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特殊」的城市,身為省會還是國家中心城市,卻還是地級市

2020-12-14 我們就是這樣旅遊

我很清楚一個省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是省會城市, 很多人區分省會城市和地級市, 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 中國很多省會城市行政區的分類也並不比地級市高一級, 比如安徽省省會合肥的行政區分類也依然是地級市,不過我國也有不少的省會城市是副省級城市,比如說四川的省會成都、浙江的省會杭州、陝西的省會西安都是副省級城市。

雖然中國有這樣的城市,但它不僅是省會城市,還是國家中心城市,但不在副省級城市的排行榜上, 現在中國的副省級城市只有15個, 這個「特殊」城市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鄭州人說不知道,這幾年鄭州在中國中部地區的城市中很快,鄭州在2018年的時候經濟也成功的突破了萬億的大關了,與武漢、長沙比肩了。

鄭州的發展史在比較「勵志」上也變好了, 早年河南省省會在開封市時鄭州的存在,屬於開封管轄, 後來中國鐵路運輸發展,鄭州重要的地理位置一舉逆襲成功,不僅成為了河南省的省會,經濟發展也非常迅速,鄭州於是乎又有著這樣的稱呼「被火車拉來的城市」,可以素有中國鐵路心臟之稱,可以說是鐵路的發展帶動了鄭州的經濟發展。

現在,在中國這15個副省級城市中,中部地區只有一個城市上榜, 湖北省省會武漢、武漢的實力和地理位置成為副省級城市是可恥的, 另外武漢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15個副省級城市如果再產生一個副省級城市鄭州市的可能性非常高。

但是鄭州儘管現在經濟實力雄厚,鄭州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那是大學科研教育這方面,中部地區的省會中鄭州的大學資源還不夠, 比如安徽的省會合肥經濟實力不強,但在其教育科學研究方面未來的發展也很常見, 鄭州在這方面也需要提高。

我國最「特殊」的城市是省會還是國家中心城市,是地級市,是河南的省會鄭州市,大家對這個城市未來的發展有什麼期待?

大家對這個城市有什麼樣的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安徽最早設立的地級市:設立比省會還早,如今成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說到在各省建立比較早的城市,很多人可能會先從省會想起,安徽省有一些特別的事情, 這裡建立最早的地級市現在比省會建立的時間早兩年,這個城市其實不一般, 這裡蘊藏的魅力不小,所以很多遊客來了這裡, 這裡叫蚌埠。
  • 中國「最厲害的」地級市,GDP逼近2萬億,遠超省會城市
    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省會城市作為一個省份中的標杆,不論是政治文化還是經濟發展,甚至交通建設都是全省的重點發展對象,所以省會城市的發展優勢是其餘城市想像不了的,憑藉得天獨厚的條件處處都在為該省份爭光,就連GDP 都會比其餘城市多出幾倍,多數省會城市如此。
  • 我國培養「中心城市」,10大地級市開始爭奪
    2019年中,我國深圳人均GDP還接近3萬美元,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非常不錯的了。此外,我國北上廣地區的GDP總量在全球都是「頂尖」的存在,就如上面所說的那樣「城市經濟」對於我國的貢獻是非常大的。眾所周知,我國東部沿海城市發展的非常不錯,而中西部地區城市就要差一點,除去省會城市外,中西部地區其它城市表現並不亮眼。
  • 我國「唯一」一個,行政級別高於省會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
    一般省會城市代表的都是整個省份的臉面,並且在經濟發展上都是省內屈指可數的,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副省的城市是十五座,這些副省中,基本是省的省會城市幾乎。當然,除了這個之外,也還有比較特殊的省份,在它境內有兩座副省級市的情況,像是山東境內的青島和濟南,廣東境內的廣州以及深圳都是擁有兩個副省級,但是在我國還有這麼一座城市,它不是省會城市,但是行政級別卻高於本省的省會,是我國唯一一個行政級別高於省會的城市,你知道這是哪個城市了嗎。
  • 中國這座城市比省會級別還高,發展如虎添翼,還是重要中心城市
    大家都知道,一般說來,省會城市往往比省管轄的其他城市高,是一個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比如成都、武漢、廣州等等,但有一個省,它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可以說是全國唯一的特殊情況,即福建省。眾所周知,福州是福建省的省會,如果有了副省級城市,就該選它了,但事實並非如此,福建省的廈門是福建省的副省級城市,福州只是一個普通的地級市,但是很多時候,一提到福建,人們立刻就會想到的不是福州而是廈門。廈門市隸屬於福建省,又名鷺島,簡稱鷺島,是一個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中心城市、港口城市和風景旅遊城市。
  • 九大國家中心城市,只有鄭州是地級市,到底能有多少人口?
    目前,我國總計擁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武漢、重慶、成都、西安、廣州和鄭州。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4個屬於我國的直轄市,另外5個則是省會城市。
  • 我國最悲催城市,曾有望成為省會,現地鐵開工不到百日卻被叫停
    據說我國城市的數量足夠多,如今,我國城市數量早已增至600多個,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命運,大家應該都知道,每個省都有自己的中心城市,不僅是經濟中心,也是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中心,這個城市也是省的濃縮體現,這就是省會,省會城市的地位十分重要,隨之而來的是其發展的平臺和空間自然比其他城市更多
  • 中國這一地級市,位居全國第六,其GDP緊追22個省會城市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我們國家在不斷努力發展我們國家,每一步發展都很大很紮實,現在我們國家的發展也很好,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國家之一,經濟達到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這讓很多國家對我們國家感到非常驚訝,今天說的是中國這一地級市,位居全國第六,其GDP緊追22個省會城市。
  • 國家中心城市引領我國未來,群雄逐鹿,誰會成為第十個國中城市
    中國的城市水平各不相同,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四大直轄市是正部級,其次是副部級10個省會城市,哈爾濱、長春、瀋陽、濟南、南京、杭州、廣州、武漢、成都、西安,以及接受副部級待遇的五個計劃單列市:深圳、大連、青島、寧波、廈門,第三,享受特殊待遇,但等級仍然是地級市其他省會城市,如鄭州、長沙等,除此之外
  • 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與普通地級市相比,到底有哪些特權?
    今天,我們就聊聊副省級城市和地級市的差別。首先,我們聊聊我國的城市等級。在建國的初期,鑑於當時管理大城市的需要,我國總計設立了10多個直轄市。除了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城市以外,西安市、重慶市、廣州市、南京市、瀋陽市等10多個省會城市,都被暫時提升為直轄市。直到50年代中期,隨著戰爭基本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後恢復和經濟發展的階段。
  • 我國「拖後腿」的國家中心城市:身為新一線,GDP卻不如二線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這個詞聽起來很厲害,但這座城市必須處於金字塔的頂端,從數據來看確實如此,首先,北上廣津渝的五大中心地位不會動搖,去年底還有四個城市,比如成都,去年底又重新加入,陣容非常強大,也就是說,現在全國有九個中心城市,其中並非都沒有受到懷疑,比如西安,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成績最好,受到許多網友的質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它。
  • 行政區劃上的bug,現在的「地級市」真的是城市嗎?
    現在的中國人在描述城市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個Bug:地級市的稱呼問題。什麼意思呢?一個縣裡的鄉鎮居民,如果要去城區,通常會說「去縣城」;一個省的居民,如果要去省會城市,也可以說「去省城」;但是,如果大家是要去非省會的地級市市區,這個叫法一般會直接稱呼名稱,比如「去蘇州」,「去青島」…..但是,絕對不會有什麼「去市城」的說法。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江蘇「最尷尬」的城市:面積「最大」卻沒高速直達南京的地級市!
    自建國以來,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經濟蒸蒸日上,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也越來越高。近些年我國經濟發展一直穩步持續上升,這樣的發展速度,讓國人為之驕傲,讓世界為之震驚。江蘇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包括副省級城市南京市,12個地級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徐州市、淮安市、宿遷市、連雲港市、鹽城市。江蘇省交通發達,基本上是市通高速鐵路和省會直通,但也有高速、高速鐵路和省會南京直通不到的地級市,這個城市是鹽城。
  • 我國最具競爭力的兩座國家中心城市,未來誰將率先脫穎而出?
    國家中心城市現在是中國城市化體系的最高級,具有領導、輻射、集散功能, 到目前為止,中國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今天我們來看看其中最有競爭的兩個城市, 誰率先脫穎而出?
  • 我國最「無奈」的3座城市,因知名度太高,常常被誤會成省會城市
    我國這幾年的發展速度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得到的。在城市中,高樓大廈一處挨著一處,看似每個城市的樣子都差不多,但其實每座城市之間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的。在我國有好幾座城市常常因為知名度太高被誤認為是省會城市,接下來小編就來一一介紹下它們。
  • 我國「最牛」三個地級市,經濟總值比肩省會城市,加入萬億俱樂部
    地級市與省會之間的關係經常是大哥和小弟之間,但是,在我國最強大的省份中,對廣東,深圳,廣州的地位,現在都有了調整,因為現在深圳的經濟已經壓倒了廣州,我國還有3個城市,最普通的地級城市,目前其經濟總額比肩眾多的省會城市,甚至遠比我國加入社團的人數還要多,人們被稱為我國最衰弱的地級城市
  • 我國「最爭氣」的兩個地級市,GDP過萬,超過很多省會城市
    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我國經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相比以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城市的綜合實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省份也是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非常「爭氣」的猛將城市,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我國江蘇的兩個地級市,其GDP過萬,超過了很多省會城市,可謂是我國最
  • 我國二線城市中,僅有一個GDP不到3000億,且還是省會城市
    城市建設和發展是許多人關心的中心,近年來,隨著經濟形勢的穩定,我希望在各地努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擴大城市規模,改善城市基礎設施,使城市建設得更加美麗、更高,我國的「城市之爭」一直存在著,除了四線城市的地位堅定不移之外,新一線、二線城市幾乎每年都有新的變化。
  • 我國5個省會,正式啟動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瀋陽、濟南希望大
    山東處於京津冀城市群和長三角城市群之間,正好是國家中心城市空白帶,其次山東是我國僅次於廣東、江蘇的第三大經濟省份,不管是從區位優越還是經濟實力,山東都應該有一個國家中心城市。而濟南不僅是山東的省會城市,同時還是山東半島城市群和黃河下遊地區的中心城市,在多重概念和利好的疊加下,濟南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也是理所當然的!
  • 我國唯一級別高於省會的城市,卻經常被誤以為是省會
    中國的省會往往都是一省之中行政級別最高的城市,我國共有34個省會,其中有10個高級別省會,都是副省級,而其餘的省會都是一般地級市,而有些非省會城市也擁有副省級的權力,一般來說即使省內有非省會的副省級城市存在,省會也會水漲船高提升到同等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