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燒,醫生為什麼就要求檢測C-反應蛋白?今天我們告訴各位答案

2021-01-13 奕煦美食養生

一發燒,醫生為什麼就要求檢測C-反應蛋白?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我們首先需要知道的是現代醫學屬於循證醫學。

其實就是說凡事都需要講求證據的,醫生的醫療行為需要經得起考驗以及查證,不可以憑猜靠估,對於一些比較特殊的病例,尤其是如此。

發燒,在醫學上面叫做發熱,指的是我們人體在各種致熱因素的作用下體溫調節身體中樞功能紊亂能從而引起的主動性的體溫升高(被動性的體溫升高不屬於發熱,比如:中暑)。

一般以超過自身正常體溫的0.5攝氏度為正,比如:身體腋下體溫大於等於37.5攝氏度即為發熱。

如果患者是普通感冒從而引起的發熱,除了發熱之外,很有可能還會出現打噴嚏、鼻塞、流鼻涕、流眼淚以及輕微咳嗽等相關的症狀。

這種情況之下,除非持續性的高熱不退,或者是有其他的併發症,否則是不會懂不懂就給患者監測C反應蛋白的,很多醫生也都是這麼做的。

C反應蛋白是一種炎症反應的標誌物,在感染、創傷、炎症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等相關疾病的過程之中,都很有可能會產生增多。產生C反應蛋白的作用其實酒是抗炎,實際上是我們人體的一種防禦反應。

C反應蛋白和血液之中的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其實都是我們人體的一道防線,「眾志成城」抵抗外來物的入侵。

C反應蛋白的高低有一定的輔助性診斷的意義,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具體的病原體到底是什麼。從臨床的經驗上面來看,C反應蛋白越高,細菌感染的可能性也酒越大,但是還不足以斷定一定是細菌的。

通常在發熱無法確定原因的情況之下,會做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的檢查,這也只是一個初步的篩查手段。通過結果,醫生可以判斷出相關疾病的大致方向,這對於用藥治療可以提供更多的參考。

如果只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發燒,C反應蛋白真的是可查可不查的。如果是有一些比較複雜的情況,比如發熱超過一周以上的,則不但需要檢查C反應蛋白和血常規,還需要做其他的檢查,以確定發燒的病原體。

對於患者們來說,有的時候自己沒法判斷病情的輕重以及複雜的程度,醫生這個時候要求患者做一些輔助性的檢查,可能酒會無所適從或者是抗拒。因為,有一些患者認為,做了檢查醫生好像也無法確定,這裡面就存在一個認識的不對等。

醫生如果看到C反應蛋白的結果之後,心裡應該會需要治療的相關依據,而患者很有可能還會認為你查了這個東西之後,好像也沒有說什麼。

所以,關於針對這個問題,一方面醫生應該說明檢查的目的,解除患者的一些顧慮之外,另外一方面的患者都應該予以理解。

所以說,在實際臨床之中往往都可以看到,一些感染比較嚴重的病例血液分析基本上都是正常的,但是C反應蛋白數值非常的高,這為醫生的治療方案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依據。當然C反應蛋白也有它的局限性。

它的特異性並不是特別的強大,除了感染炎症的情況之下會有所升高,其他一些非特異性的炎症或許也會升高,比如:發生急性的心肌梗塞、風溼類風溼等結締組織病也會有所升高。

總而言之,任何一項檢查都有它的局限性,一些檢查指標之間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具體的檢查是否有必要性,醫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作出抉擇,而不應當做大包圍、浪費式的大檢查。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為什麼要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
    「目前已有100000+的家庭關注我們」 寶寶發燒到醫院看病時,醫生常要求採血做個「血常規+全血CRP」檢查。 不少家長都希望能省去這一針,因為每次扎針寶寶都得哭上大半天,很是心疼!
  • 孩子發燒,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否有必要檢查?
    每次寶寶感冒發燒,都避免不了扎一針,抽一管子血,寶寶又是一頓哭鬧。媽媽們總是想盡辦法又哄又騙,還很心疼。那到底這一針需不需要扎?有什麼意義?出來的報告單該怎麼看?今天的科普小講堂裡,將給您提供答案!
  • 發燒了,為何要查血常規與C-反應蛋白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小孩發燒到醫院看病時,醫生常會要求做個末梢血檢查,通常為血常規+全血CRP。家長們都希望能省去這一針,覺得每次扎針寶寶都得哭半天,很是心疼!   事實上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作為常規檢查的手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血常規能詳細看出病人的感染程度。通過血常規中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指標,可以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提示醫生患兒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如果發現白細胞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那麼病人很可能為細菌感染。如果白細胞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計數增高,那麼提示很可能為病毒感染。
  • 小孩超敏c蛋白反應高是什麼原因
    c反應蛋白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常用的指標,根據敏感性不同可以分為超敏性c反應蛋白和普通c反應蛋白。 c反應蛋白是主要反應有無感染的一個指標,臨床上超敏c反應蛋白範圍在0.5-10之間,如果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偏高,可能跟以下幾種因素有關係:
  • 孩子感冒為什麼總要扎手指 兒科醫生告訴你血常規報告怎麼看
    每當家長聽到這句話時,總是不由得「虎軀一震」。不少家長表示,每次孩子發燒感冒去醫院看病時,都有被要求化驗血常規的經歷。發燒感冒不是常見病嗎?直接開藥治病不行嗎?看著自己孩子被扎手指嚇得哇哇大叫時,家長更是既不理解也不情願。        為什麼孩子感冒發燒會經常被要求扎手指?聽聽清遠市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戴汝均怎麼說。
  • C-反應蛋白代表著炎症感染嗎?醫生:它比你想像的更牛
    經常有一些親戚朋友在體檢後拿著生化結果來詢問,為何我的肝腎功能、血脂等指標一切正常,但C反應蛋白會升高呢?另外一些家長因小孩發燒到醫院門診看病時,抽血檢查後也會經常聽到醫生說:「C反應蛋白升高,體內有炎症,需要抗炎治療。」到底這個C反應蛋白是何方神聖?升高又是怎麼回事?
  • 寶寶半夜發燒,怎麼樣可以快速的退燒?今天育兒專家告訴各位答案
    其實,關於我們最經常遇到的病因不明確的急性發熱(發燒的學名)大家如果了解了這幾點之後,孩子發熱處理起來肯定就不會出現手麻腳亂的情況了。還有就是孩子們發燒還呈現出一種,白天沒有什麼太大的表現,精神啊吃飯啊什麼的都還比較的好,但是一到晚上就不行了,體溫那真的是蹭蹭蹭的往上竄啊。
  • 檢測高敏C反應蛋白 預防高血脂
    謝鴻發表示,膽固醇水平正常,不代表沒有心血管病的風險,呼籲市民定期驗血檢測「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預防勝於治療。  膽固醇水平正常,不代表沒有心血管病的風險。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24.2%的受訪者「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偏高,顯示有罹患心血管病的危機,但其膽固醇水平卻沒有超標。
  • 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其實可以根據早期的表現來進行觀察,血糖高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表現哪?血糖高的表現,老百姓都清楚叫做三多一少症狀。三多其實就是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一少則就是自身的體重有所減輕,所以高血糖的表現就是這三多一少的症狀。
  • C-反應蛋白高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降低:感冒發燒
    說起孩子發熱,帶孩子去醫院,醫生接著就會給孩子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檢查,做血常規家長都明白,看有沒有感染,可是做C反應蛋白是查什麼的,就未必清楚了,不管了,醫生看病我們配合。那麼,C反應蛋白究竟是查什麼的呢?它有什麼臨床意義呢? 醫院會查超敏C反應蛋白。C反應蛋白到底起什麼作用?
  • 人為什麼會發燒?發燒了怎麼辦?
    新冠疫情期間,到處都在檢測體溫,我們都很害怕發燒。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感染了新冠病毒會發燒?平時感冒發燒了怎麼辦?下面,白鯨博士梳理出6個有趣有用的問題,和朋友們聊聊發燒那些事兒。01. 人為什麼會發燒?我們所說的「發熱」或者「發燒」,即體溫高於正常範圍值。
  • 什麼是C反應蛋白?為啥會檢查出炎症?醫生全面做出解釋
    部分人體檢之後,發現自己的報告單上C反應蛋白高,這是怎麼一回事?C反應蛋白是什麼?可能很多人不熟悉C反應蛋白,醫生表示,它實際上就是體內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之一。它的靈敏度很高,一旦身體出現感染、炎症等現象,數值就會上升,所以通過檢測C反應蛋白的值,可以知道體內是否有炎症。
  • 寶寶c反應蛋白crp值偏高怎麼辦?
    一般來講,對於一兩個月、三個月的寶寶,不需要太看重身高,而應該看孩子的體重有沒有達到一個正常的增長的速率,這是很關鍵的。寶寶c反應蛋白crp值偏高怎麼辦?寶寶的C反應蛋白也叫CRP。這一項指標如果檢驗到有增高的情況,首先要看一下寶寶有沒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比如說鼻塞、流鼻涕、咳嗽、嘔吐,或者是精神差、發燒,甚至是持續的發燒。如果有上述情況發生,可能是感染到呼吸道的病毒,或者同時合併了細菌感染的表現。但是如果寶寶沒有這些症狀,單純的只是CRP偏高,也要儘快就診。
  • 媽媽們夏季難題,為什麼孩子總是反覆發燒,答案來了!
    夏季持續的高溫,總是讓很多人難受,甚者患病,尤其是兒童,有的家長發現寶寶一到夏季就反覆發熱,而且氣溫越高體溫越高,服用退熱藥也無法降溫。儘管PFAPA症候群已成為西方國家兒童中最常見的復發性發燒症候群,但診斷和治療方法仍在很大程度上原始且不足。發作通常在青春期前自發停止。由於該疾病的性質,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認為答案可能在於基因組學。在排除綜合症是由單個基因突變引起的可能性後,他們考慮了涉及多個基因的可能性。
  • 各位怎麼看?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各位怎麼看?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癌症雖然發病機率比較的高,但這不是每個人都得的,那也許你是易感的人群,你其他的方面就需要做調整。胸腺肽是一種胸腺激素,這是從動物胸腺之中所提取的一種小分子多肽,屬於生物製品,它可以促使身體骨髓造血幹細胞轉化為T細胞,加速T細胞的成熟分化。
  • 各位真的知道嗎?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
    各位真的知道嗎?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腱鞘炎最怕什麼?腱鞘炎其實就是包繞在身體肌腱外層的滑膜管出現了炎症,這一種疾病會導致患者感受極度的疼痛,導致這一疾病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橈骨莖突狹窄、肌鞘炎、尺側腕伸肌腱鞘炎等,對該疾病進行相關的診斷,然後結合不同類型作出針對性的治療。
  • 每天跑步為什麼還是控制不好血糖?原因是什麼?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每天跑步為什麼還是控制不好血糖?原因是什麼?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跑步確實是可以幫助糖尿病的患者來控制自身的血糖,但是對於糖尿病的患者們來說,運動並不一定可以起到治療的這一作用,起到的也只是輔助性的作用。如果真的想要血糖達標,還是需要運動與藥物或者是胰島素相結合起來。
  • 為什麼不建議高血壓患者乘坐高鐵?原因是什麼?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那麼為什麼不建議高血壓患者乘坐高鐵?原因是什麼?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那麼哪些因素會影響自身的血壓哪?影響高血壓的因素真的太多了,主要是有高鈉類的飲食、肥胖、過量飲酒、年齡、糖尿病、精神緊張、身體不適以及缺乏體力的活動等。
  • 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
    我們人體的血糖水平並不會隨著時間從而變化的,而是主要根據自身飲食從而改變的。那麼一天之中,人體的血糖是怎麼樣變化的?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進餐了之後,食物分解成為葡萄糖,被吸收入血,這樣自身的血糖就會有所升高了。這種情況是發生在進餐後1-2小時之內。
  • 長期不發燒、不感冒的人,容易得癌症?醫生不隱瞞,告訴你真相
    九月已經進入秋天了,換季時溫差較大,此時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對偏低,秋冬季節,流鼻涕、感冒發燒的現象是比較常見的。對於有的人來說,覺得經常感冒發燒不是一件好事是自己體質太差了,免疫力比較弱,但也有的人會說,雖然經常感冒發燒,但都是小病,不是有句話說,小病不斷,大病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