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劍軍)11月26日下午,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省易地扶貧搬遷新聞發布會,省發改委副主任杜海洋會上介紹:湖北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顯著成效獲得國家有關方面充分肯定,2016年至2020年,湖北省先後4年(次)在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
據介紹,2017年,湖北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受到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2020年5月,國家發改委對全國22個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重點省份考核排名,湖北再次名列前茅。國家發改委先後3次用《政策指引》向全國推介湖北經驗。2020年,宜昌市秭歸縣等7個「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十堰市發改委等14個「搬遷工作擔當有為集體」,十堰市鄖陽區青龍泉社區等14個「美麗搬遷安置區」,以及21名「奮進易地搬遷幹部」、28名「勵志易地搬遷群眾」,作為「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向全國推介。
杜海洋表示,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推進中,湖北省主要創造了「七個五」的經驗做法,具體來說就是:一是「五聯動」工作責任制,即實行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負責制。
二是實行「五到縣」管理機制,即嚴格執行「項目到縣、資金到縣、招投標到縣、管理到縣、責任到縣」的管理機制,既落實了「放管服」的要求,又調動了各地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是創新「五統一」建管模式,即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招標建設、統一質量監管、統一竣工驗收、統一安置到戶。「五統一」既保證了建設工期,又保證了工程質量。
四是採取「五靠近」集中安置,即採取靠近中心村、靠近生態旅遊區、靠近產業園區、靠近集鎮、靠近城區的「五靠近」集中安置方式。
五是嚴守「五條線」政策邊界,即嚴把搬遷對象的界限、住房面積的標線、項目資金的紅線、搬遷不負債的底線、建新需拆舊的邊線「五條線」的政策邊界。
六是後續扶持聚焦「五基本」,即始終聚焦基本產業、基本就業、基本公共服務、基層社區治理、基層黨組織建設等五項後續扶持工作目標,一體推進了「挪窮窩」與「換窮業」兩項工程。
七是建立「五機制」推進舉措,主要包括建立定期會商機制、督導通報機制、考核評估機制、約談問責機制、信息共享機制,五大機制的實施,有效提升了易地扶貧搬遷質效。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