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愛吃火鍋!慈禧念念不忘的「菊花火鍋」長啥樣

2021-02-27 化學工業出版社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訂閱更多好書好文。

古代的皇帝也禁不住火鍋的誘惑。慈禧太后更是獨愛「菊花火鍋」!

食紫禁城人間煙火,品大故宮人間百味。一起看看「故宮宴」吧。

《故宮宴》由故宮研究員、前宮廷部副主任苑洪琪和中國廚王顧玉亮共同完成。以清代宮廷薦新食材為線,以《膳底檔》記載美食為案,以清代宮廷飲食習慣為味,80餘篇鮮為人知的御膳重構檔案,80道塵封已久的皇家復原美食,喚醒"紫禁城600年"的文化記憶。


新年伊始,滿桌大小參差的元寶火鍋以及鍋內盛著的豐餚佳饌,烘託出皇家過年的喜慶氣氛。火鍋又稱暖鍋、熱鍋,是溫熟食、煮生食的「炊食合一」用具。清代宮廷的火鍋有其獨特的歷史傳統和飲食特色。清代皇室早期生活在今天的東北,東北的無霜期短(一年只有四個月不結冰),天氣寒冷,所以養成了吃熟食、用溫餐具的習慣。入關後,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但冬季用溫餐具的習慣沒改。在記載皇帝飲食生活的膳單中,都有用熱鍋、暖鍋的記載。皇帝冬季筵宴,也多以暖鍋為主。清代最負盛名的「千叟宴」,就是依不同身份、不同等級而設擺成銀、錫、銅三種質地的暖鍋宴。暖鍋基本形式有兩種:一種是鍋中帶爐,爐內燒炭火,能把水燒開,生魚、肉、蔬菜放到沸水中可以煮熟;另一種是組合式的,由鍋、爐支架、爐圈、爐盤、酒精碗五部分組成。暖鍋可以同時上桌燒煮食物,也可單獨用鍋溫食品。清代宮廷使用的暖鍋質地精良,造型樣式繁多。材質有金銀鑲嵌的,有純銀的,有琺瑯的、錫的、銅的、陶瓷的等。造型多寓意吉祥、喜慶、榮華、富貴,有方勝形、梅花形、瓜果形、八角形等。有單一件使用的,也有成雙配對的,還有數十件、數百件式樣相同的。千叟宴在清代宮廷舉辦過四次,康熙帝、乾隆帝分別舉行兩次。千叟宴是清帝康熙、乾隆等為籠絡臣民而舉行的大型酒宴。千叟宴在歷史上起於清康熙,止於乾隆,都是皇帝老年時,感懷自己曠古未有的「孜孜圖治」,宴請那些對國家有功的老臣,每次至少都要兩三千人。人們對這些已經耳熟能詳,不過千叟宴在什麼地方吃、怎麼吃,以及吃什麼,恐怕很多人就不清楚了。千叟宴的排場和入宴程序很有講究。開宴之前,在外膳房總理大臣的指揮下,依照入宴耆老品位的高低,預先擺設宴席。除寶座前的御筵外,共擺宴桌八百張。宴桌分東西兩路相對排列,每路六排,每排二十二至一百桌不等。按照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宴席分一等桌和次等桌兩級設擺,餐具和膳品也有明顯的區別。一等宴席擺設在殿內和廊下兩旁。王公和一二品大臣以及外國使臣在一等宴桌入宴。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宴後,乾隆帝還對這些老叟們進行賞賜。賞賜物品有如意、壽杖、朝珠、貂皮、文玩、銀牌等。
一提起「菊花火鍋」,人們就會想到清晚期的慈禧。其實,「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在吃火鍋時,總會在火鍋中放上幾朵菊花,菊花火鍋自魏晉到唐朝一直延續下來。徐珂在《清稗類鈔》中記載菊花火鍋流行的盛況:京師冬日,酒家沽酒,案輒有一小釜,沃湯其中,熾火於下,盤置雞魚羊豕之肉片,俾客自投之,俟熟而食。有雜以菊花瓣者,曰菊花火鍋,宜於小酌,以各物皆生切而為絲為片,故曰生火鍋。

菊花自古以來被譽為「長壽花」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神農本草經》中就把菊花列為上品並這樣寫道:主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皮膚死肌,惡風溼痺。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以菊花入食更是源遠流長。菊花氣味芬芳,綿軟爽口,是入餚佳品。吃法也很多,可鮮食、乾食、生食、熟食,燜、蒸、煮、炒、燒、拌皆宜。最早可見於屈原《離騷》中的名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的妙處也被古人認知,接踵而來的菊花粥、菊花茶、菊花羹、菊花糕、菊花酒也是廣為流傳,深受人們的喜愛。秋天食菊花是清代后妃的傳統之一。食用菊花火鍋清心敗火,滾燙的火鍋飄蕩著菊花獨特的清香吸引著宮廷內外的人們,爭食菊花火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清末的慈禧非常注重養生,她的中藥知識豐富,對菊花的妙處自然了解很多,對其營養價值是瞭然於胸。更是對菊花火鍋情有獨鍾。德齡《御香縹緲錄》中有這樣的記載,慈禧太后摯愛的菊花火鍋,使用的是一種名叫「雪球」的菊花,這種菊花花瓣短密,清香潔淨,宜於煮食。書中還提到,御膳房將準備好的雞湯或者肉湯,盛放在銀壽字火鍋裡。再將削去皮骨切得很整齊的生魚片、生雞片等擺放在幾個銀盤裡,隨後再將菊花瓣放到兩個銀盤裡,加上盛著醬醋等調料的味碟……清代宮廷后妃食鮮花,也將花粉一起食用,是一種傳統的飲食習慣,既能起到養生的作用又能有很好的美顏功效。


◆專研故宮美食40年,用美食記載宮廷生活。

◆《故宮宴》按農曆十二月為章節,以薦新的角度出發,結合《膳底檔》的記錄,用80餘篇御膳檔案,並輔以80餘道皇家復刻美食,介紹皇宮中不同時節的飲食文化內容,勾勒出皇家生活百態,朝堂盛衰,宮廷趣聞。

◆邀請數名插畫師手繪故宮十二美貓、文物器皿、食材圖穿插於內頁中,集趣味與嚴謹為一體,通俗易讀又旁徵博引。


相關焦點

  • 最早的火鍋長啥樣?乾隆御製涮鍋子又長啥樣?︱原來!涮羊肉不是忽必烈發明的?!
    一次「千叟宴」,用火鍋多達1550多個,令人嘆為觀止。說到乾隆皇帝辦千叟宴擺火鍋,還真有點意思。其實,在乾隆的菜單上,各式火鍋品種之豐富才真的讓人印象深刻。    除了乾隆爺也愛吃火鍋,慈禧確實喜歡吃養生系菊花火鍋,在故宮展出的膳單中能找到慈禧吃過的另幾種鍋子:八寶奶豬火鍋、金銀鴨子火鍋,不僅如此,她還充分利用食材,把東北進貢的獐子肉、野雞、銀魚這三樣,拼成「福、祿、壽」三味,作為過年時才吃的特製火鍋
  • 火鍋只是四川人的專屬?看看中國歷史名人中都有哪些「火鍋控」
    而清代的火鍋不僅是平常百姓家的美食了,還成為了皇宮御膳房裡的一道著名的宮廷菜,其做火鍋的材料用的都是雞鴨等野味。說起火鍋,大家可能都會想到四川或者重慶的麻辣辣的火鍋,吃的人大汗淋漓,爽翻了!但是,火鍋只是四川人或重慶人的代名詞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了解下除了四川等地的人,有哪些歷史祖先們也獨愛火鍋吧!第一位就是元世祖忽必烈。
  • 菊花火鍋見過嗎~ 養生又美味,周末來樓觀試試吧!
    全文1157字,閱讀時間2分鐘講真,在見到菊花火鍋之前,我以為麻辣火鍋、酸菜魚火鍋、番茄火鍋、芝士火鍋什麼的已經是火鍋界的全部了縱觀古今,會吃、愛吃火鍋的大人物也是數不勝數。比如愛吃鴛鴦火鍋的西漢人劉非、為涮羊肉火鍋命名的忽必烈、相傳首創了「風羊火鍋」的朱元璋、最高紀錄一個月吃66頓火鍋的乾隆等等。
  • 菊花火鍋玫瑰粥
    說到湯底,除了紅到紫黑的麻辣湯鍋外,還有不少創意,如豬骨雞腳、冬瓜盅、三果、蟹皇海膽南瓜魚片、芫荽皮蛋、當歸杞子、沙爹、冬蔭功、牛骨、蘿蔔、章魚節瓜、鮮茄龍蝦、魚頭、中藥材…… 最近吃過的一個還有典故,據說是慈禧太后發明的——我不大相信她老人家如此有心思,當然是御膳房取悅的功勞。 這是著名的「菊花火鍋」。
  • 歷史上的這些名人,居然都是「火鍋控」!~
    火鍋歷史悠久,從古代到現代,不知道有多少人愛它,變著花樣去吃它。那讓我們來圍觀一下,歷史上的名人為什麼會對火鍋情有獨鍾吧!
  • 大寒節氣吃火鍋,這些歷史名人居然也是火鍋控
    菊花火鍋始自陶淵明眾所周知,東晉詩人陶淵明獨愛菊。據說,他不但發明了菊花酒,還創出了菊花火鍋。每屆秋天,他便「採菊東籬下」,一日他突發奇想:若將菊瓣灑入火鍋,會是怎樣滋味?味道定然不錯。於是,他將庭園中盛開的白菊花剪下來,掰瓣洗淨,投入火鍋中。之後,每逢菊花盛開的時節,陶淵明都以菊花火鍋招待他的好友,菊花火鍋也由此誕生了。
  • 瑞士人愛吃的火鍋長什麼樣?
    事實上,瑞士人也確實因為愛吃巧克力,做出了口感絕佳的可可製品。但要說最能代表瑞士傳統與特色的美食,絕不是巧克力,而是火鍋。這個瑞士人冬天最為經典的菜餚,也是你來瑞士旅行,一定要嘗試的。沒錯,瑞士人也愛吃火鍋,但是和我們所熟悉的火鍋不太一樣。中國人吃火鍋吃的是熱鬧,食材多樣,吃的是麻辣鮮香。而正宗的瑞士火鍋食材並不繁多,但可以做成精緻菜餚,且變化形式非常多樣。
  • 歷史名人與火鍋,也有著不解淵源
    據《三都賦》記載,火鍋有1700年以上的歷史,只是那時候的「火鍋」還不叫火鍋,叫做「古董羹」。陶淵明·菊花火鍋始創人眾所周知,陶淵明獨愛菊。那究竟偏愛到何種地步呢?據說,陶淵明不但發明了菊花酒還創出了菊花火鍋。一日靖節先生突發奇想:若將菊瓣灑入火鍋,會是怎樣滋味?於是他將庭院中盛開的白菊花剪下來,掰瓣洗淨,投入火鍋中。之後,每逢菊花盛開的時節,陶淵明都以菊花火鍋招待他的好友了。
  • 2017中國火鍋排行榜
    毛肚火鍋 | 重慶重慶火鍋以壓倒一切的姿態出現,而毛肚火鍋是重慶火鍋的源頭。美食家車輻認為,重慶人吃毛肚火鍋屬於豪放派,成都人則屬於婉約派,從對食材的處理可見一斑:蔥、蒜,重慶的長三四寸,成都的只有一寸;鱔魚,重慶的保留鮮血,成都的則需洗去鮮血。重慶的洞子火鍋。
  • 南北方火鍋大pk,你更中意哪一鍋?
    南北方火鍋分為北派火鍋、川系火鍋、粵系火鍋、雲貴火鍋、江浙火鍋、其他地域火鍋這六大派。北派包含北京、內蒙、東北、山東等地的火鍋,南派火鍋花樣多主要有川系、粵系、雲貴系、江浙系。一起來看看吧說起菊花你會想起誰?
  • 別自稱火鍋達人了,各式火鍋你都吃過了嗎? | 青晚報
    事實上,川派火鍋不僅有四川火鍋、重慶火鍋,還有串串火鍋、魚頭火鍋等。它們最大的相同點就是麻辣鮮香。大多數川派火鍋都添加了很多牛油,讓無數食客沉醉在那種濃鬱的牛油香氣中。川派火鍋特色菜品有很多,例如毛肚、肥牛、鵝腸、酥肉。雲貴地區以少數民族為主,而他們的火鍋,整體口味偏酸,有著極強的地域特色。代表有菌菇火鍋、臘排骨火鍋、黑山羊火鍋、滇味火鍋、酸湯魚火鍋等。
  • 火鍋趣談
    後來,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並賜名為"涮羊肉".相傳,明代文學家楊慎小時候隨其父楊廷和,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園設的酒宴。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鍋,火裡燒著木炭,弘治皇帝藉此得一上聯,上聯云:"炭黑火紅灰似雪",要眾臣囑對,大臣們頓時個個面面相覷。此時,年少的楊慎悄悄地對父親吟出下聯:"谷黃米白飯如霜".其父遂把兒子的對句念給皇上聽,皇上龍顏大悅,當即賞御酒一杯。
  • 恕我直言,你沒有在天津吃過火鍋!
    是的,早在清朝,乾隆皇帝就是火鍋的重度粉。他主辦了以「火鍋」為主題的「千叟宴」。這次千叟宴所用火鍋接近1550 個,品嘗者多達5000餘人。據資料記載,清朝宮廷每年從10月15之後,每頓飯都要添置火鍋,有什錦鍋、羊肉鍋,滿族在東北,所以愛吃酸菜、血腸、白肉、白片雞、切肚混在一起。吃火鍋要連續吃3個月!也是沒誰了!元世祖忽必烈喜歡吃火鍋,也是出了名的。有一年冬天,部隊突然要開拔,而他飢腸轆轆,一定要吃羊肉。
  • 全世界的火鍋都全了
    菊花火鍋菊花火鍋又稱菊花暖鍋,是蘇杭一帶的特色傳統佳餚。相傳菊花火鍋始自陶淵明,是慈禧太后的最愛,被列入宮廷御宴,後來傳入民間。火鍋內兌入雞湯滾沸,取菊花瓣洗淨,撕成絲灑入湯中。待菊花清香滲入湯內,將生肉片、生雞片等入鍋燙熟,蘸汁食用。鮮魚和鮮肉片本來已夠美味,再加上菊花所透出的那股清香,便分外可口。感謝你的閱讀!歡迎加入超級吃貨群(加微信 zhp20201112 申請入群),暢談美味,享受人生!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這道菜也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對於低頭族是再好不過的養眼美食。
  • 火鍋控必看!各式火鍋大PK!
    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我國的火鍋花色紛呈,千鍋百味,第XX屆超級火鍋大賽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平民美食火鍋齊聚一堂,百鍋千味,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有多誘人
  • 新石器時代已有火鍋燒爐 沸騰的火鍋「滋味」綿長
    作為一種應景菜餚,火鍋一直是冬日的最佳搭檔。中國的飲食文化脈絡萬千,你知道火鍋的前世今生嗎?不同流派有哪些各異的特點?上海的火鍋文化有哪些故事?  新石器時代已有火鍋燒爐  火鍋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餐飲形式。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
  • 因為太想吃火鍋了,我研究了一下火鍋的歷史
    02紅紅火火乾隆爺,愛吃火鍋屬第一歷史上愛吃火鍋的皇帝,可不只忽必烈一位。要說最愛吃火鍋的皇帝,乾隆排第二,那就沒人敢排第一了。在記錄他日常飲食的《照常膳底》中,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一年,他就吃了23種火鍋、66次,平均每周至少吃一次。這些火鍋裡包括雞鴨鍋、全羊鍋、雜燴鍋、豆腐鍋等,搭配食材有羊肉、鹿肉、狗肉、各式菜蔬等等。
  • NBA吃貨碰到中國美食:庫裡愛吃四川火鍋,字母弟一頓9桶泡麵
    作為NBA頂級球星的史蒂芬-庫裡幾乎每年都會來到中國一次,而有一款美食就深受小學生的喜愛,那就是四川火鍋了喜歡庫裡的球迷都知道,庫裡十分愛吃辣,而四川火鍋的麻辣味道就正和他意。庫裡愛吃火鍋到什麼程度?回到美國後的庫裡還念念不忘中國的火鍋,四處尋找正宗的四川風味的火鍋,以至於他去武漢的中國行,也依然向隨行人員詢問附近有沒有四川火鍋。
  • NBA吃貨碰到中國美食:庫裡愛吃四川火鍋,字母弟一頓9桶泡麵
    作為NBA頂級球星的史蒂芬-庫裡幾乎每年都會來到中國一次,而有一款美食就深受小學生的喜愛,那就是四川火鍋了。喜歡庫裡的球迷都知道,庫裡十分愛吃辣,而四川火鍋的麻辣味道就正和他意。庫裡愛吃火鍋到什麼程度?回到美國後的庫裡還念念不忘中國的火鍋,四處尋找正宗的四川風味的火鍋,以至於他去武漢的中國行,也依然向隨行人員詢問附近有沒有四川火鍋。
  • 重慶火鍋、老北京火鍋、東北白肉火鍋....火鍋到底哪家強?
    四川火鍋我們熟悉的「蜀九香」、「海底撈」都屬於四川火鍋。2、北派火鍋北派火鍋,以涮鍋為主。常見的有老北京火鍋,內蒙肥羊火鍋、東北白肉火鍋、山東肥牛火鍋、羊蠍子火鍋、羊湯火鍋等。3、粵派火鍋以「吃」聞名的廣東人,再簡單的東西也能吃出花樣來,吃火鍋當然也是相當出彩的,有海鮮火鍋、粥底火鍋、豆撈火鍋、潮汕牛肉火鍋、豬肚雞火鍋、鈣骨火鍋等,也是以清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