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養殖,鳳縣何以穩居全國第一?

2021-02-18 鳳縣宣傳


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圈養林麝約9900頭,其中陝西圈養8000餘頭,而寶雞鳳縣就圈養了7000餘頭 ——

1.養殖歷史悠久 農戶參與度高

一場秋雨過後,8月17日下午,記者與鳳縣科技開發中心副主任羅永忠一行驅車前往位於鳳縣留鳳關鎮的林麝養殖基地。一路上,羅永忠向記者介紹起了鳳縣林麝養殖的概況。「現在,全國圈養林麝9900頭,其中陝西圈養8000餘頭,而鳳縣就圈養了7000餘頭。鳳縣能成為全國最大的林麝人工養殖基地,可是相當不容易。要知道,最少的時候林麝已經不足百頭,瀕臨滅絕。」羅永忠說。鳳縣有養殖野生動物的傳統,如養麂子、蛇、野兔等,是寶雞傳統養殖大縣。1980年至2000年,非法獵殺野生林麝非常猖獗。為保護這一瀕臨滅絕的珍稀物種,鳳縣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人工飼養林麝,經過20多年的不斷摸索和總結,探索出了一條林麝保護與發展並舉之路。讓原來不足百頭的林麝,發展到如今的7000餘頭,規模佔到全省存欄總數的80%、全國存欄總數的70%以上,鳳縣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人工林麝養殖基地。


據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站長郭海介紹,林麝屬國家瀕危、珍貴的一級保護動物。雄麝所產麝香是珍貴的中藥材,具有「通諸竅、開經路、通肌骨」的功效,還可作為上等的香料原料。麝香用途廣泛,其價格可與黃金相比,有史以來,就是我國戰略儲備物資。目前我市林麝存欄約8000餘頭,林麝養殖基地主要集中在鳳縣、太白、隴縣、眉縣。

說話間,記者一行來到了留鳳關鎮麻峪河村,見到了該縣第一個成功養麝人——陳樹民。「我從1986年起開始探索林麝人工養殖,到現在有近30年了。」陳樹民說,他先在家裡養了5頭,在有關科研和野生動物保護單位的參與指導下,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林麝馴養、繁育、防疫及活體取麝香技術。很快,縣內林麝養殖發展從麻峪河村到河口鎮,再到平木鎮,逐漸覆蓋到了全縣多個鄉鎮。很多新進入林麝養殖行業的養殖戶有問題都會去請教他,為了讓養殖戶儘快掌握林麝養殖技術,他與當地的林麝養殖能手共同編寫出了1.2萬字的《林麝養殖技術手冊》供養殖戶學習參考。


不僅如此,陳樹民還是林麝「剖腹產」方面的權威。今年上半年,陳樹民做的38例林麝難產手術全部成功。現在,陳樹民成了林麝產業的帶頭人,由他參與成立的鳳縣海興林麝養殖股份有限公司有48個養殖分公司,共養殖800隻林麝。「目前麝香市場價格是每克400元,一隻成年雌麝可產兩隻小麝作為種源,每隻售價在3萬元-4萬元。公司年產值200多萬元,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加入公司,養殖林麝。」陳樹民說。

8月18日,記者來到號稱「林麝養殖第一村」的鳳縣平木鎮劉家莊村,村支書袁小榮說:「我們村247戶居民,養殖林麝的就有85戶,佔到全村總戶數的34.4%,2014年存欄量達到950隻,人均純收入10500元,林麝養殖產業的快速發展,使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全村120戶群眾購買了摩託車,23戶家庭購買了小轎車,有些養殖戶還在縣城及寶雞市區購買了商品房。」

2.植被多氣候好 麝香品質一流

「鳳縣自古就是野生林麝的適生區,在原棲息地養殖再好不過了。」鳳縣林業局局長毛忠生說。

8月18日下午,天下著毛毛細雨。在鳳縣河口鎮安河寺村的一處養殖基地裡,幾隻林麝安靜地臥在屋簷下四處張望。鳳縣地處秦嶺腹地,森林覆蓋率高,原來山裡就分布著野生林麝,當地老百姓對林麝並不陌生。

據了解,中科院還曾專門針對鳳縣林麝養殖為何成功率高做了進一步調查和研究。中科院西安分院 (陝西省科學院 )科普演講團成員、林麝研究專家劉文華告訴記者:「鳳縣地處亞熱帶與溫帶分界線,冬無嚴寒,夏無酷熱,雨量適中,資源豐富,是全國最適宜林麝生存的地區。林麝養殖成功最早始於留鳳關鎮,除了陳數民本人善於鑽研外,這片區域海拔比較低,野生植物裡面的藥用成分比較多,給飼料研製提供了依據,這也是這幾年林麝養殖產業發展比較快的重要原因。」

鳳縣野生動物管理站站長李忠傑說,鳳縣地區的林麝發病率低,品種優良,除了草的品種豐富以外,當地村民還會添加一些精料,比如鳳縣當地產的蘋果、南瓜、蘿蔔等,不同階段用不同的配方,這樣林麝的營養結構就全面了,自然生長得好。

「麝香是國家戰略儲備物資,需求量很大。鳳縣所產麝香為『秦香』,麝香酮含量佔整個麝香的比例在2.0%到2.5%,在全國來說都算高品質。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我們每年需要100公斤麝香來製作藥品。」四川逢春製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蔣本模說,目前,他們已經與陝西省動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了林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時聘請了中科院、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等機構的10名專家,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勁的技術支持和優質的技術服務,推動鳳縣林麝養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3.引領朝陽產業 助力林麝養殖

鳳縣林麝養殖走在全國前列,絕非一日之功。除了悠久的養殖歷史、優良的自然環境,當地政府將林麝養殖作為山區人民脫貧致富的好項目大力扶持。

鳳縣科技局局長來彥平說:「縣上曾出臺多項扶持政策支持人工養殖林麝。如繁育一頭仔麝補助1000元,從外地引進一頭補助3000元,新建100間圈舍補助5萬元。很快,養殖戶達到了300餘戶,並受到有關科研單位和專家的關注。」來彥平說,除了這些扶持政策,養殖林麝的農民由上級野生動物保護部門負責培訓,同時在陳樹民的養殖場實習,在掌握了基本的養殖技術後,再批准開辦養殖場。此外,每年由縣野生動物保護站牽頭,邀請有關專家和養麝大戶對養殖戶開展兩次集中培訓。

林麝養殖規模逐年擴大,帶動了一批農民脫貧致富。然而,新的難題也開始出現。劉文華說:「首先,隨著種群擴大,鳳縣當地的野生飼草資源有限,在採草旺季有些養殖戶不得不到遠離村子一二十公裡的地方去採集青樹葉,以備過冬乾草飼料。其次,一些養殖基地開始出現種源和麝香飽和狀態,養殖戶處於被動,調配一對幼麝,往年費用在6萬元左右,而從去年開始下跌到4萬元甚至3萬元,農戶養殖林麝顯得信心不足。」

對此,劉文華也表示,這些問題需要科研部門專家繼續研究,下一步要在青儲飼料和顆粒飼料的開發方面取得突破,保證林麝擁有營養均衡的充足食料。

與此同時,縣科技局、林業局會同國內多家龍頭醫藥企業開展深度合作,通過招商引資,先後與寶雞秦峰野生動植物有限公司、漳州片仔癀集團公司、四川逢春製藥有限公司等深加工企業開展合作,讓農戶養殖與企業產銷形成「一條龍」產業鏈,加大開發和創新能力。「有人說現在養殖林麝市場飽和了,但我認為今年才剛剛起步。」鳳縣劉家莊林麝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長江說,為了進一步實現異地調配,解決種群品種退化問題,減輕農戶養殖壓力,他們合作社已經同山西、甘肅、河南、貴州、重慶籤訂了意向書,協助外地籌建養殖場地,提供技術和人員支持,按照政策法規要求,向省外進行調配。

記者了解到,前不久,陝西省林業廳專程到鳳縣考察,當了解到縣內林麝養殖飽和的現狀後,安排縣林業局編制林麝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著力解決林麝養殖繁育發展事業當中遇到的問題及未來產業發展方向,這無疑給養殖戶帶來了新的期盼。

從人無我有到做優產業

鳳縣發展林麝養殖,走的就是「人無我有」的特色之路。有了「特色」這把金鑰匙,農民增收之基更穩,打開市場之門更易,發展之路更寬。

特色是抵禦市場風險的「保護傘」。麝香本質上仍是商品,依然要受供求關係等大氣候影響。然而,正是由於存在「特色」,使得其生產很難被其他地域複製或者說「山寨」。如此一來,麝香自然在市場上更「吃香」,農民自然賺得盆滿缽滿。

目前,鳳縣林麝養殖已經走在全國前列,「做大」已經實現,如何進一步實現「做優」?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點著手:一是養殖管理要進一步優化,由粗放式養殖向精細化、科學化方面轉變,飼料的配比、圈舍的衛生條件等都要進一步優化,使飼養規模和飼養水平都達到一流水準。二是市場要優。目前該縣的產業主要集中在麝香的深加工和林麝種源的調配上,而鳳縣作為旅遊大縣,林麝養殖能否嘗試向旅遊方面拓展?很多外地遊人雖聽聞鳳縣是林麝養殖大縣,卻從未見過林麝長什麼樣,鳳縣或許可以嘗試開放部分林麝養殖基地,讓遊客了解林麝、麝香的同時,也為縣上增加一個農業旅遊項目。三是品牌要優。鳳縣的林麝作為特種養殖,目前鳳縣人知道,製藥公司及行業內部的人知道,野生動物管理部門的人知道,但包括寶雞市民等許多人還真不知道。因此,鳳縣要打造出自己的林麝產品品牌,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做優產業」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卻是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鳳縣科技開發中心副主任羅永忠:

創建聯戶入股新模式

林麝養殖前景廣闊,是一項朝陽產業。今後,林麝養殖產業的發展,應繼續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原則,在積極爭取林麝養殖基地建設、種源調配等方面政策適度寬鬆的同時,大力推廣林麝養殖聯戶入股模式。養殖起步階段,既要建養殖場,又要調運種源,一次性投資較大,家庭經濟狀況一般的農戶難以單獨投資養殖,且養殖風險較大。聯戶入股模式可以很好地解決投資大、風險高的難題,以此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良好產業發展格局。

鳳縣林業局野生動物管理站工作人員申小朋:

轉變觀念 依靠麝香見效益

養殖戶要有長遠眼光,把以往依靠炒種獲利的陳舊觀念扭轉到依靠產香見效益上來。充分融合資金、整合場地,依靠進一步擴大林麝養殖規模,提高麝香產量來獲得麝香產品的定價權。同時養殖企業、科研機構等要加大麝產品研發,有效提高麝香附加值,進一步完善產業體系,從根本上解決目前面臨的困難,實現鳳縣林麝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一個縣的林麝養殖規模佔全國的60%!寶雞鳳縣怎麼做到的?
    我省的鳳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嘗試人工養殖林麝,經過30多年的培育發展,目前林麝的人工養殖規模已佔到全國的60%,年產值超過4億元,成為當地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那麼,鳳縣的林麝產業從無到有,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近日,記者深入實地進行了探訪。▼詳情戳視頻
  • 閒諞鳳縣
    先後榮獲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生態縣、中國天然氧吧、國家級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級溼地公園、中國最美小城、中國最佳羌族風情文化旅遊名縣、中國旅遊百強縣、中國最佳投資環境名縣、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遊名縣、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全國十佳縣域旅遊名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國最佳全域旅遊休閒目的地
  • 心繫故土回鄉創業 帶領鄉親共同致富——鳳縣平木鎮劉家莊村徐宣平...
    村裡人自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人工養殖林麝,如今已是遠近聞名的林麝養殖第一村。每年都有外地人到劉家莊村考察學習林麝養殖技術,到村裡遊玩的人也是絡繹不絕。可是因為村上缺乏吃、住等配套設施,大家都是當天來當天回。徐宣平認為,讓遊人住下來消費,就能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山水資源產生經濟收入。於是,他琢磨起開辦度假山莊的事,想要把遊客吸引來。「回鄉創業就是為了帶動更多的鄉親致富。」
  • 立春陝西考察林麝養殖·氣分藥·麝香產地與火試法鑑別
    林麝的養殖場在鳳縣,王哥帶著我們開了幾個小時的車才到他家的養殖場,養殖場由其父母在打理。在陝西養殖的都是林麝。治病需要,可以選用養殖的天然麝香,或人工麝香(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也比下面的好。假毛殼麝香取香:麝香仁養殖林麝挖取出來的麝香
  • 秦嶺深處,養林麝的女子
    >作者 | 陳永明今年是她養林麝的第七個年頭了,林麝也從最初的7條,增加到了107條,她的林麝養殖場在縣內外曉有名氣。我在想,她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她怎麼從漢中最西邊的寧強燕子砭,到漢中最東邊的佛坪縣陳家壩來養林麝的?怎樣從七條林麝發展到了上百條?這期間都有多少酸甜苦辣?她研製的林麝顆粒飼料,申報專利,最近獲得了國家專利證書,經濟效益如何?我一直想有機會能單獨與她聊聊。
  • 寶雞鳳縣這個「十八省」之稱的村子是如何成功「突圍」的?
    素有「十八省」之稱的鳳縣黃牛鋪鎮石窯鋪村,由於有多個省份人口雜居,人們在生活方式、思想理念、文化追求等方面各有不同,在很長時間內,村裡經濟發展遲滯不前,矛盾易發多發……是一個典型的窮山村。然而,在2019年,石窯鋪村被命名為寶雞市美麗鄉村示範村,並連續兩年被黃牛鋪鎮表彰為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
  • 哆啦A夢說:「帶靜香去鳳縣……」
    有喬木、灌木360餘種,林地面積167917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近1318萬立米,全縣森林覆蓋率75.8%。境內秦嶺巍峨逶迤,嘉陵婉轉秀麗,幽泉飛瀑、溶洞石林、高山草甸等自然景觀獨特雄奇,秀美無比;村落民居山水環繞,花草繁茂,嶺南特色濃鬱。近年來,鳳縣大力實施「旅遊興縣」戰略,開發建成了七大特色景區和秦嶺花谷旅遊產業帶、成功塑造了「秦嶺花谷、氧吧鳳縣」旅遊品牌。
  • 七彩鳳縣變出來的「加速度」——鳳縣綠色工業轉型發展工作紀實
    然而一年前,主要依靠礦業為主的鳳縣,全縣38家礦業權全部退出,財稅收入斷崖式下跌。加之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40年一遇的「8·16」洪災,可以說是極不平凡、極不容易、極不簡單的一年。在重重困難、道道難關面前,什麼原因使鳳縣實現了華麗轉身?
  • 民間鸚鵡大王,養殖規模全國第一!
    12日,在左臘祥的鸚鵡養殖基地,一對對色彩斑斕的鸚鵡被工人們分別裝進備有小米、竹葉菜的籠子裡。籠子的吊牌上寫好了收件人地址及姓名。記者數了數,足足有60籠,它們將坐「專車」送往武漢天河機場,再分別乘坐不同的航班,飛往昆明、貴陽、成都、南寧、福州等地,與它們的新主人相見。    鸚鵡除了觀賞,東南沿海地區許多人祝壽時,有放飛的習俗。市場一直很好。
  • 陝西皇冠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監測到野生林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4月1日,皇冠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整理野外紅外線相機監測影像資料,發現在多個點位拍攝到野生林麝活動的照片和視頻,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在保護區內首次這一發現填補了寧陝縣野生林麝監測影像資料空白,證明了皇冠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優良的生態環境已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境內生物多樣性豐富。林麝屬麝科麝屬動物,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瀕危物種。
  • 鳳縣新民街大變樣!「整容」後的它,你認得出來嗎?
    >【鳳縣最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鳳縣宣傳---中共鳳縣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權威、全面、詳細、及時的發布鳳縣新聞資訊,傳遞群眾心聲,密切黨群聯繫,記錄發展進程!就在2008年,亞洲第一高噴泉驚豔亮相後,鳳縣這座小山城迅速走紅,頻頻亮相媒體頭條,鳳縣借勢傾力打造旅遊休閒城市,「大秦嶺的會客廳」、
  • 在熊貓的「保護傘」下,林麝和亞洲黑熊消失得更快了
    較真要點:現有的熊貓保護區規划過程中沒有覆蓋亞洲黑熊等物種所需要的低海拔次生林、灌叢和河谷區域,一些關鍵物種的棲息地沒有得到恢復,所以亞洲黑熊和林麝的數量在減少。
  • 《2020鳳縣全年賞花時間表》按月打卡,看遍花樣鳳縣!
    陽春三月,七彩鳳縣——大秦嶺的會客廳,處處透著盎然生機。在鳳縣,除了有綠水青山,還有賞不完的美麗花卉。想知道鳳縣哪裡可以看到各種花兒嗎?現在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份《2020全年賞花圖鑑》,何處開、開何花、何時開,一年四季想去哪賞花都可以~讓我們一起走進鳳縣,走進
  • 西安至鳳縣旅遊專列將開啟常態化模式
    12月5日由西安鐵道國際旅行社組織的西安至鳳縣旅遊專列Y775次抵達鳳縣,此次開行的Y775次旅遊專列是西安鐵道國際旅行社常態化開行西安至鳳縣旅遊專列的探索。與本次旅遊專列同行的還有由西安鐵道國際旅行社、西安海外、陝西運通、西安中旅、曲江國旅、陝西中旅、陝西盛隆國旅、西安春秋、榮華集團、寶雞金橋、寶雞青旅等11家旅行社組成的研學考察團,深入鳳縣實地考察研學旅遊資源及旅遊線路,商談西安至鳳縣旅遊專列常態化運行的深度旅遊合作事宜。12月6日上午,召開了西安至鳳縣旅遊專列常態會化開行座談會。
  • 2020中國·環秦嶺第四屆自行車聯賽鳳縣精彩收車
    10月18日,「我要上全運」2020中國·環秦嶺第四屆自行車聯賽(寶雞鳳縣站)暨2020首屆鳳縣山地自行車越野賽鳴槍開賽。230餘名自行車騎行愛好者暢騎美麗鳳縣,共享健康生活。賽事採用分站賽形式,是沿秦嶺山脈各沿線地每年舉辦的全國群眾性B類賽事、省級群眾性A類賽事。今年「環秦嶺賽」主題為「綠水青山,行跡中國」,全年共舉辦3站比賽,前兩站分別是寶雞太白站、西安藍田站,寶雞鳳縣站為最後一站比賽。鳳縣站比賽突出「環秦嶺賽」專業化和精細化的特點,以「綠色、文明、環保、健康」為核心理念,以促進體育與經濟、社會、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為目的,推動全民健身蓬勃發展。
  • 柯城鱘魚養殖闖出全國最大基地全球最大魚籽醬加工中心品牌
    柯城鱘魚養殖闖出全國最大基地全球最大魚籽醬加工中心品牌 當他們推薦採訪柯城區利用獨特的冷水資源優勢,發展鱘魚養殖業時,疑惑破解了:該區不但形成了以繁育、養殖、加工、出口、休閒為一體的鱘魚產業發展新格局,一舉成為全國最大的鱘魚養殖基地、國家級鱘魚良種場,目前還正建設全球最大的的鱘魚魚籽醬加工中心,為全國如何處理保護水源地與靠水吃水找到了一條新路,並闖出了一個響噹噹的深加工品牌。
  • 春暖花開,2021鳳縣逛吃模式已開啟,你確定不來?
    鳳州電話區號:0917車牌代碼:陝C性格:熱情、好客、耿直、腳踏實地、多才多藝、不屈不撓人口:11萬榮譽:國家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中國旅遊百強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鳳縣,古稱鳳州,地處秦嶺南麓,嘉陵江源頭,素有「鳳凰之鄉、羌族故裡」之美譽。據《方輿勝覽》載:鳳鳴於岐,翔於雍,棲於鳳。縣域總面積3187平方公裡,轄9鎮66個行政村4個社區,總人口11萬。先後榮獲國家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中國旅遊百強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康養休閒旅遊名縣、中國最美紅縣、陝西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等殊榮。
  • 【鳳縣文藝】小野菊
    鳳縣宣傳:【鳳縣最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鳳縣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