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消息報導,日前路透社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在拉美,即將入主白宮的拜登面臨著崛起的中國》。該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國目前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經過對貿易數據的分析,中國在大多數拉美地區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美國,已經實現了在相關地區的崛起,甚至可以說成為了該地區貿易領域的「老大」。值得一提的是,拉美地區一直被美國看作是自己的「後花園」,那麼在地區擁有最大影響力也應該是必然結果,但從事實來看,美國目前並未達到這樣的成就。
中國在美國「後花園」強勢崛起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18年開始,中國就已經接替了美國,成為了除墨西哥以外的拉美地區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2019年,我國與相關地區國家的國際貿易額高達2230億美元,可是美國的同類貿易總額卻只有1980億美元。除了在拉美地區進行的國際貿易合作以外,中國對該地區的投資合作也很多,並涉及了多個領域,包括能源、海港建設、鐵路和公路等工程項目。當然造成這樣的結果,也是中國付出了極大努力換來的,就好比中國是阿根廷大豆最大的進口國一樣,正是因為中國保持了積極的合作態度,才得到了如此規模龐大的合作項目。有阿根廷官員表示,在與阿根廷進行合作一事上,中國要比美國具有更強烈的合作意識和活力,相反美國卻對此事有些漠不關心。
川普執政四年到底幹了什麼?
由於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逐漸提升,是在近四年內開始,所以外媒也開始質疑川普在這四年內的決策能力是否符合美國的發展標準,甚至外界有聲音提出疑問,川普在執政美國政府的四年時間裡,究竟幹了什麼,才讓美國在拉美地區陷入如此尷尬的地位?
文章中給出了此問題的答案,在川普當局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後,就使得美國在拉美地區的合作留下了很大一片 「空白」,而之後中國的「補位」,卻很好的彌補了這一合作「空白」,所以這也是美國在拉美地區影響力逐漸變小的主要原因。路透社指出,雖然川普當局在發現這一趨勢以後,向拉美地區國家發出了警告,但可能是因為和中國的合作過於緊密,這樣的「提醒」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曾擔任歐巴馬顧問的費勒斯坦恩向川普當局發出指責,認為這是川普的又一次決策失誤,和中國其實並沒有多大關係,甚至可以說,是川普造就了今天在拉美地區的中國。
拜登出手也無力回天
對於美國現在的處境,當選總統拜登曾表示,會在上任以後儘可能的讓美國恢復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但是在外媒眼中,這一決策順利進行的可能性依舊很低。路透社表示,新冠疫情對全球各國都造成極大影響,不過中國卻是恢復能力最強的國家之一,而且中國還為拉美國家送去了數十億的資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中國在拉美國家心中的地位。所以拜登在未來的出手,或許根本就是無力回天。
當然儘管如此,美國現在還是在不斷努力,加大了對拉美國家的支持和幫助,試圖在自己的「後花園」能挽回一些顏面。前段時間,美國助理國務卿範農和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已經訪問了一部分拉美國家,範農指出,美國一定是這些國家的首要合作夥伴。也有美方官員表示,來自美國的「反擊」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