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都很喜歡把自己的小孩送到奧數補習班學習,但是好像效果都不是特別好,很多家長私信問我,到底有沒有必要去送小孩到奧數班,因此小編在這裡寫一篇文章來跟大家聊聊。首先來說不要問奧數有沒有必要學,要問你的孩子是否喜歡奧數。平心而論,學好奧數對升學絕對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因此而逼迫自己的孩子去學習奧數那就是兩個字——作死。
家長呢,首先要有個覺悟,小孩子這種動物,是不懂事的,能在高一高二就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都算是及早開悟了,我都到高三才驚覺歲月已晚,不能再浪下去了。怎麼來引導小孩學奧數?這個說法顯得太功利了,換個說法,怎麼引導小孩勤思考?奧數本身就是思維的競賽,奧數學得好的那票孩子,思維都非常活躍,拿到一個問題,就開始各種角度琢磨著怎麼來解決,而奧數的題目,恰恰是需要孩子們多想或者歪想,只要小孩養成了勤於思考的習慣,再把他騙上奧數的不歸路要容易得多。
我一直還記得小學時的奧數老師,一個超有趣的老頭,我是從象棋興趣小組被騙過去的,同學們來自航模小組,動物模型小組,還有給小貓小狗做窩的什麼小組。這些興趣小組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象棋中衡量局勢,航模如何調重心,模型要控制比例,給貓狗做窩要有平面——空間的概念,這些看上去和奧數風牛馬不相及,其實已經鍛鍊了孩子的思維能力。他能從思考和實踐中獲得樂趣,這個學習的態度就非常端正了,後來我們一群人就沉迷奧數,不能自拔。
小編個人的建議是:用刻意參加奧數班,在一年級到三年級主要還是靠家庭教育,這個家庭教育指的不是代勞,作業檢查之類,我們很多家長由於懂孩子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時候的數學知識,就很願意在孩子完成作業後給他檢查,然後指出他的計算錯誤,然後批評,哎,你怎麼這麼簡單的都不會啦。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讓孩子從小養成了消極對待的心理,沒有學數學的興趣,因為他沒有了成就感。在初學者來看,信心比什麼都重要。這個階段,家長應該以陪伴和鼓勵為主,切不可急躁,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不要從小就拔苗助長報各類文化課輔導班而疏忽於家庭教育。
家長可以這麼做,在孩子做數學作業的時候,自己陪伴在旁邊看一看數學類的通俗書,比如《這才是最好的數學書》,《數學與生活》,《數學的語言》。然後平時給孩子講一些數學故事。用數學小知識解決生活中出現的難題。然後在孩子犯難或者考試失意的時候鼓勵孩子,加油。
數學最本質、最核心的部分是純數學,只有純數學才可以感受到數學的真與美。應用數學不一樣,一般不是用真和美來衡量,而是以應用的廣度和效用來衡量。真正對數學有興趣、有才華的孩子,應該去研究純數學,才能做出較好的貢獻。一些頗有天賦學數學的孩子,因受到家長的影響而轉向應用甚至轉行,其實是頗可惜的。
總結的說,我覺得家長們別急著先給孩子報班,多花點時間培養起孩子的興趣,陪著孩子下下棋,和孩子一起做做航模等等,讓他知道思考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比急吼吼給孩子灌知識要溫柔也有效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