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城記丨京都這些和菓子百年老店,是比古董更難得的存在

2021-02-26 三宜優品


作為日本文化的其中一個代名詞,和菓子在日本依然保留著數百年前的風味。

京都可謂和菓子的故鄉。在古都的百年老店,就像「活古董」一樣的存在,安靜地在古老的街頭某個轉角,或許你不經意的轉身,就能與它們偶遇。

數百上千年以來,和菓子匠人和老店對「簡精雅」美學的極致追求,食物之於日本人,遠遠超出了滿足口欲的存在。

日本人對食物的追求,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在異國他方也難以找到同樣的情懷。

定位:京都起家

虎屋  

虎屋可以算是日本最古老的和菓子店之一了。創立於日本室町時代(1336—1573年)後期的虎屋,至今已有將近500年的歷史。

虎屋最初只是京都的一家點心店,當時以生產用小紅豆和砂糖為原料、在冬天生產的「羊羹」而聞名。16世紀,虎屋的出品成為了日本皇室御用聖品。

明治維新後,幕府遷都至東京,虎屋第 12代掌門人便開設了首家東京門店,繼續為皇室提供點心。不久後,虎屋將總部搬遷至東京。

公司現任總裁是第 17代傳人黑川光博。虎屋沒有世代流傳的宗旨,但有一條不成文規定:家族每一代人中,只能有一人進入公司工作。

能經營500年的長壽企業,還愈加繁華實屬不易,作為傳承人的黑川光博說過一番話,足見日本家族對於飲食文化的初心:「雖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老企業,但更重要的並不是過去或將來,而是當下。製作讓現在的顧客覺得好吃的點心,這是只有現在才能做到的事。」

此前熱播的日本電視劇《東京女子圖鑑》,劇中港區出身的成功律師,對女主說過:「提到和菓子的話應該是虎屋吧。」足以得知,虎屋在如今的日本精英階層心目中的地位。

現在,虎屋依然是日本天皇贈送外賓和禮盒的指定店家,在東京,許多政商名流也視為他們送禮時的首選。


如今,要一嘗日本天皇御用的和菓子,未必要到京都。虎屋在東京、京都、大阪和福岡等地,已經擁有 80家門店,還於 1980年開設巴黎門店。

虎屋包裝和菓子的材料都是天然的竹皮、細竹,不少禮盒甚至採用了只有皇室才能享受的手寫毛筆字的包裝。

打開最經典的包裝,五層的黑色紙盒、配有金色老虎logo的三層手提袋,呈現在眼前的虎屋的和菓子,不僅是一道甜品,而是一件奢侈的藝術品。

要將和菓子作為藝術品流傳500年,或許比留存一件500年的古董更為難得。

定位:京都左京區

茶寮寶泉


茶寮寶泉,是京都著名和菓子店寶泉堂旗下的茶寮。

母店寶泉堂早在1952年創立,是一家專門以小豆為原料製作點心的老字號和菓子店,也是京都最有名的和菓子品牌之一。

寶泉堂的出品,對用料品質要求極高,全部採用最高級的丹波大納言的小豆和丹波赫大豆製作。因此客人在品嘗寶泉堂的和菓子時,每一口都能感受到純正的大豆香味。店內的不僅味道還原食材本味,外形設計也十分考究,如「賀茂葵」,就是一款以賀茂神社的神紋的雙葉葵為主題的點心。

至於茶寮寶泉,在「2016日本甜品大賞」中位列第二。如果想像京都人一樣過上地道的慢生活,在傳統茶室中一邊品茶賞景,一邊細味菓子,或許沒有比「茶寮寶泉」更好的選擇。

  

茶室為日本傳統數寄屋式建築,沿疊石而進,左右兩側的庭院簡繁錯落有致。

坐在茶室中可以看到外面的庭院,即使不好甜品,在這裡品茗半晌,也是不錯的閒暇時光。

京都的和菓子名店,每家都有自己的招牌甜品。

茶寮寶泉最有名的是一道和菓子,是日本天皇都鍾情的美味——就是黑糖蕨餅。蕨餅的原材料蕨粉產量極少,對製作工藝要求也很高,往日專供日本貴族。

茶寮寶泉的蕨餅都是現點現做,剛做好的蕨餅吃起來清涼爽滑,剛入口時覺得韌性十足,輕咬幾下後卻又慢慢融化在口中。蕨餅的清香和黑糖的甘甜相得益彰,非常適合在夏季或初秋享用。

茶寮寶泉的蕨餅是不可外帶的,只供堂食。每份950日元,折合人民幣每份約59元。

茶寮寶泉的和菓子甜度比較高,搭配一杯抹茶剛好。店內的抹茶品質頗高,泡沫細密,澀味也不重,茶香嫋嫋。

定位:京都七條通本町

甘春堂  


創立於1865年的七條甘春堂,是另一家京都老字號點心店。古色古香的老式和風店鋪,至今仍保留著江戶時期末代建築的雅韻。

甘春堂的「京都豆水」,因為獨特的溼潤軟嫩口感,被美譽為「點心界的冷豆腐」。甘春堂還有一種神秘的羊羹「天之川」,每年僅限夏季限量販賣,甫一上市便已成為話題。

據說,「天之川」是一塊藏著銀河的羊羹,而銀河的典故來自牛郎與織女相會的故事,神秘又充滿詩意。

對於現在的京都而言,甘春堂是為數不多的傳統點心老店,經歷一百多年的發展,各代的堂主一子單傳,古老的糕點製作方法延續到今天。

這家店鋪將傳統懷石料理的製作精神融入和菓子,根據季節的改變,店裡會製作各種對應色彩的精緻甜品。店內點心有100多種,既有傳統和菓子,也有很多創新的應季點心。

而讓甘春堂被外國人熟知的原因,不只是因為這裡可以品嘗古老的日本口味,還因為客人在此可以體驗親手製作和菓子的樂趣。

和菓子按照形態、材料以及含水量等,可以有很多劃分的標準。有的用以配茶,這種茶點與一般點心不同的是,它不僅要求營養價值高,味道好、外形美,而且要求色彩與形狀樸素淡雅,易化,尺寸小。

在甘春堂的課堂上,和菓子師傅認為每一款精緻的新鮮和菓子,都是對季節的表達,所以很多菓子選料都是當季的,也僅限當季供應。

每天有四個時段的可以預約:

(1) 9:15(開始) —10:30(預計結束)

(2) 11:00(開始) —12:15(預計結束)

(3) 13:00(開始) —14:15(預計結束)

(4) 15:00(開始) —16:15(預計結束)

日本人將和菓子稱為「五感的藝術」——色,眼睛的盛宴;味,舌尖的淪陷;香,嗅覺的享受;觸,連用手握或用竹籤切割時的感覺都有所講究;最絕的還是「聞」。

日本人對食物的執著,不止停留在對人類五感的孜孜探索,從人本的角度出發,對品質精益求精,對完美的追求,至誠之心,才是匠心所在。這一切,才能讓和菓子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部分內容摘自知乎作者席妙雅著文,特此感謝。

*部分圖片來自虎屋、茶寮寶泉、甘春堂官網。

來自日本的「黑蜂王精」倡導優質生活理念

了解更多日本天然食品

可掃碼關注

或點擊「閱讀原文」查閱官網

相關焦點

  • 【日本自由行】8京都遊記(3)在京都百年老店甘春堂學做正宗和菓子
    每個人在旅行時候都有自己偏重的點,我最最關注的必然是美食。於是計劃行程時我安排了在京都體驗做正宗的和菓子,這次選擇了1865年創始的甘春堂和菓子店。上次來京都在八角橋庵京果子 體驗館,做了京都茗菓--「生八角」,這個菓子做法很簡單,沒玩過癮。下定決心再來時要學做正宗的和菓子,這次如願以償了,特別開心。甘春堂是京都為數不多的傳統食品老店,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各代的堂主一子單傳,古老的糕點製作方法延續到今天。
  • 日本京都百年和菓子老店耍心機!打破傳統的新個性和菓子誕生
    表現四季之美的和菓子,是日本飲食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不過與新世代年輕人似乎有些隔閡,因此在京都有些和菓子老店,便以傳統制菓技術為本,融入洋菓子的食材與特色,開發出「和洋折衷」的創意和菓子。成功創造話題,吸引年輕族群回籠。這次小編就要來介紹三間創業超過二百年的京都和菓子老店,來看看他們的鎮店銘菓以及「很上鏡」的新商品吧!
  • 日本京都皇室御用和果子老店——「虎屋菓寮」
    在京都、百年老店並不稀奇,但即使在百年老店林立的京都,「虎屋菓寮」都算是老店中的老店,「寮」就是小房子的意思。
  • 京都和菓子
    這幾天花時間將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安藤夏美的八集電視連續劇《我們的愛情不正常》(私たちはどうかしている)陸續看完,全劇圍繞百年和菓子老店「光月庵」選擇繼承人這一主線展開,講述了花岡七櫻(濱邊美波 飾)和高月椿(橫濱流星 飾)之間曲折瘋狂的愛情故事
  • 妙手生花,問鼎和菓子的藝術境界 京都學藝記
    深愛抹茶及茶點,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將茶菓知識及精緻作品分享給大家。同時也期待與你交流想法與故事!和菓子(即日式茶點)以精緻的外形和純粹的味道,博得各國食客的喜愛。其中的一類,上生菓子,問鼎和菓子的藝術境界。文佳特意前往和菓子歷史最為悠久的城市之一——京都,走訪老店,向和菓子職人學習制菓方法。
  • 甘春堂和菓子裡,有最地道的京都味
    富有歷史氣息的京都街頭京都的食物也比日本的其他城市更閃光,自帶光環閃亮登場,比如京料理和京菓子。 京料理是以京都當地特產食材做的懷石料理,京菓子是有京都特色的和菓子,京都出品更注重細節和品相,也因為多了一個「京」字就高級了很多。 本篇和大家聊聊我在京都學做京菓子的體驗經歷。 日本管點心甜品稱為菓子,和菓子是日式的,洋菓子是西式的。
  • 走你推薦品嘗的京都和菓子精選來啦~
    而在整個日本,個人認為品嘗和菓子最應景的旅遊城市應該是京都吧~拐進古街中的某個茶寮就坐,品著茶嘗一口精緻的和菓子,簡直是在京都最該體會的經典一刻🍵而不管在什麼季節去到京都,我們都推薦你來今天推薦的這三家店,品嘗一下最純正的和菓子滋味喲~茶寮寶泉是京都和菓子老店
  • 京都之味丨明月清輝下的和菓子
    而在同樣有著賞月習俗的日本,描繪著賞月元素的各式和菓子亦紛紛登場,以喻月的潔白金黃為主色調,較之百花為原型的春日和菓子稍微顯露出秋的蕭瑟寂寥來。而這份秋寂,卻在月亮與玉兔海報的襯託下變得惹人憐愛,只想於明月清輝中,配一碗薄茶細細品味。
  • 京菓子老鋪「嘯月」的百年執著
    人們常說,日本點心就要吃傳統的「和菓子」。要吃和菓子,就一定要吃和菓子最高峰——京都出產的「京菓子」。要吃京菓子,就不得不提在京都聖地也首屈一指的名店,「嘯月」了。位於京都市北區紫野上柳町的和菓子店嘯月,乍看之下,確實給人一種京菓子老店特有的大隱於市的平凡感。
  • 隱店|嘯月,和菓子最高峰
    其實嘯月說老不老,於1916年開鋪,比起川端道喜這些已經跨過半千紀的和菓子店來說只能算小朋友。(生和菓子是和菓子的一種,水分含量高於30%,是存放時間期間最短的一種菓子,高級和菓子絕大多數為生和菓子。)而其中最有名的生和菓子,是きんとん(金団)。
  • 訪京都,品嘗和菓子裡四季的味道
    介紹了這麼多和菓子,是不是很好奇它們都是怎麼做出來的呢?快來開啟製作和菓子之旅,親手做一份精緻的和菓子吧!皇家御用認證 甘春堂是京都為數不多的傳統食品老店,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各代的堂主一子單傳,古老的糕點製作方法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根據季節的改變,店裡會製作各種應景的甜品。
  • 日本百年老店首創的和菓子小麵包,迅速躥紅全亞洲!你還不來試試?
    這次我們復刻了日本和菓子老店別出心裁的方包還你一份簡單雋永的幸福滋味~到日本鎌倉地區旅行的吃貨們,絕對不會錯過的行程,就是到鎌倉最有代表性的和菓子老店豐島屋,嘗一口匠心滿滿的和菓子。這家1894年誕生的老店,不僅隨著四季變化,供應應季的日式和菓子,還把法國傳入的黃油酥餅融入自家特色,做成鴿子形狀的餅乾(鳩サブレー)。
  • 一生至少想吃一次的和菓子
    50歲以下的日本人不計較卡洛裡問題,喜歡西式甜點甚於和菓子但外國人最近這些年因為健康取向,繼和食之後,也很喜愛有獨特的口感及可愛美麗的造型與色彩的和菓子,很像藝術作品,常常讓人想擺飾起來,不忍心吃下去,尤其是和菓子表現四季分明的季節感,也是視覺、味覺、嗅覺、觸覺及聽覺的五感的展現,命名典雅,纖細的魅力令人難以拒絕的。
  • 杉山早陽子 | 和菓子與湖隱 | 茶的邂逅
    .元白展廳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日本和菓子與中國茶」的對話。杉山早陽子 |  Sayoko Sugiyama1983年生於日本三重縣,大學畢業後就職於京都某和果子老鋪,2016年開始獨立創辦了和果子工作室: 御菓子丸(Okashimaru),多次與MIHO MUSEUM,京都建仁寺等合作。
  • 和菓子,日本糕點的色與形
    冨貴寄 夏色缶,來自菊廼舎和菓子(わがし)即日式糕點,明治時期為了與西洋糕點的洋菓子區分而得名
  • 絕美詩意的和菓子,盛夏清涼的水羊羹
    日式點心統稱為「和菓子」,包括最為常見的糕餅、甜點、麻薯、年糕、羊羹、大福等。「和菓子」以其精緻的造型完美地表現了日本人對飲食美學的追求,成為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之一,被公認為「日本飲食文化之花」,和菓子在原料與造型上通常都結合和運用了「五味」和「五感」以展現四季、時令之美,使得這枚小小的日式點心裡,蘊含著說不盡的日式美學。
  • 魔都首家和菓子專門店,一秒穿越到京都!
    這間滬上首家和菓子體驗店,就開在最近很火的黑石公寓內,招牌很小,門面就和京都的和菓子小店一樣,安靜低調,配著面素雅布簾,這個日本味兒很正宗!和菓子是大多數日式甜點的統稱,是3000多年前,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的一種點心。發展至今,和菓子除了食用的功能外,更蘊含了很多文化色彩,是日本人民對時令和四季的風雅體悟。
  • 「一隻打敗了日本人的臺灣和菓子」
    作為一款打敗過日本人的臺灣和菓子,陳允寶泉億萬兩點心代表著百年製餅工藝的頂尖水平,在臺灣獲獎無數,近年進入中國大陸也成為熱賣搶購品,一餅難求。陳允寶泉二代傳承人曾經渡海到日本研習大福和菓技術,將漢餅與日式和菓的製作工藝融合並創新,打造出經典之作,甚至打敗了日本人自己的點心。1983年,在日本十年一次的和菓子大賽中,陳允寶泉打敗了日本其他點心品牌,獲得了【日本天皇賞】殊榮,成為臺灣點心的驕傲。  【榮獲食品金牌獎與臺灣百大伴手禮殊榮】
  • 手作和菓子 | 一顆菓子的前世今生
    唐菓子的繁多款式和甜美味道讓貴族們愛不釋手,貴族們要求日本的匠人師傅仿做,當時做好的菓子一般用來供奉神明。在此期間,日本的甜點工藝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在局限於「餅」和「糰子」。「唐菓子」最常用於祭神拜佛,多為揉捏米、麥、豆等穀物粉末,再加入鹽調味後油炸,形狀與製法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日本和菓子的製作技藝。鎌倉時代,榮西禪師從中國把茶帶到日本栽培種植,吃茶風俗此時開始流行。
  • 和菓子|一期一會的茶道精神
    嘉絲:推薦業內比較有名國內比較人少去的吧,三代目主理的福泉堂御菓司的出雲和菓子屋,系統完整的一保堂和京都老鋪鍵善良房和裡千家御好的龜屋伊織。粹Cui:你怎樣理解一期一會的茶道精神?和菓子泛指日本一切點心。在日本茶道中,用茶之前會先吃和菓子,所以也稱為茶菓子。外形淡雅極致精美的和菓子有著悠長的歷史,是茶道文化一期一會精神中感應四季的五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