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被炒魷魚賴著不走 南昌紅原星城業主要求自治管理

2021-01-08 風財訊深度

來源: 鳳凰網房產南昌站

近日,記者接到南昌市東湖區紅原星城業主的一起投訴。據業主們反映,因為對南昌龍建物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龍建物業 ")在場期間的服務質量不滿意,該小區於 2020 年 11 月 23 日成立了業主委員會,欲自治自理。令業主們無奈的是,業主委員會成立後,物業公司卻遲遲不撤場。東湖區房管局物業部門稱,物業公司應服從業主大會的最終決議撤場。

業主投訴

物業只收錢不辦事 居住環境越來越差

" 找遍全南昌,也沒有比這環境更差的商業小區了。" 紅原新城業主委員會主任馬力苦笑道,正是因為龍建物業在場的服務質量令眾多業主不滿,小區才會成立業主委員會。

" 紅原新城的物業只收錢不辦事,小區的居住環境都不如安置房,更別談品位了。" 該小區業主朱劍斌說,除了服務不到位,多年來,物業公司從房管部門申領的房屋維修基金和從業主手上收取的物業費、停車費等資金,用於何處從未公示。

" 我們業主只知道居住環境越來越差,基礎設施越來越破敗。" 朱劍斌說,現在只希望物業快點撤場,讓小區真正能夠實現自治。

據了解,紅原新城於 2010 年交房使用,10 年間共有兩家物業公司提供物業服務,分別為南昌龍盛物業有限公司(下稱 " 龍盛物業 ")和龍建物業。其中,龍盛物業於 2017 年註銷,隨後更換為龍建物業。馬力介紹,依據法律規定,變更物業公司需召開業主大會,並經三分之二的業主同意,但物業公司變更為龍建物業時,並未經業主投票同意。

現場走訪

進出隨意垃圾亂堆 業主不滿服務欲自治

2020 年 12 月 30 日上午,記者一行來到紅原星城小區。在北門入口處,崗內仍有保安值班,但門禁已被解除,車輛和人員自由進出,安保人員均未詢問。

走進小區內,只見多處垃圾亂扔亂堆,多棟房屋的外牆出現不同程度的牆皮脫落情況。" 說了也沒人來修,居住體驗感很差勁。" 一名小區業主告訴記者,不少業主向物業公司反映,小區內多處公共設施出現了老舊破損,但遲遲都不見有人來修繕。

馬力介紹,小區總建築面積近 14 萬平方米,目前有 1100 餘戶業主,該小區系豫章小學等學校的學區房,本屬於宜居小區。然而,由於物業公司管理混亂,導致小區衛生差,部分基礎設施、設備損壞得不到修理,業主多次反映後依舊未得到有效改善。

2020 年 11 月 8 日,在東湖區董家窯街道朱家湖社區居委會的指導和組織下,紅原新城小區召開了業主代表大會,經選舉產生了首屆業主委員會,並表決通過了《關於紅原星城小區自治》等事項,決議 " 授權業委會通過小區自治的方式對紅原星城小區進行物業服務管理 "。

" 我們業委會向龍建物業發出多份《告知函》,告知物業管理服務已終止,要求限期撤出,但龍建物業至今未予以回應,亦未搬離。" 馬力說,本以為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可以實現自治,沒想到物業公司竟以各種理由拒不撤場。

各方回應

物業公司:撤場需六方會談 清算債權債務評估投資

2020 年 6 月 8 日,紅原新城業主委員會尚未成立之時,朱家湖社區居委會與龍建物業代籤服務合同,其合同有效期截止時間為 2020 年 12 月 3 日。在紅原星城成立業主委員會後,2020 年 12 月 3 日,朱家湖社區居委會又出具書面情況說明,文中顯示:基於紅原新城小區業主委員會於 11 月 23 日正式成立,後續事項將由業委會與物業公司銜接。

事後,業主經會議決定 " 通過小區自治的方式對紅原星城小區進行物業服務管理 ",與龍建物業未續約。此後,業委會多次函告龍建物業,明確 " 解聘南昌龍建物業有限公司 "" 停止收取物業費、停車費等費用 ",並要求龍建物業限期撤出。

物業公司為何不撤場?龍建物業經理杜小龍向記者解釋稱," 不可能是業主委員會說撤走就撤走。"

" 我們都是按合同來做事的。" 杜小龍稱,小區業主的物業費交到了 2020 年 12 月 31 日,因此物業公司需服務到當年的 12 月 31 日才算結束服務。杜小龍補充說,公司並非不同意撤出,但撤出需要房管、街道辦、社區、公安、物業公司、業委會六方會談,清算公司之前的債權、債務,評估公司的相關投資。

監管部門:物業公司必須服從業主大會的最終決議撤走

物業撤場是否需要六方會談呢?2020 年 12 月 30 日,記者來到東湖區房管局,採訪了物業辦主任熊良珍。

" 只需要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兩方協商交接。" 她告訴記者,紅原星城業委會的手續合法合規,如果讓物業公司撤走是業主大會的最終決議,那麼物業公司就必須撤走,不需要多方協議。但是,物業辦作為政府部門需介入協議,同時,當地的董家窯街辦、朱家湖社區也需介入,主要起到監督作用。

物業公司不撤場該如何處理?熊良珍稱,物業辦前期已了解到相關情況,並與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取得了聯繫,接下來將開展相關工作。

" 因為物業條例規定了,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必須交接,本來是新老物業公司交接,但現在業委會準備自治。" 熊良珍進一步補充道,該事將由東湖區房管局出面、董家窯街辦牽頭,並聯合朱家湖社區共同就物業資產清算、物業費等事項進行協商,讓業委會和物業公司坐下來談如何交接。

律師說法

物業公司拒不交接 房產主管部門可責令限期改正

江西豫章律師事務所律師萬勇認為,紅原新城業主委員會合法成立,具有主體地位,有權解聘原物業服務公司。物業服務合同已於 2020 年 12 月 3 日因期限屆滿而自然終止,並且業委會及朱家湖社區均要求龍建物業停止服務,根據《南昌市物業管理條例》第 69 條的規定,物業公司應在合同終止時向業主委員會交還物業管理用房、物業服務期間業主出資配置的固定設施設備等資料和財物。如物業公司違反條例規定,以業主欠交物業服務費或者其他相關費用等理由拒不交接,房產主管部門可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可處最高 10 萬元的罰款。(來源:江南都市報訊)

相關焦點

  • 被業委會炒了物業賴著不走,龍建物業遭南昌紅原星城小區業主投訴
    如今,南昌東湖區紅原星城小區新成立的業主委員會(以下簡稱「紅原星城業委會」)與南昌龍建物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建物業」)之間的矛盾就達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因不滿物業公司的服務,該小區業主欲解聘服務合同已到期的物業公司,進行自治,但龍建物業至今都沒有搬離小區。為此,今年元旦前後晨報記者一直在奔波關注此事,目前,南昌市東湖區房管局物業部門已介入此糾紛。
  • 舊物業合同到期卻賴著不走?深圳一園區業主很無奈,街道辦介入
    舊物業合同到期卻賴著不走?深圳一園區業主很無奈,街道辦介入 物 業 大家都很熟悉吧 各位所在的小區更換過物業嗎? 更換過程中還順利嗎?
  • 沒有物業的小區業委會自治,沒有物業的國家可以人民當家做主嗎?
    對於小區,業主總是希望設施設備處於最佳使用狀態,環境總是一塵不染,反饋問題總是立刻得到解決……,總是希望用最少的付出購買到最優質的服務。如果物業某項服務失常或者業主感覺到服務質量低於期望值,那麼,矛盾就開始了。
  • 處理業主與物業糾紛,株洲擬建立物業管理人民調解委員會
    調查中,物業公司稱,因近兩年收不上物業費,連年虧損,這才在一個月前暫停提供相應服務。但一些業主卻表示,不是不交物業費,而是近年來物業公司對小區管理缺位。幸運的是,經過業主、物業、社區三方協調會之後,業主代表與物業公司已初步達成一致。11月16日,株洲晚報A06版報導,荷塘區一小區電梯突遇停電,業委會懷疑與「要求物業退場」有關。
  • 株洲市擬建立物業管理人民調解委員會,依法快速處理業主與物業公司...
    花園一村小區通過業主自治,小區環境得以大幅提升調查中,物業公司稱,因近兩年收不上物業費,連年虧損,這才在一個月前暫停提供相應服務。但一些業主卻表示,不是不交物業費,而是近年來物業公司對小區管理缺位。幸運的是,經過業主、物業、社區三方協調會之後,業主代表與物業公司已初步達成一致。
  • 長寧區安龍居民區:黨建引領選才育能 業主自治人人出彩
    提升引領力,在協調多元需求中聚人安龍居民區由新安、安龍、天申綜合三個自然小區組成,由於小區建造時間較長、硬體老舊、業主對小區環境改善、加強小區管理的呼聲越來越高、對物業公司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業主權益的維護意識越來越高,各類矛盾紛繁複雜。但是反過來看,小區管理的「危機」處理好了,同樣也是提升小區治理水平的「契機」。
  • 寧波修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 法治「良方」破解物業「頑疾」
    因此,對《條例》修訂已經是破解物業管理糾紛難題的迫切要求。  「當前小區自治實踐中還表現出不少『業主不做主』『業主做不了主』等問題,表面上看是人的素質問題,本質是制度安排和運行問題。」調研組認為,《條例》修訂是對制度安排和運行進行重新設計,明確界定業主、業主大會、業委會的權責利,優化細化首次業主大會會議籌備、業主大會、業委會等制度及運行機制,這也是新時代提高住宅小區業主自治能力的內在要求。  調研還發現,城市基層治理的難點和痛點就在小區的物業管理,但目前人們對物業管理的認識還停留在對「物」和「行業」管理,沒有上升到城市基層治理的高度。
  • 提升物業管理 創建幸福家園 福興生活打造智慧物業「盤錦樣板」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將提升物業管理水平作為惠民生促發展的一件民生工程,秉持「為民、靠民、惠民」理念,推進物業管理標準化建設,健全物業管理法規體系,初步建立「業主自治、標準服務、社區治理、政府監管」工作機制,不斷提升我市物業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用高水平的物業服務換來群眾的高品質生活,為全市群眾創造了一個個幸福家園,打造出物業管理的「盤錦樣板」。
  • 《廣州市物業管理條例》預計2020年年底頒布
    原標題:《廣州市物業管理條例》獲通過   你家小區成立業委會了嗎?每年交的物業服務費都用到了哪裡?   關於業委會成立難、物業服務費用在哪兒等市民非常關心的問題,《條例》首次提出成立物業管理委員會,破解業主委員會「成立難、決策難、換屆難」,物業服務企業「監管難」等物業管理深層次問題,並要求物業服務企業每季度公布物業服務費的收支情況。   從1998年至今,廣州市全市已成立業主組織976個,但在全市3000多個住宅小區中的佔比僅三成左右。
  • 業主欠費不繳 物業節前走人石家莊某小區失控
    從春節前開始,裕華區富沁園小區的物業突然「走人」,整個小區至今處於失控狀態:門衛無人值守,樓道衛生沒人打掃,垃圾堆得像小山一樣。記者了解到,事件的起因還是物業費。  小區垃圾如山  農曆正月初七,節後上班第一天,記者在富沁園小區看到,門衛值班室無人值守。
  • 小區沒有物業歸誰管理 小區物業職責是什麼
    大部分人購買房屋時,都會優先選擇帶有物業的小區,畢竟居住在小區中,最主要所要求的就是生活環境,而能夠規劃環境的,當然就是物業,但因為有些小區會出現變動,所以即便是前期挑選好了,後期也仍舊會出現情況,因此沒有物業的狀況也就出現了,那麼小區沒有物業歸誰管理?小區物業職責是什麼?
  • 《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亮點解讀
    陳寒松說:「當時與很多部門溝通,得到的最終答案都是要成立業主委員會。」據了解,從2014年業主委員會籌備組成立開始,到利澤西園小區業主委員會正式成立,中間經歷了兩年時間。在回憶起這段經歷時,陳寒松表示:「這是一個很麻煩的過程。」在包括老舊小區在內的很多小區中,業主自治管理意識不強、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運行不暢甚至缺位導致的物業管理混亂問題並不是「個例」。
  • 一個物業自治小區的垃圾分類之路
    見習記者蔣玉紅 本報訊走進恆晟逸家小區,垃圾分類標識醒目,垃圾分類投放點設施齊全,環境乾淨整潔,很難想像這是一個沒有物業管理公司的小區。「自從垃圾分類開始以後,城管和社區工作人員就經常到我們小區裡來上門宣傳,我們也意識到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開始想如何落實到位。」
  • 公益頭條現場:東新抗疫「物語」 走在疫情前線的物業人
    東新街道下轄16個社區、5個經合社,52個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小區41個,有業委會小區26個轄區內的物業企業、業主群眾也充分發揚志願服務精神,積極主動參與防疫工作,堅決打贏群防群治的疫情阻擊戰。為進一步關心關愛疫情防控一線物業企業工作人員,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物管站聚焦基層,充分發揮「統籌協調、指導監督、管理服務、共治共享」職能作用,在基層一線生動實踐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
  • 小區物業公司給業主換電錶 業主懷疑新電錶「走得快」
    對此,物業公司表示,換掉的老電錶已「超期服役」,新電錶已經過相關部門檢定,更換費用全部由物業公司承擔。反映:物業公司更換電錶,業主懷疑新電錶「走得快」「這幾天,物業公司正在給業主家換電錶,我們懷疑新電錶『走得快』。」
  • 物業管理消防通道「肌無力」
    當消防通道停車被發現時,不少車主給出了「辦事臨時停一下不打緊」「我是來訪的親戚朋友」「我住在小區就可以停」等理由。細究一下,會發現其周邊確實車位緊張,似乎情有可原。但這是以犧牲整個小區居民的安全為代價,因而將消防通道作為備用車位實不可取。現實中,物業公司、社區在面對這個問題也頭疼不已,處於有管理之職,無執法之權的尷尬境地,只能盡力勸解,依賴市民的自覺與自律。
  • 海寧打造「紅色物業」工程 化解物業管理「千千結」
    以「四個優先」(擁有業主身份的社區班子成員優先、退出現職領導崗位的黨員幹部優先、擁有法律等專長的黨員幹部優先、機關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幹部優先),「兩個側重」(鼓勵引導機關、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幹部,以及黨員律師等參與業委會競選)原則推薦業委會成員,劃定黨員比例不少於40%的「硬槓槓」,為居民自治工作打下「紅色」基礎。三是組建一批「紅先鋒」,奠基支部戰鬥堡壘。
  • 【瀟言物語】權利≠為所欲為,物業管理需「入籠」!
    年初疫情較嚴重時,為了管控需求,很多小區都實行了半封閉式管理,禁止非小區人員出入,小區人員出入也需要通行證。可禍不單行,張女士隔壁鄰居的房子偏偏在這時漏水了。走又不能走,修也不能修,鄰居無計可施,只能求助物業。物業一想,一牆之隔的空房不是沒人住嗎?不如先搬過來應個急,暫住一下。張女士一聽,也表示理解。天災當前,鄰裡之間互助一把無可厚非。
  • 保定:小區業主財物被盜,物業不作為反為難業主,律師:不合法!
    孫先生認為是因為小區物業長期不作為,才導致了盜竊案的發生。孫先生與其他幾戶業主採取暫緩交納物業費以示抗議,誰知卻被物業斷水斷電。律師稱雙方行為均有不妥,物業此舉不合法。業主如果遇到物業公司因為業主未按時交納物業費而採取阻止業主正常充值水電費的情況,業主在收集到確切證據的前提下,有權向物業監管部門進行舉報;業主也可依據《侵權責任法》向物業公司主張責任,要求物業公司賠償對自己的侵權造成的損失;如果物業公司遇到業主拒交物業費,可通過法律途徑進行催繳,而不應當採取其他非法手段。
  • 樓宇物業管理——業主滿意度調查報告
    夏季到來時,小區在「庭」前河水中會撒些魚來供人觀賞,有些人帶著孩子來河畔賞魚、餵魚,不失雅興。「庭」前的噴泉設施有些貌似亢山廣場中的大型噴泉池。在不開泉水時,還能在廣場中搞些家用商品交易活動,這使得業主足不出院就能了解市場商品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