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今年疫情爆發後美股的低位大幅反彈,那些美國「後浪」們功不可沒。許多機構的報告顯示,美股市場散戶短線交易的熱情高漲,以年輕人為主體的「後浪」交易者勢頭勇猛,給華爾街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而在本周,隨著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價格不斷「火箭式躥升」,人們似乎也能依稀從中尋找到美國「後浪」們的身影!
觀察人士發現,進入21世紀後成年的所謂「千禧一代」年輕人,近來正湧入貴金屬市場。Independent Speculator首席分析師Lobo Tiggre就表示,過去往往規避投資黃金的年輕投資者,現在正開始對黃金顯示出前所未有的興趣。
在吸引大批年輕一代散戶的美股網際網路經紀商Robinhood平臺,黃金ETF的交易活動大增。
Robintrack.net數據顯示,交易全球最大黃金ETF GLD的Robinhood用戶上周末達到2.6萬,一年前只有6000左右。到美東時間周四午盤時段,購買GLD的Robinhood用戶已經超過2.9萬。投資白銀ETF SLV的Robinhood用戶則在本周四天內從1.5萬以上增至逾2萬。
在本周四Robinhood用戶的熱門投資資產排行榜中,SLV排在第16位。按照以往Robinhood用戶的熱捧模式,每次資產價格下跌都會吸引他們瘋狂買入。近期金價的走勢似乎就印證了這種表現。
Tiggre認為,千禧一代投資者雖然沒有年長的投資者那麼多財富,但這類投資者紛紛進入黃金市場的趨勢意義重大,他們是新的一代,雖然沒有那麼多資金,但他們再也不是孩子,他們有頭腦,認為這個機會很好,通常會追趕動量。有人可能認為千禧一代湧入金市是反向指標,但Tiggre預計金價還未見頂。
☆漲勢停不下來!現貨黃金逼近1900美元關口
行情數據顯示,金價周四再度躍升逾1%,觸及略低於每盎司1900美元的水平,受美元走軟和對希望出臺更多刺激措施以重振遭受疫情打擊的經濟提振,而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的增加引發了人們對經濟復甦放緩的擔憂。
現貨金上漲0.8%,至每盎司1886.09美元,盤中觸及2011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的1897.91美元。美國黃金期貨結算價上漲1.3%,至每盎司1890美元。
上周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意外上升,為近四個月來首次,這表明在新增病例數回升和需求低迷的情況下,勞動力市場陷入停滯。數據顯示,美國至7月18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錄得141.6萬人,高於市場預期的130萬人,創3周新高,前值由130萬上修為130.7萬人。
渣打銀行分析師Suki Cooper稱,「宏觀環境繼續向有利於黃金的方向發展,美元指數走軟至兩年低位,實質收益率在負值區域進一步下滑。」
全球最大黃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 Gold Trust的黃金持有量周三上漲0.4%,至1225.01噸,創下2013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顯示出投資者情緒。
中銀國際分析師Xiao Fu表示,「黃金作為價值儲存手段的地位已大幅提升,因此金價升至1900美元也不足為奇。」她補充稱,地緣政治風險、對中美之間進一步緊張關係的擔憂,以及央行廣泛刺激措施帶來的充裕流動性,都在推高價格。
ThinkMarkets的市場分析師Fawad Razaqzada在周四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則寫道,如果金價達到2011年的歷史新高,「誰能說它不會再漲到2000美元呢?顯然,沒有人知道它是否會到達那裡,但勢頭肯定是看漲的,基本面背景仍具有支撐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周現貨市場上的黃金價格逼近歷史最高水平之際,一些期貨合約的價格甚至更高,形成了某種奇怪的局面。隨著交易員將倉位從8月期貨轉移到12月期貨,這可能促使即將成為最活躍合約的合約創下了紀錄新高。截止周三,未平倉12月期貨合約僅比8月少約10000份。
12月合約很可能在未來幾天成為最大的未平倉合約,周四觸及每盎司1927.10美元,高於2011年9月最活躍合約創下的1923.70美元的歷史高點。其結算價比8月合約高出27美元以上。
「12月合約價格如此之高的原因是:今天有很多8月合約轉向12月合約,我認為這一現象的部分原因是黃金的強勁漲勢,」BMO Capital Markets的金屬衍生品交易負責人Tai Wong周四在電話中表示。如果黃金繼續上漲、如果人們繼續買入的話——這一趨勢將延續下去。」
☆眼看所有資產都在漲:美元徹底失寵?
在過去數月美股反彈走勢和近來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漲勢的背後,人們同樣不難發現的是,美元正顯得日益落寞!美元指數周四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下跌,在跌破95關口後進一步刷新近兩年低點,因投資者預期冠狀病毒病例激增將使美國經濟復甦難以跑贏其他國家,繼續拋售美元。
據路透統計,周四美國累計確診病例數超過400萬,平均每小時新增病例超過2600例,為世界最高。
在紐約時段下午的交易中,美元指數下跌0.3%,至94.725,盤中創下2018年9月底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元在3月20日觸及高位,當時全球美元融資緊張導致需求激增,自那以來,美元已經下跌了近8%。美元指數本周料下跌1.3%,為連續第五周下跌。
與此同時,歐元升至2018年10月初以來的最高位,兌美元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上漲,仍受本周早些時候達成的歐盟復甦基金協議支撐,歐元在周三突破1.16美元的重要技術關口。
「美元岌岌可危,」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駐紐約資深外匯策略師Mazen Issa表示。「此刻,美元疲弱的心態已經根深蒂固了」。
有許多因素正在推低美元。多年來,對美國經濟表現將優於其他經濟體的預期令美元兌很多其他主要貨幣維持高位。外界愈發認為這種表現差距將縮小。歐盟領導人本周稍早敲定一項大規模刺激計劃,而且基本上成功控制住了疫情。與此同時,美國大部分地區的疫情形勢幾乎澆熄了該國經濟快速好轉的希望。
美國銀行首席全球FICC技術策略師Paul Ciana稱,美元本月稍早下跌,形成了「死亡交叉」的技術圖形,即50日移動均線向下穿過200日均線形成的交叉。他表示,自1980年以來,在200日移動均線下降期間,出現九次死亡交叉之後,美元有八次疲弱了一段時間。
「投機客對10國集團(G10)貨幣的持倉相當低,因此這種動能走勢還有持續的空間,」Wells Fargo Securities匯市策略師Erik Nelson表示。「這種走勢停滯、美元開始反彈的最大風險是股市,如果股市漲勢真的開始動搖,我們看到股市大幅下跌,那麼美元將很快恢復強勢。」
紐約BNP Asset Management匯率主管Momtchil Pojarliev則表示,市場對於歐洲處理疫情過於樂觀了。儘管如此,他還是降低了美元押注。「我不想和趨勢對抗,」他說。
來源:環球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