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當我們有意無意得罪領導時,千萬不要相信領導虛偽的那一套說辭,什麼不在乎、對事不對人、公平公正對待。要知道,凡是得罪過領導的職場人,大概率會受到領導的報復。
說一個身邊的真實故事:
一次在公司的辦公會上,中層幹部張經理匯報了近期的工作完成情況。張經理的頂頭上司——公司副總王總,對其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點評,大意是貶大於褒,說問題比說成績更多,並且言辭上比較嚴厲。
而另外一個公司副總李總,則對張經理的工作情況主要持肯定態度,雖然也說了問題,但是口吻要緩和很多。
讓人意外的是,張經理最後在表態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太過激動,居然表示,李總說話很溫暖,讓人很感動也很高興,但直屬領導王總卻讓人很難過,只挑毛病,不看成績,心中實在很沉重……。
這時,被張經理讚嘆溫暖的李總,連忙打斷張經理的話,告訴他控制好情緒,不要在這裡亂說話了。而直屬領導王總則一臉的尷尬,這種被手下直接當眾頂撞的情況,讓他確實很不舒服。
事後,在公司一把手的主導調解之下,張經理當面給直屬領導王總道了歉,承認自己了錯誤,王總也笑呵呵地表示,自己對下屬的關心不夠,絕對不會在意張經理一時情急之下的發言。
張經理「放炮」的事件就這麼過去了,兩個人之間仿佛也沒有什麼隔閡。但在年底推薦後備幹部時,被炮轟的王總,態度堅決地反對推薦張經理,於是,工作能力最突出、業績最好的張經理,與提拔晉升失之交臂。這就是張經理為了自己情緒發言而付出的代價。
職場上,作為下屬,如果你還沒有做好準備離職的打算,那就千萬不要得罪領導,更不要直接跟領導和上司「開槓」,一旦開啟開懟模式,最終的結局,只能是被迫離職。
作為職場人,當我們已經得罪領導了,究竟該如何應對,才能最大化保障自己的利益呢?
方法一:放軟身段,賠禮道歉
我們身處弱勢地位,就要主動示弱,這樣,才能讓領導有一種掌控感和成就感。因此,當你有意無意得罪領導時,如果還不想離職,最好的辦法,就是放低姿態,向領導賠禮道歉。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為了長遠的利益,現在必須要犧牲一下自己的尊嚴,用誠懇的態度,給領導承認錯誤,只有用最低的姿態,最軟的身段,最謙卑的口吻,才能真正讓領導對你的警惕感和厭惡感降到最低。
方法二:藉助他人,從中調和
賠禮道歉雖然是必須的,但這種賠禮道歉,只是表面工作,並不一定能打消領導對你的討厭感,如果能夠找一個領導信任也喜歡的第三人從中調和,那大概率可以讓領導與你的關係有明顯改善。
只要能夠找到一個願意幫助你的第三人,並且這個人能夠得到領導信任,那不妨就組一個飯局,讓居中的調解人、領導和你一起吃頓飯,並且喝點好酒,只要酒桌上喝開心了,其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開領導的心結。
方法三:積極準備,跳槽離職
如果你認為無法調和與領導的矛盾,那最好以最快是速度,去做好自己離職的準備。當然,如果你得罪的是部門的領導,選擇換部門,或者到遠離這個領導的分支機構去工作,也是一種方法。
俗話說:惹不起、躲得起。既然你無法對抗領導的權力,那就只能遠離領導的權力。跳槽辭職當然是最直接的辦法。所以,一旦你評估與領導的關係無法調和,那就好好做好準備,該投簡歷投簡歷,該尋下家尋下家。只有積極準備,你才不會一直困在這種老是被領導穿小鞋的痛苦工作氛圍之中。
方法四:暫時蟄伏,伺機報復
如果你與領導的矛盾很深,幾乎無法調和,那就選擇蟄伏,然後伺機報復吧。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在國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你有比較順暢的問題反映渠道,可以向單位的上級主管單位反映情況,無論匿名還是實名,終究會給領導帶來很多的影響。不過,在私企和民企,如果不涉及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問題,基本上是無法給領導帶來影響的。
所以,這種方法有適用範圍,更有局限性,並非是人人皆可選擇的辦法。
總結
職場上,我們必須要謹言慎行,千萬注意不要得罪領導。如果不小心得罪了,也要想辦法去主動補救,切忌不要輕信領導說的「不在乎」這樣的違心之言。
對於大多數的領導來說,他們都是記仇的。如果你還沒有做好離職的打算,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示弱,並賠禮道歉,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小鞋」纏身。
小夥伴們,你得罪過領導嗎?又受過領導報復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吐槽。
——END——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