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要塞:人類破壞自然後,遭受報復,淪落為瀕危物種?

2020-12-16 萍萍動漫雜談

《沒落要塞 / DECA-DENCE》作為七月新番登陸B站,它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即將發生在將來的故事。人類破壞自然後,意外創造出了「加德魯」這種怪物,導致人口驟減至10%,然後被外星人包養的故事。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吧!

第一集

本番第一集就簡單地介紹了一下,人類當前的情況由於出現未知生物「加德魯」的出現,導致人類面對滅絕危機。短短幾年人口數量就驟減至原先的10%,然後被某齒輪公司製造的巨型機器拯救,自此生活在機器體內,淪為被包養的瀕危物種。齒輪公司日以繼日的和加德魯作戰,然後回來照顧人類,和這瀕危物種互動。

在本番女主棗出場時,我就注意到了這片土地的荒涼,都是以前的建築廢墟,一群被包養的人類希望在這裡找到,曾經的人類遺留下的文明信息。同時怪物加德魯也出場了,體型龐大攻擊又高的它,可以輕鬆殺死人類,難怪人類會淪落為瀕危物種。不過那種環境,估計就人類破壞自然後遭到大自然的報復吧!

第二集

在第二集的介紹中,官方乾脆丟出了一則廣告,告訴我們齒輪公司真正的主人其實是一群外星人,他們用先進的技術在歐亞大路上,「圈了」一塊地,將此作為戰場,供外星人玩家娛樂。那些玩家會化身「齒輪」遊戲大腦,然後擁有一個「齒輪基體」出去打怪升級。並且打怪歸來的「齒輪基體」還可以和瀕危物種「人類」進行互動,看起來十分划算。因此吸引廣大玩家進來玩耍,讓齒輪公司撈了一大筆資金。

不過既然是遊戲系統,自然就會有bug存在。系統對於bug是零容忍率,一經發現馬上處理,機器人就報廢處理,人類就是殺死後去會去晶片。哪怕你是遊戲的高端玩家,也不會給你道歉的機會,直接處理掉,拿走齒輪的電池,重新生產。

人類中出現會影響系統正常運轉的人時,也會有人去處理,然後拿走他們的晶片,重新分配給新生兒。這就是人類不保護環境的下場,淪落被外星人保養的生物,生死也就全部由他們決定了。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好環境,守護好我們的人身自由權,不讓別人掌握我們的生死。

這就是我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沒落要塞》第二話:真相浮出水面!人類瀕危而且被圈養?
    今天,斷更了半個多月的《沒落要塞》終於更新了第二話,我也是準時去看了,並且還刷了好幾遍,因為這第二話的信息量真心有點大。《沒落要塞》的第二話沒有什麼打鬥場面,主要就是講述世界觀,但這一話的內容讓我非常驚喜,甚至可以說是驚嚇!我一直以為《沒落要塞》和國產的《靈籠》是差不多的,可第二話的的更新讓我徹底沒有了這個想法。
  • 沒落要塞:滿滿經費燃燒的味道,低配版進擊的巨人,看過都說好
    《沒落要塞》的底子很硬,首先它的製作公司是擔任過《幼女戰記》的NUT,監督是《路人超能100》第二部的立川讓,而故事的設定更是百看不厭的廢土世界題材。故事講述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出現了威脅人類存亡的生物「伽德魯」,它們的出現導致了地球上人口急劇減少,人類馬上就要面臨滅絕的危險。
  • 兩個瀕危物種的不小心結合,竟造就了「神奇物種」
    生命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38億年之久,從最初的簡單單細胞生命,發展到今天生機勃勃,數百萬個物種蓬勃發展。但同時因為地球環境的持續性變化,很多物種因為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最終只能被淘汰滅絕。還有很多是因為人類活動的持續性擴張,它們的生存空間和環境遭到破壞,最終被迫所滅絕。總之物種滅絕和新物種的出現,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上很常見。
  • 北大西洋露脊鯨、狐猿及歐洲倉鼠成為極度瀕危物種
    據外媒報導,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周四發布的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單現實,北大西洋露脊鯨、33種狐猴乃至歐洲倉鼠都被認為是極度瀕危物種。 這份新名單包括超32000種目前面臨滅絕威脅的物種。IUCN生物多樣性保護組織的全球主管Jane Smart在周四的一份聲明中說道:「北大西洋露脊鯨等物種的急劇減少凸顯了滅絕危機的嚴重性。拯救數量迅速增長的瀕危物種使其免於滅絕需要進行轉型變革,同時還要輔以實施國家和國際協議的行動。世界需要迅速採取行動來阻止物種數量下降、防止人類導致的滅絕。」
  • 銀杏樹滿大街都是,為何還是瀕危物種?
    網上的資料顯示,銀杏樹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目錄》的一員,保護級別是瀕危。然而現如今,我們在大街小巷上就能看到銀杏樹,尤其在一些景點的街道兩邊,幾乎都是銀杏樹的身影!既然銀杏樹這麼多,為什麼它還是瀕危物種呢?銀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以前的二疊紀,當時銀杏樹非常普遍,幾乎遍布盤古大陸。
  • 明日方舟:羅德島哪些角色的原型是瀕危物種?強如銀灰,也是瀕危
    據說泰拉世界的純種人類幾乎不存在了,所以博士其實是最瀕危的物種,除卻指揮才能之外,本身就非常非常稀有。那麼問題來了,其餘的幹員裡,除開龍啊、駿鷹之類的幻想種,還有什麼現實裡存在的瀕危物種嗎?VU,易危等級,中期內有較高滅絕威脅首先是銀灰,原型為雪豹,這個也可以在其時裝冰原信使中看到,就是圖中放在包裡的小雪豹。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2021-01-06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來源:央視原標題: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國家林草局今天(4日)發布消息,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
  • 路邊的銀杏樹隨處可見,為什麼還成為瀕危物種?香蕉也是同樣!
    現在隨著人們意識的不斷提高,瀕危動物這個詞語開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瀕危動物和瀕危植物都可以成為瀕危物種,所謂的瀕危物種是由於受到了自身原因或者是人類活動,以及自然災害影響所導致的,某個野生動物的種群,在不久的將來滅絕。
  • 科治好:「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據悉,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瀕危物種植物-穗甘松
    當地居民為生存所需,大量採摘挖掘穗甘松⋯⋯隨著國際上對穗甘松需求量以及價格的不斷攀升,供應量最大的國家-尼泊爾在1997~1998年交易量為350~400t,2005年交易量估計也處於100~500t,佔世界總交易量82%左右。由於各國(尼泊爾、印度、中國等產地)皆對其生長地缺乏完善保護及有續管理,1997年「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將穗甘松列入瀕危物種!!!
  • 百度飛槳攜手IFAW上線「瀕危物種AI守護官」,為野生動物保護上了堂...
    「瀕危物種AI守護官」識別穿山甲製品後會進行標註(右)與以往平臺間的各自為戰有所不同,「瀕危物種AI守護官」的技術能力已經通過飛槳開源開放,希望聯合更多的公益組織一同運用科技手段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更大限度地發揮技術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的作用
  • 保護極度瀕危動物
    一、世界上極度瀕危的十大動物1、華南虎:現存數量:幾乎滅絕華南虎又叫廈門虎主要以野豬、鹿、狍子等食草型動物為食,曾經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地區。它是中國十大瀕危物種之一,也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
  • 灰狼被移出美國瀕危物種名單,引發爭議
    2019年3月,管理局開始準備將灰狼移出瀕危物種名單。他們表示,在美國本土48個州,灰狼的種群數量約為6000隻,「在當前範圍內穩定且健康」。 「被列為瀕危物種超過45年後,灰狼已經超越了所有保護與恢復目標,」內政部部長在10月2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今天的聲明只是反映了我們的決定:根據國會在法律中列出的特別規定,這個物種不再是受到威脅的物種,也不是瀕危物種。」 這一決定不會影響近親墨西哥灰狼和紅狼,它們野外種群數量極少,仍在名單上。
  • 7月新番《沒落要塞》詮釋高科技不如冷兵器,同時致敬多部作品?
    《沒落要塞》 主要講述人類由於未知生命體「伽德魯」的攻擊而險些滅絕,在多年的掙扎中,人類建立起了一座高達3000米的移動要塞,這才得以苟活。
  • 大自然少數藍色血液生物,為人類做出大貢獻,卻成為瀕危物種!
    擁有藍色血液的生物,人類依靠它解決了很多問題,卻面臨滅絕!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大約誕生在36億年前,隨著地球的慢慢變化,生命逐漸從地球上大量出現,據了解,地球上一共發生過5次生物滅絕事件,這滅絕的事件,每次大約都有80%左右的生物,生物的消失代表一定有新的生物出現,存在下來的生物一定是幸運的存在,它們在幸運的包圍下一步步演變進化,不過有一些生物一直到消失以後,人類都沒發現過。
  • 反轉速度最快,力度最誇張的新番作品——《沒落要塞》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新番,就是NUT社推出的原創動畫——《沒落要塞DECA-DENCE》(以下簡稱《沒落要塞》)製作公司:NUT社先來聊一下來聊聊NUT這家動畫公司,NUT Animation《沒落要塞》的廢土世界觀今年是原創動畫風頭正盛的一年,一月科幻推理劇《異度入侵》的登場,原創和科幻懸疑這對搭檔走入了觀眾的視野。而本部名不見經傳的原創動畫《沒落要塞》的能力也潛藏著無限的可能。將它稱為近年劇情最精彩、反轉速度最快、反轉力度最誇張的作品之一,應該毫不為過。
  • IUCN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31種動植物物種已經滅絕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隨著小灰豚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進入瀕危類別,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淡水海豚物種都被列為瀕危物種。根據該保護組織的數據,截至12月,在周四發布的最新名單中包括的128918個物種中,有35765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而31種動植物已經滅絕,包括主要在菲律賓拉瑙湖及其出海口發現的全部17種淡水魚。本周的報告中至少有一些積極的消息。歐洲最大的原生食草動物--歐洲野牛,已經從易危物種轉為近危物種。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本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寇江澤)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我國又一特有物種宣告滅絕,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
    在過去的數百年時間裡,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全面的改變了地球的樣子,並且創建起了壯麗的人類文明世界,但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對於資源的使用、環境的破壞等也正影響著地球,帶來了全球變暖、氣候變化等一系列問題,而大量物種也因為種種原因而滅絕,近日,一項驚人的研究結果指出,我國又一重點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