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黃帝最早建功立業的地方

2020-12-22 運城市委宣傳部

厚道運城今天

華夏民族乃炎黃子孫,運城乃華夏之根。毋庸置疑,華夏始祖黃帝,與運城這方水土密不可分。

其實,黃帝最早建功立業的地方就在古河東,即今天的運城市。在古河東區域,黃帝完成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終結了部落首領各霸一方的分裂局面,改變了華夏民族的命運,使華夏民族走向統一,繼而為中華民族進入早期的國家形態奠定了必要的物質條件與精神基礎。

說到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不能不提及發生在河東境內的阪泉之戰與涿鹿之戰。

據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部落聯盟首領是伏羲氏。伏羲氏衰落之後,神農氏繼承了盟主之位,統領著各部落,稱為炎帝。歲月流轉,炎帝神農氏日漸衰落,各部落之間爭戰此起彼伏。此時,兩個強大的部落借勢崛起,一個是黃帝的有熊氏,一個是蚩尤的九黎氏。加上原來的統治者炎帝神農氏,算是三分天下。

黃帝的有熊氏部落「習用幹戈,以徵不享」,以強勢的武裝力量幹預管理部落事務,樹立起了威信,團結了一部分部落「諸侯」。炎帝部落不甘心自己的衰落和失敗,以「侵凌諸侯」的形式繼續爭奪領導權,這樣就導致了「阪泉之戰」,最終以黃帝的勝利而告終。

從此之後,炎帝和黃帝兩大部族逐漸融合為一個完整的「炎黃集團」,形成中華民族的第一個雛形。

在黃帝和炎帝兩大部族由徵戰走向融合的過程中,蚩尤的九黎氏也團結了一部分部落,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這兩大集團也不可避免地要一決高下,爭奪最高領導權。根據《史記》記載,黃帝團結自己麾下各部族的力量,在「涿鹿之野」與蚩尤集團展開了大決戰,最終擒殺了蚩尤。戰爭結束以後,蚩尤部落的一部分百姓被吸納進炎黃集團,稱為「黎民百姓」,而另一部分則不斷南遷,後來形成了中華民族中的「苗蠻集團」,並演化成今天中國南方的許多少數民族。

關於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的地點,《史記》以及後代很多史家,都認為在今天河北涿州一帶,「涿鹿」這個地名也長期出現在河北地區。而關於蚩尤的傳說,則傳播更廣,很多地方都有遺蹟。但近現代史學家經過嚴肅考證,認為黃帝、炎帝、蚩尤幾個部族的大戰,都發生在今天的黃河中遊,也就是山西西南部、河南西部、陝西東部一帶。而具體到戰爭地點,近現代史學家則明確指出,在今天運城鹽池附近。

錢穆在《國史大綱》中說:「黃帝又與神農'戰於阪泉之野',阪泉在山西解縣鹽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濁澤,一名涿澤,即涿鹿矣。然則黃帝故事,最先傳說只在河南、山西兩省,黃河西部一隈之圈子裡,與舜、禹故事相關不遠。司馬遷自以秦漢大一統以後之目光視之,遂若黃帝足跡遍天下耳。」

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經記載過運城鹽池的傳說,說是黃帝斬蚩尤於此,蚩尤血化為鹽池。宋代另有「關公戰蚩尤」的傳說,也說明了蚩尤、涿鹿和鹽池之間的密切關係。今天,鹽池之畔仍有蚩尤村和蚩尤城的遺址,也是個有力的證據。

綜合以上論點至少能夠確認,「涿鹿之戰」發生在運城鹽池一帶是毫無疑問的,而「阪泉之戰」的發生地雖存在一定爭議,但不排除發生在運城的極大可能。

相關焦點

  • 有「這裡最早叫中國」的美稱,古老的山西運城,傳統的民俗最地道
    古中國,新運城,這是運城對外的形象展示。運城市是山西省一個地級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得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上古時期,炎黃就在運城留下過足跡,堯舜禹主要的活動區域就在運城,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河東大地上。堯初都蒲坂,後遷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夏也是在這裡誕生。運城的夏縣就是因禹的後代在此建都並建立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而命名。幾千年來,文臣武將層出不窮,文人墨客各領風騷。運城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運城鹽湖!炎黃子孫都可以到這裡追根溯源!
    追本溯源跨越歷史華夏之根大河之東華夏民族乃炎黃子孫,運城乃華夏之根。毋庸置疑,華夏始祖黃帝,與運城這方水土密不可分。其實黃帝最早建功立業的地方就在古河東即今天的運城市在古河東區域,黃帝完成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終結了部落首領各霸一方的分裂局面,改變了華夏民族的命運,使華夏民族走向統一,繼而為中華民族進入早期的國家形態奠定了必要的物質條件與精神基礎。
  • 山西運城,齁兒鹹
    魯國有文聖孔子名垂千古,而武聖關羽,其故鄉河東解(hai)良,—— 便是如今山西運城。山西運城關羽雕像高達60餘米,「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攝影、撰文:趙樂源(SSSSwagger)鹽之形運城這方水土何以獲得如此奇特的能力,成為人傑地靈的寶地?
  • 運城——人類最早的故鄉
    運城,古稱河東,是一個具有「上百萬年文明起源,五千年文明歷史,兩千年大一統」文化標識的地方,亦是被先秦史學家確認的最早稱為「中國」的地方。 在這塊「中華民族的濫觴之地」上,距今約4500萬年左右,高等靈長類動物曙猿已經向類人猿進化,被稱之為「類人猿亞目黎明的曙光」。
  • 山西運城:旅遊觀光的好去處,吃喝玩樂的好地方
    如果你想去玩,一定不能錯過這裡——山西運城。運城屬於地級市,位於山西的西南部地區,正宗的北方人。它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北面是呂梁又與臨汾相接連,東面是晉城和中條山,跨越鳳凰谷便是河南,西丶南兩面又與我國的母親河黃河和河南的三門峽隔海相望。運城市是由鹽湖區和永濟丶河津兩市和新絳丶臨沂丶絳縣丶聞喜丶稷山等十三個縣組成。
  • 山西未來經濟增長會集中在哪兒?大同,運城,晉中惹爭議!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一條問題是,山西未來經濟增長會集中在哪兒?評論多達200多條,小編就看了一下,去除省會話題最多的就是運城和大同。首先運城人口大市,靠近西安,有著「最早中國」的美譽,自古主要以農業為主,由於靠近西安,運城人喜歡到西安發展,西安的整體發展水平要比太原高很多,所以運城發展會好一點。另外運城位於晉陝豫(離湖北也挺近)交界處,能受關中經濟圈和鄭州經濟圈的輻射,處於中間地方,運城離三門峽,西安都是一個小時的高鐵時間,旅遊資源也比較豐富。
  • 驚豔:山西運城鹽湖突現「鴛鴦鍋」半紅半綠
    9月25日,山西運城,被跨湖大道分割開的鹽湖湖水呈現紅綠兩色。
  • 山西運城實力雄厚的4所高中,金榜題名展宏圖,考上基本拿下本科
    山西運城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自古以來出了不少名人,比如說著名的詩人王勃和柳宗元。如今這座城市有了更快的發展,除了經濟實力增強了之外,教育實力也不甘示弱,很多優秀的高中相繼出現,甚至在山西省內都能夠排得上名號。
  • 山西旅遊,告訴你那些你不知道的地方,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上一篇文章講述到了運城的美麗神潭大峽谷,給大家帶來神奇大自然的力量,一種美與震撼帶給大家。遊覽完神潭大峽谷,好好地休息了一晚上。接下來又要到新的地方去了,想來想去,我們一行人還是到了運城市的另一端,那就是有中國死海之稱的鹽湖,這個地方就神秘了,為什麼會有中國死海之稱呢,我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運城鹽湖地處晉南盆地,由於地處腹地,中國的母親河黃河的轉彎處,南依中條山,北靠峨眉鳴條崗,東挨涑水瑤臺,西接黃河古渡。湖水面積很大,自古就是產鹽的地方。
  • 中國最古老的池鹽產地,景色獨特美麗,藏在山西小城中幾乎被淡忘
    山西的所有城市都很低調的,幾乎很少有人推薦去山西遊玩的景點,除了喬家大院,不過在喬家大院被取消5A後,幾乎所有的遊客對於山西的城市也都沒有什麼興趣了。不過,我聽過這樣的一個說法,說:中國的死海在山西!就在山西的運城。我起初的時候不相信,去年的時候我到三門峽,順路去運城看了個究竟,看到的景象讓我震撼。
  • 山西運城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解州關帝廟,永樂宮壁畫精美
    山西省運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代因為鹽運之城得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運城必去的五個景點介紹,了解一下運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一:中國死海運城鹽湖(運城市鹽湖區解放南路365號),號稱中國的死海,他是世界最大的內陸淡水湖 ,黑泥洗浴,鹽水漂浮,值得一遊 ,網紅打卡之地,鹽湖還是很贊的,風大,可以放風箏,晚上路邊還有很多小吃的,晚上熱鬧,有唱歌的,跳舞的,也有坐在河邊吹牛的,談情的說愛的。
  • 山西運城鹽湖魔耳英語培訓學校,致力於運城青少年的英語普及教育
    山西運城鹽湖魔耳英語培訓學校校區山西運城鹽湖魔耳英語培訓學校魔耳國際英語更權威,魔耳國際英語是2010年由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子公司開發的大型素質教育培訓項目,教材的研發全面體現了《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
  • 山西運城有鹽湖,鹽分究竟有多高?
    圖-山西省運城市人文地圖這個湖就是河東湖,也叫鹽池、河東鹽湖或者運城鹽湖。此湖湖水擁有比肩死海的鹽分濃度,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因此被稱為「中國死海」。我們知道死海地處沙漠,乾旱少雨的氣候再加上非常高的蒸發量造成湖水中存有大量的鹽分,而運城鹽湖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環境與死海所處的環境完全不同。它沒有沙漠氣候的高溫高熱和降水量稀少的特點,因此很難想像它的湖水中的鹽分含量竟然能達到如此之高。
  • 運城蘋果 握手世界|第四屆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盛大開幕
    記者 雷哲俠  攝  運城日報訊(記者 王文軍)運城蘋果甲天下,鹺海金秋連五洲。10月21日,第四屆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在市農業展覽中心盛大開幕,來自五湖四海嘉賓歡聚運城,共襄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盛會。省委副書記、省長樓陽生作重要批示。副省長王成出席開幕式,並宣讀樓陽生批示。省政協副主席李思進出席。市委書記劉志宏致開幕辭。市委副書記、市長朱鵬主持。
  • 【書香運城】文化,運城最閃亮的名片
    運城學子,何以能連續兩年在全省脫穎而出,代表山西出徵?又何以能連續兩年憑不俗戰績,被其他省隊視為最強勁的對手? 在歷史與現實中探尋運城這片地域的文化基因,就會發現,這絕非偶然,書香運城的造就,絕非一日之功。
  • 山西運城政商故事:令完成身影閃現南山高爾夫球場籌備全程
    據《運城日報》報導,2013年4月,時任山西省委主要領導在運城調研期間,針對鹽湖生態保護開發作出重要指示:要以「綠坡、治湖、興業」為重點,建設運城生態智慧城。       這是現有資料中,有關生態智慧城的最早表述。
  • 在運城感知「古中國」的十個文化符號
    這說明從堯舜禹開始,運城便是帝王的建都之地,即當時人們一致認同的「萬國之中」的地方,也就是共識的「中國」。因此,從「帝王所都為之中」、京師為「萬國之中」的角度看,運城應該是古代最早被稱作「中國」的地方。此外,這裡天然的鹽池、溫和的氣候和富饒的土地,以及銅礦(聞喜縣石門鄉玉坡村篦子溝境內發現舜時代的採礦煉銅遺址)等,都對文明的起源和國家的形成,提供了條件。
  • 山西運城華夏之都文化主題公園開園 展現古中國文化歷史
    山西運城華夏之都文化主題公園開園 展現古中國文化歷史 2020-05-03 11:24:00來源:央廣網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聽得見的博物館:運城鹽湖
    在山西地質博物館,有一處模擬場景,介紹的是山西鹽礦的主要開採地——運城鹽湖。要了解運城鹽湖,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鹽湖?運城鹽湖是我國四大鹽湖之一,它也是世界上三大硫酸鈉型內陸鹽湖。由於它的湖水密度和中東的死海密度非常相似,而且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運城鹽湖又被稱為「中國死海」。運城鹽湖湖水密度之所以這麼高,離不開它得天獨厚的環境因素。在生活中,把湯調鹹無外乎兩個方法,要麼是多加鹽,要麼就是在開始時少放點水。
  • 來運城感知「古中國」的十個文化符號
    這說明從堯舜禹開始,運城便是帝王的建都之地,即當時人們一致認同的「萬國之中」的地方,也就是共識的「中國」。因此,從「帝王所都為之中」、京師為「萬國之中」的角度看,運城應該是古代最早被稱作「中國」的地方。此外,這裡天然的鹽池、溫和的氣候和富饒的土地,以及銅礦(聞喜縣石門鄉玉坡村篦子溝境內發現舜時代的採礦煉銅遺址)等,都對文明的起源和國家的形成,提供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