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米跑是一項由短跑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和800米跑選手的耐力所組正的運動項目,是一項富有挑戰性,艱苦性的比賽項目,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400米跑步訓練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哦!
400米跑步訓練方法
1、起跑
平時訓練注以下幾點:「各就位」的口令下達後,運動員抖抖身體,放鬆心情。調節好起跑器,把有力的腳放在靠近起跑線的後蹬器上,全腳掌著起跑器。
另一隻腳放在另一個後蹬器上,前腳掌著起跑器。形成左、右手,左、右腳,力量稍微薄弱腿的膝蓋共五點著地。動作要自然放鬆。「預備」口令下達後,運動員身體前傾,兩臂自然下垂,身體重心低並稍前移,在此環節中,應做到兩個動作,即重心前移,臀部高於肩部。
槍響後,靠腳的力量迅速蹬離地面,雙臂應迅速脫離地面,做有效而有力的擺臂,當兩腳蹬離起跑器後,雙腳做有力的側蹬,(就象速度滑冰的起跑一樣)側蹬可以使自己儘快達到最高速度,縮短加速時間,增強加速效果。不要過早的完全抬起上體,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國際大賽上,優秀運動員一般是在30米之後才把上體完全抬起,在30米之內上體是逐漸往上抬的。
這樣做也是為了取得更好的加速效果。最後,雙臂的動作做到後擺的幅度與力量應超過前擺的幅度和力量。這樣可以使大臂與三角肌充分用力,使擺臂的力量增加,有助於大腿快速交換,頻率加快。百米起跑的側蹬類似於短道速滑選手的側蹬 槍響後上體不要過早抬起
2、加速跑
從起跑到達最高速度的過程稱為加速度跑過程,該過程的目的是使自己儘快達到最快速度。常見的加速跑訓練方法如下
(1) 原地支撐快速高抬腿:這個練習既可以提高爆發力,又可以加快步頻;
(2) 快頻跑樓梯:通過富有彈性的快速跑樓梯來提高步頻,步頻在加速跑中作用巨大。
(3) 30~60米計時跑:訓練動作速度體會側蹬和避免過早抬頭、抬體。體會膝關節為「小發動機的」的肌肉用力感覺。注意:以上三個練習,量不易安排過多,過多就成了練耐力,從而失去了訓練速度的效果。比如:30~60米跑安排七、八組就綽綽有餘了。
3、途中跑
途中跑是100米跑的主要部分,當我們的速度達到最高后,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放鬆、大步幅的、快頻率的往前衝。現在世界100米跑的技術已明顯快速發展,表現在擺動腿抬的較高,並積極下壓「扒地」很快轉入後蹬。
擺臂動作大而向前,因此,跑的動作給人有力、放鬆、快速而舒展的感覺。在步幅與頻率的結合上,採用了保持高頻率的前提下,以放鬆、協調的動作去獲得更大的步幅,達到提高運動成績的目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該動作必然要求肌肉在單位時間內更快地收縮。而使神經處於肌肉高度緊張狀態時難以持久保持速度。因此,途中跑的過程需要放鬆跑。
4、衝刺跑
衝刺跑也是400米跑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通常指百米跑的最後20米。在該階段,要求保持步頻和步幅。
如何保持步頻和步幅,就需要大腿的力量,因此,衝刺跑弱的人多進行一些下肢力量練習。比如:單足跳、深蹲槓鈴、拖物跑、快速蛙跳等。此外多跑跑120~150米的重複跑,限制休息時間(一般每組休息2~3分鐘),提高速度耐力。最後注意衝刺跑的壓線動作。
通過對400米跑步訓練的方法的了解,我們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只有掌握好400米跑步訓練的方法才能讓我們在跑步訓練中得到更好的效果,所以大家不要總是覺得跑步是一項比較簡單的事情,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和技巧。
5、速度分配
在400米跑中,全程分配速度和能量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取得勝利的基本要求。
沒有人能夠自始至終全速跑完400米,進行步幅和速度分配是必要的。記住;400米並不是全程短跑。在100米和200米有驚人的速度的運動員,只有當他學會合理分配能量時,他在400米比賽中才能佔據優勢。通常著名的400米運動員,他的200米最好成績與400米跑的前200米成績相比相差大約0.5 秒,而沒經驗的400米選手卻有大約1秒的差距。
對200米選手進行400米潛力的預測有一個好公式;200米跑的最好成績乘以2,然後再加上3.5秒,條件是他們願意訓練,是否願意通過訓練成為優秀的400米選手而全力以赴。很明顯,短跑運動員在400米跑的前半程有優勢,但是假如沒有經驗,訓練不合理,這種優勢就不會保持到終點。我們看到一些短跑運動員在400米中取勝,主要是因為發展耐久力比發展中距離的短跑能力更有效。
以上就是關於400米跑步訓練方法介紹 幫助你超常發揮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