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團「新義安」大總管「林景」,隻手遮天,卻選擇安分守己

2020-12-15 娛樂一夏扒

香港黑幫社團『新義安』,其創始人是向前,曾任職國民黨少將,輔佐戴笠將軍,國民黨戰敗後,派向前到香港以間諜身份搞活動,為了身份的特殊性,於1947年創立了『新義安』,當年獨大於九龍,被譽為「九龍皇帝」,就是香港娛樂大亨向華強的父親,『新義安』之所以成為數一數二的黑勢力,與這位人物離不開,他就是『新義安』的大總管[林景],今天就來講講這位大人物如何幫助向前開闢江山。

一、

林景,出生於1930年的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梅隴鎮,家庭貧困,當時戰火連連,能吃飽飯就覺得幸福的年代,學費貴,沒錢讀書,所以自幼就被父母扔到鎮裡的舞獅團學藝,林景賣力練習,練出一身健壯的肌肉,時不時的演出,也給了家庭不少的補貼。

一眨眼就呆到十八歲,林景想得到更多的機會,於是跟隨老鄉一同偷渡到香港,當時所有人都嚮往的那片黃金地帶。

初來乍到的林景沒有什麼依靠,只有一身用不完的力氣,於是在三角碼頭幫人搬貨賺生活費,這裡雖然辛苦,但是很多事物對林景來說都是新鮮的,這使他的好奇心一下子爆棚。由於做事伶俐,勤勞豪爽,碼頭上的其他苦力都願意跟他交朋友。

同年便認識了讓林景改變一生的一個人,他就是呂樂,呂樂也是潮州人,看到老鄉有著一份格外的親切感,接觸過一段時間後,呂樂很照顧林景,後來帶他進去九龍城寨,從此林景便走上了江湖路。

二、

既然是呂樂帶進來的,林景自然是無人敢小看,起初林景只是負責一些小生意,賺到一些小錢,林景看著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多,心想:終於不用挨餓了。此時林景想到了自己的堂兄弟林勝,寫信叫他一起來香港發展。

1950年,林景林勝兩兄弟在呂樂的引薦下加入了社團『新義安』,骨骼精煉,有氣有力的兩兄弟開始跟隨第一任龍頭向前開闢江山,四處插旗,將九龍城的地盤一點一滴地拿下,不久後『新義安』便稱霸九龍城,向前由此得到「九龍皇帝」的稱號。

三、

時間一直流逝到1953年,憑藉林氏雙雄的鐵血手腕下,成立6年的『新義安』,勢力已經強到力壓『和合圖』、『和勝和』等老一輩的社團。

好景不長,同年創始人向前被港英政府以「非法組織」為由,將向前等人驅逐出境,被迫遷居臺灣,林氏雙雄決定跟隨向前一同前往,走之前將龍頭交給了嫡系長子向華炎

在臺灣居住的向前,有一次跟同僚聚會喝酒,現場還有一些高官,席間,向前與其中一名高官產生了言語衝突,林景立馬抄起凳子甩過去,被對方的手下擋住才沒有受傷,但也由此得罪了那位高官。

不久後林景便遭到了報復,在一次夜晚,林景一人外出,被人伏擊裝入麻包袋,綁死扔進海裡,生命岌岌可危,幸好此時向前及時趕到,才得以挽回性命,從此以後更加奠定林景對向前的忠心不二。

四、

由於向前擔心兒子向華炎登基後會遇到種種困難,不能把龍頭位置坐穩,於是派遣林氏兄弟回去香港輔佐太子,林景放心不下向前,叫林勝在此陪伴向前,自己獨自回香港,走之前,向前給了他一道命令:「新義安,只能奉向家人為龍頭,外姓人不得掌舵。」就這樣,林景帶著這道命令回去香港輔佐太子登基。

向華炎作為第二任龍頭,肩上扛著很沉重的責任,幸好有林景輔佐,才有機會鬆一口氣,林景也為了『新義安』鞠躬盡瘁,權力一度發展到擁有整個社團四分之三的「兵力」,旗下弟子更是出了眾多猛人,後來誕生的「四虎十傑」,再到後來的「五虎十傑」都是從林景這一輩衍生下去的,即使擁有如此龐大的權力,林景對龍頭位置也並無二心,心裏面銘記著向前的那一道命令,僅僅願意當一個「大總管」。

五、

香港回歸以後,林景便開始隱退幕後,逐漸脫手江湖事,將『新義安』的事務交由其後輩林江來管理,自己過著打打麻將,看看電視唱唱歌這種悠哉的生活。

2012年,林景在香港去世,享年81歲,據說出殯當天,眾多社團的大人物都有出席,可見其地位之高,一代傳奇,書寫到此。

本期到這結束,下期更精彩,喜歡的看官記得點個關注,避免迷路,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香港社團「新義安」的「灣仔之虎」「陳耀興」為何英年早逝?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回歸前,是三合會組織最活躍的時期,大大小小的黑勢力至少有上百個,最為強勢的有『新義安』、『14K』以及『和勝和』三大勢力,類似三國時期曹魏、蜀漢、東吳三權分立,『新義安』充當曹魏一角,之中充滿恩怨情仇。今天小編來說說『新義安』裡「五虎十傑」裡其中一虎——「灣仔之虎」陳耀興。
  • 香港社團『新義安』中「五虎十傑」中的「五虎」,一個比一個狠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三合會組織最活躍的時期,每天上演著各種鬥爭,黑白勾結,民不聊生,其中有著無數個江湖傳說,其中最為強大的有三大社團,分別有『新義安』、『14K』、『和勝和』,每個社團都有其傳奇人物,今天就來講講『新義安』裡的骨幹精英「五虎十傑」中的「五虎」,一個比一個狠,他們都是誰,今天給大家一一講解。
  • 被譽為「尖東虎中虎」的「黃俊」,因「蘇龍」被落下神壇
    一、黃俊,原名「黃俊原」,1956年出生於香港元朗一戶貧困家庭,元朗地區民風淳樸,很少出產古惑仔,偏偏黃俊是個例外,由於家庭貧苦,黃俊跟很多勵志故事中的哥哥姐姐們一樣,為了補貼家庭而早年輟學,出來社會工作,選擇了去碼頭幫一些私客搬運貨物,黃俊那時很瘦小,運動多了
  • 香港社團「新義安」裡的猛將「五虎十傑」之「十傑」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香港回歸以前是三合會組織最活躍的時期,每天上演著各種鬥爭,民不聊生,其中有著無數個江湖傳說,其中最為強勢的有『新義安』、『14K』、『和勝和』三大社團,鼎足而立,每個社團都有其傳奇人物,共同演繹著香港最為經典的黑幫風雲,『新義安』之所以強大,與其精英骨幹
  • 「新義安」「灣仔之虎」陳耀興,替梅豔芳出頭後,因何命喪九泉?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回歸前,是黑幫勢力最活躍的時期,大大小小的黑勢力至少有六十個,最為強大的三大勢力有『新義安』、『14K』以及『和勝和』,鼎足而立,類似三國時期曹魏、蜀漢、東吳三權分立,其中充滿恩怨情仇。今天小編來說說『新義安』裡「五虎十傑」之一的「灣仔之虎」陳耀興。
  • 香港社團『新義安』的「總教頭」「蘇龍」的江湖道路
    香港黑幫社團『新義安』由向前所創立,向前曾經輔佐國民黨戴笠將軍,是少將級別,當年國民黨戰敗後,派遣向前到香港以間諜身份進行活動,為了掩飾身份而創立了『新義安』,當年獨大於九龍,被譽為「九龍皇帝」,香港娛樂大亨向華強就是向前的兒子。
  • 香港社團「新義安」超級猛將「五虎」,誰的實力更勝一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是社團勢力最活躍的時期,每天上演著各種鬥爭,黑白勾結,民不聊生,其中有著無數個江湖傳說,其中最為強勢的三大社團有『新義安』、『14K』、『和勝和』,「新義安」是綜合實力最強的社團,這與其超級猛將「五虎」分不開,今天來說說他們的戰力如何。
  • 「天真」的香港人
    在香港最大的討論區「香討」搜索「天真的香港人」,出來的頁面就已達至上限。這兩天又發生了幾件事,似乎在加深少數港人「天真」的標籤印象。一是前「港獨」組織成員周庭,日前被香港警方國安處以幹犯香港國安法,涉嫌「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
  • Uber的「精」! 代表香港人的「笨」?
  • 深總全力支持「港區國安法」,護航「一國兩制」!
    由「香港各界撐國安立法聯合陣線」發起的「撐國安法」籤名行動持續一周以來,獲得市民熱烈響應。全港多區設置的數以百計街站都得到了市民踴躍支持,社會各界人士特地抽時間落區籤名。即使在5月30日清早持續的紅色暴雨、黃色暴雨中,都有許多工商界及社團代表無懼風雨,到各區街站處籤名表示支持。
  • 「光復香港」實質是「港獨」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八個字聽起來頗有迷惑性:光復意味著自由,革命意味著合理,再冠之以「時代」的名頭,很有點「捨我其誰」的「勇氣」和「百世流芳」的自詡。可是,這個由某「民主派」人士在幾年前出選區議員時提出、這幾個月來頻頻出現在示威者隊伍上空的口號,真的是那麼理直氣壯、那麼正義嗎?「光復」,究竟要把香港「光復」到哪裡去呢?「革命」,究竟要帶給香港這個城市和740 萬港人什麼?妄撼「一國」之本「光復」一詞的中文含義是恢復原有的領土、統治或事業。
  • 哪些「香港人」追求「自決」或「獨立」? 中環一筆
    最近,一個問題縈繞於懷:究竟哪些「香港人」追求「香港自決」或「獨立」?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2014年2月號封面香港有730萬人口。其中,有生於斯、長於斯、並將終於斯的香港人,也有雖非生於斯卻將終於斯的香港人。在將終於斯的香港人中,有心甘情願以香港為終生家園的,也有懷移居之心卻無力實現而將終老香港的。
  • 在香港「打小人」是什麼樣的體驗?
    「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日日變豬頭」「打你個小人手,打到你有錢唔識收」「打小人」,是香港每逢驚蟄的習俗之一。這一天,鵝頸橋底的「打小人」攤檔都會大排長龍。在傳統農業社會,驚蟄日祭白虎的風俗,是為了借著白虎的雄威鎮壓蛇蟲鼠蟻,以免害蟲為患。
  • 香港 | 我在香港吃日本拉麵「Tsuta蔦」VS「一蘭拉麵」
    香港最出名的兩家日本拉麵,一個是東京米其林一星「Tsuta蔦」的香港分店,一個是從大阪心齋橋火到銅鑼灣的「一蘭拉麵」。兩家都不接受預約,並且在香港沒有評上星。但是共同點就是,很火,火到在快節奏的香港,本地白領都會在一堆遊客中乖乖排隊只為一碗熱騰騰的面。兩家同為拉麵的店鋪,同樣為知名拉麵館的分店,相同的火爆程度,然而風格卻各有不同。於是在香港閒來無事的我,將兩家拉麵店吃了一遍,終於有了一個詳細的對比。
  • 香港「粽」有希望……
    各地粽子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粽」。據說香港粽子有情懷,香港「粽」有希望,你吃了麼?
  • 【思考】香港正在經歷「文革」?「六七暴動」五十周年了,​正視歷史!
    1966年,中國爆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狂飆直卷中華大地,舉世矚目。大陸大傷風,傳染到港澳,來一場小感冒似乎是無可倖免的宿命。塑膠花廠的工潮只是導火線,潛藏的野火早晚要來一場瘋狂的焚燒。於是,上街聲援工人的從左派工人擴大到學生、文員、小販,示威抗議的場地從新蒲崗工廠區蔓延到鬧市和港督府。
  • 李嘉誠御用風水師夢中離世,曾預告「已至人生尾聲」 | 他把《通勝》做成香港人手一冊的「聖經」
    現在出版的通勝多來自香港,當中除記載每日公曆、夏曆日期,幹支,節氣、宜忌、節日(多是傳統節日,有些甚至聞所未聞)等,有時還記載日月食。通勝本稱「通書(通書)」,但廣東人認為「書」同「輸」諧音,故取其反意,名之曰「通勝」。不少通勝還大篇幅地介紹各種算命方法,收錄《三字經》、《增廣賢文》、《千字文》等舊時的啟蒙教材,介紹基礎天文曆法。
  • 「香港」紅磡美食地圖
    *在去香港之前我和大娃猶豫了很久是做一期咖啡店的還是小食最終選擇小食的原因是想做一期「物美價廉」的推送大家都知道在香港吃東西的物價是不便宜的今天分享用200>我們繞了一圈之後選擇了幾家作為目標然而食量限制 最後還是有遺憾沒吃到的今天分享我們吃過之後值得安利的幾家店*「三河屋」地址:明安街14號寶石戲院大廈D鋪
  • 只屬於香港的「豉油西餐」
    「六幾年,七幾年,名餐館,煙倉魚,燒乳鴿,椰子芒果雪糕,就在東方戲院隔壁,去英京、東方看戲吃飯,接著去太平館吃冰,一樂也。 」描述的正是六七十年代香港盛行吃豉油西餐的娛樂情景。豉油西餐見證了香港的過往發展,有大家的回憶。
  • 「時時精彩」榮膺香港馬王
    「時時精彩」榮膺2019/20香港馬王香港賽馬會主席陳南祿先生宣布「時時精彩」榮膺香港馬王,「時時精彩」的馬主是王明澤先生與王梁秀卿女士。「時時精彩」也是繼1991/92年度馬季的「翠河」後, 首匹於同一季勝出富衛保險女皇杯(一級賽)及渣打冠軍暨遮打杯(一級賽)並當選香港馬王的佳駟。另外兩匹曾取得此成就的馬王分別是「鑽中寶」和「及時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