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全球性沙塵暴之後,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上也出現巨型沙塵暴

2021-01-19 ALENG
泰坦沙塵暴藝術圖

【ALENG 自媒體】9月25日早間專稿,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土衛六)上可能存在巨大的沙塵暴,這使得這顆驚人的外星世界成為太陽系第三個擁有沙塵暴氣候的星球。

據9月24日發表的最新一期《自然地球科學》雜誌的一篇研究論文,在對卡西尼號探測器的數據進行研究之後,科學家發現,在土星的最大衛星土衛六(泰坦)的赤道地區,似乎存在一個巨大的沙塵暴。論文的作者、法國巴黎狄德羅大學的天文學家塞巴斯蒂安·羅德裡格斯說,「泰坦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星球,我們已經知道,泰坦上擁有一個完整的碳氫化合物循環,現在,我們還知道,泰坦上甚至也存在跟地球和火星上一樣的塵埃循環,一些巨大的沙塵暴可以在泰坦的赤道地區形成。」

卡西尼拍攝的泰坦

土衛六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星球,它有很多跟我們的家園地球類似的特徵,比如,滿是甲烷和乙烷的湖泊和海洋,並且能夠像地球上的水循環一樣,蒸發凝結,然後變成甲烷雨降下。卡西尼號的探測數據還顯示,土衛六上也有類似於地球上的季節性天氣變化,當太陽經過泰坦赤道地區的時候,將可能形成巨大的雲層,並且造成風暴。在此前的飛行中,卡西尼曾經多次觀察到這種現象。

羅德裡格斯和他的團隊最早於2009年注意到卡西尼號的紅外雷達圖像,顯示在泰坦的赤道地區存在一些巨大的陰影。最初,科學家以為是甲烷雲,但是在隨後的計算機建模研究中,科學家發現最有可能這是一種大氣現象,並且靠近土衛六表面,那麼這只能解釋為是沙塵暴。當太陽光長時間照耀土衛六上的大氣時,陽光和甲烷的相互作用導致塵埃和風暴的形成。羅德裡格斯說,雖然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觀察泰坦的沙塵暴,但這一發現並不令人驚訝。2005年1月,當惠更斯號探測器在土衛六上降落時,也曾經引起了土衛六表面的塵埃揚起,雖然規模要小得多。

惠更斯號登陸泰坦

在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任務中,先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學發現,其中,關於土衛六和土衛二的研究,是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所取得的最為直觀的科研成果。2017年9月,由於燃料耗盡,在出色地完成20年的探測任務後,卡西尼號受控墜入土星的懷抱,但是任務期間發回的數據,至今仍然是科學家研究的寶貴資料。

相關焦點

  • 揭秘泰坦,土星的衛星,其形成的塵暴對月球有何影響?
    簡介: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土星上的衛星泰坦有可能仍然存在塵暴。卡西尼號探測任務探測到了降雨和沙塵暴對土衛六的影響,但這些事件不足以解釋月球的地質特徵,它在月球上的傳播仍然是個謎。如果塵埃魔鬼活躍在泰坦表面,美國宇航局即將進行的蜻蜓任務很可能會遇到它們,但塵埃魔鬼不太可能對任務造成危害。土星上最大的衛星泰坦,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唯一擁有流動河流和湖泊的地方。
  • 火星上真的有燃燒的火嗎?火星上的沙塵暴怎麼回事?
    火星表面含有大量的氧化鐵。 在太陽系眾多的行星當中,火星是最有趣的行星。 當夜色降臨大地時,如果你稍加注意,你就會發現火星就像火焰一般在夜空中發出火紅色的光芒。假如你能從天文望遠鏡中觀看的話,你會發現火星宛如一團燃燒的火球在夜空中格外明亮。
  • 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它會成為下一個地球嗎?
    土衛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土星最大的衛星,是目前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顆同時擁有稠密大氣層和液態海洋的衛星。因為同時擁有大氣層與海洋,被冠以可能擁有生命的衛星的猜測。也被稱為「泰坦」。泰坦衛星泰坦比水星和冥王星大,土星的泰坦衛星是除了地球和火星外,唯一同時擁有堅實地表和濃厚大氣層的星球。如果泰坦不是繞其他星球的軌道運行,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把泰坦稱為一個活躍的行星。我們知道一旦說到泰坦,就會非常興奮,它就像是一個謎,隱藏在它迷霧重重的大氣層中。卡西尼號探測器證實泰坦被橘色濃霧層包裹。
  • 作為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存在哪些奇妙現象?
    在現在已知的整個太陽系中,擁有龐大衛星系統的就是土星,在這個行星周圍圍繞的衛星數量已知的就達到了62顆。在龐大的土星衛星系統中,其中泰坦也是這個行星周圍存在的一個比較大的衛星。最近在研究者通過一些航空設備對土星周圍的衛星進行觀測的時候就拍攝了其最大的衛星泰坦的相關畫面。
  • 土星中最大衛星泰坦上擁有大片平原 沙丘以及湖泊
    ▲土星最大一顆衛星「土衛六」,又被稱為泰坦。(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王致凱/綜合報導 科學家發現,在土星的諸多衛星中,其中最大的一顆衛星泰坦(Titan,又稱土衛六)上擁有大片平原,還有由冰冷有機物質形成的沙丘,以及由液態甲烷組成的湖泊。此外,泰坦表面與地球表面相似,同樣有許多作用力共同鑿刻的痕跡。
  • 澳大利亞巨型沙塵暴襲擊小鎮 如現實版《星際穿越》
    上周,好萊塢科幻大片《星際穿越》裡的恐怖沙塵暴在現實中真實上演。當地時間12月4日,一場巨型沙塵暴襲擊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貝杜裡,高大的沙牆遮天蔽日持續了1個半小時,整個小鎮被沙暴吞沒,白晝如黑夜,該場景與電影《星際穿越》沙塵暴景象極為相似。
  • 土星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衛星土衛六-泰坦、土衛二-冰泉之星
    但是這個天然氣巨頭確實有無數的衛星,其中一些衛星將成為太空殖民地的迷人地點,尤其是泰坦和土衛二。  就壓力而言,站在泰坦表面上的感覺就像是停留在地球上水池的底部一樣。  土衛六的表面布滿了沙丘和水冰的巖石,泰坦的兩極匯聚著甲烷湖,河流和海洋。但是除了這些功能之外,土衛六還很平坦,並且沒有太陽系其他地方看到的眾多隕石坑和巨型山脈。麥凱說,由於泰坦上的巖層只有幾百碼高,「你不可能在泰坦上創造登山記錄。
  • NASA想把一艘潛水艇送到土星的衛星泰坦上的最大的海洋裡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奇想 NASA想把一艘潛水艇送到土星的衛星泰坦上的最大的海洋裡
  • NASA公布土星最大衛星泰坦地質圖:有山有湖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18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土星最大衛星「泰坦」(Titan)首張全球地質圖。科學家表示,「泰坦」有草原、由冰冷有機物質形成的沙丘與液態甲烷聚集而成的湖泊,在與塑造地球相同的許多力道作用下,表面有鑿刻痕跡。
  • 科學:土星衛星泰坦得到一個沙丘改造
    導語:這顆土星最大的衛星可能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因為它的隕石坑正在被抹去。泰坦的兄弟姐妹一定很嫉妒。雖然土星的大多數衛星上都有成千上萬個隕石坑,但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看起來可能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因為它的隕石坑正在被抹去。
  • 雲沙泱漭天光閉——談沙塵暴形成原因與減災
    力學與實踐 昨天 代號為「哥斯拉」的沙塵暴,來自撒哈拉沙漠,穿越加勒比海,奔襲約8046千米,直抵美國。6月26號,哥斯拉開始登陸德克薩斯州,之後逐步席捲整個美國中西部。數十米高的沙牆接天連地,滾滾向前,吞沒房屋和田地。
  • 沙塵暴又來了,你該怎麼辦?
    過去幾年裡沙塵暴的關注度似乎敗給了霧霾,不過顯然它並沒有真正離開。雖然很多人都經歷過沙塵暴,但它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會有哪些危害?又應當如何如何對待?這裡編譯了日本環境省的沙塵暴常見問題手冊,回答了很多相關問題。沙塵暴是風攜帶大量塵土和礦物顆粒、長途搬運的結果。過去認為沙塵暴屬於自然現象。但是近幾十年來沙塵暴的頻次和強度都在增加,表明沙塵暴和過度放牧、毀林開荒等引發的土壤剝蝕關係密切。如今我們認為沙塵暴主要是人類活動引發的環境問題,而非簡單的自然現象。
  • 土星衛星「泰坦」 太陽系最「詭異」的月亮
    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乍一看和地球很像,有微風,有海洋,還有沙灘。但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泰坦」跟地球完全不同,那裡的「海洋」其實是液態甲烷,沙粒帶電,強風勁吹,堪稱太陽系最「詭異」的月亮。  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約瑟夫·杜費克在一份聲明中說:「如果你抓起『泰坦』上的沙子堆一座沙灘城堡,那麼它可能幾個星期都不會倒,因為這些沙粒帶靜電。」  研究項目另一名共同帶頭人喬治·麥克唐納說:「在低重力的條件下,這些不含矽酸鹽成分、顆粒狀的物質帶靜電荷的時間可以長達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
  • 土衛六-泰坦,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地球之外唯一會下雨的天體
    土衛六-泰坦是第一個被發現的土星衛星,人類的探測器,最早拜訪泰坦的是NASA的先鋒11號。它曾考察了土衛六,之後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其中,旅行者1號為了儘可能地接近觀察泰坦,而放棄了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測。
  • 泰坦星大氣的秘密被揭示,銀河宇宙射線影響著土星最大的衛星
    泰坦星,是土星的第六顆衛星(按照人類發現的先後順序),濃厚的大氣層讓它成為人類眼中的一顆有望產生生命的星球,所以它一直都是各類科學家想要研究的對象。對於土衛六的大氣,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包括它的地表成分等都是科學家們的研究重點。
  • 日本北海道氣候異常降雪量少 罕見吹起沙塵暴
    由於冬天並非當地的沙塵暴季節,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冬天降雪不足所導致的。據報導,通過衛星照片可以清楚看到,有一片紅褐色沙子往海的方向飄散,地面上沙塵捲起,造成部分路段一度暫停通行。十勝地方在春天常發生沙塵暴,但在11月到3月期間發生該現象,自1961年開始觀測以來還是首次。
  • 組圖:這些從土星及其衛星們拍攝的照片,顛覆你之前對土星的印象
    隱藏的傑納斯小衛星傑納斯幾乎完全隱藏在土星環和大衛星瑞亞之間。旋轉雲團卡西尼探測器觀察到雲團在土星近赤道緯度上旋轉泰坦湖的陽光反射圖片上,第一縷陽光在土星衛星泰坦的碳氫化合物湖上反射。隱藏的瑞亞衛星前方在美國航空局卡西尼探測器拍攝到的影片中,小衛星米瑪斯在大衛星瑞亞這個被土星環部分掩蓋的衛星前方掠過。二分的伊阿珀託斯全景圖這兩張全景圖上可以看見伊阿珀託斯這顆奇異的土星衛星上兩半球極端的亮度分化。
  • 人類對於火星的9個未解之謎,未來這顆星球能成為第二顆地球?
    近些年發現火星在夏季的時候,大氣中會出現甲烷劇增的情況,雖然至今並不清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但可以肯定這種氣體只能是生命活動產生的,可能證明了在火星的地表正面依然有微生物存在。3、火星上有水存在人類在數百年前就通過望遠鏡發現了火星表面有水存在過的痕跡,雖然NASA的火星車只找到了火星上乾涸的河床,但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在火星的兩極區域發現了大量的冰,這個發現讓人類未來居住到火星上不再是夢想。
  • 太陽系最美的行星 土星 和她的主要衛星
    而惠更斯號將在探測器達到預定軌道後與卡西尼號分離,登陸探索土星最大衛星的土衛六卡西尼號1997年10月15日發射升空,在茫茫太空中飛行7年後於2004年7月抵達土星軌道,與土星日夜陪伴了13年,為土星及其衛星拍下近40萬張的照片,直到2017年9月15日墜入土星大氣層結束了自己史詩般壯美的一生2007年卡西尼號拍攝的土星環。
  • NASA又確定一個新任務:蜻蜓號飛行器將於2034年登陸泰坦衛星
    美國宇航局於6月27日宣布,該機構的下一個中等成本新前沿任務將會是蜻蜓號任務,蜻蜓號是一種旋翼飛行器,設計用於在土星衛星的天空中飛行,泰坦衛星的天空巨大而朦朧,並且很有可能孕育生命。NASA官員說,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的話,蜻蜓號將於2026年發射,航行8年後在泰坦上著陸,著陸之後,探測器將會在這顆3200英裡寬(5150公裡)的衛星上巡航至少2.5年,期間進行24次飛行,總航程約為110英裡(180公裡)。這隻10英尺(3米)長的「蜻蜓」將會在停留的每一站收集各種數據。這樣的工作將幫助科學家們更多地了解土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