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移民上訪到幹部下村,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彰顯最美的人心

2020-12-18 老羊鏟史
劇照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繼續熱播。

電視劇一開頭,就是新來的青山鎮黨委副書記唐天石接待農村婦女趙鳳儀的上訪,她上訪是因為自己家沒有評上貧困戶。

扶貧幹部唐天石從這次接訪開始,選了那家溝和上河峪兩個深度貧困村,逐戶的進行走訪、調查摸底,以找出這些貧困村的脫貧之路。

從移民上訪到幹部入村走訪,也展現了一段時期水庫搬遷移民的工作導向的轉變。

因為在三、四十年前,寬城很多的幹部群眾一直在忙著上訪和接訪之中。

從移民上訪到幹部下村駐村,彰顯的是「以民為本」的執政之心。

為唐天石這樣的幹部點讚。

劇照

1.

「水庫移民是非自願移民,是世界性難題,移民工程是一項繁雜的系統工程」。

這句話是全淅林報告文學《移民大柴湖》 開篇的話。

《移民大柴湖》描寫的是南水北調工程中線源頭丹江口水庫的38萬移民辛苦艱難的歷程,很悲壯!

報告文學的作者和我一樣,也是移民的後代。

1989年,水利部在湖北宜昌召開會議。

從會議的材料上看,到1989年,全國水庫包括葛洲壩、三峽大壩等大型水利設施,移民總數已經達到了1000多萬。

水利部副部長李伯寧在講話中說:

移民工作上存在著大量遺留問題,安置好的、安置平常的和沒有安置好的三三制,沒有安置好的,生活還相當困難,有些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有的不斷上訪鬧事,至今還是一個不安定因素。

劇照

2、

人類所有的活動都是經濟活動,修水庫也是一樣,有人受益,有人犧牲。

潘家口水庫也是一樣,以下是水庫概況:

設計單位:水電部第13局工程勘察設計院。

施工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00619部隊。

施工時間:1975.10----1985.6

最大壩高107.5米,壩頂長1039米。

最大水面面積:72平方公裡,控制流域3.37萬平方公裡。

總庫容29.3億立米。

水庫的修建為天津、唐山提供優質可靠的水源,改善了天津市的環境,減輕了地面沉降,結束了天津人民長期飲用苦澀水的歷史。

劇照

按當年物價標準當年計算:

一、供水收益綜合計算每年可收益6億元,按工程分攤潘家口一期工程供水收益為2億元;

二、按原定供水水費標準計算,潘家口供水收入則平均每年收入約4000萬元;

三、發電收益:實際年平均發電量3.56億度,按峰荷每度電13分,非峰度4分,每年節約燃料費一項即為0.24億元。

也就是說,天津人民吃水也要花錢的,而且,水庫還有發電收益。

水庫淹沒區涉及唐山和承德兩個地市四個縣,其中涉及寬城縣4個公社、20個大隊、153個小隊,3681戶、19049人,淹沒耕地22198.5畝,佔全縣總耕地的10%,淹沒房屋10756間,果樹82.94萬棵。

現在看來,工程有收益,就該對犧牲的地區有補償,可惜,在修建水庫和建成後的很多年,沒有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從而引起了水庫移民連續不斷的上訪。

劇照

3、

1990年7月定稿的《寬城滿族自治縣移民志》記載,從1978年開始,到1989年,每年都有各種上訪,負責移民的幹部遭受過各種圍攻甚至是毆打。

移民委屈、幹部委屈。

在這個《寬城滿族自治縣移民志》的開篇概述的最後寫到:

移民是可愛的,可敬的。

移民幹部是可愛的、可敬的。

問題不在直接衝突的雙方,而在於當時國家的移民指導思想和政策。

1976年11月26日,縣委縣革委在燕子峪公社召開潘家口水庫移民遷建會議。

從現有的資料看,這應該是縣裡領導第一次召開的和移民見面的會。

會上,白臺子村黨支部書記做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為水庫讓路,為革命搬家,做過細的思想工作,能夠搬出去」的發言。

接收安置試點黨支部成員、革委會副主任付長生介紹了識大體、顧大局、發揚龍江風格,安置好移民經驗,

縣領導講話,提出了遷建原則,即能後靠的後靠,能近遷的不遠遷,儘量在本社安排,本社安排不了的,由縣裡在外社安排,縣內安置不了的,安排外縣遠遷。

1977年2月2日材料記載:我縣是個小縣,人口不到20萬人,每人平均土地持有量一畝左右,又是一個新建縣,經濟基礎很差,修建水庫對我縣來說是受災不能受益,這麼大的移民任務是交給地區安置還是儘量本縣安置,在縣裡來講分歧很大。

可見,即便是在那個年代,縣領導裡還是有清醒的,畢竟他們每天和這些老百姓打交道。

1977年11月23日,承德地區移民遷建辦公室文字明確,寬城縣移民遷建工作以階級鬥爭為綱,狠批四人幫,依靠集體,堅持自力更生為主,國家補助為輔。搞好遷建工作,最大限度的後靠和本縣安置,少量的遷往附近的平泉縣,批駁了移民方向不明、路線不正的一願南遷不願北遷,二願外縣平川插隊,不願本縣山溝落戶,三願後靠吃救濟,不願搬家出村的糊塗觀點。進而發揚龍江風格,講路線,顧大局,做到遷建生產兩不誤。從而在移民去向上形成「一盤棋大家走,龍江風格全縣流」的熱潮。

然而,移民工作涉及幾萬百姓生活,不是一個龍江精神就能解決。

劇照

4、

在1990年出版的《寬城縣誌》裡,截止到出版止,共計有五條和移民有關的記錄,其中有兩條是移民上訪,另外兩條也是和上訪有關。

一、1975年10月15日,寬城縣成立遷建辦公室。

二、1979年9月x日,中央水電部副部長張秀農到寬城解決藍旗地移民上訪。

三、1982年9月30日,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在潘家口水庫接見寬城縣長張九清。

四、1983年2月14日,國務院副總理萬裡在潘家口水庫接見縣長張九清。

五、1983年7月25日—28日,接收水庫移民的龍鬚門、板城等6個公社20個大隊1130名群眾上訪,要求增加補償。

正史敘事比較簡單,為領導諱、為大局諱等等。

事實上,從1978年搬遷開始,到史料記載的1989年止,移民上訪就沒有停止過,即使是上訪最少的1985年,30人以上的集體訪,還有300人次。

從歷史的角度看,潘家口水庫移民政策決定的時候,正是1975、1976兩年,大家都知道,四人幫及其爪牙橫行時期。

1975年11月22日的《關於做好潘家口水庫移民遷建工作的通知》所體現的精神:

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和外地經驗,有利於學大寨... ...。

在1976年燕子峪公社召開的水庫移民遷建會議上,主導思想就變成了識大體、顧大局、發揚龍江風格。

而到了1977年11月23日,地區移民遷建辦公室明確:

寬城移民遷建工作以階級鬥爭為綱,狠批四人幫,依靠集體,堅持自力更生為主,國家補助為輔。

縣裡也沒有決策權。

劇照

5、

四人幫下臺,極左路線結束,國家的移民政策也實事求是的發生了變化。

1985年12月10日,萬裡委員長在加快衡廣複線建設工作會議上說:

「水庫受益地區應當給淹沒區以好處,或從水中或是從用電中收取些費用,將這些資金給受淹沒地區發展生產,要使淹沒地區群眾收入穩定,不低於原收入水平為好。」

1989年5月31日,時任水利部副部長的鈕茂生在宜昌會議上講:

移民問題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而且很敏感。在一些地區已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之一,所以,移民遺留問題的解決,理所當然的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然而,這已經是1979年張秀農副部長來寬城解決藍旗地移民上訪的十年以後了。

高層決策考慮問題不周全,尤其是四人幫時期,高層可能都顧不上基層這些問題,於是,這一系列問題都推給了基層。

移民和地縣兩級幹部本來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卻險些走向了對立面。

所以,移民委屈,移民幹部憋屈!

6、

1978年底動員搬家,藍旗地移民堅持不在本縣,要去外省建隊。他們選出代表去遼寧大窪縣興利農場聯繫。興利農場同意藍旗地365戶1700人來農場落戶,並給開了準遷證。

現在看來,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走的願意去,接收的又歡迎,從一個產大米的地方到了另一個產大米的地方,多好呀。

將近十分之一的移民問題得以圓滿的解決了。

按當時的材料看,縣裡是同意這些人遷往大窪的。

可惜,縣裡負責搬遷的幹部去省裡請示時,省委不同意外遷,怕有後遺症。

過去藍旗地的稻田比較多,年輕小夥子娶媳婦不愁,很多人家的閨女就是因為這裡有大米吃,就嫁過來。

計劃經濟時期,連城市戶口吃細糧都有比例,整個庫區多數搬遷的大隊都有水稻和小麥。而搬遷過去的地方尤其是縣內的幾個公社都達不到這樣的條件。

金窩銀窩搬到了泥窩木頭窩,生活水平直線下降,遠不如從前。

1979年9月24日,藍旗地移民以劉x連為主給趙×陽、彭真、錢正英等領導寫上訪信。

11月26日由劉x連等8人為代表帶領65名移民去水電部上訪,要求有三條:一,以大隊建隊,二保證搬遷後的地方有細糧,三是每人保證828元補償。

劇照

《寬城縣誌》裡這樣寫的:「1979年9月x日,中央水電部副部長張秀農到寬城解決藍旗地移民上訪」。

也就是說,當年9月份,國家領導人接到移民的上訪信後,副部長張秀農就趕了過來。

當時的水利部長是錢正英,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專家型領導。

1980年7月23日,藍旗地應遷未遷的劉x連等48戶、64人到縣裡上訪(25號增加到81人),縣遷建辦公室給安排了食宿。

上方移民提出三個問題:

一是移民點問題,潘家口水庫是給國家修的,移民理應由國家安排,寬城是個窮縣,沒能力安排滿意的地方。

二是,沒搬家是因為沒相中移民點兒,縣委違反了先搬家後蓄水的原則,用下閘蓄水的方式淹移民,趕移民走。

三是對上訪群眾打擊報復,在口糧供應、化肥補助等存在不公平。

從7月25到9月22日,上訪移民從寬城到行署,和地縣兩級領導對話,還出現的打罵領導幹部的行為。

據《寬城滿族自治縣移民志》記載:

這次上訪共計56天,給國家經濟造成了嚴重損失,看病人數288人次,在行署衛生所吃藥182.14元,在附屬醫院看病吃藥67.84元,給個人路費8.1元。宿費3716.30元,夥食費1850.80元,共花現金5825.18元,糧票3558.8近。

實事求是的說,給上訪人員看病、報銷路費、宿費、夥食費,哪有這樣好的政府呀?這也說明,當時地縣兩級政府對移民是非常尊重的,對移民工作也是非常重視的,也是非常願意把問題趕快解決掉的。

寬城老照片

7、

1981年,多次上訪,多次對來水庫做工作的縣裡幹部圍攻,細情不講。

1982年1月,劉x連等人帶30人去北京上訪,回來後又到縣裡遷建辦上訪,直到臘月二十九才平息。

《寬城縣誌》記載:那一年的年9月30日,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在潘家口水庫接見寬城縣長張九清。

具體內容無考。

1981年10月21日,中共寬城縣委發出《關於土地包幹到戶,多種經營承包責任制試行辦法》,也就是老百姓說的包產到戶。

農村土地政策的變化,又成了接收地農民上訪的導火索。

《寬城縣誌》關於移民上訪的第二條記錄:

1983年7月25日—28日,接收潘家口水庫移民的龍鬚門、板城等6個公社的20個大隊的1130名群眾,到縣政府上訪,要求增加補償。

現在看來這個時間點非常重要,過去的時候土地是集體的,普通社員不是很關心集體的土地、果樹的多與少,現在分到個人手裡了,一看移民佔去了原本是他們的那部分,肯定要有想法。

這次上訪來勢之猛,人數之多,是歷史上所沒有的。

他們搶佔了縣委會議室,三次搶縣政府食堂,有一次搶走十五斤面的饅頭、一盆菜。

有組織、有串聯、有計劃,有約法。

有的揚言把移民攆走,收回土地和青苗。

他們主要提出三個問題:

1、接收移民任務大,造成接收隊生產生活水平下降。

2、對土地、山場、果樹補償低。

3、接收隊和移民隊同等待遇。

地區領導和縣領導做了艱苦細緻的工作,到29號,這次上訪結束。

這一年的2月14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萬裡同志在潘家口水庫接見了縣長張九清,具體內容無考。

但據知情人講,萬裡同志對潘家口水庫的移民工作進行了批評。

庫區移民上訪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國家陸續出臺了扶持改善移民生活的政策,又進行了二次搬遷,部分後靠移民和返遷移民去了唐山,生產生活條件好於過去。

劇照

8、

電視劇《最美的鄉村》演到了唐天石組織村民發展產業,實施產業扶貧,這是務實的工作思路。

其實,在庫區移民安置問題上,人們的思路也早就有了改變。

國務院國發(80)264號《批轉水利部關於三十年來水利工作基本經驗和今後意見的報告》說:改善水庫移民安置辦法,今後移民安置首先做好規劃找好安置地點,解決好生產、生活問題,使移民安置後不低於原來的生活水平。

1984年9月18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在講話中提出:鑑於過去多年的移民經驗,提一個設想,就是把安置性移民改為開發性的移民。

從此,寬城開始了開發性安置移民的工作,修建鐵礦,發展網箱養魚。

我當年高考的時候,幸虧沒有落榜,如果落榜的話,應該是去了北大嶺鐵礦做了礦工。

礦工老羊,老羊該去鏟石了。

這幾年有朋友去水庫釣魚、遊玩,看著水庫的秀美風光,問:老羊是不是非常感謝這個水庫呀,使你們生活在這樣好的環境中。

老羊苦笑,三四十年的艱辛有誰理解?

更何況我們家的男孩子都考上了大學,戶口遷出來後,所有的移民補助政策都沒有享受到,我的父母比別人家的老人受的累更多,向誰去說理呢?

本文參考資料:

《寬城縣誌》

《寬城滿族自治縣移民志》

相關焦點

  • 一起走進電視劇《最美的鄉村》拍攝幕後
    「這是一部脫貧攻堅主題的電視劇,做好群眾工作的方法和訣竅,在劇中都可以找到。」「從蔣小魚到唐天石,從瑛娘到辛蘭,從馮程到石全有……優秀演員演繹著一個個深入人心的角色,帶給觀眾一次又一次感動。」……6月6日晚,由河北省組織創拍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開播以來,該劇收視率喜人,酷雲收視實時最高破2,關注度持續走高,引發社會各界廣泛熱議。《最美的鄉村》何以在播出不久便脫穎而出,好評不斷?
  • 高揚脫貧攻堅勝利旗幟的時代畫卷——評電視連續劇《最美的鄉村》
    □王離湘電視劇《最美的鄉村》近期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圓滿播出,在現實主義題材主旋律作品中脫穎而出,收視率始終穩居同時段電視劇排行榜首。騰訊、搜狐、愛奇藝等網絡平臺播放量達幾千萬。源遠流長的燕趙文化,以西柏坡為代表的紅色文化和以塞罕壩精神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河北的電視劇創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動力。《最美的鄉村》誕生在這片熱土上,有其必然性。該劇以承德鄉村為代表的燕趙大地脫貧攻堅戰線上黨員幹部的先進典型為創作原型,完美詮釋了舉國上下實施的脫貧攻堅戰略。
  • 芒市人物丨最美鄉村幹部歐廷發
    芒市人物丨最美鄉村幹部歐廷發 2020-11-27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彰顯公僕本色 書寫「最美」答卷
    近日,經推薦遴選,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確定32名「最美公務員」。他們在基層工作一線扛重活、打硬仗,敢擔當、善作為,以實際行動彰顯人民公僕本色。  抗擊疫情,他們挺身而出、衝鋒在前  1月下旬,當組建北京市援鄂醫療隊的消息傳來,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劉立飛第一時間報名,義無反顧衝上戰疫第一線。
  • 河北好劇《最美的鄉村》一定要追呀
    《最美的鄉村》首播劇情中,上河峪村要求進步,本來貧困,但生怕自己被評上貧困戶。而另一個試點村裡,卻爭著搶著參評——為了能夠獲選,不惜走旁門左道。扶貧幹部唐天石(楊志剛飾),從市扶貧辦下基層,專門到青山鎮負責脫貧攻堅工作,面對的正是這些複雜情況:剛到鎮上任職,就遇到落選貧困戶的那家溝村村民趙鳳儀鬧到了鎮政府;接下來的鎮政府扶貧工作會議上,他又遇到上河峪村村民盧振興的刁難,以及那家溝村村幹部的缺席……他要面對的絕不止這些,還有不實舉報、人身威脅——軍人出身的背景,賦予唐天石較真的處事風格,而多年的一線扶貧工作經歷
  • 曾文玲:泰順最美最「軸」的扶貧女幹部
    縱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既要走出興農之路、富裕之路,更要走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之路。展現實幹者奮發有為的姿態,激發成事者一往無前的氣概,在這條走向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當有你我的奮鬥足跡。最美最「軸」的扶貧幹部曾文玲的那些事別「軸」了,鎮長命令你休息!
  • 彰顯公僕本色 書寫「最美」答卷 - 兵團日報
    近日,經推薦遴選,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確定32名「最美公務員」。他們在基層工作一線扛重活、打硬仗,敢擔當、善作為,以實際行動彰顯人民公僕本色。 抗擊疫情,他們挺身而出、衝鋒在前 1月下旬,當組建北京市援鄂醫療隊的消息傳來,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劉立飛第一時間報名,義無反顧衝上戰「疫」第一線。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競速。
  • 江西「最美扶貧幹部」名單發布
    近日,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扶貧辦聯合開展江西「最美扶貧幹部」學習宣傳活動,發布53名「最美扶貧幹部」名單。 贛州市衛健委派駐贛州市贛縣區南塘鎮澄籍村第一書記陳紅軍  江西省民宗局派駐贛州市南康區赤土畲族鄉杏花村第一書記江廣浙  中共贛州市委組織部派駐贛州市南康區浮石鄉窩坑村第一書記江建明  江西省商務廳派駐信豐縣大塘埠鎮新龍村第一書記劉光輝  中共贛州市委政法委派駐大餘縣新城鎮分水坳村第一書記楊卿一  中央黨校派駐安遠縣三百山鎮咀下村第一書記
  • 商南縣舉行第一屆「最美醫生、最美護士、最美鄉村醫生」表彰大會
    9月25日,以「弘揚仁醫精神 共譜杏林華章」為主題的商南縣第一屆「最美醫生、最美護士、最美鄉村醫生」表彰大會在縣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建莉出席活動並講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殷雙成,縣政府副縣長、公安局長李志學,縣政協副主席柯昌印出席活動。
  • 江西「最美扶貧幹部」公布!七名女性入選!
    近日,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扶貧辦聯合開展江西「最美扶貧幹部」學習宣傳活動,發布53名「最美扶貧幹部」名單。 江西「最美扶貧幹部」名單 王明君 南昌市紀委市監委派駐安義縣石鼻鎮果田村第一書記 賴政兵 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派駐廬山市白鹿鎮玉京村第一書記
  • 楊志剛《最美的鄉村》熱播,成為央視收視冠軍,最棒的農村電視劇
    最近《最美的鄉村》的播出,受到了大家的喜歡,由實力演員楊志剛主演,以退伍幹部的形象面向大家,演過很多抗戰劇的他,沒想到這次出演鄉村劇,有如此的成就,真是令人想不到!這是一部單元劇,首先是楊志剛飾演的唐天石,作為幹部到農村扶貧的故事,但他的形象並不是那麼呆板,更像一個「笑面虎」的形象,這個單元在他的帶領下,非常幽默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 萬載這位第一書記入選江西「最美扶貧幹部」
    近日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扶貧辦聯合開展江西「最美扶貧幹部」學習宣傳活動發布53名「最美扶貧幹部」名單>中共江西省委編辦派駐萬載縣潭埠鎮山塘村第一書記潘晨宇入選江西「最美扶貧幹部」名單江西「最美扶貧幹部」部分名單潘晨宇 中共江西省委編辦派駐萬載縣潭埠鎮山塘村第一書記王明君 南昌市紀委市監委派駐安義縣石鼻鎮果田村第一書記賴政兵
  • 王永利:《閃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師」彰顯立德樹人奉獻大愛的精神
    一、彰顯最美教師立德樹人、愛崗敬業、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突如其來,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千千萬萬的優秀教師勇挑重擔,有人毅然站在了抗疫的第一線,有人堅定地扛起了脫貧攻堅的責任擔當,有人多年如一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 《最美的鄉村》:清新生動的時代畫卷
    近日,一部脫貧攻堅題材的電視劇《最美的鄉村》熱映,收視率與口碑俱佳。該劇採用了單元劇的敘事結構,生動展現了三位青年深入鄉村,為脫貧攻堅事業不懈努力的故事,情節緊湊,人物衝突集中,引人入勝。尤為難得的是,該劇充滿人文關懷,深刻闡釋了:脫貧攻堅不僅僅限於經濟上的數字和指標,精神脫貧也同等重要。
  • 最美的時光電視劇大結局47-48集 最美的時光全集劇情介紹
    鍾漢良《最美的時光》電視劇全集劇情介紹1-50集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陸勵成----鍾漢良----MG公司部門主管,後為MG公司大中華區執行董事MG部門負責人  Helen----牟湘盈----陸勵成助理  Karen---宋翊助理  許母----陸玲----許憐霜母親  春妮----項瑾----MG公司員工  許仲晉----賀強----許憐霜父親  Mike----蔣愷----MG公司營銷總監、大中華區總裁  《最美的時光
  • 先鋒模範為鏡 記株洲醴陵市「鄉村最美共產黨員」
    他們長期紮根鄉村,心繫群眾,服務發展,盡職盡責,甘於奉獻,用行動譜寫著無愧於這個時代的篇章,詮釋著優秀共產黨人的良好形象與精神風貌,展現出黨的好幹部焦裕祿式的為民情懷與英雄本色。他們平凡,但平凡中蘊藏著偉大;他們普通,但普通中折射出崇高;他們在平凡崗位上散發光和熱,用心血和汗水書寫著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
  • 《最美的鄉村》:精神正能量的戲劇化表達
    作者:侯君荔(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主任編輯)  央視熱播的電視劇《最美的鄉村》在脫貧攻堅主題與鄉村劇類型化創作相融合的基礎上,恰適地處理了精神正能量和戲劇化表達的辯證統一關係,較好地實現了主旋律作品在「有意義」前提下的「有意思」,為同類題材電視劇的創作生產帶來啟示。
  • 武平縣110位「身邊『最美的她』」名單公示!
    武平縣疫情防控「最美逆行者」(40個) 石如玉 武平縣衛生健康局 副科級幹部鍾芷瑄 中赤鎮團委書記、人大秘書 李素梅 巖前鎮將軍村 黨支部書記 劉麗娟 象洞鎮政府 婦聯主席 趙 露 十方鎮政府獸醫站 站長 李新蘭 武東鎮爐坑村 婦聯主席 吳紅梅 中堡鎮副鎮長、鄉村振興辦主任
  • 直抵人心的力量 2020年「最美誠信浙江人」揭曉
    直抵人心的力量 2020年「最美誠信浙江人」揭曉 2020年09月18日 05:22:08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記者 朱麗珍 胡芸   今天,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共青團浙江省委共同推出的2020年「最美誠信浙江人」正式揭曉。
  • 螢屏上的抗疫群英譜——贊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最美逆行者》
    從1958年問世的第一部直播電視劇《一口菜餅子》到《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再到改革開放以來的《九一八大案紀實》等,都彰顯了這一傳統和優勢。如今,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最美逆行者》 ,正是一部應時代之命而生、應人民之需而作的反映2020年中華民族在黨的領導下奮起抗疫的螢屏形象史,堪稱是感天動地的全民抗疫的英雄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