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蘇網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江蘇省委也作出了構建自主可控現代產業體系的戰略部署。作為實體經濟重鎮,無錫圍繞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體系,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5月25日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舉行「堅持創新驅動、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現代產業體系」主題視頻訪談,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無錫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小剛在線接受了媒體專訪。
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無錫市委副書記、市長 杜小剛: 無錫一直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將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做好這方面的具體工作:
第一是要畫好湖灣創新的藍圖。在無錫的太湖兩岸,匯聚了全市90%的科研院所,整個面積有948平方公裡,這裡面也匯聚了60%的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我們將通過規劃建設這948平方公裡的湖灣創新區,作為下一步無錫科技創新的主要一個承載地;
第二是要培育產業集群梯隊,繼續加大培育集成電路、物聯網、生物醫藥等重大的產業超千億的產業集群,為下一步科技創新培養更多的梯隊;
第三是要匯聚各方面的創新資源,特別是要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部署,不斷優化「太湖人才計劃」升級版2.0和大學生「錫引」工程等政策體系。我們要在近兩年時間,引進科技創新型創業團隊150個以上。同時要著力提高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和保護水平,來加大科技服務企業和技術經紀人隊伍的培育力度。加大「蘇科貸」、「錫科貸」、「錫科投」等科技金融支持力度,來推動「科技+人才+金融」的產業鏈支持力度;
第四是要搭建創新協同平臺,我們以組建太湖國家實驗室為重要抓手,同時來做優做強國家超算中心等,通過全力推動深海基地裝備技術實驗室、江蘇集成電路應用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落地,來積極探索重點科技項目攻關、「揭榜掛帥」機制,深化與國內外著名高校院所的戰略合作,新建新型研發機構三家以上,聚力打造太湖灣區的科創共同體。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周明 高彥 羅聰懿 劉堃 張正 / 嚴實 蘇仁軒 ;江蘇新聞廣播記者:丁鳳雲 王德儉 孫昕 周洋; 編輯:周安琪 詹小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