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無忌君
葉抱一 |文
女性能頂半邊天。
2009年,中國企業家雜誌第一次描述商界木蘭獎時,提到相對於男企業家的凌厲進攻,女企業家更加溫和偏重防守,相較於男企業家的英雄主義,女企業家更偏向團隊。
10年後商界木蘭獎卻鬧了笑話,頭頂當代「木蘭光環」的羅靜,涉嫌欺詐活動被警方刑事拘留,欺詐的對象就是同為木蘭獎獲得者的汪靜波。
汪靜波是誰?美股上市公司諾亞財富的掌門人。據報導,汪靜波後來坦言感到痛苦和絕望,忍無可忍的報了警。
今年第一季度諾亞財富業績報告,2020年1季度淨收入為7.46億元,環比下降5.4%淨利潤為2.56億元,同比轉型前的2019年1季度下降16%,環比轉型後的2019年第四季度增長119.6%,
度過了暴雷風波的諾亞財富,交出了一個差強人意的答卷,但諾亞這座「方舟」能否繼續續航新海域,是下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國內最早第三方財富公司
諾亞財富,一直以來被稱為國內最早的第三方財富公司,不僅是入局早,更因為其不斷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從一家代銷金融產品的第三方理財到準投行模式的公司,這在中國是唯一一個。
諾亞財富的出身,源於湘財證券。諾亞財富曾是湘財證券私人銀行部門,2005年8月經過管理層收購,諾亞財富脫離湘財證券改制分離。
創始人汪靜波1992年進入金融行業,歷任湘財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 湘財荷銀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湘財證券私人金融總部總經理。
汪靜波
在聯合創始人中,韋燕,張昕雋都曾任職湘財證券。
諾亞財富的早期起步艱難,以賣保險為生,2007年紅杉資本雪中送炭,注資諾亞財富。
2009年,諾亞榮耀保險經紀公司成立,高淨值客戶過萬名,這讓諾亞獲得了很多中國頂級富豪客戶,募集規模過100億。
2010年在紐交所上市,融資規模逾1億美元。目前諾亞財富市值16.33億美元,汪靜波為最大股東,佔比22.2%,相當於3.5億美元身家。
沈南鵬背後的紅杉資本佔比6%,諾亞財富創始投資人章嘉玉佔比6.7%,毅恆資本佔比9.6%,今日集團投資人何伯權佔比5.3%,諾亞控股創始合伙人歌斐資產創始合伙人、CEO,殷哲佔比5.5%。
隨著第三方理財行業競爭逐漸激烈,加上信託公司開始壓低代銷費,設立自己的直銷團隊或理財子公司,諾亞開始難以獲得優質信託公司的產品代銷資格。
諾亞很自然地就開始向產業鏈上下遊延伸,參股了很多金融機構,2010年成立了歌斐資產為代表的子公司,開始自己找項目和設計產品,交給合作的金融機構包裝成產品,支付通道費。
諾亞之前在房地產基金領域的積累開始爆發,2013年一半以上的銷售額,來自於房地產基金。
有評論稱,汪靜波的嗅覺很好,基本上都在正確的時點做了正確的事情,抓住了中高端個人理財領域的投資風向。
諾亞掌握了很大一部分中國頂級富豪,其內部曾有說法,福布斯中國富豪100名中有2/3在諾亞有投資,而且是諾亞的客戶。
通過這些客戶,汪靜波獲取了廣闊的人脈關係和資源,也使得諾亞有能力入股其他金融機構,成就了投行模式的公司。
2010年開始的信託爆發式增長,讓諾亞獲得了大量的中產階級客戶,在這期間完成了上市,品牌知名度大大提高。
2019年,諾亞的高淨值客戶群體不斷拓展,年度活躍客戶數更超過3.5萬人,2019年財報顯示,諾亞實現淨收入33.9億元,淨利潤達到10.38億元。
諾亞財富目前提供三類服務包括財富管理、資產管理以及貸款其他業務。其他金融業務以網際網路金融為主,公司收入主要來源於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業務。
2019年,財富管理、資產管理以及貸款三塊業務收入分別佔比68.38%,23.1%,8.52%。
2005年發展至今,諾亞財富已由第三方銷售機構升級為較完整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頻頻踩雷的諾亞財富
雖然諾亞財富貴為最早進入財富管理行業的公司,但行業的雷可沒少踩。
2017年3月,來自東北的輝山乳業,被做空機構渾水盯上,美國做空機構「渾水」直指輝山乳業財務造假。
此後,諾亞財富陷入百億債務風波,超過70家金融機構被裹挾進這場債務危機,包括23家銀行金融機構和部分網際網路金融平臺。
其中,諾亞財富全資子公司歌斐資產,涉及輝山乳業的債權達5.46億元,分別是歌斐創世優選一號投資基金和歌斐創世優選二號投資基金。
這引起了大批投資者進行維權,甚至在諾亞財富第八屆私募股權高峰論壇上,有大批「諾亞還錢」字樣馬甲的「不明身份人員」前來參加。
原本以為這只是一個插曲,但三個月後,諾亞財富30億元私募基金又陷入了樂視危局。
因為招商銀行的一紙申請遞向法院,樂視成了新聞圈絕對的主角。在資金鍊斷裂的窘境中,樂視背後因此陷入資金危機的金主們紛紛浮出水面。
從2016年4月開始,諾亞財富開始通過鑫根併購基金投資樂視移動。
據樂視2016年8月發布的公告,諾亞財富旗下蕪湖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認購優先級23億元。隨後樂視網2016年年報顯示,該項負債已達近27.5億。
諾亞財富成為賈躍亭又一個被坑的對象。
2019年7月8日,港股承興國際控股遭遇洗倉式暴跌,而諾亞財富則不幸「踩雷」,在周一美股開盤後股價一度跌逾22%。
諾亞財富在當日深夜發布的公告中稱,公司管理的「創世核心企業系列私募基金」,基金募集資金主要向承興有關聯的第三方提供供應鏈融資,總金額約為34億元人民幣。
從2014年開始,諾亞財富踩雷不斷,近年來歌斐資產旗下私募產品先後「押中」了輝山乳業、樂視網、暴風集團、承興國際等一眾「問題」上市公司。
今年6月,諾亞財富再次「踩雷」譽衡藥業併購基金,諾亞旗下的歌斐資產負責管理創世安霖基金投資了譽衡集團收購信邦製藥項目,但2019年以來,譽衡集團的股權已多次被司法拍賣及凍結,而造成股權多次被凍結及司法拍賣,導致當年的投資款在三年後到期卻無法兌付。
多起踩雷事件,讓頭部財富管理公司諾亞財富頗為尷尬,諾亞財富的風控到底在哪裡?
諾亞財富的想像空間
財富管理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內在需求。根據波士頓諮詢報告,預計2020年,我國高淨值人群的可投資資產總額將達到97萬億元,按照1%/年的服務管理費測算,財富管理的行業空間為9700億元/年,空間廣闊。
中國目前大多數投資人與委託人缺乏專業知識以及風險意識較差,從而導致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目前仍然是產品導向階段。
這個階段,很多機構通過剛兌型產品,高收益 P2P產品積聚了大量的居民財產。資管新規的出臺以及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清本溯源」,使得產品市場得到規範,競爭環境改善,行業進入洗牌期。
下面來分析諾亞財富的業績,最近五年諾亞財富的淨利潤和營業收入呈穩步上漲的趨勢,淨利潤從2015年的5.36個億增長到2019年的8.29個億,營業總收入從2015年的21.2億增長到2019年的33.92億,但增長率逐年降低。
所幸的是,資產從2015年的40.97億已然翻倍至2019年的98.03億,負債並沒有大幅增長,穩定在19億左右,負債率逐年下降。
最近五年的經營現金流,從2015年6.75億增長至2019年的12.88億,顯示了公司穩定的經營狀況。
而近十年的收入中,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業務處於一主一輔,在貸款和其他業務之間諾亞財富在尋求業務增量。
財富管理業務的收入主要由募集費及管理費構成,兩者比例由產品結構決定。
2017年募集費佔比53%,管理費收入佔比42%。產品的募集費率在0.5%-1.5%之間。
資產管理業務的收入主要由管理費用以及業績報酬構成,資管業務的收入90%以上都是管理費收入,業績報酬收入不及10%。
2019年諾亞財富財富管理板塊的金融產品募集量為785億元人民幣,資產管理板塊的管理規模持續增長,達到1702.3億元人民幣,其中私募股權基金的管理規模為1,049.4億元人民幣。
諾亞全年標準化產品募集量同比上升93.9%、接近264億;特別是在停止非標準化債權產品投放後,標準化資產第四季度募集量近100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上升580.8%,環比上升30.4%。
對於財富管理公司來說,最核心的指標便是客戶資產,從美股嘉信理財的市值走勢圖來看,基本與其客戶資產保持一致的增速。
從這一點來看,諾亞財富業務集中在中國,財富管理行業是否已到天花板,是決定諾亞財富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
諾亞財富一季度公司精簡了業務網絡覆蓋城市和理財師的數量,銷售網絡的調整依然在。從財報數據可見,2020年諾亞第一季度精英理財師團隊流失率從去年第四季度的4.1%下降為1.0%。結合諾亞一季度開始,諾亞推行了新的「基本法」,理財師的獎金跟客戶利益完全掛鈎。
諾亞財富需要擔心的是,理財師流失的風險,理財師是公司的核心資源之一,理財師的流失會導致客戶的流失,這或許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