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些農村也不讓放鞭炮了,用什麼代替鞭炮好?

2020-12-22 惠農解讀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觸,農村中環保的督查力度更大了,有一些地方限制使用煤炭,傳統的散煤已經不讓用了,也有一些地方則是選擇用上煤炭的替代品環保煤。當然也有一些地方不讓燃燒柴火了,這也讓農民的生活負擔加大,但為了能支持環保,大家只能用上天然的天然氣了。

當然在農村紅白喜事來臨時,大家總會聽到鞭炮燃放的聲音,畢竟在大家看來,這樣才更熱鬧一些。家裡購買了小轎車,大家也會進行鞭炮的燃放,為的就是讓村裡人都知道這個好消息。到了春節時鞭炮更是不斷,不少人都會慶祝一番,聽著煙花炮竹,人也增長了一歲。

當然在鞭炮燃放的同時,孩子們也會興高採烈,但如今的鞭炮禁燃,這讓農民不能理解。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禁止鞭炮的燃放,但也確實有一些地方是不讓燃燒鞭炮的。

其實不燃放鞭炮的好處比較多,畢竟每年光是燃放鞭炮和煙花的費用都很高,達到了1000多元,畢竟煙花動輒上百元,一天放上兩個,這可是不小的開支。而如今很多的農村人都有攀比的風氣,在進行燃放的時候,總會在一起比較,看到對方家裡放了 2個,總想著能夠再放上一個,如此一來也增加了農民的負擔。

而因鞭炮造成的火災現象其實也不少,畢竟農村中到處都是柴火堆,冬天的天氣比較乾燥,可能也會被點燃,不過因環保的原因,我們這柴火堆也被清理掉了。

其實替代品還是比較多的,最常見的就是氣球,可以製作成鞭炮的模樣,模擬進行燃放,但同樣的也會帶來汙染問題。其次就是用上音響進行燃放,這樣的話也有不錯的替代效果,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有些地方的農村竟然不讓放鞭炮,你怎麼看?
    對於農村不讓放鞭炮,大家有什麼看法?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二,明天就是小年了。我記得小時候過年,從臘月二十開始,每天就有零星的鞭炮聲響聲了,但是現在,大家基本都在大年三十晚上才放鞭炮。我們老家所在城市,在前幾年就劃定了鞭炮燃放的範圍。在城市裡放鞭炮基本是不可能了,去年過年的時候查得很嚴,小區裡的保安來回巡邏不讓放鞭炮。但是除了城市之外,其他地方是可以放鞭炮的。即便在農村允許放鞭炮,但是整個放鞭炮的熱鬧程度已經大不如往年了。
  • 春節放鞭炮什麼時候放好,有啥講究?幾點放炮最合適?
    在農村過年,噼裡啪啦搞得熱火朝天是最好的,這樣就顯得熱鬧,但是因為鞭炮煙花對環境的影響還是蠻大的,現在大年三十過後,第二天基本上是霧茫茫一片,所以近年來開始有些管制了,但村裡的話還是會有放的,只是有減少。
  • 農村過年不讓放炮誰提出的?為什麼禁止農村燃放鞭炮?
    自古以來,就有一句俗語:「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放鞭炮也預示著春節的到來。這是一個偉大的慶典。那麼誰提出放鞭炮的想法呢?為什麼農村禁止燃放鞭炮?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一、農村過年不讓放炮誰提出的?春節期間禁止在農村燃放鞭炮是國家的一項政策。
  • 瀘州市殯儀館今年禁燒花圈、放鞭炮
    從今年元旦起,瀘州市殯儀館在館區內全面禁止燃放鞭炮、焚燒花圈,同時取消館區花圈銷售點和焚燒花圈、鳴放鞭炮的場地,禁止館外花圈、
  • [煙臺]十位煙臺好人倡議春節少放鞭炮 春節開門和財神節不放鞭炮
    昨日,「煙臺好人」安立盛、許振珊、孔德娟、高彥、於盛學、王正、王榮強、呂和平、宮雪玲、山曉蔚等10人倡議,正月開門上班及財神節不放鞭炮,希望今年春節市民們能愛護地球,留住藍天。  「春節前,我們10個『煙臺好人』想提議移風易俗過春節,節後開門和財神節不放鞭炮。」
  • 夢見墳前燒紙還放鞭炮是什麼意思 夢見墳地裡放鞭炮預示著什麼
    夢見墳前燒紙還放鞭炮是什麼意思 夢見墳地裡放鞭炮預示著什麼夢見去墓地燒紙意味著,這兩天沒有什麼心情理財,身體不太舒適,做什麼都提不起勁來。工作中比較鬱悶,繁雜的任務無法按時完成,自己倍感沮喪。還好,戀人的細心照料讓你疲憊的心又得到不少安慰。
  • 春節為什麼要放鞭炮?鞭炮發明之前春節燃放什麼?
    而每當春節前後都會添置新衣服,買鞭炮,買花……在春節添置的東西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就是鞭炮。每年的春節來臨前開始,小編記得村裡面鞭炮聲就開始此起彼伏了,這邊響過之後那邊響起,仿佛是一場沒有約定但是又不約而同的唱和一樣。那麼大家知道春節為什麼要燃放鞭炮嗎?
  • 春節該禁放鞭炮嗎?禁鞭炮算不算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損失?
    相傳,古時候山中生活著一種名為「山魈」的兇殘的動物,為了嚇跑它,人們想到了用爆竹聲來驅逐「山魈」。自此之後,千百年來,中國人過春節都已習慣放鞭炮。關於春節放鞭炮的習俗,許多文人墨客都曾作過描述,比如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曾在《元日》一文中如此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從古至今,廣大人民群眾對春節都非常重視,因為這個農曆新年,才是真正地辭舊迎新時刻。而公曆的「元旦」,上了年紀的農民一般都不在意,因此只有在農曆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這段時間,農村才會出現歡天喜地的節氣氣氛,當然隨之而來的這些天也規定了很多習俗。比如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就是告訴孩子們,在除夕之夜要為老人守歲。特別是家裡有七十歲以上年齡的長輩,子孫後代更不能睡覺,可以聚在一起打撲克,當然,不管幹什麼都要熬到正月初一天明。
  • 不放鞭炮可以怎麼做?
    小編的記憶中,往日申城的鞭炮初四夜裡的是最熱烈的,一直延續要到初五凌晨。你有這樣的記憶嗎?今年,我們不放鞭炮了,還能做些什麼呢?北方有些農村風俗,綁火神,用玉米梗或麥梗幫在棍子上,點燃後從自己家送到河裡去,代表一年家裡無火災。
  • 過年放鞭炮千萬別這樣做!!
    春節放鞭炮,是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的習俗,歷史悠久。這樣的煙花爆竹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充滿著危險。如果出了什麼意外,連廠家都找不到。3. 放鞭炮的時候一定要遠離這些東西4.禁止自製土鞭炮電子鞭炮由電源、發聲、閃光及傳動等部分組成,包含多諧振蕩器、揚聲器、三極體、單向可控矽以及晶片等組件。 有些人認為電子鞭炮效果逼真、燃放安全、無環境汙染,但電子鞭炮也並不是萬無一失的,大家也不能掉以輕心。
  • 過年了,不走親戚、不準放鞭炮,農民抱怨:年味一年不如一年!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過年了,不走親戚、不準放鞭炮,農民抱怨:年味一年不如一年!這些年無論農村人風俗習俗,還是人們的思想觀念,無一不在發生著變化。尤其眼下正值過年期間,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如今在農村過年也越來越沒有年味了,近日筆者這所還出臺了「禁炮令」,全城禁止放鞭炮。還有一個現象,就是農村年輕人,也開始都不愛走親戚了。如今過年了,在農村不走親戚,不準放鞭炮,農民也抱怨:年味一年不如一年。
  • 過年放鞭炮汙染環境?專家要求全面禁放,網友:還有年味嗎?
    而如今又有專家提出,要禁止春節期間農村放鞭炮這一習俗,理由是放鞭炮會汙染環境,而且可能引發火災。眾所周知,在很早之前城市中就已經不準燃放煙花爆竹,現在又開始禁止農村燃放鞭炮,專家稱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保護環境。專家的這項提議讓許多農村老百姓難以接受,甚至於一些城裡人也不認可。在我們小時候,過年總是伴隨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夜晚還能欣賞滿天煙火。
  • 業主大喜「砰砰」放鞭炮慶賀 火星飛竄點燃了頂樓陽臺衣服
    嫁女兒嘛,我們這裡都要放鞭炮送親的,後來鞭炮燒到11樓一戶陽臺上的襯衫,火不大,保安滅掉的,消防車也來了,兩三站路,5分鐘就到了。」  當時參與滅火的小區值班保安隊長張師傅還原了事發時情形。「快9點了,我接到巡邏隊對講機的通知,說是50幢11樓陽臺燒起來了,我一路小跑,大概兩分鐘就跑到了50幢樓下。」
  • 新年的鞭炮
    鞭炮裝在木頭箱子裡,賣鞭的站在箱子上,手裡舉著一根長竹竿,每隔一會兒,往竿頭掛一掛鞭,菸頭點了,高高挑起,噼哩叭啦一通放,嘴裡高聲唱:南來的,北往的,看看咱這不響的!剛放完,呼啦湧上一幫人,遞錢拿鞭,好一通忙活。     鞭是土鞭,報紙卷的,書紙卷的,煙盒紙卷的,五花八門。雷子都是牛皮紙卷的,中間貼一圈紅紙,醒目好看得很。鞭炮市裡只放鞭,不放雷子。
  • 唐朝才發明出來火藥,那唐朝之前的鞭炮,是用什麼做的
    之所以會這麼說,一方面是由於大家工作壓力、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難覓從前的閒情雅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不少老傳統、老習俗正在慢慢消失,比如放鞭炮。這幾年,很多城市都出臺了春節期間嚴禁燃放煙花爆竹的政策,既是為了人身安全,也是為了低碳環保。
  • 2020年春節關鍵詞:包餃子放鞭炮、宅家裡不添亂
    年貨就是菠菜黃心菜白蘿蔔胡蘿蔔牛羊肉等食物,鞭炮黃紙檀香等祭祀用品,衣服鞋子等新年服飾,雖然可供挑選的種類不多,但已經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了!過年包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用軋面機軋麵皮,包上新鮮的薺薺菜,鍋煮幾分鐘,味道鮮美,口有餘香!在老家,還能夠嘗嘗自製的苞谷磣,又香又濃,可以喝上兩大碗!在外面,從來沒有過這麼好的胃口!
  • 出於防疫考慮 菲律賓大馬尼拉區聖誕節禁止放鞭炮
    中國僑網12月21日電 據《菲律賓商報》報導,菲律賓國都區警署20日提醒公眾,節日期間大馬尼拉區禁止燃放鞭炮。國都區警署署長丹瑙準將說,大馬尼拉區市長們在最近的治安委員會會議上同意禁止燃放鞭炮。丹瑙說,煙花表演將被允許在地方政府批准的小區進行。
  • 【忻州記憶】 鞭炮聲聲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窮,但過年卻簡約而不簡單。可能是禿小子的緣故,與穿新衣服、吃餃子、掙壓歲錢、走親戚相比,我更喜歡放鞭炮。每到臘月,每每看到那些家境相對好一點和父親在外地上班掙工資的孩子,耀武揚威拿著一掛鞭炮在開心地燃放,我就羨慕得不得了。甚至連晚上做夢也在想,如果能有幾串鞭炮該有多好,那紅色紅的晃眼,那響聲響的悅耳。
  • 童年放鞭炮的樂趣,和鞭炮聲裡的年味,都慢慢離我們遠去
    我們懷念小時候春節裡鞭炮聲,除了骨子裡認為這個一傳統,更是因為每個人在小時候都有過放鞭炮的經歷,那種興奮刺激伴隨著家人的熱鬧場景,成為了我們心中對春節的美好記憶。在物質條件有限、娛樂活動貧乏的童年時代,特別是在農村,放鞭炮可能是最刺激最有樂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