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大張高鐵、大西高鐵、石太客專、太興鐵路……山西鐵路日新月異的背後,是山西高速發展的縮影。一條條鐵路就像一根根銀線,串起了山西版圖上的一顆顆「珍珠」。
高鐵速度跑出了便捷和美好,並京「同城」夢想成真,成為「速度改變生活」的樣本,京晉經濟文化交流更加密切;「蔡家崖號」穿行呂梁山間,為沿線貧困地區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脫貧助力,帶來看得見的變化、穩得住的幸福……今天,本報開設《坐著火車看山西》專欄,展示「十三五」期間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和輝煌成就。
大美山西,絢麗多彩;奮進山西,步履鏗鏘。讓我們一起感受三晉巨變,聆聽山西故事吧。
山西北部,有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叫大同,歷史上曾經作為北魏的國都輝煌過近百年,現代的學者把她歸為中國「九大古都」之一。這裡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特別是優質動力煤的產銷量一度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大同又有了「煤都」的美譽。不管是「古都」還是「煤都」,以及現在正在打造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大同人最自豪的是另一個別稱:北京後花園。
從大同到北京,一路向東,地圖顯示是347公裡。而從北京到大同,現在的大同人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坐上高鐵,一路向西兩小時,開放的山西歡迎你!
北京周邊遊,大同成為目的地
9月30日上午,北京清河站候車廳,50多歲的吳曉梅正等待乘坐G2507次高鐵列車,她一邊看著手機,一邊給同行的6個年齡相仿的夥伴說著旅遊攻略。
「咱們住在大同古城裡的客棧,這家客棧評價很好,標間咱們早先定的是300多元,距離華嚴寺、代王府、文廟都很近,明天上午去雲岡石窟、下午在古城的幾個街區看看,網上說都有文化惠民演出,也可以到大同的潘家園順便轉轉,晚上就能到古城牆上賞月……」「聽您的,您都給我們推薦幾次了,早聽說山西呀、大同呀,我們小區的好幾個夥計,高鐵一通人家就去過了,而且還不止一次去。這次您是我們大同行的隊長,您說了算。我們就一個要求,能吃上正宗的刀削麵,能買上點黃花、黃芪最好,回來給大家也分享分享!」吳曉梅與夥伴聊得火熱,看得出對大同之旅十分期待。
吳曉梅告訴記者,同行的都是在一起健身的朋友,此次國慶假期選擇到山西大同,已經醞釀了好長時間,由於前一段受疫情影響,一直沒有成行。她說:「現在我們一到假期,都會到周邊去玩上幾天,大同坐高鐵兩個小時就能到達,而且聽說吃喝玩樂又好又實惠,為啥不去上幾次呢!」
打通信息流,商機就在旅途中
9月28日11時30分,由大同南開往北京北的G2508次列車準時出發。4號車廂裡提著大箱、小包的黃花種植大戶楊琪,已經習慣了這種奔波往返。「今年從8月份開始,一個月要去北京七八回,而且多數是上午去、晚上回,都習慣坐高鐵了,還是方便。」他告訴記者,他是雲州區的有機黃花種植大戶、也是黃花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現在北京的幾個大超市都有他的黃花產品,而且銷售量正在逐步增加。「我這次去,就是看看節慶期間顧客對我們有機黃花的需求,同時有一家公司想和我們談黃花直營項目的合作。」
坐在楊琪身邊的乘客叫劉冠宇,是從天津來大同出差的。聽到記者與楊琪的對話,好奇地加入到黃花的話題中。「以前只知道幹黃花,沒想到還有黃花醬、冰鮮黃花、黃花月餅這麼多種類,我從大同南站的候車廳可是買了不少,您告訴我在天津的超市能買到嗎?大同到天津也很方便呀!」「現在還沒有,我想馬上就會有的,已經有天津的公司和我們聯繫了,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實現!你加我個微信,有了我告訴你,你也幫我打問打問你們那邊的市場,咱們也算是朋友了!」楊琪在坐高鐵途中也不誤談生意、尋找商機。
走出去路暢通,發展打開大窗口
9月29日,記者乘G2508次列車來到陽高南站,乘客潘虹對記者說:「家鄉有高鐵是一件非常令人自豪的事情,我和丈夫在北京工作多年,作為土生土長的陽高人,以前回家探親十分不便,一般只有長假才會考慮回家,自從高鐵開通後,回家只需兩個多小時,現在每個月都能回家探親。」
得益於高鐵通車,近年來陽高縣利用毗鄰京津冀、連接烏大張的地緣優勢,形成了以康養休閒為核心,生態長廊為紐帶的「一核一帶三圈」康養休閒邊塞文化遊產業,成為帶動陽高發展的經濟增長點。據陽高南站客運主任李剛介紹,自去年高鐵開通以來,陽高南站的日平均旅客接待量在300人次左右,不僅極大地方便了當地群眾出行,也吸引了更多遊客來陽高旅遊。
上個周末,40歲的天鎮保姆李紅雨剛從北京乘坐高鐵回家休息。談起4年來的變化,她高興地說:「以前從天鎮到北京需要5個多小時,現在坐高鐵去北京只需1小時32分,原來半年回一次家,現在每個月都能回家看看,更好地兼顧了工作和家庭。原來種地年收入3000元,現在月收入6000元,我家去年還加蓋了兩間新房,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了。」據天鎮保姆培訓學校校長李春介紹,目前學校已經有85%的學員在北京當保姆。大張高鐵開通後,大批「天鎮保姆」進北京、到天津,既有效地解決了城市「用工荒」難題,又能助力當地脫貧攻堅。
趙志成 姚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