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西讀歷史,業界大咖傳授打造產品與運營之道

2020-12-23 網易新聞

(原標題:遊山西讀歷史,業界大咖傳授打造產品與運營之道)

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巍峨壯美的太行山脈、險峻雄奇的雁門關,山西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令人驚嘆;而舉世聞名的平遙古城、莊嚴肅穆的五臺山、古老神秘的雲岡石窟,則彰顯著山西深厚多彩的文化資源。可以說,遊山西就是讀歷史。

如何把三晉大地歷史文化資源的影響力、吸引力、感染力,轉化成旅遊產業的帶動力、支撐力、生產力,是山西省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一直不懈努力的方向。在2020山西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上,明確提出要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聚焦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品牌,努力塑造「遊山西就是讀歷史」的文旅品牌新形象,精心做好「遊山西就是讀歷史」全域旅遊形象推廣。

在2020年全省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發揮好三大品牌的引領帶動作用,叫響黃河長城太行三大品牌,推動山西文旅從「資源時代」進入「品牌時代」,以品牌力量促進山西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旅遊業大發展,需要載體大提升,為實現山西文旅品牌形象、全域旅遊形象的全面升級,滿足遊客不斷升級的旅遊需求,山西品牌產品設計、旅遊產品迭代升級的重要性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切實提升山西省文旅企業的產品策劃能力,以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和理念賦能山西文化旅遊產業,使山西的文化旅遊產品更有特色和吸引力,滿足遊客不斷升級的旅遊需求,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擬於近期舉辦「遊山西·讀歷史」高質量旅遊產品設計培訓。此培訓也是2020年「遊山西·讀歷史」文化旅遊產品創新行動中的「六大行動」之一。

據了解,此次培訓將採用「線上+線下」的形式展開,線下邀請全國旅遊產品設計領域的頂尖專家來到山西,在山西省圖書館進行授課,同步在線上面向全省文化旅遊業進行直播。

在當下文旅融合的時代,在線旅遊產品與內容如何深度融合,在線旅遊產品的特點和分類有哪些,以及如何創新產品×內容的融合模式已成為各級文旅部門關注的熱點問題。12月20日上午10:00,在第一課教學中,將邀請在旅遊行業從業15年的馬蜂窩大學創辦人、中國旅行社協會在線旅行服務商分會秘書長、《旅遊電子商務師等級劃分與評定》行業標準牽頭起草人魏健,圍繞主題為《在線旅遊產品與內容深度融合及山西文旅產品創新思考》進行深入的講解授課。在講解中,主講嘉賓將重點結合山西文旅資源特點,通過市場研究和結合案例講解,以及利用大數據平臺的分析,細分客源群體,洞察用戶消費需求,結合科技+、網際網路+,植入歷史文化元素,打造多元文旅產品,為我省文化旅遊產品創新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將山西一流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一流的旅遊產品。

在一個成熟的旅遊目的地如何做出差異化的旅行產品?小眾深度旅行產品,如何實現體驗升級?在第二課教學中,將力邀裸心遊®旅遊品牌創始人、馬蜂窩大學、旅行社資訊網講師俞霞玲Alin,以《成熟旅遊目的地如何創造差異化產品(以杭州為例)》為主題,深入淺出系統地為與會嘉賓進行解讀。同時,就深度文化歷史探索類的旅行產品如何實現體驗升級進行分享探討。

喜歡攝影,熱愛旅行,善於挖掘本地生活方式的俞霞玲Alin認為,一款好的旅行產品,不僅僅是感觀愉悅,更應該是一種文化的沉澱與傳達,是傳達者和旅行目的地兩者魅力的結合。

據悉,根據課程安排,下一步將繼續邀請對山西文化歷史深度了解的業內大咖,圍繞《歷史文化資源的講解和實踐課程開發》《目的地研學產品從零到一百五十萬的成長路徑》等主題課時,進行精彩的講解和分享。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遊山西讀歷史|這些山西美食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幾個?
    遊山西讀歷史|這些山西美食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幾個?讓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間品山西美食遊山西風光讀山西歷史一碗煨麵糊,三大塊羊腰窩肉,加之蓮菜、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吃時撒上3.3釐米長的韭菜節做引子,體氣虛弱者用之最有效。後來,傅山將「八珍湯」傳授給一家飯館,以「清和元」掛牌,「八珍湯」也改名為「頭腦」。每年農曆白露到立春期間,太原市早點店大多有「頭腦」上市。
  • 博文視點大咖直播伴你讀No.3:數據分析學習之道
    大咖直播伴你讀 第三場4月17日(今日) 19:00不同階段的數據分析師會面臨不同的問題,學習的目的和方向也不一樣。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了5位有著豐富的數據分析從業經歷和履歷的數據分析大咖,他們將從數據分析師的面試、入行、進階三大階段,為大家答疑解惑,勾畫成長路線。數據分析學習之道將探討的話題● 你是什麼專業畢業?為什麼選擇從事數據分析師?
  •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府文廟:文脈綿延的精神聖殿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府文廟:文脈綿延的精神聖殿 2020-12-01 1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城牆遺址陳列館:讀懂厚重封土中的歷史文化...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城牆遺址陳列館:讀懂厚重封土中的歷史文化密碼 2020-12-07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 讀歷史】 登太行之巔 賞雄奇險峻
    近年來,山西省憑藉優良的生態環境和優越的區位條件,打造了成熟的山嶽型旅遊目的地。 根據太行板塊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山西省打造「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一批精品旅遊線路和具體旅遊節慶演藝活動陸續亮相,四季旅遊、紅色旅遊、鄉村旅遊、體育旅遊、研學旅遊等產品吸引了八方遊客。
  • 【遊山西 讀歷史】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河東、河西在...
    【遊山西 讀歷史】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河東、河西在哪裡?黃河水自晉陝大峽谷奔騰而下,出了龍門進入臨汾、運城一帶後地勢趨於平緩,由於歷史上黃河泛濫成災,經常改道,原來在河東的地方很可能就變到河西那邊去了。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運城蒲津渡遺址,經過黃河河道的屢次變遷,已經離黃河將近兩公裡之遠。就這樣,久而久之人們就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來比喻人事的盛衰興替,變化無常。
  • 「遊山西·讀歷史」活動正式啟動 樓陽生講話並宣布啟動 林武出席
    8月11日上午,「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儀式在大同雲岡石窟景區隆重舉行。省委書記樓陽生講話並宣布活動啟動。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打造一流旅遊產品,提供優質旅遊服務,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打響「遊山西·讀歷史」品牌,推動山西文旅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出席並向研學首發團代表授旗。
  • 【遊山西 讀歷史】"走西口"中的"西口"到底在哪?
    【遊山西 讀歷史】"走西口"中的"西口"到底在哪?歷史上,由於「走西口」的人群極為龐大而繁雜,對於不同地域的人群而言,各自心目中「西口」的確切所指其實並不相同。因此「走西口」中的「西口」到底是指哪裡?一直存在爭議。廣義上的「西口」泛指山西、陝西等地民眾前往長城以外的內蒙古草原墾荒、經商的移民活動;狹義的「西口」就山西而言,指的就是殺虎口。
  • 「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儀式隆重舉行 樓陽生講話並宣布啟動...
    8月11日上午,「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啟動儀式在大同雲岡石窟景區隆重舉行。省委書記樓陽生講話並宣布活動啟動。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打造一流旅遊產品,提供優質旅遊服務,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打響「遊山西·讀歷史」品牌,推動山西文旅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出席並向研學首發團代表授旗。
  • 【遊山西 讀歷史】一眼千年,宛若初見
    遊山西 讀歷史怎麼遊 怎麼讀各位代表已在此集結就等您來一眼千年>盡覽山西文化之光我是西侯度身處黃河中遊芮城縣上世紀60年代考古人員在這裡
  • 遊山西·讀歷史丨億萬年前的山西,是這麼運動的
    遊山西·讀歷史丨億萬年前的山西,是這麼運動的 2020-09-07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遊山西·讀歷史」 讀什麼?怎麼讀?
    政策解讀:「遊山西·讀歷史」 讀什麼?怎麼讀?華夏文明看山西,為保護、傳承和弘揚我省優秀歷史文化,推動文旅融合、建設文旅強省,近日,我省啟動了「遊山西讀歷史」活動,這也是省委省政府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彰顯文化自信、大力實施文化強省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遊山西讀歷史」,讀什麼?怎麼讀?我們一起來看。
  • 【遊山西·讀歷史】西侯度:人類文明的第一把聖火在這裡燃起
    我省開展的「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就是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具體行動,是深化文旅融合,實施文化強省戰略的重大舉措。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有厚重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走進山西,你可以深切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歷史脈動。
  • 手繪長卷,帶你「遊山西·讀歷史」
    遊山西, 就是在讀歷史, 就在文尾, 有一幅H5長卷,帶你遊山西、讀歷史。 同樣, 跟隨文博山西, 也可以遊山西、讀歷史。
  • 業界大咖呼籲「拆牆」
    業界大咖呼籲「拆牆」   2020年的家居行業市場,與往年大有不同:第一季度銷售幾乎停滯;第二季度積壓需求釋放出現反彈。   雖然同為家居行業的一分子,但在今年上半年這個特殊的時期,家具、建材、家裝等子行業所受的影響各不相同,其中,更依賴於上門服務的家裝行業所受的影響最大。
  • 理財新時代破局與創新 大咖共話資管行業發展之道
    如何在所剩不多的過渡期加快業務變革和產品轉型?未來如何進行交叉融合和創新互動?針對以上熱門議題,本屆論壇邀請了重量級嘉賓進行精彩觀點分享,共同探討行業發展之道。貴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張吉兵,普益標準專業委員會主任、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所長翟立宏出席論壇並致辭。
  • 文旅專家齊聚山西,打造「遊山西·讀歷史」線路產品
    遊山西就是讀歷史。而如何把三晉大地歷史文化資源的影響力吸引力轉化成旅遊產業的生產力則是實現樓陽生書記「九遊九讀」講話的關鍵所在。12月22日,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邀請全國知名旅遊企業和旅遊產品設計專家分赴山西各地市進行為期六天的實地考察,開啟「遊山西·讀歷史」旅遊線路產品優化提升項目和產品設計定向邀請賽兩大項目,從主題、創意、內容、體驗、包裝、營銷等方面對「遊山西·讀歷史」線路產品提出優化升級建議;並與山西各地市景區聯動,共同設計打造一批「遊山西·讀歷史」高質量旅遊線路產品。
  • 【遊山西 讀歷史】難老泉(吳伯簫)
    泉,論歷史實際倒是很老的。從地質考察,據說有兩萬萬年或者有三萬萬年呢。據文字記載,「難老泉」是晉水的主要源頭。古時候晉國因晉水得名,晉國若是從「桐葉封弟」算起,到現在也該有三千多年了吧。「桐葉封弟」的故事,歷史傳說是這樣的:西周初年,武王姬發死後,他的大兒子姬誦還很小,就由周公姬旦扶助做了國君,就是成王。
  • 遊古都大同 讀華夏歷史 親子遊、研學遊為主流
    「遊山西 讀歷史」活動11日在雲岡石窟景區啟動以來,不少遊客暢遊大同,開啟了遊古都大同、讀華夏歷史之旅。連日來,大同市多個景區景點遊客明顯增多,親子遊、研學遊成為主流。  13日上午9時,雲岡石窟景區內已經出現了客流小高峰,不少旅遊團隊有序進場參觀。
  • 「遊山西·讀歷史」西侯度:人類文明的第一把聖火在這裡燃起
    我省開展的「遊山西·讀歷史」活動,就是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具體行動,是深化文旅融合,實施文化強省戰略的重大舉措。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有厚重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走進山西,你可以深切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歷史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