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科技創新作為國家戰略任務已站上C位。從十九屆五中全會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創新都被擺在核心地位。在國家戰略指引下,運營商先後發布五年內科技創新布局,在中國電信的2021年九大任務中,第一條就是發展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
展望新的一年,中國科技必將在新徵程上創造新成就,運營商作為5G建設的主力軍,將展開大規模網絡部署,展開5G落地應用探索,使科技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成為推動垂直行業變革的「引擎」。
科技創新成為未來五年藍圖重點方向
科技創新的國家戰略地位不斷蓄勢加碼,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成重中之重。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並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2021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擺在首位。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也提出,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佔據核心地位,強調「科技自立自強」。
在國家科技創新戰略驅動下,我國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5G、AI、量子通信、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突破,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創新質量連續8年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在全球創新指數的大版圖中,中國位列第14位,是躋身綜合排名前30位中的唯一中等收入經濟體。
不過成績顯著的同時,晶片「卡脖子」等也暴露出我國在關鍵領域的科技短板,甚至嚴重威脅到國家發展和國家安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就顯得異常迫切。
運營商加緊推進科技創新
運營商作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中堅力量,一直以來將堅持創新驅動放在第一位。近日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先後出席三大運營商 2021 年工作會議並講話,要求加快5G技術創新,加強晶片等技術研發攻關,提升雲網技術創新能力,推進6G願景和需求研究。
在此背景下,運營商紛紛將創新作為構築「十四五」核心競爭力的密鑰。
中國電信在2021年度工作會上表示,將發展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儘快在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掌控上,取得突破。據悉,中國電信將聚焦雲網融合、5G與邊緣雲、數位化、網信安全、前沿技術五大方向,匯聚全集團科技力量,打造具有雲網融合,網信安全等關健核心技術的國家雲,構建差異化的雲網能力。
中國聯通在2021年工作會議中提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強勁高科技引擎。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曾表示,中國聯通科技創新正成為聯通高質量發展「新引擎」,5G+雲大物智等正開創高效能運營「新格局」,全面數位化轉型正在打造高品質生活「新服務」。
中國移動則明確將構建以5G為中心的數位化、智能化融合基礎設施,深化融合創新,推動網絡規模、性能、體驗均邁上新臺階。
匯聚產業鏈力量攻堅克難
科技創新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保障,2021年,運營商與產業界將在自研系統、晶片等產業鏈重點領域加強頂層設計,優化關鍵布局,力爭實現突破。
中國電信去年發布「天翼雲諸葛AI開放平臺」。據悉,該平臺延伸於天翼雲自主研發的大數據PaaS平臺,從算力等應用和解決方案層面,面向合作夥伴提供全方位能力輸出。目前平臺已匯聚200多個資源算法、130多個基礎算子、300多個專題模型和350個行業模型。
在堅持自主創新同時,中國電信正不斷加快跨界創新融合,加大開放合作。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正茂日前透露,中國電信將加大資本合作,加大網信安、5G行業應用領域等控股型投資,圍繞雲、安全、5G等五大領域,參股型投資細分頭部公司。
中國移動基於全棧系統性思維,在原有x86算力平面基礎上,新增自主可控軟硬體和開源軟體,構築多樣性算力平面,研發磐基容器雲,作為智慧中臺技術底座。在作業系統層面,中國移動打造了BC-Linux作業系統,與openEuler開源社區合作並部署實踐openEuler社區版。通過擁抱開源社區,其匯集業界相關合作夥伴有效打通上下遊產業鏈。
中國聯通加大區塊鏈領域布局,發布自研區塊鏈產品「聯通鏈」,基於通信網、物聯網和數智稟賦牽頭制定了一系列區塊鏈國際國內標準,未來將以「聯通鏈」為承載平臺,攜手行業夥伴共同推進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創新,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在專家看來,產業鏈分工愈加精細,需要一個大平臺將創新力很好地結合,更多地承擔國家和社會的使命,顯然運營商正促進產業鏈上下協同,共同推動面向全社會的產業創新,賦能行業數位化轉型。(杜峰)
轉自: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