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譽衡集團,瘋狂併購最終走向破產,諾亞財富再次踩雷

2020-12-17 雲掌財經

備受關注的譽衡集團,終於走向了破產的命運。

7月6日晚,譽衡藥業發布公告宣稱,其控股股東譽衡集團收到黑龍江哈爾濱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集團債權人以其無法到期償還債務且資產不足清償為由,向中院申請對譽衡集團進行破產重整,目前該申請已被受理。

該公告一出,隨即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關於譽衡最後的命運基本有了定論。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譽衡集團走向破產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自從完成對信邦製藥的併購之後,在經歷了短暫的股價上升之後,信邦製藥的股價便開啟了單邊下行的趨勢。而譽衡藥業的暴雷,也牽扯到了眾多金融機構,其中就包括了國內三方財富領先機構-諾亞財富。

譽衡集團走向破產,人們在唏噓的同時,也讓那些與譽衡相關業務綁定的私募基金、資管計劃進入到了無限期的逾期的狀態,最可憐的就是那些手足無措的投資者了。

一.瘋狂的譽衡集團

了解譽衡的人都知道,譽衡的危機源於自身一系列的併購行為。

從2010年上市以來,譽衡集團進行了大規模的外延式併購。公開資料統計,併購事件一共21起,且交易金額超百億元。而諸多併購的後果,就是巨額商譽的形成。

2018年起,譽衡集團質押的股權發生爆倉,引發債務危機。使得譽衡藥業的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股權屢屢被司法輪候凍結,拍賣債務危機不斷,而公司自身重組失敗。一系列負面纏身的新聞,導致譽衡股價的一路下跌,而控股股東和一致行動人質押股份更是屢屢被平倉。

不僅如此,譽衡藥業的財務問題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所在。

2019年,譽衡藥業實現營收50.54億元,同比下滑7.82%,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虧損達到-26.62億元,下滑的原因主要在於併購經營後的業績不達預期,公司計提了大量的減值準備。截至2019年末,譽衡藥業的帳面上仍有商譽合計33.36億元。

如此大規模的計提行為自然收到了來自深交所的問詢,質疑是否存在通過大額商譽減值準備進行利潤調節的情形。譽衡藥業對此進行了否認,反正19年計提商譽導致虧損的不止譽衡藥業一家,真實原因如何,都是心知肚明。

到了今年一季度,譽衡藥業營收同比下滑53%,歸母公司淨利潤則為6.59億元,成功扭虧為盈。不過譽衡集團所持有的股票全被凍結,且大部分處於質押的狀態。而這質押的股票當中,很大一部分在併購基金的手裡。

二.譽衡背後的併購基金

對於譽衡集團而言,風險的起源或與當年拿下信邦製藥的控制權不無關係。

投資者應該很清楚,譽衡藥業拿下信邦製藥靠的是槓桿。這起蛇吞象併購的背後,隱藏著一個46.6億元的結構化併購基金。實控人朱吉滿正是通過這個併購基金,以實際8億元的資金撬動了38.6億元的資金,用接近5倍的槓桿完成了信邦的收購。

併購之後,事情並沒有如想像的那般美好。股價的下跌導致於今年4月到期的46.6億元併購基金無法收回,而對基金負有兜底的朱吉滿夫婦不得不變賣各種資產,引入戰略投資,化解危機,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恐怕是兇多吉少,畢竟已經債權人已經訴諸法庭。

這個信號就很清晰了,但凡債務人有清償能力和意願的,債務人是不願意走到這一步的。

併購基金拆解

剖析該併購基金,發現了諾亞財富的身影。

從基金內部文件顯示,該併購基金整體規模為46.6億元。其中渤海銀行通過華西證券旗下資管計劃參與的優先級,出資為30.6億元,佔了絕對的大頭;而中間級的8億元則由共青城磐暉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共青城磐暉」)出資,其中蕪湖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私募股權基金創世安霖基金(一號、二號)出資5億元,北京磐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磐晟磐瀚投資基金一號出資3億。

劣後級則是譽衡的大股東自掏腰包,上海乾臨國際貿易參與劣後級,出資8億元,資料顯示上海乾臨是譽衡集團全資子公司。

而諾亞旗下的創世安霖基金成立於2017年4月,產品期限三年,由諾亞旗下的歌斐資產負責管理。該產品通過投資磐暉投資,間接參與併購基金份額,最終的資金投向是譽衡集團收購信邦製藥項目。

因為所持股票的持續下跌,創世安霖基金基金已於今年4月到期,但未能如約實現兌付。在連優先級都無法保證的情況下,中間級私募的兌付更是遙遙無期。而據相關媒體報導,目前整個基金只兌付了初始投資金15%,剩下的進入到了無限期的逾期狀態。

而如今譽衡藥業走向破產重組,一家無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的企業,要想完成基金的兌付幾乎不可能。

三.頻頻踩雷,諾亞財富風控備受質疑

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是,譽衡集團絕大部分資產已經被債權人司法凍結,喪失了流動性。而譽衡藥業2019年也發生巨額虧損,虧損高達26.62億。實控人朱吉滿及其配偶白莉惠差額補足似乎也變得艱難。

投資人王女士表示,自己所購買的基金在2018年8月份之後,其兌付已經不正常,2019年更是沒有出現過一次兌付。而耐人尋味的是,諾亞財富一直沒有對投資人告訴基金的真實運作情況,直到基金兌付前期的3月20,諾亞才匆匆召開投資者說明會。之後的投資者才恍然大悟,諾亞財富再次踩雷。

據說該款產品對投資人進行宣傳時,被當作類固收的產品,還給與了投資者一個收益率測算。按照合同相關條款的描述,該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申購額100萬元以上,年化9.3%,以後按照每年遞增0.5%遞增,半年付息一次。

在最初的諾亞APP當中,該基金也是被列為類固收產品,後來被移除。從中國基金業協會網站資料顯示,該基金屬於一款私募基金。不過投資者表示,自己已經在公證處進行了公證,證據牢牢掌握在手裡。諾亞存在誤導投資者之嫌,涉嫌虛假宣傳。

面對來自記者的提問,諾亞財富也及時進行了回應,不過其回應千篇一律且套路滿滿:「公司已經通過多方途徑包括法律訴訟要求與同的履行責任,截至目前,基金累計向投資人進行預付款項為出入境的14.57%,諾亞將繼續履行管理責任……」。

很多投資者不知道的是,由於諾亞發行的屬於中間級,該併購基金的優先級為出資30.6億元的渤海銀行,遠超中間劣級。這也就意味著一旦官司贏了之後,擁有有權處置權的是渤海銀行。而渤海銀行龐大的30.6億元的資金,目前來看尚不能得到完全清償,更何況中間級的八億資金。

資金回收遙遙無期,遙遙無望。

連續踩雷的諾亞財富

自2014年以來,諾亞財富開啟了流年不利的模式,從景泰基金開始,諾亞財富一路踩雷,包括悅榕基金爛尾事件,輝山乳業、樂視網、震驚金融圈的承興國際,口袋科技和最近的譽衡藥業。

一系列暴雷事件也讓投資者發出這樣的疑惑,作為國內頭部的三方財富管理機構,風控體現在哪裡?管理專業性在哪裡?對投資者的責任又在哪裡?

雖說諾亞財富贏了官司,但是在實際過程中不會一帆風順。

截止到2020年6月4日,併購基金所取的質押物市值不足20億元,遠低於併購基金46.6億元的規模,該金額甚至不能覆蓋優先級渤海銀行的30億元,而對於中級的諾亞創世基金而言更是不妙。而諾亞會如何解決,值得關注和期待。但是目前來看,似乎沒有什麼辦法。如果朱吉滿被逼到無路可走,申請個人破產也不是不可能。

經濟下行,風險上升的階段,以私募基金為代表的產品出現暴雷,這是市場的規律所在。私募的高成本決定了,其所能夠接觸到的企業都不會是優質企業。核心和優質資產永遠掌握在銀行、券商手中,其次是信託、金租等持牌金融機構,留給私募機構的屬於企業中的「長尾客戶」。

即使是上市公司,暴雷起來也是招架不住的。當然這樣的窘境不是諾亞一家機構面對的,所有私募機構從事類似的業務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市場的教訓歷歷在目,這裡不再展開。

寫在最後

從P2P到私募基金,從租賃到信託非標,從債券違約到理財暴雷

經濟下行疊加風險上行,暴雷從金融的外圍還是向裡面逐層推進。這是經濟周期之下,金融機構逃不掉的宿命。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就不能有所為,有所行動;宏觀下行時期,最能見一家機構的風控能力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青海省投40億信託非標,ZR能夠率先走出泥潭,拉上本省的城投做背書;為什麼南京建工案件中,CA信託能夠率先跳坑;這都有賴於機構自身的反應速度、處置措施和博弈能力。這一點上,私募機構天生存在缺陷。

所以道人的建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除了優秀的二級市場私募以外,其他類型的私募還是少碰為妙。

本金安全,現在是第一原則

相關焦點

  • 諾亞財富再次「踩雷」譽衡藥業併購基金
    作為財富管理頭部企業的諾亞財富近年來頗為「水逆」,自2014年以來,諾亞財富分別踩雷了景泰基金挪用資金、悅榕基金爛尾事件、輝山乳業、樂視網、承興國際等多個項目,甚至在今年3月,踩雷口袋科技,延期兌付。多起踩雷事件,也讓投資者質疑一家頭部財富管理機構為何頻頻踩雷,諾亞財富的風控在哪裡?資產管理專業性在哪裡?
  • 譽衡集團被申請破產重整,諾亞旗下私募基金踩雷兌付逾期,「問題已...
    7月6日晚間,譽衡藥業(002437.SZ)公告,控股股東譽衡集團收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哈爾濱市中院」)民事裁定書,譽衡集團債權人以譽衡集團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哈爾濱市中院申請對譽衡集團進行破產重整,目前該申請已被受理。
  • 黑龍江前首富朱吉滿負債擴張終「翻車」 諾亞、渤海銀行踩雷信邦...
    紅周刊 記者 | 惠凱資本大鱷朱吉滿控股的譽衡集團因投資不力而最終破產重整,當初因收購信邦製藥(002390,股吧)股權而設立的46億元的併購基金面臨到期退出困難困局。在譽衡集團破產重整下,46億併購基金不僅套牢了普通投資人,且也讓渤海銀行的30億優先級資金退出面臨困難。
  • 諾亞上市十年之癢,頻頻踩雷!投資者集中維權!
    近年來,諾亞財富頻頻踩雷,承興控股、譽衡集團,輝山乳業、樂視網、暴風集團等都悉數踩坑。從時間線來看,諾亞踩雷的節奏,一直沒有消停。圈主君,希望諾亞財富,能妥善處理投資者的矛盾,合理合法解決投資者訴求。2、針對底層的併購基金「共青城磐旭」譽衡集團提供的相關抵押及保證等增信措施直到2020年3月25日該產品兌付出現問題後,諾亞在投資人電話溝通會議紀要中才將真實的情況對投資人進行了披露。(見圖15)而且該項目的抵押及保證等增信措施和銷售時說的完全不一致。
  • 上市十年,諾亞財富的踩雷迷途
    2005年發展至今,諾亞財富已由第三方銷售機構升級為較完整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頻頻踩雷的諾亞財富雖然諾亞財富貴為最早進入財富管理行業的公司,但行業的雷可沒少踩。2019年7月8日,港股承興國際控股遭遇洗倉式暴跌,而諾亞財富則不幸「踩雷」,在周一美股開盤後股價一度跌逾22%。諾亞財富在當日深夜發布的公告中稱,公司管理的「創世核心企業系列私募基金」,基金募集資金主要向承興有關聯的第三方提供供應鏈融資,總金額約為34億元人民幣。
  • 控股股東被申請破產!曾5倍槓桿瘋狂併購 產品老化市場萎縮譽衡藥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控股股東被申請破產!曾5倍槓桿瘋狂併購 產品老化市場萎縮譽衡藥業能否斷臂求生?7月7日,譽衡藥業、信邦製藥雙雙發布公告稱,哈爾濱市中院已受理譽衡集團債權人對譽衡集團的破產重整申請,是否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變動存在不確定性。
  • 連續踩雷後業務全線萎縮 諾亞財富的冬天有多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拆財報丨連續踩雷後業務全線萎縮,諾亞財富的冬天有多冷?3月24日美股盤後,諾亞財富(NOAH.US)發布2019年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4季度收入為7.88億元,同比2018年四季度下滑4.1%。我們追蹤諾亞財富最近八個季度財報的表現可以發現,這是諾亞財富2018年以來首次單季度收入同比下滑。
  • 諾亞財富2019年投資虧損2860萬元 踩雷不斷被質疑存風控之殤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3月25日,諾亞控股有限公司(NOAH.US,下稱「諾亞財富」)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總體而言,2019年整年,諾亞財富經營情況基本與2018年持平。在這樣的財報背後,因諾亞財富頻踩雷私募產品,其風控能力備受質疑。
  • 譽衡藥業上半年營收下降48% 控股股東7月曾申請破產重整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譽衡藥業上半年營收下降48%,控股股東7月曾申請破產重整7月份申請破產重組的譽衡集團旗下控股上市公司譽衡藥業發布2020年半年報。天眼查數據顯示,哈爾濱譽衡集團持股比例高達37.39%,所持股份佔比最高。今年7月6日,譽衡藥業曾發布公告,表示譽衡集團債權人以譽衡集團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譽衡集團進行破產重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 兌付延2年投資人虧掉九成 諾亞財富踩雷天神娛樂9億回購執行難
    》,旗下的子公司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歌斐資產」)就「踩雷」創世神娛事件作出回應。 來源:諾亞財富官網 公開資料顯示,創世神娛系列私募基金成立於2017年2月。按照基金合同規定,該契約型基金認購股權類基金深圳泰悅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優先級份額,定向投資於深圳口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口袋科技」)51%的股權。
  • 網貸天眼早報:小牛在線兌付方案表決獲通過 理財巨頭頻踩雷
    這家理財巨頭踩雷34億後又踩雷5億!草根踩坑P2P,中產踩坑炒股,土豪踩坑私募。近日,諾亞旗下子公司「諾亞正行」因其銷售的一款私募基金出現逾期,諾亞財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據了解,這款私募基金名為創世安霖二號私募投資基金,成立於2017年4月,期限3年,應於2020年4月到期,其債務人為譽衡藥業的控股股東—譽衡集團。
  • 寫在承興國際一周年|踩雷投資者口述:我眼中的諾亞財富
    2019年7月8日,諾亞財富公告旗下歌斐資產踩雷廣東承興國際,涉案金額高達34億元。此消息一出,涉及該事件的各當事方,旋即開啟了輿論戰和相互甩鍋的模式。對於承興國際而言,由於公司涉嫌詐騙,實控人羅靜已經被刑拘。
  • 財富黑名單:2020年1-3月爆雷違約機構及產品全解析
    譽衡藥業(002437,股吧):收購資產爆雷,計提減值超25億  公司情況:一家2010年上市的醫藥企業,具有年產片劑、膠囊劑2億片粒、水針劑4800萬支、凍乾粉針劑4000萬支的能力。上市至今進行了13次併購,營收因此大幅增長,到了2017年以後,歸母淨利潤斷崖式下滑,這是併購企業的通病。1月30日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虧損24-26億元。
  • 爆雷、破產、借殼、揮別舊模式……2019併購七重門
    這筆巨款最終流向何處,至今仍是一個謎。在當地政府的主導下,富貴鳥進入了破產重整程序。但由於股東、債權人、地方的利益訴求差異巨大,富貴鳥雖前後歷經了兩次重整,但最終仍走向了破產清算。富貴鳥第一次重整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引入戰略投資人,由投資人現金出資1.65億元,購物券出資0.6億元,用於支付普通債權人債權。
  • 疫情之下諾亞財富發倡議書:所有員工每月5天無薪休假,高管層集體...
    記者 | 馬曉甜1疫情之下,以線下模式為主的第三方財富公司如何面對困局?日前,一份諾亞財富的全員戰「疫」倡議書引發業內熱議。諾亞財富方面向界面新聞確認了該份倡議書的真實性,並回復稱,「目前公司業務一切正常」。上述人士表示,疫情期間,和眾多企業一樣,諾亞業務無可避免地受到短期影響。
  • 股東擬巨額減持化解債務壓力 譽衡藥業(002437)的困局依然難解
    此外,值得重視的是,被譽衡藥業出售的澳諾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是譽衡藥業旗下對母公司淨利潤貢獻最多的子公司,當年實現淨利潤高達1.48億元。在2018年的年報中,譽衡藥業稱其在2013年以4.2億元收購澳諾,經過併購後整合,澳諾於2014-2018年累計實現淨利潤超過4.7億元。
  • 華安集團申請破產 民生加銀踩雷涉訴本金達13.5億
    根據公司公告,此次淨值下跌系公司對該基金旗下持倉債券進行估值調整,而調整原因與其此前踩雷安徽省華安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名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安集團」)旗下債券有關。此前,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民生加銀基金公司與華安集團的3則訴訟顯示,民生加銀基金公司旗下包括債基、資管產品等在內的多隻產品踩雷華安集團旗下的「16皖經建MTN001」、「16皖經02」及「16皖經03」,涉案本金分別為2.5億元、5億元、6億元,合計高達13.5億元。
  • 諾亞財富汪靜波談項目風險 坦言「做財富管理不容易」、「有瑕疵的...
    諾亞財富汪靜波談項目風險 坦言「做財富管理不容易」、「有瑕疵的才是真翡翠」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12 00:42:47
  • 諾亞財富公布:諾亞理財喜獲新加坡MAS信託牌照
    近日諾亞財富子公司方舟信託獲得了新加坡的MAS(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的信託牌照,這表示諾亞理財在未來走向更正規化,這也是作為諾亞財富布局全球化的重要版圖,將來諾亞理財會為客戶提供更多元化的財富傳承保障及資產配置服務。
  • 圓谷被三部奧特曼拖破產,諾亞算一個,夢比優斯之後奧特曼改姓!
    可是你知道嗎,曾經有三個奧特曼幾乎拖垮了圓谷,諾亞是一個,而第三個奧特曼登場後不久圓谷就破產了。或許大家會覺得不可思議,諾亞奧特曼這樣一個牛人怎麼會影響到圓谷呢?其實我告訴你,諾亞不僅影響到了圓谷,還導致他登場的作品被刪掉了十幾集。2004年圓谷推出了《奈克瑟斯奧特曼》,想必這部劇大家也都看過吧,諾亞奧特曼就是在這裡登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