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想法從誕生到變為現實,需要經歷許多步驟,但很多想法從誕生之初便被扼殺了。
但人類的進步正是靠著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在一步一步推動,從飛機、航天,到登陸月球,那些很厲害的事情,都是從看起來最不可能的想法開始的。
關於把理想變為現實這一點,我最佩服的就是稻盛和夫,他27歲創立京瓷集團,一步一步將他做成世界500強,拿下數百個獨創技術。
最近我重新讀了收錄了稻盛和夫經營智慧的書《活法》,在書中他提到了一個關於實現「理想」的態度,讓我受益匪淺,在洞悉了書中關於實現理想的奧秘,我對此進行了歸納總結,在此分享給你!
一個理想的實現必然要經歷三個階段:構想、計劃、實行。
在不同的階段需要的態度,才能將理想變為現實。
樂觀的構想:遠離你身邊那些悲觀的人
任何史無前例的事情,在被人提出來的最初,都會遭到人們的反對、嘲笑、抵制,但如果具備「能夠成功」的堅定信念,而且能夠理想中的景象,那麼就應該大膽的將構想進行展開。
稻盛和夫在創業之初,經常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他每產生一個想法時,就喜歡召集手下的人開會,但幾次開會之後他發現,每一次他提出一個想法時,總會遭到一些人的反對。
而反對他最多的人就是那一批優秀的大學生,他們總是會冷靜地告訴他這個想法有多麼脫離實際,缺少依據,而且他們的分析相當敏銳。
稻盛和夫發現,無論多美好的想像都能被他們一盆冷水澆滅,而且他們列舉的全是不成功的案例,本來可以做成的事情,最後都做不成了。
每個人身邊都有無數這樣的人,當你提出一個想法時,總會遭到無情的打擊,然後被引經據典的論證這個想法的不現實、不可實現性。
所以稻盛和夫發現,在一個想法出來後,找人商量時,一定要遠離那些頭腦很聰明,但卻喜歡用悲觀態度分析問題的人。
而應該去找那些頭腦或許並不怎麼聰明但感性的人,他們總是對這些問題非常感興趣,會說:「很有意思,一定要試一試。」
這些人或許會覺得這個想法有點荒唐,但在事情處於構想階段時,最需要的就是這種樂觀派的氛圍。
所以在第一個構想階段時,一定要樂觀的構想。
悲觀的計劃,將風險降到最低
構想與計劃不同,當一件計劃付諸行動時,最需要忌諱的便是盲目樂觀。
稻盛和夫說:在計劃開始實施時,應該基於「悲觀論」,將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仔細、慎重的分析,制定周密的計劃,這樣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日本冒險家大場滿郎是全世界第一位單獨徒步穿越北極和南極的人,有一次大場滿郎去京瓷集團,稻盛和夫激動地說:「大場先生,你實在太勇敢了,做這麼冒險的事情,你真有勇氣。」
而大場滿郎卻說:」不,我其實很怕死,所以我做了非常詳細的計劃和準備,有了把握才去穿越的。正是因為我膽小,才是我成功的原因。「
其實,任何一個冒險家都不一味的大膽,反而是最仔細,最周密的人,那才是他們能生存的原因。
所以在第二個實施階段,一定要有悲觀的態度,將所有不好的、有風險的因素全都考慮進去,做好周密的計劃。
樂觀的實行
當構想、和計劃都做好後,需要的就是樂觀的、堅定地將它按計劃去實施。
一個想法的變現,最終離不開這三個階段,而樂觀和大膽其實只有在構想階段有效。
關於構想,稻盛和夫決不是只產生一個idear那麼簡單,而是它的每一個細節在他的腦中都有一個完整的模型。
有一次,有一個技術員拿著一個瓷器模型去找稻盛和夫,他說你這個不對,技術員問他:外形、功能都符合要求,怎麼就不對。
稻盛和夫說:「顏色不對,和我想的不一樣,我想的瓷器是發著光的,你這個外表暗淡、粗糙,不是我想的樣子。
不論什麼事業,能成為成功者,他們必然與眾不同,因為他們手中掌握著真理:缺乏以小心、謹慎、周密為基礎的勇氣,那便是蠻勇。
果然,成功者的做法就是不一樣!
稻盛和夫的智慧精華
一篇文章所能展現的僅僅是冰山一角,今天這篇文章的分享來自於《活法》,稻盛和夫被曾為日本的經營之聖,他不像松下幸之助、豐田喜一郎等人靠著祖上榮光,天生起點比普通人高出數倍,而是白手起家,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經營出了世界500強。
他的《活法》不像普通的暢銷書作者會迎合市場需求,而是完全將自己的做人、經營、社交,挫折,思維,財富等方面的智慧完整地寫出來了,屬於純乾貨。
每次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迷茫的時候,我總喜歡去看一下稻盛和夫忠告。如果你去閱讀他的書,你就會發現人生中那麼多的挫折與迷茫,他都給出了解決方法,有的甚至連步驟都寫得非常清楚。
讓人驚嘆的是,這不僅是一本教會你如何工作的書,更是一本教會你如何過好人生的書。
就連馬雲都由衷的佩服稻盛和夫並說:他是我見過最淵博的思想家。
書很厚,價格不貴。一頓飯錢,便能學到稻盛和夫的智慧精華。
幾乎所有成事的人都懂得一個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學會藉助他人的力量。讀書便是性價比最高的一種建立辦法,如果你真的想未來城市,那就現在開始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