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登銀
日前,由紅花崗區供銷社投資開辦的遵義市首家供銷特產平價超市,在楊柳街「1935文化新天地」開業,280餘種特色產品線上線下同質同價。(8月7日《遵義晚報》)
市民王先生:線上線下同質同價的銷售方式能開拓更多的銷售渠道,豐富消費需求。如可利用線下滿足本地顧客的消費需求,用線上滿足外地顧客的消費需求。該模式還能豐富營銷手段,針對性策劃營銷活動,實現「1+1>2」的營銷效果。如可適當增加遵義農特產品的銷售,既豐富市民的餐桌,又促進農產品的銷售,切實讓貧困地區農民增收。
市民趙先生:以前消費者買東西只能在線下買,選擇面較窄。迅速發展的電子商務為消費者提供了品類豐富的高性價比產品。消費者先在線下掃商品碼,再去線上搜索、比價,然後購買,因為同樣的商品,在線上價格更低。現在,實施線上線下同質同價,能使用戶消費行為變得更理性,該在線上買時就在線上買,該在線下買的時候就在線下買。因為,同一個品牌的產品,無論在線上或者線下,都能買到同質同價的高性價比產品,就不會糾結於商品渠道了,怎麼方便就怎麼操作。
市民黃女士:隨著新零售模式的逐步落地,線上和線下將從以前的相對獨立、衝突逐漸轉化為相互融合、促進,其關鍵在於使線上的網際網路力量和線下的實體店終端形成真正的結合,完成電商平臺和實體零售店面的融合升級,交易場景的變化和商業模式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但我們應清醒認識到,無論如何變化,未來消費者需要的是便捷、優惠、還要有真實的體驗感受。所以,線上線下同質同價的新零售不能只是購物上創新的便利現象,還需要結合多方面需求,以消費者利益為中心,從本質上提升和改變。
(文章來源:遵義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