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房價上漲限制未買房居民消費,如今房地產導向有新意

2020-12-23 騰訊網

房地產很重要,重要的不是它可以繼續被鼓吹,可以繼續影響其他實體經濟的發展,而是更應該去解決房地產的問題。這次會可以說非常鮮明地把房地產問題高度化,解決好大城市住房問題被擺到了檯面上。

所以對於過去我們說房地產到底有沒有擠壓老百姓消費,我認為再爭論已經毫無意義,因為你被擠壓了,就一定有人沒有被擠壓。為什麼這麼說呢?對於有專家表示,房地產非但沒有擠壓消費,反而還為他們創造了財富。這話不能說錯。但是對於廣大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買一套房並沒有因此而讓財富得到實質提高。

這就是所謂的紙面財富。坐擁千萬房產卻過著乞丐般的生活雖然有點誇張,但確實是血淋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高房價成了有錢人的賺錢工具,成了炒房者的財富工具。

這次國家認識到大城市的住房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其他消費,可見是當務之急需要解決好的。

12月19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張宇在論壇上表示,住房問題是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主要堵點,要通過增加租賃住房的供給,降低人民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所需要付出的住房支出。居民的「錢袋子」受限於住房市場,使得牽引供給的需求無法有效形成。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而租房市場對此起到了有利的緩衝作用。

這似乎與我們的會議完美地形成了有效印證。要想讓經濟問題增長,過去的老路行不通了,而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將主要通過消費來拉動,而且更傾向於內循環,房地產必須創新發展,把過去過度擠佔的資源讓出來。

怎麼辦?如果大家還為住房發愁那就不可能有消費的大幅增長。因為廣大老百姓受住房消費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有報告顯示,我國城市家庭更偏好買房,住房資產佔比高達77.7%,接近8成,是美家庭住房資產佔比(34.6%)的2倍之多。

曹德旺的話或許更實際,「我們是有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但我們大多數人最大的消費支出可能就是花錢買房子了。除了房子,可能大多數人平常真正的消費需求和支出並沒有多少。而且特殊時期還沒有真正過去,消費還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是我們真的愛買房嗎?不是,而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在我看來,張宇教授說得比較含蓄,他認為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其實買了房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受到了影響。沒買房的攢錢買房,買了房的就輕鬆了嗎?顯然不是。

我不想販賣焦慮,因為無論有房沒房都是自己的選擇,沒必要過於焦慮,希望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我們要理性認識到,買了房的約束力更強一些,因為每月要給銀行還貸,這種壓力可能更大一些,但你完全可以很享受有房的日子,心理上享受,可事實上消費水平自然是會受到影響的。

12月20日,北大國發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房價太高不利於勞動力流動,造成內循環「堵點」。一是戶籍制度阻礙了勞動力的流動,二是房價太高也不利於勞動力的流動。「我們應該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並且在房地產上面回歸『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樣的政策導向」。

住房問題說到底是高房價問題,但顯然解決問題不可能繼續延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路,我認為堅持房住不炒這個路子是對的,特別是租房市場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接下來化解高房價問題並且拉動消費非常重要的一環。

如何打消過去大家不願意租房的顧慮?我認為新的政策導向已經有新意了。

第一,堅持房住不炒,構建房地產市場穩定格局,大家不用再過多擔心今天不買房明天就大漲,房價穩定了,大家就不著急了,該買房則買房,而且大漲預期降低了,欲望也就弱化了,我敢說過去大多數買房是衝著房價上漲去買的。

第二,再次強化租購同權。大家不願意租房,很大程度上由於租房不能享受到買房的落戶、入學、醫療等方面的權益。雖然不可能完全同權,但是可以無限拉近這種距離感,不能完全割裂。

第三,為租賃市場提供更為豐富的用地保障,包括傳統的土地供應,還包括集體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閒置土地等。這些可以有效增加住房供給,穩定房價穩定租金,按照自住原則可以真正解決新市民等的居住問題。

第四,監管會更加全面到位。過去在這方面是欠課的,此次大篇幅地部署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可以看出未來在這方面的一個力度,監管也一定會更加完善。只有租賃環境改善了,大家才敢租房願意租房。

相關焦點

  • 房地產導向有新意,消費受影響?看看專家們怎麼說
    居民的「錢袋子」受限於住房市場,使得牽引供給的需求無法有效形成。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而租房市場對此起到了有利的緩衝作用。這似乎與我們的會議完美地形成了有效印證。要想讓經濟問題增長,過去的老路行不通了,而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將主要通過消費來拉動,而且更傾向於內循環,房地產必須創新發展,把過去過度擠佔的資源讓出來。
  • 北大專家:房價上漲限制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張宇19日在第二十二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表示,住房問題是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主要堵點,要通過增加租賃住房的供給,降低人民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所需要付出的住房支出。
  • 社科院預測,明年房價上漲5%,炒房未完全控制等3大問題待解
    大家不要一聽到房價上漲就緊張,其實沒那麼嚴重,實際上這是穩定的前提,你要看到漲幅是下降的,也就是說,只要漲幅慢慢降下來,房價就可以穩定下來。  3、房地產擠出效應有所增加。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很好理解。一邊是快速復甦回暖的房價,另一邊則是遲遲難以回升的消費。為什麼呢?有錢的買房了,沒錢的攢錢買房,哪還有閒錢去消費呢?  房地產過度發展扭曲實體經濟發展,進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這必然會對老百姓(603883,股吧)的消費形成強烈的擠出效應。
  • 房地產暴富時代結束,專家:房價上漲是好事,說明人民越來越富有!
    房價漲得越兇,買房的人就越開心,不過總有一小部分人喜歡用小手段炒房,哄抬房價為自己謀取利益,甚至連不少鼎鼎有名的經濟專家教授也出來為「房價上漲」站臺,絲毫不顧還沒買房的人心情
  • 經濟內循環背景下,我們能否「低價」買房?黃奇帆道出房價真相
    消費的佔比將越來越大,而且值得重點關注的是,這個消費,這一消費大部分將由國內消費者完成。簡單來說經濟內循環就是完成「自給自足」的一個過程,當然這個和早年「自產自銷」還是有著明顯的差異,如今內循環的動力,注重的是科技發展的,擴大內需以及促進支柱產業發展來加速經濟。因此也有很多人表示了擔憂。那麼經濟「內循環」,對房價會產生影響嗎?該不該買房?
  • 為什麼房價低的時候沒人買房?房價上漲,買不起了,後悔怎麼辦?
    房價低的時候大家沒有關心房地產市場,也沒有打算買房,而房價高的時候反而想要買房了。你知道嗎,在房地產市場裡面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當房價還是很低的時候,根本沒有人關心,也沒有那麼多的人想著要買房。所以在價格表現特別低的時期,我們看不到大量人群搶房,也看不到深夜排隊買房,房地產市場表現得非常的疲軟。
  • 房價又開始上漲了嗎?現在是最佳的買房時機嗎?
    房地產市場非常的複雜,房子涉及到的金額也特別的大,買房對我們普通人群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我們常常受市場情緒的影響,一會兒要買房,一會兒又特別猶豫。2020年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關注起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了。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人群買房都是追漲殺跌的,看見房價上漲,做什麼也要買一套房子。
  • 房價還會上漲,剛需買房是「撿漏」,而不是「站崗」
    從數據上來看中國的房價無疑還在不斷上漲,但是如果從房價走勢來看,中國房地產已經出現明顯的降溫。所以說現在的樓市行情十分的複雜,對剛需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觀望,等待房價徹底穩定之後再出手買房。不過現實卻不允許購房者這樣做,因為專家預測未來10年裡還會有將近2億農民進城落戶,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市場上依舊會有源源不斷的購房需求。儘管所有人都希望等到房價徹底穩定之後再買房,但在切實的需求之前,剛需卻根本不可能保持觀望態度,因此這些購房者都面臨一個現實的問題,那就是2021年買房到底是「撿漏」還是在「高位站崗」?
  • 房價一直上漲的原因是什麼?未來的房價會暴跌嗎?
    房地產市場實在是太複雜了,但房子對我們普通人群又太重要了,我們不得不買房。所以有一些朋友在問,為什麼房價一直上漲不下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看看房價上漲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未來的房價會暴跌嗎?因為城市的發展會給我們提供更好更多的就業環境,人口的不斷流入就有了新的購房需求,就會釋放購買力,支撐房價上漲。第2個原因,成本的支撐。
  • 一旦房價納入通脹,意味著不能隨便印錢了,但這比房地產稅還難
    而在中國,基本等同於房價納入通脹。根據《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中國城鎮家庭資產中,住房資產佔比74.2%。中國最能反映通脹的指標是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它反映的是大家的生活成本,生活質量,生活品質。
  • 2021年能買房麼?等調控,還是等反彈?曹德旺與任正非觀點一致
    對於曾經的炒房浪潮來說,確實很多人熱衷於買房,並且將買房作為一項穩賺不賠的投資項目,但是隨著房地產泡沫經濟的消失,很多消費者也理性地認識到買房不再是剛需,同時也不能夠成為他們實現投資的唯一方式。因此,對於這種大眾消費商品來說,消費者目前選擇的是更為審慎對待。
  • 北師大教授:中國房價其實並不高!你買不起房子不代表別人買不起
    所以對於在城市定居發展的人來說,買房真的是一個必須經歷的事情。但是由於房價越漲越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買不起房子,或者很多人購買了房子之後生活壓力非常大,生活幸福感低。因此人們都希望能夠出臺房產稅,通過徵收房產稅打擊炒房現象,能夠讓房價跌下來。但是面對現如今這麼高的房價,有不少經濟學家和房地產專家卻認為房價還並不高,房價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 房價有多高?專家:看不到泡沫,徵稅會使房價上漲
    前不久,北大經濟學院院長董志勇表示:不要汙名中國樓市,房地產仍然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支柱,目前為止還沒有泡沫。談到我國是否應該抑制房價上漲問題時,經濟學家張五常表示:應該讓房價漲。他還說:「泡沫問題,我看不到,我覺得管得太嚴。」
  • 房價上漲帶來財富增值?專家的屁話不能全信
    房價上漲並沒有給居民帶來多大害處,反而還成就了居民財富增值。 4月28日,孟曉蘇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的採訪時,說了上面一番話。 孟曉蘇是誰?這可是個大人物。不信,請看「孟曉蘇」的百度百科介紹。
  • 「四大信號」出現,未來房價或將出乎意料?是否應該買房已經明了
    這些年房價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高,有數據顯示,全國房價在10年間平均上漲了4倍左右,2010年深圳的房價平均在14000/平左右,而到了20年10月,房價已經上漲了389%,達到54475/平。深圳在10年工資平均4205元一個月,而今年秋季的工資一個月卻只有10453,只有248%的漲幅。
  • 為什麼一線城市房價那麼貴,該在一線城市買房?還是回去買房?
    要搞清房地產的邏輯,最基本其實就是人始終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村裡的想進城定居,三線居民想買二線的房,二線的想買一線的,這就造成城市的人口波動。在不考慮嚴重通脹的,情況下人口下降的城市,長遠看房價一定跌,人口增長的城市,長遠看房價一定漲這是根本的邏輯。
  • 專家說房價越高越好,代表百姓財富越多,官媒發話:念好穩字訣
    當下,不少人人月收入的八、九成都用來供房貸,無力消費已成為常態。一二線城市的房子,不少人要花二三十年才能買得起。雖說如此,還是有一些專家希望房價越高越好,這代表著百姓的財富越來越多。長此以往,房價依舊會繼續上漲。無獨有偶,北師大教授董藩表示,房地產不能只是調控限制,也應該鼓勵支持。他甚至表示,結婚時男方不買房就是對女方的不負責,子女不給父母買房,就是不孝順。
  • 國家態度十分堅定,買房要想清楚了!
    而對於樓市來說,受到的影響也是不小,年後面臨無人買房的尷尬情況,就算是可以在網上買房,但交易量也是寥寥無幾,可以說上半年樓市遇冷。到了下半年時,很多人都覺得樓市想要恢復火熱,來一波降價促銷是必然的事情。但實際上,樓市的情況超出了很多人的預算,有些地區的房價反而逆勢上漲,當然上漲幅度不是很大,像深圳之前房價上漲速度很快,立馬就被調控政策抓緊,房價又回歸正常。
  • 「深度分析」瀋北房價上漲空間有多大?
    而相對於其他區域,目前房價較低的瀋北新區自然成了此類購房者的首選。那麼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瀋北房價上漲空間有多大?現在購置的房子在未來能否順利出售?筆者將從瀋北房價的上漲及制約因素,未來二手房主要購買群體,購房思路方面進行分析,幫助購房者理清思路。
  • 樓市有沒有泡沫?北大教授否認,院士經濟學家:徵稅會推高房價
    而對於有沒有泡沫我覺得就有爭議了。樓市真的沒有泡沫嗎?我認為如果大家現在還在爭論有沒有泡沫那就是最大的泡沫。有人說,就因為樓市有泡沫,所以不能破,那麼房價就得繼續漲下去,還說這麼多年不也沒事嗎?這不是掩耳盜鈴的思維邏輯嗎?就好比說,你喝酒喝出了毛病,你非但不承認,反而說自己沒病,諱疾忌醫,更要堅持自己一定要繼續把酒喝下去,認為否則斷了酒就會出更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