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火車看山西|高鐵滿載新希望 大山深處的小站

2020-12-23 湘湘帶你看社會

高鐵上輕聲細語的服務讓旅客倍感舒心

站臺上,極目遠望,兩條平行的鐵軌向天際努力延伸著,看不到盡頭的鐵軌,連接著無數人魂牽夢繞的家。緊緊背上的行囊,郝欣隨著人流踏上了回家的列車。

郝欣,一個在太原工作的陽泉人,31歲的年齡,卻已有13年的回憶與鐵路緊緊相連。

「上大學的時候,因為女朋友在太原讀書,我就經常坐火車去看她,剛開始還沒有動車也沒有高鐵,就是那種『綠皮車』,去一次差不多要3個小時。」稍稍皺眉,郝欣的思緒已回到了13年前的列車上——

沒有座位,也沒有太多的容身之地,每一次的旅程於18歲的郝欣而言都算不得輕鬆,但每次走出出站口的一剎那,女友一個大大的擁抱總能驅散所有的疲憊。

從大一到大四,郝欣已數不清在太原和陽泉兩地間往返了多少次,4年間,郝欣把所有的車票都貼在了一個大大的日記本上。一張張粉色的車票記錄著郝欣的愛情故事,更幫他收穫了美滿的婚姻。

「畢業以後就和愛人在太原找到了工作,但父母都還在陽泉,行程也就反過來了,但還是不停地在太原、陽泉兩地之間往返。」郝欣接著說。

相同的兩地往返,從「老石太線」變成了如今的石太客運專線,從「綠皮車」到動車再到高鐵,從粉色車票到藍色車票再到無票乘車,鐵軌上承載著郝欣的愛情和親情,更承載著他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更短的時間、更便捷的出行、更舒適的旅程,13年間郝欣也親歷著我省鐵路建設的高速發展。

陽泉,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石太鐵路——我省的第一條鐵路,漫漫百年時光,它見證了陽泉的興建和發展;石太客運專線——國內第一條開工建設的高速客運專線,自2009年建成通車,十餘年間也為陽泉的發展注入了新的速度。

新中國成立後,為進一步提升運力,石太鐵路多次進行技術改造,1982年,石太鐵路全線完成電氣化改造,成為我國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鐵路。截至2019年,石太鐵路年貨運量從最初的31萬噸達到了如今的1.3億噸,翻了420倍左右。

2009年4月1日,伴著一聲汽笛長鳴,石太客運專線作為全國首條山區客運專線正式開通運營,首趟時速250公裡的和諧號動車組飛馳在太行山間。十餘年來,每日行駛的列車從最初的18對已增加至32對,運送能力是開通時的3倍多,從太原到石家莊的運行時間也從過去的5個小時縮短到1個小時。如今,兩小時通達首都北京,公務交流當日往返,便捷的交通帶來了更多的交流,技術、人才也逐漸打破了地域壁壘,越來越多的人才和企業落戶陽泉。

石太客運專線與石太線,一個方便著百姓出行,一個提升晉煤外運能力,兩條平行的鐵路有力促進著陽泉深度融入京津冀經濟圈。

近年來,陽泉市積極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向著「傾力打造晉東區域中心城」的目標不斷前進。陽泉區位優勢獨特,境內公路四通八達,石太鐵路、朔黃鐵路橫貫東西,陽涉鐵路、陽盂鐵路縱跨南北,建設陸港有著優良的基礎條件。於是陽泉市積極行動,推動陽煤集團與中國鐵路北京局、天津港集團合作,於2017年底成立山西(陽泉)國際陸港公司,將天津「出海口」搬到山城「家門口」。

不僅如此,陽泉還緊抓國家賦予其智能物聯網應用基地試點建設這一機遇,將大數據及智能物聯網應用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發揮百度品牌示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百度雲計算(陽泉)中心二期、百度雲谷、百度「阿波羅(Apollo)」無人駕駛等一批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的高精尖工程項目相繼落戶陽泉,為全市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如今,在經濟穩定運行的基礎上,陽泉初步形成了非煤非電非傳統產業協調發展、輸煤輸電輸數據並舉的格局,在推動轉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陽泉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來源: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坐著火車看山西|雁門關外話豐收
    坐著火車看山西|雁門關外話豐收 2020-10-05 0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大張高鐵:晉北開放大通道 滿載幸福與夢想
    #坐著火車看山西#大張高鐵:晉北開放大通道 滿載幸福與夢想穿越崇山峻岭,連接城市鄉村,鐵路在祖國大地上鋪就了鋼筋鐵骨,在時代風雲中飛速前進,與國家同行,為發展助力。這個國慶假期,《山西新聞聯播》推出特別報導《坐著火車看山西》,看「十三五」規劃發展藍圖變為現實,看脫貧攻堅各項措施紮實推進,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千年夢想即將成真。今天,請您同我們的記者一起乘坐大張高鐵,從大同出發,感受高鐵跑出的生活便捷和美好,聆聽小康路上的奮鬥故事。
  • 中國到底哪裡的綠皮火車小站最好吃?
    ▲ ND2,真正走入中國火車迷心靈深處的「歐洲車」,它代表了多少人關於火車的童年美好記憶?在你的定義裡,綠皮火車具有一種怎樣的氣質?很多車站都已停用,綠皮火車的運力也早已無法滿足現代人出行的需要。所以我們去看綠皮火車,我們其實是在看什麼?
  • 遼寧這個小城普通火車停運,出門只能坐高鐵,去趟瀋陽一百多
    而說起北票南站,北票人感情深厚,這座小站陪伴了幾代北票人,和這座小城一道走過了無數個春秋,也曾這座小城市民出行的唯一途徑,很多附近的山村居民都曾來這裡坐綠皮車,從這裡奔向遠方的大城市。一座車站,一份鄉愁,可以說這座小站凝聚的個幾代北票人的城市記憶。
  • 【坐著火車看山西】大同,一路向東是首都
    開欄語  大張高鐵、大西高鐵、石太客專、太興鐵路……山西鐵路日新月異的背後,是山西高速發展的縮影。一條條鐵路就像一根根銀線,串起了山西版圖上的一顆顆「珍珠」。  高鐵速度跑出了便捷和美好,並京「同城」夢想成真,成為「速度改變生活」的樣本,京晉經濟文化交流更加密切;「蔡家崖號」穿行呂梁山間,為沿線貧困地區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脫貧助力,帶來看得見的變化、穩得住的幸福……今天,本報開設《坐著火車看山西》專欄,展示「十三五」期間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和輝煌成就。  大美山西,絢麗多彩;奮進山西,步履鏗鏘。
  • 火車·悅讀丨那不僅是火車的聲音,而且是世界的聲音
    源遷線路車間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西高村,矗立在村旁的大山名叫葫蘆山。它與其他大山連接在一起,組成了連綿巍峨的泰沂山脈。大山使村民通往外界的腳步異常艱難,在公路沒有建成前,他們走出村莊、走到鎮上、走進城裡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火車。西高村有一座四等站——源遷站,每天有一趟綠皮小火車往返這裡。
  • 【坐著火車看山西】一條高鐵解鄉愁
    「坐高鐵特別快,我們30號下午就到了,住著景區內的民宿,吃著老家的特產和小吃,就像回家一樣。」高鐵的開通,讓張女士一家從北京乘坐動車5小時就到了洪洞大槐樹。「這次國慶節我們一家人到大槐樹尋根祭祖,正好趕上了『非遺進景區巡演』活動,我們在許願牆上寫上了自己的祝願,讓孩子們也知道有國才有家。」
  • 他們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
    大山裡這些官兵並不怕被世界「遺忘」。他們說,只要仰頭看看這個巨大的倉庫,再緊鎖的眉頭也會漸漸舒展。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解放軍報記者 譚靚青特約記者 李忠濤 通訊員 吳軍堅守在大山深處倉庫的官兵。黃海 攝巡邏、守庫、摘柿子……在這大山裡,上士劉益沒有一絲埋怨。他用自己的熱情,認真雕琢平凡日子裡每一個細節,把生活盡力過得有滋味。這裡是某地圖倉庫眾多倉庫中的一個。
  • 坐著大山裡的「慢火車」賣水果,谷達坡村民家蓋起三層樓
    在武陵山區,僅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開行的公益性「慢火車」就有3.5對,大多數站點位於大山深處。這些「慢火車」是大家出行的首選,20多年來共運送旅客2000多萬人次,其中80%是沿線村民。「慢火車」載著一代代村民走出大山,求學、打工、賣貨、訪友、求醫……很多村民的生活中都有「慢火車」的烙印。吉首市民周兵是一名火車迷,帶著相機追了23年「慢火車」。他感嘆道:「只有坐上『慢火車』,一年年感受村民的變化,你才知道啥叫『致富車』。也只有坐上了『慢火車』,你才知道村民們是多麼熱愛它。」
  • 坐6063次慢火車,穿越秦嶺,一路風光
    許多的遊客慕名坐這趟車,來看看秦嶺的風景,走走寶成鐵路。  趁著暑假我也體驗了一回。6063次早晨7.30從寶雞出發,得起個大早。     著名的觀音山站,現在僅僅提供鐵路職工通勤,不賣票的。  我是專門為了坐這趟車來的,已經走了秦嶺最美的一段,看到了觀音山,青石崖,秦嶺站,就不再繼續往前走了,想著是當天返回寶雞,就是一日遊。  在鳳縣下了車,不知道去什麼地方,在火車站看了看旅遊圖,靈官峽。距離火車站並不遠,過了嘉陵江上的橋,坐公交車,很快就到了。  真的大家要是體驗火車的話,了解寶成鐵路的建設史,一定要去看看這個火車博物館,有時間再發靈官峽。
  • 為什麼寧願坐長途火車,也不願乘坐高鐵飛機?看完你就知道了
    有一句俗語「條條大路通羅馬」,但實際上這句話也很適合解釋便利的交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我們可以用任何資金去任何地方,除第一列火車和汽車外,飛機和高鐵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短,運輸的選擇也越來越多,選擇運輸方式時要考慮的三個最重要因素是時間,金錢和效率,當談到效率時,遠點的坐飛機,近點的坐高鐵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既然大多數人都喜歡長途火車而不是高鐵
  • 寧願坐一天火車,也不願坐幾小時的高鐵,原因太現實了!
    經濟水平一直是衡量各國實力的一個重大因素,建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的經濟水平一路高升,人民的幸福指數一直增加,國家實力也走在了世界前列,身為國人希望祖國更加強大。當今的運輸,例如高鐵和火車,是非常快速的運輸工具,它們不僅經濟實惠,而且非常安全,那些經常坐火車的人肯定會發現這樣的問題,但是許多人寧願日夜乘火車,但也不想坐幾個小時的高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您寧願乘坐24小時火車而不是幾小時的高鐵?原因太現實了!
  • 臺灣(11)小火車 | 攝影
    沒有哪一種睡眠比火車上的更夢幻。當然,這是站在現代化立場上去看這個問題,所有老式的、緩慢的、古舊的東西都充滿著情調。很多年前,我每個月要搭5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到蒲城縣東陳莊的發電廠上班,沿途所有小站都要停一停,即便是沒幾個人上車。因為我去的地方並非大城市,而是陳莊這樣的小鄉鎮,只有慢車才可能停靠。
  • 時代的車輪轟轟地駛過,遠去的綠皮火車見證了中國製造
    只所以讓二哥和我也去,我想原因有兩個,一是年過半百的父親大字不識一個,相互有個照應,再一個是順便讓曾未走出過大山的二哥和我坐坐火車,看看外面的光景。起初我對能坐火車充滿了無限嚮往和好奇,可開學那天從站臺上我們父子四人連拉帶爬好不容易擠上火車後,我對坐火車的新鮮勁和興奮感卻隨即一掃而光。
  • 為啥寧願坐20小時火車,也不願坐幾小時的高鐵?知情人道出真相
    ,但是現在隨著時代的變遷,火車也逐漸被新的交通工具高鐵代替,從之前的客車,到火車、在到現在的高鐵,速度越來越快,服務也越來越好,但是依舊有不少人寧願坐20小時火車,也不願坐幾小時的高鐵?有一位資深的火車列車員表示,第一點,高鐵在行駛起來雖然非常的快速,裡面的設施也要比火車更加的方便,在各個方面都要比火車更加高級,當然各方面的升級票價自然要比火車貴很多,所以一般沒有什麼急事的人都不會選擇更貴的高鐵,乘坐火車最是首選,還能慢下來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
  • 朝陽:北票「全面高鐵化」?北票南站關閉,北票人出行只能坐高鐵
    而說起北票南站,北票人感情深厚,這座小站陪伴了幾代北票人,和這座小城一道走過了無數個春秋,也曾這座小城市民出行的唯一途徑,很多附近的山村居民都曾來這裡坐綠皮車,從這裡奔向遠方的大城市。一座車站,一份鄉愁,可以說這座小站凝聚的個幾代北票人的城市記憶。
  • 他們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新聞中心-北方網
    堅守在大山深處倉庫的官兵。黃海 攝巡邏、守庫、摘柿子……在這大山裡,上士劉益沒有一絲埋怨。它隱蔽在大山深處的褶皺裡,手機信號時有時無,一年四季只有狗吠雞鳴和鳥叫。劉益20歲就來到了這裡。由於山路崎嶇,人手較少,一周或者更久他和戰友才下山採購一次生活物資。6年間,他適應了北方的寒冬,也適應了大山的孤寂。新兵宣誓、結婚生子、退伍儀式……這個很短時間就可以走完的地方,見證了他和戰友生命中太多重要時刻。和記者走在院子裡,劉益會隨手撿起地上的樹枝、落葉。
  • [原創] 火車迴響曲
    當他們高歌「火車向著韶山跑」,第一次走出大山坐火車;當他們歡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第一次體驗求學路上綠皮車的漫長旅途;當他們哼著「我不想說」,第一次出門南下打工乘坐「悶罐車」的遭遇,可謂是:美好與不堪交織,憧憬與忐忑同行。
  • 坐著高鐵看中國:哈大高鐵看東北
    這就是哈大高鐵,世界上第一條投入運營的高寒地區高鐵的速度和廣度。早晨在哈爾濱吃紅腸大列巴,中午到大連看海吃海鮮,下午到瀋陽逛街,晚上在長春聽二人轉,午夜在回到哈爾濱賞冰雪,東北三省之間城市 5小時暢行,高鐵速度跑出了生活的便捷和美好……哈大高鐵開通距今已有近8年的時間,這8年,是東北經濟快速增長的8年,是東北百姓出行愈發快捷便利的8年,是東北百姓生活越來越幸福的8年。
  • 踏上這列穿越時光的綠皮火車,感受秦嶺最美風景~
    很多小夥伴可能會說,這麼慢的列車,坐上去太浪費時間了!但是事實是,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於這條線路不能自拔,甚至特地去坐這輛仿佛能讓時間停止的列車。在高鐵動車漸成鐵路主角的今天,這輛平均時速才50公裡的綠皮火車,不僅勤勤懇懇的慢慢運行著。還因此慢成了網紅,登上了微博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