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三個訓練方法,安全有效地加快步頻和跑步節奏,提高跑步速度

2020-08-06 呼嚕爸爸聊生活


掌握三個訓練方法,安全有效地加快步頻和跑步節奏,提高跑步速度


對跑者來說,想要提高跑步速度,要麼是步距增長,要麼是步頻加快。厲害的跑者兩個方面都會表現得比其他人更突出。所以,如果想有效地提高跑步速度,加快跑者得步頻和跑步節奏是必須的。

缺乏經驗的跑步新人在開始時不太會有跑步節奏或者步頻的概念,通常都是通過加長步距來加速,而這恰恰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美國威斯康星州立大學的運動醫學中心主任Bryan Heiderscheit 認為:

很多跑長跑的跑者,一開始總是會跑出向前衝的步伐。而這種拉長的步伐會導致不適當的觸地點,使得步幅過大,腿部發力和受力的位置不當。

跑步中保證有效步距的關鍵是腳步觸地時間和觸地點。好的步距觸地點落在身體重心下方,腿部用力蹬地產生向前的力量把身體向前推;反之步伐過長,觸地點前伸,腿部需要剎住前衝的力量,同時還需要蹬地把身體向前拉動。


掌握三個訓練方法,安全有效地加快步頻和跑步節奏,提高跑步速度


這樣的跑步動作雖然暫時可能加快一點速度,但是動作本身就會造成多餘的能量消耗,把負擔施加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尤其是膝蓋在剎住前衝的力量會承受更大的衝擊,特別容易造成運動過度和運動損傷,也是跑者新人膝蓋容易受傷的原因之一。

因此,安全有效地加快跑步速度,必須要清楚地認識步頻或者說跑步節奏的概念。

所謂的跑步節奏(Cadence)和步頻(每分鐘腳的觸地次數)其實是一回事。跑步節奏計算的是每分鐘單側腳落地的次數,乘以二就變成雙腳落地的次數,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步頻。


掌握三個訓練方法,安全有效地加快步頻和跑步節奏,提高跑步速度


對多數跑者來說,並沒有一個完美的步頻值

稍微有點經驗的跑者一定知道『步頻180』的理想步頻說法。但實際上,和聽說的相反,大多數運動專家和跑步教練並不建議刻意地追求某個數值,達到所謂理想的最優步頻。

人們總是希望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案來解決問題,一個理想的步頻值似乎給出了特定的目標。但是每一個跑者都是不一樣的,而且人的身體會自然地根據跑者目前的體能水平、生理結構和運動習慣優化一個最適合的跑步節奏。

美國超馬精英Geoff Burns在密西根大學從事跑步生理和運動表現研究,他認為:

人類身體最棒的一點就是,它自然而然地就會進行自我優化。

我們自己真的真的非常善於找到最好的運動方式,以最小化能量消耗。

而對於跑步節奏來說,身體自我調節的節奏就是最符合當下身體狀態的運動節奏。

可能會有跑者認為:既然身體已經可以優化出最佳的跑步節奏,那麼所謂的用訓練方法來提高步頻不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說法嗎?


掌握三個訓練方法,安全有效地加快步頻和跑步節奏,提高跑步速度


其實不然,從專家和教練的角度而言,身體的優化是針對跑者當前的能力、跑步習慣和身體狀態的,所以目前的跑步節奏適合當前的配速。但如果想要跑得更快,讓跑步能量消耗更少更有效,並且最小化施加到肌肉組織和關節的壓力,不是去追求一個『完美』的步頻或者節奏,而是要讓肌肉神經系統去習慣更快的跑步配速。

步頻和跑步節奏只是跑步過程中的一個訓練工具,可以作為我們了解自己跑步狀態和變化的參考。

所以,呼嚕爸爸下面介紹的訓練方法,不是為了讓跑者追求一個特定的步頻數值,而是讓對跑步速度有追求的跑者,可以通過訓練改變身體的固有狀態,讓雙腿可以準備好用更快的配速跑步。

注意:

如果跑者的鍛鍊目標只是為了讓身體更健康,那麼普通的慢跑和身體優化的跑步節奏就已經可以滿足跑者的需要,不需要做額外特別的訓練。

這裡的訓練方法更多地是為了幫助那些希望可以在安全有效的情況下,讓自己跑得更快的跑者。


掌握三個訓練方法,安全有效地加快步頻和跑步節奏,提高跑步速度


第一種訓練:讓身體適應高頻率的步伐

簡單來說,能夠讓身體習慣高速移動的方法就是嘗試用更快的速度跑步。

在每周的跑步活動中,找幾個時間點,比如一個輕鬆配速跑完成後、或者熱身後,開始加速。保持身體和雙腿感覺舒適,能夠控制速度的狀態下,穩定快速的奔跑 8到12秒。然後放慢速度,慢跑或者步行直到身體恢復。

在剛剛開始訓練步頻的時候重複這樣的跑動 3到4次,逐漸習慣後可以增加 8到12次。

快速短時奔跑的訓練目標是針對肌肉神經系統和身體日常不太運用的肌肉、關節,從日常習慣的運動模式中跳脫出來,形成一種新的運動模式。這樣就可以刺激身體去自發地優化跑者的運動機制,讓身體開始適應在快速運動中應該具有的狀態。


掌握三個訓練方法,安全有效地加快步頻和跑步節奏,提高跑步速度


在訓練之前,跑者自己輕鬆跑的節奏可能已經是身體優化過的,所以這個訓練是希望身體能夠學習和掌握比輕鬆跑更快地換腿。不用刻意地跑出什麼步頻數值,只要留心一下跑步記錄,在每周幾次這樣的快速訓練中,把自己的步頻每分鐘提高20次以上就可以了。這就能使得身體向著快速運動的方向去適應和準備。

加快跑步節奏後配速自然會相應有所提高,但是這時速度並不是我們訓練的主要目標,不要過度給身體造成太大的壓力。我們的目的是讓身體更習慣雙腿快速交替,而不是馬上達到一個高配速。快速跑動時的感覺應該是輕快和順滑的,想像赤腳跑過一段太陽曬熱的地面,雙腳的觸地時間應該極短,輕巧彈動著完成快速的訓練。


掌握三個訓練方法,安全有效地加快步頻和跑步節奏,提高跑步速度


第二種訓練:快速擺臂帶動更快的跑步步伐

跑動中用加快擺臂的方法也能夠帶動跑步的步頻,而且不會造成通常採用加長步距來加速的問題。當手臂擺動時,沒有身體的重量負擔,因而更容易控制。一旦手臂擺動的節奏加快,雙腳的協調性就會自發地讓跑步節奏變快。

有的跑者常常會覺得自己的步頻很難提高,原因就是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擺臂習慣。他們在跑動起來時會形成一個比較穩定的擺臂節奏。呼嚕爸爸在日常跑步中也常常看到有跑者一隻手永遠橫在胸口,只用一隻手擺臂。這種情況下,跑步的節奏也會相應的限制在一個慣性運動中,只有調整擺臂的習慣,才能真正讓身體和雙腿變得更快。

擺臂雖然簡單,但是正確的姿勢是保證速度和流暢的關鍵。加速擺臂時,確保將手臂後甩,肘關節要運動到髖關節後側,手應該靠近自己的下腹肋骨位置。手臂越往後擺,胸部就越能夠向前挺,軀幹更加平衡,這也會促使腳從身體後側發力蹬動,而不是前伸落地後發力拉動身體。

記住:任何時候快速地擺動手臂,都可以明顯提高跑步節奏。如果日常有增加上肢力量的練習,也能夠明顯地感受到擺臂力量與速度對步頻的影響。


掌握三個訓練方法,安全有效地加快步頻和跑步節奏,提高跑步速度


第三種訓練:用軀幹挺直的姿態跑步,並且保持身體的動態平衡

前面提過,單純加快跑步節奏和步頻是提高跑步配速的一個方面。如果想成為一個真正快速的跑者,同時改善跑步步伐才能夠相得益彰,讓跑步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原因很簡單:如果跑步步幅過長,觸地點過於前伸,腳在觸地時不光需要蹬踏的動作,還要承受剎住前衝身體的力量,並且把身體往前拉。這樣很顯然會有多餘的能量消耗,而且身體受到的壓力和衝擊更大,無法幫助跑者達到預期的配速水平。

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於久坐,這對於臀部肌肉的力量和髖關節運動的靈活性、柔韌度是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運動中激活這些部位的肌肉,讓它們能夠幫助身體的移動更加順暢和自然。

跑步新手在剛開始跑步時,上身仍然會保持一個類似坐姿的狀態,他們的身體會從髖關節開始微曲,整個身體的重量是壓到膝蓋上的。

有經驗的跑者在跑動中會始終挺直軀幹,從頭到腳保持一條直線,整個身體重心微微前傾,身體的重力同時帶動跑步的速度。

他們的腳在落下觸地時,一定會落在身體重心的下方而不是前方,這樣才能產生有效蹬地的推動力,而不是需要腿部力量把身體向前拉。這種挺直的姿態就是我們提倡的良好跑姿。


掌握三個訓練方法,安全有效地加快步頻和跑步節奏,提高跑步速度


和步頻的概念比較類似,雖然沒有一個對所有人來說都完美的跑姿,但是在跑步過程中保持挺拔的身體姿態對提高速度是有較大影響的。對於不太在乎提高速度的跑者來說,身體會基於跑者當下的跑步能力、身體狀況和跑步習慣,去自發形成一種能耗最低,身體壓力最小的跑步姿態。但對於希望提高速度的跑者來說,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身體能夠習慣和適應挺拔的跑步習慣同樣重要。

如果想感受一下這個姿勢,可以盡力舉高手臂,不踮腳,嘗試去拿取超過手指高度的物品;之後,繃緊臀部和背部,緩慢將手臂放回到身體兩側。

現在把視線投向自己的雙腳腳面,應該可以看到腳背最高點綁紮鞋帶的位置。如果看不到,繼續收緊臀部,胸部向前挺,身體輕微前傾以看到自己腳面,此時注意重心從腳跟向腳弓處的轉移。

習慣一下這個挺直的姿態,穩定住身體的平衡向前小幅度跑跳,保持從頭到腳還是一條直線,繼續感受身體重心前移至腳趾位置。

注意身體前傾時並不是從腳踝處開始,而是以髖關節為支點的傾斜。傾斜的同時保持軀幹平衡。跑步過程中身體的微微前傾能夠幫助推動身體,讓觸地腳落在身體重心下方發力,蹬動後把身體前推。


掌握三個訓練方法,安全有效地加快步頻和跑步節奏,提高跑步速度



綜合上面的三個訓練,在提高跑步節奏的同時,也優化自己的跑步姿態,久而久之,身體的運動習慣和狀態就會相應發生變化,自然也會優化出更適合的步頻和跑步節奏,同時持久性地提高跑步能力和跑步配速。

不用刻意追求特定的步頻和跑姿,在適應了上面三個訓練之後,再觀察自己的跑步動作與步頻數值,一定會帶給你成功的喜悅!

▣ ▣ ▣

作者 | 呼嚕爸爸

編輯 | 一仟流


掌握三個訓練方法,安全有效地加快步頻和跑步節奏,提高跑步速度

相關焦點

  • 怎樣提高跑步步頻?4個技巧,讓你跑步速度明顯提升
    所以如何提高跑步速度?第一,踩高蹺,讓腿更長就能跑步更快。但是這樣不穩定是吧,跑步可能栽跟頭。所以最終要想提高跑步速度,還是要落實到跑步步頻上面。也就是你的雙腿擺動越快,你的跑步速度就越快。但是很多玩家發現,跑步步頻其實很難提高,有些人稍微雙腿擺動快一點,就站不穩,而且感覺不舒服。
  • 跑步,為什麼要加快步頻?終於明白了
    這時,就需要一個重要的動作就是加快步頻。1、如何無傷跑步?跑步的速度,無非就是步幅與步頻的關係。目前公認的最為安全的跑法就是保持180的步頻,無論步幅大或小,只要保持180的步頻跑步,就是較為安全的跑法。
  • ​好的步頻能提高跑步效率避免受傷!3個方法5個動作幫你提高步頻
    「步頻×步幅=速度」是最簡單粗暴的速度公式,想要提高配速就得加快步頻或者加大步幅是跑者都知道的事,然而真的跑起來情況卻大不相同。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輕如羽、跑無傷」,跑姿協調優雅?而有些人則相反跑步吃力、傷痛高發,看起來就很不協調。
  • 如何提高你的跑步步頻?
    步頻的加快確實有可能會讓我們速度變快,但卻不是絕對的,原因如下:雖然配速=步頻*步幅,但是雙腳轉換越快,對下肢肌肉的參與度和能力要求也越多,而下肢肌肉參與得越多,對血液的要求越高,心臟壓力越大,心臟跳動越快,心率增高,同時也犧牲了原有的步幅,導致速度沒有提升甚至有所下降。
  • 掌握幾個實用的方法,有效減輕跑步時的膝蓋疼痛和壓力
    第二:加快跑步步頻提高跑步步頻是調整膝蓋壓力的另一個有效方法。一個好的跑步節奏,也就是大家日常常說的步頻——即每分鐘雙腳著地次數,可以很好地調整膝蓋壓力。運動研究結果顯示較高步頻能夠明顯地減少運動施加到臀部和膝蓋上的負荷,同時把身體控制前衝的作用力峰值降低15%。可能大家都聽說過「最好的步頻是180」這種說法。
  • 如何通過步幅與步頻提高跑步配速
    越來越多的小夥伴開始喜歡上跑步,它可以幫助我們減輕體重,有助於我們的長期健康,有助於減輕工作壓力,還有很多其他的跑步好處等。跑步後不久,你突然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的跑步如此困難,為什麼其他跑友輕鬆挑戰LSD,而你跑個10公裡就氣喘籲籲,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提高跑步配速?
  • 5個提高跑步步頻的動作 讓你在家提高跑步效率
    於是如何在家提高跑步效率成為了跑友們思考的問題。其實在家訓練同樣可以提高我們的跑步效率,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5個在家就能提高跑步步頻的訓練方法。 什麼是跑步步頻 步頻是指每分鐘落地的次數。一般專業馬拉松運動員的步頻每分鐘在180以上。步頻和步幅的高低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
  • 高效步頻和合理步幅提高跑步經濟性
    步頻和步幅對於經常跑步的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很多人容易把兩者對立起來,其實也是情有可原:因為一定程度上,你提高了步幅,你的步頻就會有所下降,你追求高步頻,那麼你的步幅就不可能特別大,高步頻和大步幅,哪個更好?
  • 如何科學而有效率的提高跑步速度
    來源:愉快的奔跑(ID:yuhoubenpao)跑步是人體水平位移的一種基本形式,是單腳支撐與騰空想交替,蹬地與擺臂相配合的周期性運動,決定跑步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步長和步頻,保持步長不變提高步頻或者 保持步頻不變而提高步長,都能提高跑速,因此只有了解影響步長與步頻的因素和兩者之間的關係,使兩者合理搭配,從而提高跑步速度,提高跑速還可以通過加強身體素質訓練,發展耐力,韌力
  • 跑步高手的基礎必修課,步頻、擺臂和呼吸
    在這裡要特別強調步頻的重要性,因為跑步進階,最安全的提速方法就是從小步高頻開始,增加落地的次數,可以減少每次落地的壓力,然後逐漸增大步幅,就會越跑越快。初學者直接進階到大步幅,步子大,衝擊大,容易造成受傷,並且一旦步幅加大,很多腳底下的功夫會有更高的要求,那會是比增加步頻更為困難的事情。
  • 該怎麼選擇「步頻」與「步幅」,提高跑步速度?
    跑姿是有個性的,跟練習內容,體力,技術,體形,性格等等都有關馬拉松的速度=步頻 x 步幅 : 步頻與步幅這兩個因素,隨便提高哪一個都可以提高速度,所以要提高速度,要麼增大步幅,要麼提高步頻。但是步頻太高或者步幅太大來跑步,效率都不好。
  • 該怎麼選擇「步頻」與「步幅」,提高跑步速度
    >: 步頻與步幅這兩個因素,隨便提高哪一個都可以提高速度,所以要提高速度,要麼增大步幅,要麼提高步頻。但是步頻太高或者步幅太大來跑步,效率都不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計算自己的步幅:每次以一定的步幅,跑固定的距離,比如100m,步幅從小到大慢慢增大。記錄各步幅跑時所用的布數,看看那個步數左右的對應速度跑得最流暢。然後用100m除以步數就可以算出大致的步幅。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步頻和步幅:不要偏重步幅/步頻中的任一個,要找適合自己的平衡的跑法。
  • 乾貨|步頻180是最好的嗎?告訴你提高步頻的方法
    關於步頻,有一個現象是許多業餘跑者的步頻大約在 160-180 之間,而精英跑者的步頻都在180 以上。這差別體現了什麼?步頻跟速度相關?慢跑很難達到 180 的步頻?如果想提高步頻,該怎麼做?步頻的產生,雖然表面看是腿在活動,但實質上是服從於身體(體重)的移動——腿只是接住身體而已。換句話說,步頻加快,是身體(體重)移動速度加快之後的結果——腿必須迅速跟上,否則就會摔倒。而不是反之,加快步頻,速度才加快。如果是這樣,那想問一下,步頻是有上限的,是不是意味著你的速度也有上限?那我們還跑什麼步呢!
  • 進階跑者的提速訓練,4招讓你提高跑步速度
    跑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於初級跑者,不提倡追求速度上的過量訓練。對於有一定跑步基礎的跑者,在速度上可以逐漸提高了。但有的跑者的思維和訓練方法,可能還停留在入門階段,對於提高速度無計可施。想要跑得更快則需要跑者進行更多的訓練和技巧。如果速度一直沒有提高上去,缺少的不是動力,而是一套如何提高跑步速度的鍛鍊方法。如何提高跑步速度?要求跑者的雙腳要更有力和更靈活,才能支撐和推動步伐邁得更快。因此,建議從以下4各個方面加強訓練。
  • 掌握好跑步時的呼吸技巧,能更有效提高跑步能力
    當你開始跑步的時候,呼吸的次數和量通常都會增加,但呼吸頻率一般與你的步頻保持一致。一般呼吸的節奏是根據跑者的速度和步頻有關係的。 1.3步1呼的呼吸方式。 當你跑步速度不是很快,一般會採用3步1呼。即使你感覺需要加重呼吸時,通過加大每口呼吸的量,你可能還是可以保持這個呼吸頻率。
  • 400米跑步訓練方法介紹
    常見的加速跑訓練方法如下  (1) 原地支撐快速高抬腿:這個練習既可以提高爆發力,又可以加快步頻;  (2) 快頻跑樓梯:通過富有彈性的快速跑樓梯來提高步頻,步頻在加速跑中作用巨大。  (3) 30~60米計時跑:訓練動作速度體會側蹬和避免過早抬頭、抬體。體會膝關節為「小發動機的」的肌肉用力感覺。
  • 400米跑步訓練方法介紹
    400米跑是一項由短跑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和800米跑選手的耐力所組正的運動項目,是一項富有挑戰性,艱苦性的比賽項目,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400米跑步訓練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哦!常見的加速跑訓練方法如下  (1) 原地支撐快速高抬腿:這個練習既可以提高爆發力,又可以加快步頻;  (2) 快頻跑樓梯:通過富有彈性的快速跑樓梯來提高步頻,步頻在加速跑中作用巨大。  (3) 30~60米計時跑:訓練動作速度體會側蹬和避免過早抬頭、抬體。體會膝關節為「小發動機的」的肌肉用力感覺。
  • 跑步四部曲,省力倍輕鬆!如何培養跑步節奏感?
    同等速度跑步,慢步頻大步幅VS快步頻小步幅?,著地時剎車效果更明顯,蹬地作用也更強,這說明慢步頻導致跑步更費力,所以要想跑步更有節奏感更加省力,適當加快步頻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但是過深過慢的呼吸也會限制通氣量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有意識地控制呼吸頻率和加大呼吸深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 步頻180以上的人,跑步不容易受傷!(乾貨分享)
    跑步愛好者們時常都會提到一個詞——步頻,很多跑友都會說步頻180是最佳步頻,他們認為180的步頻提高跑步的效率和經濟性,還能有效避免運動損傷...那麼步頻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說步頻180是最好的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去訓練?請往下看!
  • 180是最佳步頻嗎?為何這樣跑步最經濟?
    我們都知道,速度=步頻 x 步幅,所以我們想要提升跑步速度,一個靠穩定的步頻,另一個靠加大步幅。 他認為180的步頻能有效減少每次落地時的衝擊,雙腳將更接近輪子的效率,落地點更靠近重心的正下方,跑步的效率和經濟性將會大大提高,還能有效避免運動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