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關注汽車方面的人都已經知道了,如今國內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3.12億之多,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國內的電動車數量同樣已經接近這個數字,而且適用的範圍比汽車更加廣泛,不說城市地區,即使是一些偏遠的農村和鄉鎮,也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不過電動車多了之後各種問題也來了。電動車「規矩」多,限速、限乘還掛牌,網友:那騎它還有啥意義?
由於電動車很容易學會,再加上不需要駕照和相應的安全、文明駕駛培訓,因此駕駛門檻是比較低的,這就導致電動車車主們的素質良莠不齊,經常能夠看到一些電動車在馬路上肆無忌憚的闖紅燈,給正常的交通帶來很大困擾,為了解決此類問題,國家也是出臺了很多相應的政策,比如說限速、限乘,部分地區還需要掛牌,然而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處理方式引發了眾多網友的不滿,而且在近期又增加了不少規定。
比如說一盔一帶,要求電動車車主要和摩託車一樣,必須要戴頭盔,一度引發了搶購頭盔的熱潮,然後再實際實行過程中不少車主發現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第一大熱天戴頭盔無疑是一種折磨,在出汗之後很明顯會影響視線,反而不利於駕駛,第二是頭盔的存放問題,總不能一直拿在手裡吧,放在車上又擔心會被偷走。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要對電動車要求這麼嚴格,其實國家這是在把電動車規則「汽車化」,畢竟關於汽車的交規已經很完善了,如果把電動車規則「汽車化」的話,對於未來電動車的管理比較有利,而且相對來說更加簡單和方便,那麼把電動車規則「汽車化」對於我們來說到底是好是壞呢?
個人認為好處是不多的,首先大家之所以購買電動車,一方面是因為電動車的價格比較便宜,另外一方面是由於電動車比較靈活,遇到堵車更能體現電動車的優勢,其次是電動車在行駛的時候不需要受到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然而在各種各樣的新規實施之後,比如說限速、掛牌、限功率、限重甚至部分地方還需要駕照,種種規則讓電動車的優勢被大大削弱,這就違背了大家當初購買的意願。
最後說點小編的看法吧,電動車之所以會在馬路上橫衝亂撞,最大的原因還是部分車主缺乏文明駕駛教育,電動車只是一個工具,它不會主動去違規,因此小編認為還是需要加強對於電動車車主的教育,雙管齊下才能最大程度管理好亂像,一味對電動車「動刀」,難免給人一種「懶政」的感覺。
那麼對於這件事,大家是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