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又確定一個新任務:蜻蜓號飛行器將於2034年登陸泰坦衛星

2021-01-19 前瞻網
NASA又確定一個新任務:蜻蜓號飛行器將於2034年登陸泰坦衛星
 Connor Feng • 2019-06-28 13:59:31 來源:前瞻網 E1633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來源:視覺中國

NASA終於決定要去泰坦了。

美國宇航局於6月27日宣布,該機構的下一個中等成本新前沿任務將會是蜻蜓號任務,蜻蜓號是一種旋翼飛行器,設計用於在土星衛星的天空中飛行,泰坦衛星的天空巨大而朦朧,並且很有可能孕育生命。

NASA官員說,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的話,蜻蜓號將於2026年發射,航行8年後在泰坦上著陸,著陸之後,探測器將會在這顆3200英裡寬(5150公裡)的衛星上巡航至少2.5年,期間進行24次飛行,總航程約為110英裡(180公裡)。

這隻10英尺(3米)長的「蜻蜓」將會在停留的每一站收集各種數據。這樣的工作將幫助科學家們更多地了解土衛六。土衛六泰坦是太陽系除地球外唯一已知其表面擁有穩定液體存在的天體。

然而,泰坦表面的湖泊、河流和海洋並不是由水組成的:這顆寒冷衛星的氣候系統以碳氫化合物為基礎,尤其是甲烷和乙烷。

這次任務的目標就是詳細記錄泰坦衛星的化學成分。科學家們已經知道,複雜的有機分子已經在泰坦厚厚的、以氮為主的大氣層中旋轉,一些科學家認為,泰坦上的碳氫化合物海洋可能孕育著其獨有的奇特生命形式。

此外,土衛六還擁有另一個潛在的宜居環境——在泰坦冰冷外殼下流動的液態水海洋。

如果泰坦上確實有生命居住的話,蜻蜓號很有可能會找到泰坦存在生命的證據。美國宇航局官員還說,由於泰坦的環境與早期地球的環境非常相似,所以此次任務的觀測結果還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們了解幫助地球生命出現的化學過程。

「泰坦不同於太陽系裡的其他任何地方,蜻蜓號任務也不同於以往其他任務,」美國宇航局位於華盛頓特區總部的科學副局長託馬斯·佐布臣(Thomas Zurbuchen)在一份聲明中說。

他補充說:「這架旋翼飛行器將會在泰坦的有機沙丘上飛行數英裡,探索塑造這一非凡環境的過程,想到這一點,我就覺得很了不起。蜻蜓號將探訪一個充滿各種有機化合物的世界,這些有機化合物是生命的基石,並且可以告訴我們生命本身的起源。」

蜻蜓號將會在泰坦的沙丘中著陸,然後開始向它的最終目的地——50英裡寬(80公裡)的塞爾克隕石坑進發。美國宇航局官員說,塞爾克是研究生命起源前的化學,以及尋找生命跡象的好地方。這是因為我們所知的生命形式所必需的三種成分——液態水、有機分子和能量——都混合在了形成隕石坑的撞擊過程中。(泰坦的基巖是水冰。)

像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新地平線號」冥王星探測器以及其他許多深空探測任務一樣,蜻蜓號將使用核能。

蜻蜓號將是新前沿計劃(New Frontiers program)的第四次任務,前面三次是新地平線號、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和OSIRIS-REx 小行星取樣任務。蜻蜓號的研發成本上限為8.5億美元,不過蜻蜓號任務包括發射在內的總成本可能會超過10億美元。

進入2020年代中期新前沿發射窗口的另一個入圍項目是彗星天體生物學探索樣本返回任務(CAESAR, Comet Astrobiology Exploration Sample Return),該任務提議捕獲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的碎片——歐洲「羅塞塔」(Rosetta)任務也曾經近距離研究過這顆冰凍的流浪彗星。

蜻蜓號將不會是第一艘登陸泰坦的飛船,第一艘登陸泰坦的是歐洲惠更斯探測器,它搭載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飛船前往土星天體系統,於2005年1月登陸泰坦。(卡西尼號從2004年年中到2017年9月期間環繞土星運行)。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NASA推遲泰坦星無人機計劃,將在2027年發射
    據外媒9月28日消息,NASA將蜻蜓號無人探測器的發射推遲了大約一年,預計將於2027年完成發射。
  • 宜居星球,第二個地球,泰坦星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蜻蜓號將要在2034年到達泰坦星。圖源:NASANASA正準備返回土星的衛星泰坦,這一次,將會有一輛外型像雄蜂的流浪者——蜻蜓號一同前往泰坦星。在這個過程中,科學家不僅會學習泰坦星的地理,大氣,天氣,他們還會尋找生命的跡象,並且嘗試更好地理解生命是如何出現在我們星球上的。NASA的這個公告贏得了大眾的支持,當然也有反對。
  • NASA科學家在土衛六大氣層中發現 「奇怪」的碳基分子
    土衛六是土星目前已知的62顆衛星中最大的一顆,它是一個有趣的星球。從某些方面而言,土衛六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星球。不像太陽系裡的其他200多顆衛星,土衛六的大氣層密度是地球的4倍,還存在雲層、雨水、湖泊和河流,甚至還有地下鹹水海洋。 土衛六的大氣主要由氮和少量甲烷組成。
  • NASA揭開了土衛六可能的外星生物之謎,科學家:遠不止於此
    天文學家們終於解開了太陽系之中第二大衛星土衛六(也稱作:泰坦)長達數十年的謎團,土衛六是土星的82顆衛星之一,它的體積比水星還大,由於其擁有眾多奇怪的特徵,致使天文學家們對它的研究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NASA計劃將於2026年向土衛六發射一顆名為「蜻蜓」(Dragonfly)的太空探測器,並將於2034年抵達土衛六表面,其主要任務是用來確認土衛六上是否具有外星生命活動的痕跡。該太空探測器將在土衛六的上空持續盤旋,偶爾也會降落到距離其表面5公裡左右的地方來採集實驗樣本。
  • 揭秘泰坦,土星的衛星,其形成的塵暴對月球有何影響?
    簡介: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土星上的衛星泰坦有可能仍然存在塵暴。卡西尼號探測任務探測到了降雨和沙塵暴對土衛六的影響,但這些事件不足以解釋月球的地質特徵,它在月球上的傳播仍然是個謎。如果塵埃魔鬼活躍在泰坦表面,美國宇航局即將進行的蜻蜓任務很可能會遇到它們,但塵埃魔鬼不太可能對任務造成危害。土星上最大的衛星泰坦,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唯一擁有流動河流和湖泊的地方。
  • 土星衛星「泰坦」 太陽系最「詭異」的月亮
    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乍一看和地球很像,有微風,有海洋,還有沙灘。但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泰坦」跟地球完全不同,那裡的「海洋」其實是液態甲烷,沙粒帶電,強風勁吹,堪稱太陽系最「詭異」的月亮。  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約瑟夫·杜費克在一份聲明中說:「如果你抓起『泰坦』上的沙子堆一座沙灘城堡,那麼它可能幾個星期都不會倒,因為這些沙粒帶靜電。」  研究項目另一名共同帶頭人喬治·麥克唐納說:「在低重力的條件下,這些不含矽酸鹽成分、顆粒狀的物質帶靜電荷的時間可以長達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
  • NASA公布人類首個泰坦星地質全圖……
    2019年11月18日,全球宇航粉關注的NASA泰坦項目出結果了!
  • 蜻蜓旋翼機將在土衛六上探求地球上的「前生命化學」
    「蜻蜓」號無人機探測器將在土衛六上空進行多次飛行,並在著陸期間探索衛星表面。到土衛六的八年旅程將始於2026年。土星的衛星土衛六略小於地球大小的一半,並具有朦朧的、稠密的大氣層。 非常適合蜻蜓號。美國宇航局本周宣布,將把一架代號為蜻蜓的旋翼機著陸器送往土衛六,歷時八年,將於2026年發射並於2034年著陸。
  • 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它會成為下一個地球嗎?
    泰坦衛星泰坦比水星和冥王星大,土星的泰坦衛星是除了地球和火星外,唯一同時擁有堅實地表和濃厚大氣層的星球。如果泰坦不是繞其他星球的軌道運行,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把泰坦稱為一個活躍的行星。我們知道一旦說到泰坦,就會非常興奮,它就像是一個謎,隱藏在它迷霧重重的大氣層中。卡西尼號探測器證實泰坦被橘色濃霧層包裹。
  • 泰坦——目前人類已知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如今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就是泰坦星了泰坦星,又被稱為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比行星引力也不夠大,但此星球所具備的諸多特徵卻與地球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泰坦星的大氣層主要以氮氣為主,這是目前除地球以外,人類發現的第二顆具備此特徵的天體,不過就算現在沒有生命 ,按照此星球目前的生態構造,在十幾、二十億年後,也大概率會孕育出生命,並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地球。
  • NASA公布土星最大衛星泰坦地質圖:有山有湖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18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土星最大衛星「泰坦」(Titan)首張全球地質圖。科學家表示,「泰坦」有草原、由冰冷有機物質形成的沙丘與液態甲烷聚集而成的湖泊,在與塑造地球相同的許多力道作用下,表面有鑿刻痕跡。
  • NASA想把一艘潛水艇送到土星的衛星泰坦上的最大的海洋裡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奇想 NASA想把一艘潛水艇送到土星的衛星泰坦上的最大的海洋裡
  • 科學:土星衛星泰坦得到一個沙丘改造
    導語:這顆土星最大的衛星可能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因為它的隕石坑正在被抹去。泰坦的兄弟姐妹一定很嫉妒。雖然土星的大多數衛星上都有成千上萬個隕石坑,但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看起來可能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因為它的隕石坑正在被抹去。
  • 火星全球性沙塵暴之後,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上也出現巨型沙塵暴
    泰坦沙塵暴藝術圖【ALENG 自媒體】9月25日早間專稿,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土衛六)上可能存在巨大的沙塵暴,這使得這顆驚人的外星世界成為太陽系第三個擁有沙塵暴氣候的星球。據9月24日發表的最新一期《自然地球科學》雜誌的一篇研究論文,在對卡西尼號探測器的數據進行研究之後,科學家發現,在土星的最大衛星土衛六(泰坦)的赤道地區,似乎存在一個巨大的沙塵暴。
  • 土星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衛星土衛六-泰坦、土衛二-冰泉之星
    但是這個天然氣巨頭確實有無數的衛星,其中一些衛星將成為太空殖民地的迷人地點,尤其是泰坦和土衛二。    美國宇航局天體生物學家克裡斯·麥凱說:「如果你在太陽系中並且必須緊急降落,那就去泰坦。」  土衛六是我們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擁有濃密大氣層和厚厚的雲層的衛星。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旅行者1號宇宙飛船分析了泰坦的大氣層,確定了它的成分(大約95%的氮和5%的甲烷),壓力(1.5倍於地球的大氣壓力)和溫度(零下290華氏度,o]r - 179 C)。
  • 孤獨探索20年的土星探測器即將「自殺」!
    卡西尼-惠更斯號其實有兩個部分構成,卡西尼號是軌道器,惠更斯號是著陸器,當然不是降落土星,而是降落土星的衛星泰坦(土衛六)。惠更斯號在2005年登陸泰坦,收集到了這顆土星衛星的第一手數據,土衛六也是太陽系中的第二大衛星,被懷疑可能存在生命,因為其表面分布著大量液態烷烴,美國宇航局猜測液態烷烴的海洋能夠支持生命,因為在地球早期也有類似的大氣成分,嗜好烷烴的生命有可能在那兒生存。
  • 泰坦星可能真的有生命?NASA:探測器有新發現,必須去看看
    泰坦星 泰坦星,即土衛六,是土星衛星中最大的一顆衛星,也是我們太陽系內第二大的衛星,它的平均半徑達到2575公裡,比我們地球的衛星月球大得多
  • 土衛六-泰坦,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地球之外唯一會下雨的天體
    小編講了2期人造衛星,咱再來說說天然的衛星。小編認為人類在近幾十年最值得探究的天體,就是土衛六。為啥呢?因為它是太陽系中目前發現的,唯一具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並且有明顯證據表明,其上有穩定的液體存在。重要的是,人類已經訪問過它。
  • 太陽系最美的行星 土星 和她的主要衛星
    而惠更斯號將在探測器達到預定軌道後與卡西尼號分離,登陸探索土星最大衛星的土衛六卡西尼號1997年10月15日發射升空,在茫茫太空中飛行7年後於2004年7月抵達土星軌道,與土星日夜陪伴了13年,為土星及其衛星拍下近40萬張的照片,直到2017年9月15日墜入土星大氣層結束了自己史詩般壯美的一生2007年卡西尼號拍攝的土星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