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你的跑步步頻?

2020-08-22 平哥健身減脂

什麼是步頻?

所謂步頻是指走路或者跑步時,每分鐘腳步落地的次數,例如:在 1 分鐘內,左右腳共踏出 150 步,那麼你的步頻就是 150 次/分鐘,如果左右腳共踏出 180 步,那麼步頻就是 180 次/分鐘。

跑步實質就是一項雙腳在地面不斷進行轉換的運動,一旦開始跑步,身體向前的動量就帶著身體的重心超越原有重心,因此另一隻腳必須要向前一步身體才不會跌倒。於是,通過雙足連續和交替的向前實現了前進,而雙腳轉換頻率的快慢(也即步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跑步效率的高低。

換句話說:步頻是跑步時雙腿轉換支撐點的頻率,是好的跑步技術的精髓,轉換支撐點的時候,我們開始自由落下,然後讓重力帶動我們前進,支撐點轉換得越快,重力的幹擾就會越少,我們就跑得越快。

步頻為什麼這麼重要?因為人的步幅相對來說增加很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先天因素:腿長,以及你身體的柔韌性,而步頻是可以通過訓練來增加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你的步頻增加了,你的配速也會增加,當然,這也是有一些前提條件的。

根據目前收集整理的資料,這些專業機構和運動權威均認為:高步頻(180次/分鐘)是非常有必要的:

1)美國國家體能協會(NSCA)

在訓練教材中,耐力訓練第八章——跑步運動技術訓練,強調高步頻的重要性,在 1 分鐘的跑動過程中對運動員右腳著地次數進行統計,並建議運動員每分鐘的步頻維持 180 次;

2)美國運動醫學協會(ACSM)

步幅增加的過程應該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而非刻意的形成或增加,增加步幅還會帶來很多麻煩。當步頻與步幅能以最理想的比例互相搭配,跑步的經濟性才能發揮到最佳狀態。

3)美國著名跑步教練傑克丹尼爾斯(Running Formula)

在 1977 年的研究調查及著作(Running Formula)發現精英跑者的步頻很少低於每分鐘 180 下。他將高步頻技術列入好的跑步技術原則之一。

步頻越快,跑速就越快嗎?

步頻的加快確實有可能會讓我們速度變快,但卻不是絕對的,原因如下:

雖然配速=步頻*步幅,但是雙腳轉換越快,對下肢肌肉的參與度和能力要求也越多,而下肢肌肉參與得越多,對血液的要求越高,心臟壓力越大,心臟跳動越快,心率增高,同時也犧牲了原有的步幅,導致速度沒有提升甚至有所下降。

當然,如果大步幅、低步頻(170 以下)來維持速度,則可能給膝關節帶來致命的傷害,容易出現腳與地面的著地點遠離重心、膝關節鎖死,導致肌肉參與緩衝降低、膝關節水平剪切力增大、腳與地面的觸地時間增加、剎車效應、振幅增大、能耗增加、跑步經濟性低等不好的結果。

腳後跟落地的跑步姿勢

步頻越快,效率就越高嗎?

步頻的提升代表的是每步用時減少,而真正決定跑步效率的是每步中的觸地騰空時間如何分布,越長的觸地時間說明我們對地面發力的時間越長,也就越耗體力,跑起來也就越容易疲勞,所以步頻越快,每步觸地騰空時間越短,所以跑起來會更輕鬆,跑步效率會更高。

那麼我們該如何增加步頻,提高跑步速度,提高跑步效率,同時減少受傷的可能呢?

1、 用前腳掌跑步

跑步到底應該是前腳掌(注意:不是腳指頭,也不是讓你墊著腳跑步)先著地還是應該腳後跟先著地,對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對剛跑步的人來說腳後跟先著地會更習慣,跑起來也不需要專門的練習,掌握起來也很輕鬆。用前腳掌著地的話,剛開始會感覺小腿肌肉非常容易酸痛,所以很多人會因此而放棄前腳掌落地,但與前腳掌先著地的跑法相比,腳後跟先著地有不小的缺點:

(1)、腳後跟先著地給膝蓋帶來的衝擊力很強,整個身體在著地之前處於騰空狀態,著地的那一瞬間,全身的重量全都壓在腳後跟上,繼而傳至膝蓋。這就是為什麼一些人跑步後會膝蓋疼的原因。如果用前腳掌先著地的方法跑的話,自己的腳掌就會起到超強的自然緩震作用,雖然現在很多的鞋子基本都具有一定的緩震性能,但仍然無法根本解決衝擊膝蓋的問題,而如果你習慣用前腳掌跑步的話,不需要專門選擇什麼特殊的鞋子的,只需要合腳就行,這會給你減少一大部分的開支。

(2)、腳後跟先著地的話,那麼腳與地面接觸的順序就會是這樣的:腳後跟著地——腳向下壓——前腳掌著地——前腳掌後蹬——騰空躍起,而用前腳掌跑的話,腳與地面接觸的順序是這樣的:前腳掌著地——前腳掌後蹬——騰空躍起。所以,用前腳掌先著地的跑步方法,會大大縮短每向前跑一步所需要的時間。

2、手臂擺動訓練

跑步的時候,手臂和腳步是同步的,為了保持平衡,腳步有多快,手臂擺動也會有多快,除非你刻意的改變手臂擺動頻率。所以,在提高步頻訓練中,逐步提高擺臂頻率,跑步的步頻也會跟著提高。雖然,長時間跑步時,由於長時間手臂擺動,會導致肩部肌肉疲勞和緊張,手臂擺動的頻率也會逐漸減弱,但對比以前的步頻,你會發現,它確實是在慢慢的變快。

擺臂訓練

3、核心穩定訓練

在跑步過程中,上身隨著步頻自然有節奏地上下起伏並保持穩定狀態很重要,適當地收緊腹部肌群是保持正確跑步姿勢的必要條件。

正確而自然地呼吸,並提醒自己收緊腹部。在跑步的過程中,依據自身情況進行有節奏的呼吸,不要因為收緊腹部而影響跑步的呼吸節奏。

平時最好有力量訓練,尤其要注意核心的訓練,比如平板支撐以及各種衍生的動作,雖然跑步是一項有氧運動,但必要的核心訓練,是你能跑得更快、更好的有力保證。

平板支撐

4、進行針對步頻的專項訓練

(1)、快速墊步

節拍器伴奏下,訓練雙腳快速交替、轉換墊步能力,設定步頻為 180 步/分鐘,找到高步頻的感覺。可以選用帶有節拍器或是能顯示實時步頻的跑步 App 。

(2)、左右提拉墊步

雙腳開立,左右交替墊步,轉換時,注意腳跟向臀部提拉,頻率可以設為 100-120 步/分。

(3)、快速蹲跳

雙腳開立,做快速蹲下,下蹲幅度要小,起跳高度也不用太高,主要訓練落地後迅速反彈起跳的能力,頻率要快。

(4)、雙腿交替快速弓箭步

做雙腿交替快速弓箭步跳,下蹲幅度不用太大,訓練落地後迅速反彈跳起能力,頻率要求要快。

(5)、弓箭步接抬腿跳

要求快速跳起,同樣落地後要迅速再次反彈跳起能力,動作幅度不用太大,但頻率要求要很快。

5、儘量不要跑步聽音樂

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許多跑步的人,帶著耳機跑步,可能他們認為跑步太無聊枯燥,音樂能帶來一些趣味。但一個真正喜歡跑步的人,是不會覺得跑步單調的,跑步的時候聽歌,你的注意力就不在練習提高步頻上了。所以,你如果想提高步頻的話,最好還是不要在跑步時聽歌,跑步的節奏非常容易被音樂的節奏打亂。

跑步最好不要聽歌

總結一下,提高跑步步頻的方法就是:

1、用前腳掌跑步;2、擺臂訓練;3、核心訓練;4、步頻專項訓練;5、不要跑步聽歌。

相關焦點

  • 如何通過步幅與步頻提高跑步配速
    越來越多的小夥伴開始喜歡上跑步,它可以幫助我們減輕體重,有助於我們的長期健康,有助於減輕工作壓力,還有很多其他的跑步好處等。跑步後不久,你突然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的跑步如此困難,為什麼其他跑友輕鬆挑戰LSD,而你跑個10公裡就氣喘籲籲,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提高跑步配速?
  • 5個提高跑步步頻的動作 讓你在家提高跑步效率
    於是如何在家提高跑步效率成為了跑友們思考的問題。其實在家訓練同樣可以提高我們的跑步效率,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5個在家就能提高跑步步頻的訓練方法。 什麼是跑步步頻 步頻是指每分鐘落地的次數。一般專業馬拉松運動員的步頻每分鐘在180以上。步頻和步幅的高低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
  • 怎樣提高跑步步頻?4個技巧,讓你跑步速度明顯提升
    所以如何提高跑步速度?第一,踩高蹺,讓腿更長就能跑步更快。但是這樣不穩定是吧,跑步可能栽跟頭。所以最終要想提高跑步速度,還是要落實到跑步步頻上面。也就是你的雙腿擺動越快,你的跑步速度就越快。但是很多玩家發現,跑步步頻其實很難提高,有些人稍微雙腿擺動快一點,就站不穩,而且感覺不舒服。
  • 高效步頻和合理步幅提高跑步經濟性
    步頻和步幅對於經常跑步的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很多人容易把兩者對立起來,其實也是情有可原:因為一定程度上,你提高了步幅,你的步頻就會有所下降,你追求高步頻,那麼你的步幅就不可能特別大,高步頻和大步幅,哪個更好?
  • ​好的步頻能提高跑步效率避免受傷!3個方法5個動作幫你提高步頻
    「步頻×步幅=速度」是最簡單粗暴的速度公式,想要提高配速就得加快步頻或者加大步幅是跑者都知道的事,然而真的跑起來情況卻大不相同。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輕如羽、跑無傷」,跑姿協調優雅?而有些人則相反跑步吃力、傷痛高發,看起來就很不協調。
  • 乾貨|步頻180是最好的嗎?告訴你提高步頻的方法
    當你開始關注步頻時,也許你已經是一位比較成熟的跑者了,可能你想PB、想要健康跑步不受傷、想要提升自己的技術。對於在進階階段的跑者來說,處理好步頻問題,不但可以減輕運動傷害,還可以提升跑步效率,在速度方面會有所提升。
  • 該怎麼選擇「步頻」與「步幅」,提高跑步速度?
    跑姿是有個性的,跟練習內容,體力,技術,體形,性格等等都有關馬拉松的速度=步頻 x 步幅 : 步頻與步幅這兩個因素,隨便提高哪一個都可以提高速度,所以要提高速度,要麼增大步幅,要麼提高步頻。但是步頻太高或者步幅太大來跑步,效率都不好。
  • 該怎麼選擇「步頻」與「步幅」,提高跑步速度
    >: 步頻與步幅這兩個因素,隨便提高哪一個都可以提高速度,所以要提高速度,要麼增大步幅,要麼提高步頻。如果你是跑步新手,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一個讓你欲罷不能的跑步場所,起跑就算成功了一半,然後再選擇一些好的裝備,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與高爾夫相比,跑步算不上奢侈,但也絕不會無處可敗。就算跑家裡的跑步機,你也需要至少一雙慢跑鞋,兩套跑步T恤和短褲。
  • 5 組跳躍動作,提高你的跑步步頻
    想要提高跑步成績,單純的跑步是絕對不夠,跑步專項力量訓練同樣不可缺少。
  • 我是怎麼提高步頻的
    首先說答案,提高步頻真的需要刻意練習。一、從前為步頻低而苦惱,甚至因步頻低而受傷2016年開始跑步,以前是跑步小白,對配速,步頻,步幅都不懂。我身高176cm,那時步頻160左右,步幅120左右,非常羨慕那些步頻180以上的跑友。
  • 4個技巧,提高步頻,讓你跑得更快更遠
    跑步速度=跑步步幅*跑步步頻。什麼是步頻呢?步頻指的是你一分鐘內跑了多少步。許多業餘跑者的步頻大約在160-180之間,精英跑者的步頻都在180以上。也就是說想要提高跑步速度,就得在跑步步頻上面花功夫,你的雙腿擺動越快,你的跑步速度就越快。
  • 如何提高跑步能力
    技術/肌力/體能一個都不能少從事任何一項體育運動,為了提高運動表現都需要強化該運動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即體能和力量。另外,不同的運動項目有不同的技術表現。在訓練比賽時,技術是身體素質能力展現的窗口和竅門,同等身體素質能力的情況下技術越出色,運動成績越好。為了更好的理解如何提高跑步能力,我們將其分解為體能、力量和技術三個方面。
  • 跑步,為什麼要加快步頻?終於明白了
    這時,就需要一個重要的動作就是加快步頻。1、如何無傷跑步?跑步的速度,無非就是步幅與步頻的關係。目前公認的最為安全的跑法就是保持180的步頻,無論步幅大或小,只要保持180的步頻跑步,就是較為安全的跑法。
  • 掌握三個訓練方法,安全有效地加快步頻和跑步節奏,提高跑步速度
    所以,如果想有效地提高跑步速度,加快跑者得步頻和跑步節奏是必須的。缺乏經驗的跑步新人在開始時不太會有跑步節奏或者步頻的概念,通常都是通過加長步距來加速,而這恰恰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記住:任何時候快速地擺動手臂,都可以明顯提高跑步節奏。如果日常有增加上肢力量的練習,也能夠明顯地感受到擺臂力量與速度對步頻的影響。
  • 如何訓練步頻?
    了解自己的步頻訓練步頻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現狀,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進行一次低強度跑步,數一下你30秒跑了多少步,然後乘以2得到步頻。利用計步器通過一段勻速跑也能準確算出步頻。還有就是依靠手機APP或GPS手錶等直接進行步頻顯示,更為直觀和利便。
  • 跑步高手的基礎必修課,步頻、擺臂和呼吸
    到底什麼樣的節奏適合你自己,不能一概而論,取決於個人自己的身體條件和適應性。高速運轉的選手有他的節奏,往往是180甚至更高些的步頻,配上很大的步幅。優秀運動員每分鐘180步以上很習慣,初學者或許160的步頻就已經很吃力,所以,優化你合理的步頻非常重要。
  • 跑步的步頻和步幅,最全的乾貨在這裡了
    步頻跑法步頻是1分鐘的步數,步頻跑法是指步幅較小,而步頻較高的跑法。一般剛開始跑步的人步頻在160-180左右,而運動員一般在200以上。那是因為研究發現當每公裡的配速在400-800範圍內,要提高速度的話,主要靠增加步幅,而不是靠提高步頻,(步頻保持在180左右)。換個角度說,對於大多數跑友來說(配速400-800覆蓋了大多數跑友),當步頻180時,可以通過步幅的調整來達到速度的調整。並不是說180的步頻就是最佳步頻。
  • 要想跑得輕鬆無傷且高效,提高步頻很重要!
    跑步的速度可以用一個簡單粗暴的公式算出來,速度=步頻×步幅。所以,想要提高配速,可以提高步頻,或者加大步幅,或者兩者兼有。跑步速度可以用一個簡單粗暴的公式算出來:速度=步頻×步幅。所以,想要提高配速,可以提高步頻,或者加大步幅,或者兩者兼有。
  • 180是最佳步頻嗎?為何這樣跑步最經濟?
    與此同時,並不是說步頻越高越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步頻與步幅有一個較好的結合點,但這個結合點又與速度有關係。當你的速度越快時,步頻越快,比如說你跑四分的配速和五分的配速,步頻肯定是不一樣的,同時步幅也會有不同。
  • 如何提高跑步速度
    問:看體育,鍛鍊身體,學跑步要關注誰?答:答案當然是關注跑步三兆子。借著這個機會,今天給大家介紹介紹一個我特別想給大家分享的一個東西:跑步如何提高速度對於普通跑者,加入點速度訓練可以明顯提高能力。想要獲得更快的速度,就要讓自己的雙腿更有力,更靈活。才能支撐和推動步伐邁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