  榮光。doxa,或許可以與後來基督變像時的榮光相比(路9:31,32)。見羅3:23注釋。

  牧羊的人就甚懼怕。這是看不見之世界的帷幕揭開時人的自然反應。在舊約時代天使向人顯現,有時會被人當作死亡的預兆(士6:22,13:21,22)。而這個天使是來宣布解放與喜樂的(見路2:10)。

10  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

  不要懼怕。見路1:13注釋。

  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euaggaelizō,「宣布好消息」或「宣告快樂的信息」。英語的「傳福音者」,和「傳福音」的動詞和名詞,都源於這個希臘詞語。從這個意義上說,福音書的作者就是「傳福音者」。基督教從一開始就宣揚「好的信息」或「福音」,就是救贖之愛和救恩的「好消息」或「福音」。

  關乎萬民。根據使徒的使命,門徒們要將救恩的福音傳給「萬民」(太28:19)。

11  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大衛的城。見第4節注釋。基督在正確的時間(見加4:4)和地點(見彌5:2注釋)降生了。

  救主。Sōtēr,這個稱號和「耶穌」名字的含義是相同的(見太1:1,21注釋)。

  主基督。馬利亞的孩子雖然不再披戴天國的榮耀,而是包在「纏裹的布」(第7,12節)裡,但仍然是「主基督」(參來1:6)。這個稱呼把基督和舊約時代的「主」視為一體(見《先祖與先知》366頁;《歷代願望》52頁;見路1:76注釋),相當於彌賽亞耶和華(見太1:1注釋;見《SDA聖經注釋》卷一第172頁)。

12  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

    。見第7節注釋。

  記號。「記號」在聖經裡不一定代表神跡(見賽7:14注釋)。給牧羊人的「記號」是一種識別的方法。伯利恆嬰孩的外表將與牧羊人的期望相反。他們所想望的彌賽亞是高貴的。

13  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上帝說:

  忽然。數不清的天使聚集在伯利恆山的上空,等待關於救主降生的宣告。

  。stratia,「軍隊」,「隊伍」,這是一個常用的軍事術語,這裡指天軍的隊伍(見詩24:10;書5:14注釋)。

14  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有古卷作「喜悅歸與人」)!

  榮耀歸與上帝。救贖計劃源於上帝,人和天使都應將榮耀和讚美歸於祂。在天使的這首歌中,「榮耀」與「平安」,「上帝」與「人」,「至高」與「地上」並列。救贖計劃使人與上帝和好,把平安帶給人,將榮耀歸於上帝。只有當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時,平安才會到來。

  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有文本為「平安在善意的人中」,就是那些對上帝和他們的同胞心存善意的人(見彌6:8;太22:36-40注釋)。有文本指上帝對人所表達的善意;也有文本指上帝在人心中所運行的有效的「善意」。

  基督是上帝道成肉身的「善意」。祂是「和平的君」(賽9:6)。祂宣告「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14:27)。由於祂的到來,我們便有權「得與上帝相和」(羅5:1)。「祂是我們的和睦」(弗2:14)。正是「上帝所賜……的平安」,在「基督耶穌裡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腓4:7)。

15 眾天使離開他們,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說:「我們往伯利恆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們的。」

  牧羊人顯然對天使加百列所報告的信息深信不疑。他們立即行動。他們的信心與撒迦利亞的懷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見路1:18,20注釋)。

16 他們急忙去了,就尋見馬利亞和約瑟,又有那嬰孩臥在馬槽裡;

  這些牧羊人非要親眼看到證實天使話語的「記號」才滿足。

17 既然看見,就把天使論這孩子的話傳開了。

  如果讓牧羊人隱藏照射在他們心中的亮光,還不如讓太陽停止發出它的光輝呢。這個好消息過於美好,他們是不能隱藏的。天使向牧人顯現的消息最終傳到了耶路撒冷祭司,長老和拉比們的耳中,但他們對此不屑一顧(《歷代願望》62頁)。這些領袖覺得上帝一定不會越過他們這些國家的宗教教師,去恩顧一群粗野而被人輕視的牧羊人(見太2:4注釋)!今天所有發現基督在他們心中重生的人,都會像伯利恆的牧人一樣,將這好消息傳給別人聽。

18 凡聽見的,就詫異牧羊之人對他們所說的話。

19 馬利亞卻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裡,反覆思想。

  。就是她將這些事生動地保留在自己的記憶中。但她與那些牧羊人不同,沒有去四處傳揚發生在她身上的奇異的事。

  反覆思想。直譯是「將它們放在一起」。馬利亞沉思默想與基督出生有關的各樣事情,將每一件事與其他的幾件事進行比較,以便更好地理解所有事情的含義。她不但將加百列的話語清晰地存記在心,還將它們與牧羊人的報告進行比較。

20 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聽見所看見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們所說的,就歸榮耀與上帝,讚美祂。

[割禮:路2:21]。

21 滿了八天,就給孩子行割禮,與祂起名叫耶穌;這就是沒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

  八天。加上出生的那一天,在第八天(見路1:59注釋)。

  割禮。「割禮的記號」是亞伯拉罕「因信稱義」的「印證」(羅4:11)。割禮象徵承認立約關係中的權利和義務;它是一種順從的誓言。現在基督作為這約和它可見之記號──割禮──的創始者(《先祖與先知》373,396頁),經歷了這個儀式,因此也就進入這個儀式所代表的約中。祂生在「律法以下」(加4:4)並順服它的要求。

起名叫耶穌。見太1:1注釋。男孩是在受割禮時起名的(見路1:59-66)。天使加百列曾告訴馬利亞和約瑟,要將孩子起名叫耶穌(太1:21;路1:31)。

在聖殿裡奉獻:路2:22-38。見本卷注釋215頁地圖 ]。

22 按摩西律法滿了潔淨的日子,他們帶著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祂獻與主

    按摩西律法。基督生在「律法以下」(加4:4)。祂遵守了自己在一千五百年前傳給摩西的律法(《先祖與先知》366,373頁;見路2:21注釋)。作為人類的替身,基督必須「在各方面依從律法」(《歷代願望》50頁)。值得注意的是,「律法」一詞在本章中出現五次(第22,23,24,27,39節),而在《路加福音》其他地方僅出現過四次。

  潔淨。有文本為「她的潔淨」。也有文本為「他們的潔淨」。「他們」要麼指耶穌和馬利亞,要麼指約瑟和馬利亞。如果「他們」包括耶穌,那麼祂在聖殿中被獻與馬利亞的潔淨可能存在很密切的聯繫。如果「他們」包括約瑟,就表明約瑟作為一家之首,要為馬利亞完成禮節所涉及的要求而負責。這裡的「他們」指約瑟,馬利亞和耶穌是最自然的。摩西的律法規定母親生男孩「不潔淨」四十天,生女孩是八十天(見利12章注釋)。在此期間她要待在家裡,不參加公開的宗教活動。是母親,而不是孩子,需要「潔淨」。母親和孩子都要前往聖殿,一個為「潔淨」,一個為奉獻。因此,約瑟、馬利亞和耶穌從八公裡外的伯利恆前往耶路撒冷,是出於雙重的目的。他們前往耶路撒冷顯然是在東方博士的拜訪之前,因為後來約瑟和馬利亞一定不敢再去耶路撒冷了。此外,他們在東方博士的到訪之後,幾乎馬上離開伯利恆前往埃及(見太2:12-15)。

  把祂獻。每一個頭生的男孩都要獻給耶和華。這樣做是要承認上帝應許賜下祂的長子來救贖世人,並紀念和感謝上帝在出埃及時對以色列中頭生者的拯救(見出13:2,12;民3:12,13注釋)。頭生的要被贖回,或被買回,約定的金額是五舍客勒銀子(民18:15,16)。這個金額大致相當於二十羅馬第納裡,或一個工人二十天的工錢(見本卷注釋第49頁)。

23 (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記:「凡頭生的男子必稱聖歸主;」)

  正如……所記。見出13:2,12,15節。

  凡……男子。見第22節注釋。

24 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說,或用一對斑鳩,或用兩隻雛鴿獻祭。

   斑鳩。一種鴿子。如果約瑟和馬利亞的條件好一些,他們就會帶羊羔來獻燔祭(見利12:6)。而現在他們帶來的是窮人的祭物,一隻為燔祭,一隻為贖罪祭(見利12:8;見利1:14;5:7注釋)。

  。為馬利亞的「潔淨」獻祭(見第22節注釋)。

25 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這人又公義又虔誠,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又有聖靈在他身上。

  西面。據傳這位年邁的聖徒就是希列的兒子、迦瑪列的父親拉比西面。但這種說法沒有根據。拉比西面在公元13年成為猶太公會的主席,這是在耶穌出生17或18年之後。但《路加福音》第2章中的西面顯然已經年紀老邁(第26,29節)。他得到保證會在有生之年看見彌賽亞證明了這一點。

  又公義又虔誠。西面是「虔誠」的,或心裡是敬虔的,這是從他對上帝的職責來說的;他是「公義」的,這是從他對他同胞的行為上說的(見對彌6:8;太22:36-40的注釋)。

  盼望。西面顯然屬於那群謙卑敬虔殷勤研究聖經的人,如撒迦利亞和以利莎白(路1:6,67),約瑟(太1:19),馬利亞(路1:28),牧羊人(《歷代願望》47頁),亞拿(路2:37),東方的博士(太2:11;《歷代願望》59頁),亞利馬太的約瑟(可15:43)以及其他一些人(路2:38)。上天正是將彌賽亞顯現給這些忠心尋找祂的人(參來9:28)。今天我們也有特權尋求「所盼望的福」,以及「至大的上帝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多2:13)。

  以色列的安慰者。這是猶太人常用禱告的一部分:「願我看見以色列的安慰者」,意思是「願我活著看見彌賽亞」。「以色列的安慰者」反映了《舊約》論及彌賽亞盼望之「安慰」的預言(見賽12:1;40:1;49:13;51:3;61:2;66:13等)。

26 他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

  未死以前。在每個世代中都有敬虔的人珍藏著活著見到彌賽亞應許實現的盼望。上帝定意這希望要在祂忠心的兒女心中燃燒,再沒有什麼比這指望更能引導人潔淨他們的生活(見約壹3:2,3)。然而,在西面的時候,那些敬虔的人已從預言中得到證據,他們的世代將要看到彌賽亞。

  主所立的基督。或「耶和華的受膏者」(見太1:1注釋),這是基督教以前猶太人對彌賽亞的稱呼。

27 他受了聖靈的感動,進入聖殿,正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要照律法的規矩辦理。

  西面「公義又虔誠」(第25節),在上天照耀他路途的光明中行走。他的眼得以看見更大的光。而那當時懷抱著嬰孩耶穌的祭司是何等的不同啊(見《歷代願望》52頁)!就像許多同為祭司的人一樣,他研究經文卻無所得(見《歷代願望》30頁),主要是因為他不願意遵行其中所顯示的原則(見何4:6)。結果,當他面對面看見生命的光時(見約1:7-11),他屬靈的眼睛已經完全瞎了。他不接受已啟示的亮光,就不能為更大的亮光做好準備。

28 西面就用手接過祂來,稱頌上帝說:

  稱頌上帝。參路1:64。關於「稱頌上帝」在《舊約》中的意思,見詩63:4注釋。

29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

  。despotēs,意思是「絕對的統治者」。Despotēs原意並沒有說明「絕對的統治者」是好是壞。但是將絕對的權力放在任何一個人的手中都是非常危險的。一個人的品格會在這種權力的使用中迅速暴露出來。他濫用這種權力的程度就顯示出他邪惡的程度。人性是這樣的,絕對的權力帶來的通常是惡,而不是善;因此英語中的「暴君(despot)」,「暴虐的(despotic)」,「專制主義(despotism)」都源於despotēs。這些詞都反映了對權力專制而邪惡的使用。但despotēs用來指上帝就表達了一種不同的概念。上帝作為「絕對的統治者」,將會在祂的政權中反映出祂自己品格的完全。Despotēs不經常用在耶和華身上(徒4:24;猶第4節;啟6:10)。而是表示僕人的「主人」(提前6:1,2;提後2:21;多2:9;彼前2:18)。《新約》中用於主(耶和華)或主人的詞是kurios,只是指一個上級,沒有特別指明他優越的程度。Kurios通常只是一種表示尊敬的頭銜,相當於英語的「先生」(Sir)

  西面在第29,30節中說到彌賽亞對於他本人的意義;在第31,32節中他的思想轉向了彌賽亞對於全人類的意義。

  釋放……去世。西面已經達成了他的心願。他已經活著見到了那盼望的一位。他心裡再沒有什麼遺憾和要求。他已經準備好從勞苦中得釋放,迎接死亡帶來的安息。見第26節注釋。

  安然。西面意識到他心中的渴望,憑藉信心,他在嬰孩耶穌身上看到了《舊約》彌賽亞應許的實現。除了耶穌,無人能滿足世人心中的空虛和渴望。我們應該像西面一樣,不憑藉著信心看到我們的「主基督」就決不罷休。

30 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

  救恩。sōtērion(見第11節注釋)。在七十士譯本中sōtērion經常用來表示希伯來文詞語shelem,「感恩祭」或「平安祭」(見《SDA聖經注釋》卷一第700頁)。

31 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

萬民。直譯是「所有的人」。路加再次注意到了福音信息的普世性(見《SDA聖經注釋》卷四第28-30頁)。

  預備。或「準備好」。

32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

  照亮。直譯是「啟示」。「遮蔽萬國蒙臉的帕子」(賽25:7)將要除去(見賽60:1-3)。

外邦人。在很早的時候,希伯來人就受到教導說,他們命定要在地上萬國面前代表真神。這項重要的事實早在向亞伯拉罕所發的第一個應許中就清楚指明了(創12:3),後來又向以撒(創26:4)和雅各(創28:14)重申。在以色列民族出埃及準備進入應許之地時,這同一項真理更加清晰地向他們宣布(見申4:6-8;28:10等)。歷世歷代的先知在百姓面前不斷高舉他們所受之神聖責任的普世意義(見詩98:3;賽42:6;49:6;53:10;56:6,7;60:1-3;61:9;62:2;亞2:11;8:22等)。基督反覆指出祂的使命不僅包括猶太人也包括外邦人(見太12:18,21;約12:32等)。見《SDA聖經注釋》卷四第26-30頁。

。見路1:78,79注釋。

。laos,《新約》的作者始終用個詞指他們自己的民族,或他們同胞中的基督信徒。「外邦人」一詞來源於ethnos,「生活在一起的眾人」,因此有「民族」的意思。ethnos在《新約》中總是譯為「民族」或「外邦人」。

  榮耀。猶太人所得到的特權遠超過其他民族,為的是要他們在地上萬國面前更好地作真神的代表(見《SDA聖經注釋》卷四第28-30頁)。上天選擇他們不是因為他們比其他民族更有智慧或者更好,而是因為上帝樂意讓他們作祂光明與真理的特別使者(見申7:7,8)。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熱誠尋求真理,順服上帝的引導。主時刻準備與那些願意接受祂引領的人合作。猶太民族的特別優勢主要在於他們是真理的領受者,保管者和傳揚者(見羅3:1,2;9:4,5)。

33 孩子的父母因這論耶穌的話就希奇。

  。有文本為「約瑟」,不一定意味著否認童女生子。路加已清楚地闡述了這件事(路1:26-35;參太1:18-25)。路加這裡是從法律和一般的意義上,而不是從字面和肉體的意義上看約瑟的(見太1:21,24注釋)。某種特定的意義上,約瑟作為馬利亞的丈夫,在耶穌出生時就成為了他的父親。後來,或至少從在聖殿中登記名字開始,按照當時的語言習慣,約瑟也被看作是耶穌的父親(見路3:23;4:22;約6:42)。作為耶穌法律上的父親,約瑟的第一個責任就是給祂起名字(見太1:21)。後來,藉著神聖的指引,約瑟擔當了那個角色(見太2:13,19-22)。從這個意義上說約瑟是耶穌的父親是合適的,因為顯然馬利亞她自己也用過這個稱呼(路2:48)。另外路加在第27節中將約瑟包括在耶穌的「父母」中,肯定不是從字面意義上,而是從一般意義上說的(見《歷代願望》82頁)。

  希奇。不是驚訝,因為天使已經將相似的信息告訴約瑟(太1:20)和馬利亞(路1:26,27)。此外,伊利莎白向馬利亞所說的話顯然是受聖靈感動的(路1:41-45)。同時約瑟和馬利亞也聽到了牧羊人的報告(路2:20)。他們希奇是因為嬰孩耶穌彌賽亞身份的證據接連出現,祂在天上的父藉聖靈不斷顯明指定給祂的工作。他們或許奇怪一個陌生人竟知道這樣一個大秘密。

34 35  西面給他們祝福,又對孩子的母親馬利亞說:「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作毀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又對孩子的母親馬利亞說。西面藉著聖靈的啟示似乎明白了童女生子的事實。他似乎完全忽略了約瑟。

  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基督說自己是「匠人所棄的石頭」(太21:42;見詩118:22注釋)。「我們必須掉在這磐石上,並要跌碎,然後才能在基督裡被高舉起來」(《歷代願望》57頁)。

  基督是歷代以來最大的磁石,將那些心中謙卑痛悔的人吸引到祂這裡來。像馬太,撒該,抹大拉的馬利亞,這些別人眼中的「稅吏和罪人」,感到自己奇妙地被吸引到大醫師這裡來,而祂使他們殘破的生活得以完全。其他人,像文士和法利賽人,認為自己不需要上天的醫師,因自己屬靈上的剛愎從救主那裡被趕逐出去。

話柄。sēmeion,「記號」,「標誌」或「象徵」。作為上天的代表,基督是救贖的象徵。基督是天父之愛活的記號和見證。[ 回拿撒勒:路2:39,40=太2:19-23。注釋主要在《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見本卷注釋215頁地圖]。對世人的服務為這愛提供了無可辯駁的證據(見約3:16;《歷代願望》19頁)。

顯露出來。直譯是「沒有覆蓋的」或「揭開的」。

你自己的心。馬利亞肯定像所有的猶太人一樣,希望耶穌榮登大衛屬世的寶座(參路1:32)。這種期待──甚至基督的門徒也有──只能使十字架的失望更加劇烈而已。但上帝按著祂的慈悲給了她這暗示,讓她的心裡有所準備。

  刀。rhomphaia,指一種大刀,比如色雷斯人的刀。Rhomphaia和《新約》中通常用來表示刀的machaira有所區別,後者表示一種短的羅馬劍。Rhomphaia在七十士譯本中用來表示歌利亞的刀。可能rhomphaia是一種比machaira更為可怕的武器,用在這裡喻指耶穌釘十字架時馬利亞心中的痛苦(見約19:25;《歷代願望》744,752頁)。按時間順序,這是《新約》第一次暗示基督受難,反映了賽52:14;53:12的預言。西面這些神秘的話語像一股寒流掠過馬利亞的心頭,使她有了不詳的預感。此外西面對馬利亞所說的話似乎也暗示了約瑟將不會看到髑髏地的場景。

36 又有女先知,名叫亞拿,是亞設支派法內力的女兒,年紀已經老邁,從作童女出嫁的時候,同丈夫住了七年就寡居了,

   女先知。預言的恩賜歷世歷代也降在敬虔的女子身上,正如降在男子身上一樣。在這些女先知中有米利暗(出15:20),底波拉(士4:4),以賽亞的妻子(賽8:3),戶勒大(王下22:14),以及腓利的四個貞潔的女兒(徒21:9)。

  亞拿。Hanna,來自希伯來文的Channah,「哈拿」(見撒上1:2注釋)。這位年邁的聖徒與先知學校的創立者撒母耳的母親同名。根據旁經福音書和後來教會所採納的一種傳統說法,馬利亞在亞拿的護衛和引導下於聖殿中長大,據稱亞拿是她的母親。這只是一個傳說。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她們從前見過面。亞拿時常在殿中侍奉上帝,說明了她對上帝的愛。路加記錄了亞拿這樣不出名的聖經人物的生平細節,證明其史料的可靠性。

  年紀老邁。亞拿至少有84歲(見第37節注釋),可能已超過100歲。

37 現在已經八十四歲(或作「就寡居了八十四年」),並不離開聖殿,禁食祈求,晝夜事奉上帝。

  已經八十四歲(或作「就寡居了八十四年」)。從希臘文來看,「八十四歲」到底是指亞拿的年齡還是指她守寡的時間,並不十分明確。持這兩種意見的解經家大致相當。有些譯本理解為她的年紀,有些譯本則理解為她守寡的時期。已知的細節和所用的措辭似乎表明八十四年最有可能指的是她守寡的時期。如果亞拿早年十五歲結婚,度過了七年的婚姻生活,自己寡居了八十四年,那她當時應該是一百零六歲了。儘管八十四歲的年紀對她來說已經是「年紀老邁」,但一百零六歲也並非不可能。

  不離開。一些人認為這裡的意思是,亞拿或許和其他寡婦一起,作為聖殿所供養的人,在靠近聖殿區域的地方分得了一間房屋居住,作為回報,她奉獻她的時間教導那些來聖殿尋求宗教教誨的年輕女子。基督時代是否有這樣的供養還不得而知。其他人認為她「不離開聖殿」和門徒在基督升天之後「常在殿裡稱頌上帝」(見路24:53;徒2:46)是一個意思。顯然,在後一種情況裡路加並沒有指在聖殿中居住的問題,而是指殿中經常性的宗教侍奉以及在聚集的百姓面前作見證(見徒3:1;5:12,20,21,25,42等)。

  晝夜。可能指早晚時辰的敬拜。無論這裡與她的居住有什麼關係(見前面的注釋),亞拿顯然忠心地參加早晚時辰的崇拜。她的生活完全投入到對上帝的服侍之中;其他任何事都不能分散她的注意力。保羅稱讚這樣的生活對於那些「真為寡婦」(見提前5:5)的人是極為合宜的。

      購買紙質聖經注釋(列印版),可以加微信:zhangzhiyang199109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獲取全部聖經注釋

相關焦點

  • 學習路加福音第13,14,15章
    (看注釋)(2) 耶穌在哪裡治好一個患水臌症的人?(3) 耶穌發現人們爭選首席,於是因材施教給他們講了一個比喻,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4) 在婚宴的比喻中,家主派人去邀請人,為什麼很多人拒絕了邀請,什麼原因?(5) 作耶穌門徒的條件有哪些?
  • 【新約聖經導讀】《路加福音》第十六章
    路16:9注1【錢財屬於撒但的世界,在地位和存在上是不義的。管家靠著不義的行為運用他的精明。主藉此教導我們信祂的人,在使用不義的錢財上,運用我們的精明。】路16:9注2【指照著神的引導,用錢財行事幫助人。】路16:12注1【今世他們應當在神所交給他們暫時的財物上操練忠信,使他們可以對他們來世永遠的家業學習忠信。】
  • 路加福音第三章解釋
    【路3:1/2】約翰的傳道應驗以賽亞的預言,作主的先鋒來預備人悔改的心,他來自曠野,是讓以色列百姓回想昨天神的同在,摩西律法的出處和會幕的建立,要悔改結出果子。讓兒女轉向父親。約翰指責罪惡,預言將來審判的結局會將人丟在火裡,讓人有兩件衣裳和有食物的要分給沒有的窮人。這是愛人如己,是律法的總綱,是耶穌釘在十字架上,舍己的生命。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路加是保羅的門徒嗎
    新約第三卷是路加福音。我們前面已經介紹過,據現代學者研究,路加福音是參考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寫成的。路加福音的作者應該是在讀過馬太福音之後,對馬太福音的很多表述深感不能認同,所以就決心要寫自己的版本。在三部對觀福音書裡都有的內容時,路加福音通常跟馬可福音表述比較一致,而跟馬太福音的表述就差別比較大。
  • 【新約聖經導讀】《路加福音》第十二章
    路12:49注1【指屬靈生命的衝力,出於主所釋放的神聖生命,造成51~53節的分爭。】可10:38注1【浸指明祂的死是神命定祂要經過的路,以完成神為罪人所預備的救贖。】路12:50注2【或,受拘禁。主在祂成為肉體時所穿上的肉體裡受拘禁。
  • 伴你讀聖經--《路加福音》第13-14章(潮汕版)
    你們每一個人在安息日,有不解下槽上的牛驢,牽去飲水的嗎?這個女人原是亞巴郎的女兒,她被撒殫纏住已經有十八年了,安息日這一天,就不該解開她的束縛嗎?」當耶穌講這話時,所有敵對他的人,個個慚愧,一切民眾因他所行的種種輝煌事蹟,莫不歡喜。耶穌又說:「天主的國相似什麼?我要把它比作什麼呢?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預言施洗約翰誕生(上)伊利莎白名字的由來
    第1章中文版分成七段,標題分別是:序言、預言施洗約翰的誕生、預言耶穌降生、馬利亞看望伊利沙白、尊主頌、施洗約翰出生、撒迦利亞的預言。這整章都是路加福音的獨創,其它福音書都沒有寫與這章相似的內容。下面先介紹第一段內容。
  • 讀經默想丨《路加福音》:唯有耶穌是醫治的主
    有的聖經學者把《使徒行傳》稱為「路加後書」,把《路加福音》稱為「路加前書」,因為這兩卷書有諸多相似性,很有可能是同一位作者路加醫生所寫。疫情期間由於長時間宅在家中,有人這樣形容,「別說病人了,就是健康人也會被憋壞的」。當此時,最需要從神而來的一顆智慧和寬廣的心,像所羅門當初蒙神所賜的一樣。
  • 路加福音講解(十五)
    主導經文:路加福音15章壹 回顧與導言上一章作者被聖靈感動主要講述了我們與救主耶穌基督的其中一種關係——主人『耶穌基督』與客人『我們相信耶穌基督的人這一章作者被聖靈感動通過記述耶穌的三個比喻——迷失的羊、失錢的比喻、浪子的比喻,來讓我們明白:一個人的內心想法對於行為的影響。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施洗約翰傳道(下)
    繼續解讀第3章第一段,施洗約翰傳道。第2-6句說那時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裡,神的話臨到他。他就來到約旦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正如先知以賽亞書上所記的話,說,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跟從耶穌的婦女們 撒種的比喻
    這一段是四部福音書中路加福音獨有的。因為在路加福音裡專門有這一段介紹跟隨耶穌的婦女們,而且路加福音確實比其它三部福音書多一兩個耶穌醫治、幫助婦女的故事,所以路加福音被基督徒視為最重視婦女的福音書,又被稱為婦女福音。多的是哪一兩個呢,13:10-17「安息日醫治駝背的女人」算一個,前面7:11-17「使寡婦的兒子復活」也可以算是幫助婦女。
  • 路加福音第十章7-16節
    無論進哪一城,人若接待你們,給你們擺上什麼,你們就吃什麼。要醫治那城裡的病人,對他們說:『 神的國臨近你們了。』 無論進哪一城,人若不接待你們,你們就到街上去, 說:『就是你們城裡的塵土黏在我們的腳上,我們也當著你們擦去。雖然如此,你們該知道 神的國臨近了。』 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所受的,比那城還容易受呢!」「哥拉汛哪,你有禍了!伯賽大啊,你有禍了!
  • 馬可福音第九章1~29節注釋--1
    可八27至十52「神僕的預告」在以後的三章中,每章都記載了耶穌預告門徒他將要在耶路撒冷交給長老、祭司長和文土的手中,將被他們殺害,第三天復活。這三章中,一次是在彼得從耶穌為基督的時候,一次在登山變像以後,另一次則是在上耶路撒冷的路上(可八31,九30-31,十32-34)。主耶穌雖然再三預告門徒,為的是要他們到事情成就的時候不至跌倒。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施洗約翰傳道(上)在什麼時候
    第3章中文版分成三段,標題分別是:施洗約翰傳道、耶穌受洗、耶穌的家譜。前兩段是改編自馬可福音,後一段是路加福音自己獨創。各版本在馬可福音的基礎上有些修改,路加福音的修改最大,添加了不少話。根據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的《猶太古史》記載,施洗約翰是當時猶太確實存在過的一個宗教領袖,在小希律的時候,施洗約翰在百姓中影響很大,希律怕他鼓動百姓造反,所以將其處死。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論福和禍
    本段話的馬太福音版本在5:1-12,馬可福音裡沒有相應的內容。如果讀者有仔細讀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兩個版本的話,應該能發現,這兩部福音書中的這段話看起來相似,其實裡面的內容有很大的不同。總的來說,馬太福音的這段話偏向強調精神方面,而路加福音則強調物質方面。
  • 10月24日 路加福音14-15章
    今日讀經: 路加福音14-15章14:1-6在安息日治好患水臌的人
  • 喬老師新約聖經系列 【約翰福音】1--5章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公元70年之後,巴勒斯坦許多猶太宗教團體的力量都衰敗了;法利賽人開始在宗教的事上成為領導者約翰所影響的基督徒(約翰福音的讀者)不受地方上會堂負責人的歡迎,甚至不被視為猶太人,因為他們相信耶穌是彌賽亞,是帶來神國度的人。羅馬政府也懷疑那些不敬拜皇帝的非猶太人。約翰寫此福音書來鼓勵這些猶太基督徒,讓他們明白,相信耶穌合乎猶太人的信仰,而他們的對頭才錯解了聖經的猶太信仰。
  • 哥林多前書16章注釋
    祂醫治病人的時間要超過傳福音的時間(見《教會證言》卷四225頁;《歷代願望》350頁)。2 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  七日的第一日。見太28:1注釋。  抽。
  • 以賽亞書8章注釋
    1 耶和華對我說:「你取一個大牌,拿人所用的筆(或作:人常用的字),寫上『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就是擄掠速臨、搶奪快到的意思)。  耶和華對我說。按照原文的語法結構(參《SDA聖經注釋》卷一第27頁),本章是第7章的繼續,是對賽7章的解釋。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出生後是放在馬槽裡還是牛槽裡
    假設路加福音第1章說馬利亞懷上耶穌的那年剛好是大希律去世的那年,那麼耶穌從被懷上到出生就得整整十年,如果耶穌被懷上的時候更早一些,那麼馬利亞懷孕的時間也還要更長。有人可能會說,懷孕十幾年出生有什麼問題,中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道學創始人「老子」,他的母親不是懷了他八十一年才出生,他一生下來就是個白鬍子老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