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逝去的一個又一個的日子,讓我們記住的,並非無所依託、也挽留不住的時空,而是存於其間任生命燃燒的一個又一個的普通人;日子,因了這些人的存在而有了意義,歲月,亦因了這些人的存在而有了溫度。
於是,2019年——這個即將過去的年份,就有了在我們記憶深處佔據一隅的價值。
李子柒的「紅」,仿佛突然間發生的事,帶了網絡一貫的性格,為2019年增添了一抹意外的亮色。溫柔似水的小姑娘,隨手拍下的唯美畫面,感動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毫不奇怪,因為這原本就是中國基因的底色;有點兒讓人奇怪的是,一個普普通通中國人的生活,居然也感動了、感動著千千萬萬的外國人,由此形成的「傳播感染力」,甚至把許多國際傳媒巨頭甩在了身後。
從這個角度看,傳統認知框架內,中外文化間固存的所謂巨大鴻溝,或許,就是因了各自的疏離、隔閡、抗拒以及由此導致的不了解、不理解而想像出來的。天地雖大,生民雖多,但同擔風霜雨雪,共沐日月星輝,在自然中雕蝕、曝光出來的性格,原本也不應、不能有太大的不一樣。
以「現代主義」的眼光審視,李子柒格外認真的「前現代主義」生活,無論在中國的命題下,還是在世界的背景裡,都帶了天然的「反潮流」性格——小農、復古,自給自足、「社會化反動」,離群索居、「城市化逆流」。這樣的性格,在理性目光審視下,無疑就馬上發酵了宿命的味道,在浩浩湯湯的單向歷史洪流中,甚至連掙扎一下的資格也沒有。
不過,李子柒的「夢幻城堡」,雖如烏託邦般虛空而軟弱,但打動起「同質化」的世界來,卻帶了「席捲」的陽剛氣勢。或許,這就是一道「強加」給寄生於小小寰球者的世紀量級的命題:人——無論是生物意義上的個體,還是哲學體系裡的存在,在與自然和社會的互動中,應如何安置肉體,又如何寄託靈魂。雖然這是一道帶了永恆色彩的「困擾之題」,但不同時代的人,總需要做出自己的回答,在前人的基礎上,感悟出絲絲縷縷、帶著個體氣質的新發現。
在這一年,同樣挾了「席捲」氣勢撲面而來的,還有「紅妝」帶貨帥哥李佳琦。
如果抱定傳統的框框,男性面孔描摹出陰柔氣質,再籠上一層「美妝帶貨」自生的氤氳,無論如何,這都很難算得上一個「正常」的男性形象。但在框框之外的遼闊空間,這個形象卻正常而自然,帶了飽滿的生命的張力,甚而散發著無懈可擊的邏輯的光輝。這種翻覆,完全源自立場的不同和視角的轉變。
鏡頭下的李佳琦,光彩奪目,魅力四射,或許,他讓千千萬萬女性「粉絲」,第一次從「陌生」異性公開而正視的眸中,欣喜地看到自己全新的「鏡像」和價值,進而對自己和身外的世界,有了不同以往的觸摸和新的感悟。作為一個全新世界的發現者和開拓者,李佳琦的獲利能力,把60%以上的上市公司甩在身後,就是這個新世界給予他的再自然不過的褒獎。
李佳琦、李子柒,兩個曾經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認認真真地生活、工作,因為真正觸摸到億萬普通人心中那塊最柔軟的地方,從而實現了向不普通的跨越,既創造了自己的歷史,更再一次標識了「歷史由普通人創造」這個真理的時空坐標。一個又一個如他們一樣的普通人,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以及一次又一次或湊巧、或追尋得來的標識,歲月便因此有了溫度,歷史也因了他們而有了被後人記住的意義。
2019年初上映的《流浪地球》,雖如絕大多數科幻電影一樣,「BUG」連連,但一群普通人創造不普通歷史的「英雄故事」,還是講得很清楚;超過46億的總票房,普通人用一張張的電影票,為這個故事標出了自己心中應有的成色。年初這部電影上映大火的時候,許多人或玩笑、或認真地說,「終於輪到中國人做主角拯救一回地球了」。這樣的特別強調某一部分人的視角,顯然脫離了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旨軌跡,落入俗套,羈絆在舊模式裡,對新時代的呼喚,難以做出自信的、足以匹配的呼應。這樣的表述,無法讓人感受到自信的魅力。
文化的自信,源自所有普通人的自信;普通人的自信,源自對生命的正視和熱愛。無論是李子柒還是李佳琦,抑或是《流浪地球》裡一個又一個奮力拼搏、不惜犧牲生命的普通人,對生活的熱愛,支撐著他們不斷走出自己的道路。億萬普通人的道路走通了,別的什麼道路自然也能走得通。因此,普通人以及普通人走的路,理應成為眾多表述中的主角;也惟有這樣的表述,才能和生活在「地球村」裡的億萬普通人,產生心念想通的共振,一起實現大大小小的目標。
文化領域的表述如此,資本市場中的表述也一樣。縱觀2019年,無論是「科創板」的推出,還是註冊制的最終「落槌」,乃至《證券法》的再修訂,抑或是退市制度的日漸「正常化」,要想取得預想中的成功,留下禁得住歷史評判的印記,所有工作的落腳點,恐怕還是要落在普通人身上。普普通通的投資者能否得到公平的對待和認真的保護,最終決定著這個市場的「故事」能否講得下去、能否講得圓滿、能否講得深入人心。只有把「故事」講好了,一個億萬人齊心參與的大市場,才能產生巨大的動力,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2019年,世事紛擾,註定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留下重重印記並產生深遠影響的年份。在這個寒冷的歲末,正因為那些不停燃燒生命、溫暖歲月的普通人的存在,感受並振奮於他們不懈努力、認真生活的力量,我們才有了遠望和前行的勇氣。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