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舉運動員深蹲失敗導致雙膝受傷

2020-09-06 易難YINAN

近日一位力量舉運動員在比賽中嘗試大重量深蹲,然後就發生了這樣可怕的一幕,他瞬間跪倒在地上,雙膝全部骨折。


這位運動員叫做塞迪克,前兩次他成功蹲起360KG和380KG。在第三次全力蹲起400KG時候,由於重量超出自身極限,準備過程中他的身體就已經開始劇烈地抖動,無法承受這個巨大的重量, 被槓鈴壓倒。此時兩個膝蓋的壓力過大全部骨折,隨之而來的就是他的一聲慘叫。


之後他接受了持續六個小時的手術,醫生將他的膝蓋重新接好,但他還需要重新學會走路,可能將會永遠地告別自己的職業生涯。

這又給我們所有人敲了一次警鐘,對於所有力量舉運動員來說,學會如何安全並且高效地舉起大重量能夠延長你的職業生涯,打好基礎自然水到渠成,不要為了一時的成績失去了一世的健康。

對於普通健身愛好者也是一樣,他們更應該去學會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重量,要做到循序漸進、腳踏實地。

健身不是一時的痛快而是一輩子的堅持!

相關焦點

  • 66kg深蹲265kg:Charles Okpoko給力量舉愛好者們的幾句話
    入門的力量舉愛好者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提高力量並達到頂峰,這主要側重於開發三種個項目:深蹲,臥推和硬拉。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在整個過程中都跳過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他們未能建立可賴以發展的堅實基礎。許多人看著我說:「夥計,他在短時間內就做到了如此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短短3.5年的時間,他已經擁有多個國家和世界冠軍頭銜和紀錄。」好吧,不一定是真的。確實,我的力量舉生涯還比較簡短。
  • 請不要用力量舉或者健美的思路,去思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
    近日CBA體測中,上海隊中鋒張兆旭,在深蹲測試中,因為槓鈴不慎滑落,導致了腰部受傷,被送醫院就診。更別說大多數的健身愛好者了,都是普通人的身材級別,甚至於說高水平的健美和力量舉運動員,身高也就1米7-1米8這樣,高一點的也就是1米9,比如說力量舉領域的兩尊大神,雷-威廉士和尤帕,兩個人的身高都不到1米85,但是是世界上力量舉成績最好的運動員。
  • 如何讓深蹲更標準?這個動作健身房教練不教,力量舉運動員卻在用
    在健身圈子裡,和深蹲結緣最深的,不是追求腿部肌肉圍度的健美愛好者,而是以深蹲成績為目標的力量舉訓練者。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個動作叫做箱式深蹲,這個動作來自力量舉圈子赫赫有名的「西部槓鈴」組織。西部槓鈴:聞名力量舉圈的「硬漢聯盟」「西部槓鈴」組織(WestSide Barbell)是活躍於美國哥倫布市的力量舉組織,其中的選手尤其擅長「無裝備」大重量訓練,自成立以來在各項力量舉大賽中斬獲名次,湧現了很多世界級力量舉冠軍。
  • 傳奇女性力量舉運動員-朱迪思·格尼
    傳奇力量舉運動員朱迪思·格尼(Judith Gedney)是1986年IPF女子早期的朱迪思受僱於西伊利諾伊大學體育系,教授運動機能學,增強力量的原理和方法以及體操和田徑運動。除此之外,朱迪思還在海外從事聖經的研究和宣教工作,她和丈夫羅傑每年都會出去幾次。通過力量舉運動結識更多的人,然後通過這種方式為海地的孤兒提供衣物和捐款。
  • Squat University-解決深蹲時的下背疼痛(力量舉運動員的改變!)
    這期視頻繼續Aaron博士的理療系列,這一次的患者是一名英國力量舉運動員。
  • 一項新的評估力量舉技術中深蹲和硬拉內容效度和信度指數的方案
    這三種力量舉項目,也代表著其他基於力量的運動比賽,比如CrossFit和Strongman比賽。在增加腿部、大腿和背部肌肉力量和肌肉肥大方面,深蹲和舉重在體能訓練專業人員、眾多運動項目的優秀運動員以及業餘運動員中被廣泛使用。此外,深蹲和硬拉常用於康復訓練中針對肌肉骨骼疾病的項目,如腰背部或膝蓋疼痛,以減少疼痛和改善功能。
  • 力量舉式深蹲VS奧舉式深蹲:哪種深蹲技術更好
    力量舉式深蹲通常在進行力量舉式深蹲時,槓鈴放在三角肌後束和中斜方肌的位置,通常也被稱之為低槓深蹲,使用低槓位不僅可以為力量舉運動員提供機械優勢,而且還可以使軀幹向前傾斜,使用更多的強大後部肌肉(如臀部肌肉和膕繩肌)。通常,力量舉也會採用比正常深蹲較寬的站姿以限制運動範圍。
  • 力量舉式深蹲VS奧舉式深蹲:哪種深蹲技術更好
    是對下肢力量的終極考驗,也很少有動作像深蹲一樣可以有效的鍛鍊臀部肌肉,腿部肌肉與核心。三角肌後束和中斜方肌的位置,通常也被稱之為低槓深蹲,使用低槓位不僅可以為力量舉運動員提供機械優勢,而且還可以使軀幹向前傾斜,使用更多的強大後部肌肉(如臀部肌肉和膕繩肌)。
  • 學會看懂各類健身比賽之二力量舉
    力量舉重是一項力量運動,包括基礎三大項最大重量的嘗試:深蹲,臥推,硬拉。就像在奧運會舉重比賽中一樣,舉重運動員要試圖單次舉起一個槓鈴來達到最大重量。力量舉起源於一項被稱為「奇特舉重」的運動,它遵循同樣的三次嘗試的形式,但使用了更廣泛的項目,類似於大力士比賽。最終,演化成現在標準化的三個項目。
  • 力量舉選手深蹲超過了700磅,身材一點都不輸專業健美運動員
    隨著全民健身的熱潮,健身、健美、擼鐵這些詞已經很熟悉了,很多人都加入到了健身的隊伍中來,甚至健身已經能夠成為了很多人的日常,而健身房就像是一個大型的加工廠,可以減脂,可以增肌,也可以瘦身、產後恢復,或者是追求力量,只要能長期堅持下來,能夠滿足一切對身材的欲望。
  • 臥推、深蹲與硬拉是誰發明的?那些你不知道的力量舉知識
    力量舉這項運動相信大家都有聽過,我們平時所訓練的深蹲、臥推以及硬拉就是力量舉比賽的三大主要項目。並且據統計,臥推架也是使用最多的健身器械,那你知道經常使用的臥推、深蹲是誰發明的嗎?力量舉其實並沒有確切的發明者,因為各個方面最早都是基於奧舉原則。
  • 世界深蹲100強:毛晨宇,農村娃愛玩力量舉,中國力壇攀登者!
    力量舉包括深蹲、臥推和硬拉三大項。這三個訓練動作是基本力量訓練的經典動作,後來獨立出來發展成為體育運動競賽項目,就是所謂的力量舉比賽!比賽規則自然也是十分簡單,三大項重量相加,重量最大者為冠軍!這個項目開始盛行於英、美等國,逐步普及到其他國家,歐美國家的力量舉發展已有幾十年的時間了,但反觀國內的力量舉依舊處於「萌芽階段」,鮮有人知!所以,國內與國外的力量舉水平還是存在差異的,世界頂尖力量舉運動員主要集中在歐美國家,國內大神屈指可數,能站在國際舞臺上的不過一手之數!
  • 2015費恩萊斯杯第三屆中國大學生力量舉&CPA中國人力量舉(健力)聯盟大賽
    【2015年5月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力量舉與CPA中國人力量舉(健力)聯盟年度聚會並排位賽—孔子故裡山東曲阜】——本年度起,每年各級別最好成績將錄入百度力量舉吧
  • 臥推、深蹲與硬拉是誰發明的?那些你不知道的力量舉知識
    ,我們平時所訓練的深蹲、臥推以及硬拉就是力量舉比賽的三大主要項目。  深蹲、臥推、硬拉的發明  力量舉其實並沒有確切的發明者,因為各個方面最早都是基於奧舉原則。,歐洲舉重運動員米洛·斯坦伯恩(Milo Steinborn)被認為是舉重技術的發明和推廣者,因為他是在鍛鍊中一直使用舉重的技術的早期大力士之一。
  • 加拿大力量舉女孩,負重236斤男友做深蹲,so easy
    加拿大力量舉女孩,負重236斤男友做深蹲,so easy文/intuition前言: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就像有些女孩子天生溫柔如水,有些女孩子爽朗樂觀,有些可愛單純,
  • 為什麼專業舉重運動員做深蹲時膝蓋會有明顯內扣?
    談起舉重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會是力量,還有深蹲,深蹲對於舉重運動員來說是必須的專項輔助訓練,那麼專業舉重運動員做深蹲時膝蓋為什麼會有明顯的內扣呢?原因如下。舉重運動員的深蹲屬於高槓位的深蹲,然而,長時間的高槓位得深蹲訓練就容易導致大腿前側承受的力量明顯大於大腿後側,更簡單的解釋就是,對舉重運動員來說,他們更需要的是正面腿臂的力量,也就是常說的正面大粗腿。
  • 力量舉硬漢的青睞之選:SSB安全槓鈴深蹲,適合健身新手用嗎?
    和六角槓鈴一樣,國內健身房很少看到這種槓鈴,但在國外尤其是舉重運動、力量舉工作室裡十分常見。就是下邊這個奇形怪狀的「曲杆」。深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舉重、力量舉、健美健體訓練、綜合體能訓練甚至是球類運動,都需要強化下肢力量。而深蹲可以強化我們的股四頭肌、膕繩肌、大腿內收肌及臀部肌群,是下肢訓練不容錯過的黃金動作。
  • 力量舉中深蹲和呼吸的關係!
    這期文章我來給大家聊聊力量舉訓練和呼吸之間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力量舉是由深蹲,臥推,硬拉這三個最主要的力量訓練動作組成。大多數的力量舉訓練者在做深蹲時候會做瓦式呼吸,但是往往好多訓練者在做瓦式呼吸時候都做成了腹式呼吸,結果導致試舉時因為呼吸模式的錯誤而失敗。首先在這裡我們重點說明一下瓦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區別。腹式呼吸是主要依靠膈肌收縮和舒張的一種呼吸模式,吸氣的時候橫膈膜下沉,肋骨和胸骨擴張,這樣肺的上下徑、前後徑、左右徑才能充分擴張吸入更多的氧氣,在以無氧運動為主的力量訓練中得到更好的發揮。
  • 力量舉中深蹲和呼吸的關係
    這期文章我來給大家聊聊力量舉訓練和呼吸之間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力量舉是由深蹲,臥推,硬拉這三個最主要的力量訓練動作組成。大多數的力量舉訓練者在做深蹲時候會做瓦式呼吸,但是往往好多訓練者在做瓦式呼吸時候都做成了腹式呼吸,結果導致試舉時因為呼吸模式的錯誤而失敗。首先在這裡我們重點說明一下瓦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區別。
  • 如何觀看一場力量舉比賽?
    原本死守跑步機的男生開始談論力量,本來只練瑜伽的女生愛上了「擼鐵」。多參加力量舉比賽,是訓練者迅速學習和快速成長的最好方法。國內的力量舉比賽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觀眾也越來越多。吳宜衡自拍照就算只看臉,顏值耐打的頂尖力量舉運動員也不乏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