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顧臻團隊研製血糖響應智能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複合貼片

2020-12-23 中國生物技術網

糖尿病是一種由於人體胰腺的胰島器官產生不了足夠的胰島素或者無法有效地利用所產生的胰島素而導致的慢性病。目前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位居世界第一且呈年輕化趨勢。胰島器官中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下降和體內胰島素缺乏是糖尿病的主要誘因,並常伴隨著具有胰高血糖素分泌功能的α細胞的失調。與胰島素降糖的作用相反,胰高血糖素能促進糖原分解進而升高血糖。目前糖尿病治療旨在通過體外補給胰島素和實時監測血糖變化來輔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然而在治療過程中往往因為胰島素使用過量會誘發急性低血糖的症狀,並伴隨致命風險,需要及時供給胰高血糖素來緩解,這就對基於胰島素的糖尿病治療的安全性帶來了極大挑戰。

近日,浙江大學藥學院顧臻教授團隊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題為Dual self-regulated delivery of insulin and glucagon by a hybrid patch的研究論文,利用透皮微針貼片同時負載具有反調節作用的兩種血糖調節激素——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在小鼠模型上驗證了其能隨血糖響應進而可控釋放的功效。第一作者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生物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王則君博士。這一突破性研究模擬胰島中的α細胞和β細胞的功能,可根據血糖變化動態調控兩種激素的釋放(高糖時促進胰島素釋放;低糖時促進胰高血糖素釋放),實現血糖水平的有效調節。該智能貼片有望改善患者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低血糖頻發的現狀。

葡萄糖雙響應複合貼片示意圖(insulin:胰島素;glucagon:胰高血糖素;紅色微針陣列模塊裝載胰島素;藍色微針陣列模塊裝載胰高血糖素)

該複合微針貼片由葡萄糖正響應的胰島素微針和葡萄糖逆響應的胰高血糖素微針的雙模塊集成構建,兩種模塊由相同的聚合物單體以不同的比例通過掩模介導的貫序式光聚合方法共聚於一張貼片。使用過程中,利用兩種蛋白質激素等電點的差異,通過在不同血糖濃度下模塊電荷及體積的協同變化實現兩種激素的反向釋放調節。

複合微針貼片的螢光圖片(左),照片(右上)及掃描電鏡圖片(右下)

研究團隊首次將兩種藥物的反向響應釋放模塊集成在一張微針貼片上,並在I型糖尿病小鼠動物模型中驗證了該複合貼片的有效性。其中胰島素「治療」模塊負責控制高血糖,胰高血糖素「保護」模塊則在延遲進食或胰島素過量等極端情境中最大限度減少低血糖的發生。

這一血糖響應釋放與反向調控相結合的遞送策略避免了頻繁的血糖檢測和胰島素劑量調控的不便,也為糖尿病患者因個體差異和生活方式改變所帶來的低血糖隱患提供了雙重安全保障。該體系有望應用於其他藥物的協同遞送,促進可攜式藥物輸送體系的精準調控。

相關焦點

  • 顧臻:讓醫藥創新更快「浮出紙面」—新聞—科學網
    顧臻(右二)與團隊學生討論課題。   粘貼一枚硬幣大小的貼片,不僅可以輕鬆完成胰島素的注入,還可以有效控制劑量,一舉多得。這套由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顧臻團隊研製的透皮智能胰島素遞藥系統,目前正在報批臨床試驗,未來極有可能顛覆糖尿病的傳統治療方式。
  • 39歲全職加盟浙大!他要讓醫藥創新更快「浮出紙面」
    粘貼一枚硬幣大小的貼片,不僅可以輕鬆完成胰島素的注入,還可以有效控制劑量,一舉多得。這套由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顧臻教授團隊研製的透皮智能胰島素遞藥系統,目前正在報批臨床試驗,未來極大可能顛覆糖尿病的傳統治療。
  • 39歲加盟浙大任藥學院院長 顧臻:讓醫藥創新更快「浮出紙面」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僅粘貼一枚硬幣大小的貼片,不僅可以輕鬆完成胰島素的注入,還可以有效控制劑量,一舉多得。這套由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顧臻教授團隊研製的透皮智能胰島素遞藥系統,目前正在報批臨床試驗,未來極大可能顛覆糖尿病的傳統治療。如何讓藥效更好,降低副作用,提升患者生存質量?顧臻一直致力於通過學科交叉,開展創新藥物研製。
  • 胰高血糖素樣多肽-1受體激動劑簡介
    胰高血糖素樣多肽-1(GLP-1)由人胰高血糖素基因編碼,並由腸道L細胞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GLP-1通過葡萄糖依賴方式作用於胰島β細胞,與GLP-1受體結合,促進胰島素基因的轉錄,增加胰島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刺激β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β細胞凋亡,從而增加胰島β細胞數量,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抑制食慾及攝食,延緩胃內容物排空等。
  • 胰島素影響的不止是血糖,而血糖變化背後,起作用的激素不止一種
    健康狀態下,當體內血糖升高時胰腺會大量分泌胰島素,維持血液中葡萄糖穩定,這是身體上唯一一個能降低血糖的激素,避免患上糖尿病。不過胰島素的作用不僅僅止於此,而且可影響著蛋白質以及脂肪代謝。胰島素會影響哪2種營養物質代謝?
  • 胰島素指數vs血糖指數|什麼是胰島素指數?胰島素和血糖的關係
    胰島素指數vs血糖指數所謂的血糖指數(GI),就是碳水化合物進入血液的速度,比如說:吃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後,2個小時內血糖最大增加的幅度,食物的GI越低,其升高血糖的速度就越慢。因此,為了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很多營養師和醫生都會推薦低GI飲食。
  • 三星獲得可穿戴設備新專利 可測血糖、乳酸、血壓等
    葡萄糖,即血液中的血糖,是人體的基本能量來源,用於大腦、肌肉、脂肪等各種組織,並通過血液輸送到各種組織。飯後血糖升高,空腹血糖降低,並在胰腺分泌的胰島素或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相互作用下保持在一個恆定的範圍內。當血糖水平升高時,胰島素會抑制肝臟產生新的葡萄糖,同時增加肌肉或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使用以降低血糖。相反,當血糖水平下降時,會有更多的胰高血糖素分泌,使肝臟產生更多的葡萄糖,從而導致血糖水平升高。
  • 優學高中|高中生物:血糖調節解讀
    一、緊抓兩種激素的調節作用參與血糖平衡調節的激素有多種,主要是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島素是由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島A細胞分泌的。當血糖濃度升高時,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同時抑制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 如何降低胰島素水平?不同食物對胰島素的影響
    我們常吃的3大營養素,對胰島素的影響不同,具體表現為:→吃高碳水,胰島素上升,胰高血糖素下降在人體,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是一對兄弟,它們功能相反,此消彼長,又齊心協力,同仇敵愾,共同努力保持血糖的平衡。人吃進去大量碳水後,血糖迅速上升,隨後胰島素分泌也迅速上升,血糖由高到低,需要一定的時間。等到血糖和胰島素水平降下來,胰高血糖素才會發揮功能,以保持血糖穩定。
  • 讓糖尿病血糖控制變更安全:科學家研製出能自我調節的胰島素
    據外媒報導,一組來自歐洲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概念驗證研究,其證明了一種新型胰島素分子具備感知血糖水平並根據患者的需要自行調整其活動的能力。截止到目前,這種實驗分子只在動物身上進行過試驗,但研究人員希望,進一步的開發將能在未來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更容易展開的胰島素治療。資料圖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來說,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就如同在走鋼絲的過程中讓自己保持平衡一樣。胰島素注射可以幫助降低高血糖,但過多的胰島素或在錯誤的時間劑量可能是危險的。
  • 是什麼導致胰島素抵抗?不吃晚飯能夠幫助降低血糖嗎?醫生告訴您
    糖尿病歸根結底的變化——胰島素抵抗在臨床上,胰島素抵抗幾乎是所有類型糖尿病,比如1型糖尿病、前驅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中存在的潛在因素,因此全面了解導致胰島素抵抗控制血糖的原因非常重要。胰島素抵抗是由於多餘的膳食脂肪在細胞中的蓄積所致,而這些脂肪並不意味著要儲存大量的脂肪,而是間接抑制了胰島素的作用。當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抗性時,血液就會積聚葡萄糖。
  • 血糖升高等於糖尿病?把內分泌瘤算進去,這4類疾病也可能是推手
    1、甲亢甲亢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簡稱,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增加胃腸道吸收葡萄糖含量,同時也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結果使得胰島素分泌減少。另外也會增加肝糖原產生,減少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大量分解糖原,最終引起血糖升高。
  • 胰島素抵抗和II型糖尿病是什麼關係?
    l 血糖進入血管,游離在血液中的葡萄糖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l 胰島素幫助血糖進入細胞後釋放出能量。l 同樣地,胰島素也會激活肝臟儲存一部分血糖,將其轉化為糖原供以後使用。l 隨著血糖進入細胞,血管中的血糖水平下降,於是胰島素分泌也隨之下降。l 胰島素水平逐漸下降後,反過來會升高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進行能量供應。上面過程就是一個正常情況下的胰島素在體內的變化過程。
  • 比高血糖更危險的是低血糖,若胰島素使用不當,牢記這6個救命原則!
    注射胰島素後未進食:速效胰島素和短效胰島素應在餐前或餐時注射。患者血糖在餐後會上升。使用速效胰島素或短效胰島素卻不進食會使血糖降低到危險水平。 運動前在手臂或腿部注射胰島素:體力活動可降低血糖水平,改變身體吸收胰島素的方式。應選擇在不受運動影響的區域進行注射。
  • 新型注射用降血糖藥物降價進入醫保目錄,造福更多糖尿病患者
    一提到降血糖藥物,大家會反映說,這個我知道,有口服的降血糖藥,比如格華止、拜唐蘋、安立澤、安達唐等等。還有皮下注射的胰島素。說到注射用降血糖藥物,目前國內市場除了胰島素還有一類,想必多數糖友也知道,那就是——GLP-1受體激動劑。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類皮下注射用降血糖藥物。
  • 無論增肌還是減脂,都需要知道的關鍵點:胰島素敏感性
    ,分別是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的降糖激素,很多糖尿病人每天的必備工作就是注射胰島素,目的就是維持體內的血糖平衡。胰島素的主要作用就是將血糖轉移到肝臟或肌肉中以糖原形式存儲,或者轉移到脂肪組織以體脂的形式儲備。而胰高血糖素則是在身體需要葡萄糖時,將存儲的肝糖原降解釋放進血液中,供給人體能量需求。兩都相互配合維持著血糖平衡。
  • 胖子打胰島素3個月,又胖了20斤,不能吃二甲雙胍,還有法嗎?
    這是一個中年男子,3個月前因為血糖非常高,體胖,糖尿病酮症,住院治療。因為血糖比較高,使用了胰島素泵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得非常理想,因為用量偏大,出院的時候轉換為了預混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出院後的他血糖控制得還可以,基本能在6-7mmol/L左右。
  • 得了糖尿病,打胰島素會上癮嗎?
    老王最近診斷為糖尿病,血糖特別高,醫生讓他先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老王說什麼都不同意,說同小區的老張說了,打胰島素會上癮的,用上了就終身使用(),所以寧肯吃藥,絕不打針。究竟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看看吧~01什麼是胰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