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個「逢九」之年的印記——歲月的溫度源自生命的燃燒

2021-01-19 券商中國

那逝去的一個又一個的日子,讓我們記住的,並非無所依託、也挽留不住的時空,而是存於其間任生命燃燒的一個又一個的普通人;日子,因了這些人的存在而有了意義,歲月,亦因了這些人的存在而有了溫度。

於是,2019年——這個即將過去的年份,就有了在我們記憶深處佔據一隅的價值。

李子柒的「紅」,仿佛突然間發生的事,帶了網絡一貫的性格,為2019年增添了一抹意外的亮色。溫柔似水的小姑娘,隨手拍下的唯美畫面,感動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毫不奇怪,因為這原本就是中國基因的底色;有點兒讓人奇怪的是,一個普普通通中國人的生活,居然也感動了、感動著千千萬萬的外國人,由此形成的「傳播感染力」,甚至把許多國際傳媒巨頭甩在了身後。

從這個角度看,傳統認知框架內,中外文化間固存的所謂巨大鴻溝,或許,就是因了各自的疏離、隔閡、抗拒以及由此導致的不了解、不理解而想像出來的。天地雖大,生民雖多,但同擔風霜雨雪,共沐日月星輝,在自然中雕蝕、曝光出來的性格,原本也不應、不能有太大的不一樣。

以「現代主義」的眼光審視,李子柒格外認真的「前現代主義」生活,無論在中國的命題下,還是在世界的背景裡,都帶了天然的「反潮流」性格——小農、復古,自給自足、「社會化反動」,離群索居、「城市化逆流」。這樣的性格,在理性目光審視下,無疑就馬上發酵了宿命的味道,在浩浩湯湯的單向歷史洪流中,甚至連掙扎一下的資格也沒有。

不過,李子柒的「夢幻城堡」,雖如烏託邦般虛空而軟弱,但打動起「同質化」的世界來,卻帶了「席捲」的陽剛氣勢。或許,這就是一道「強加」給寄生於小小寰球者的世紀量級的命題:人——無論是生物意義上的個體,還是哲學體系裡的存在,在與自然和社會的互動中,應如何安置肉體,又如何寄託靈魂。雖然這是一道帶了永恆色彩的「困擾之題」,但不同時代的人,總需要做出自己的回答,在前人的基礎上,感悟出絲絲縷縷、帶著個體氣質的新發現。

在這一年,同樣挾了「席捲」氣勢撲面而來的,還有「紅妝」帶貨帥哥李佳琦。

如果抱定傳統的框框,男性面孔描摹出陰柔氣質,再籠上一層「美妝帶貨」自生的氤氳,無論如何,這都很難算得上一個「正常」的男性形象。但在框框之外的遼闊空間,這個形象卻正常而自然,帶了飽滿的生命的張力,甚而散發著無懈可擊的邏輯的光輝。這種翻覆,完全源自立場的不同和視角的轉變。

鏡頭下的李佳琦,光彩奪目,魅力四射,或許,他讓千千萬萬女性「粉絲」,第一次從「陌生」異性公開而正視的眸中,欣喜地看到自己全新的「鏡像」和價值,進而對自己和身外的世界,有了不同以往的觸摸和新的感悟。作為一個全新世界的發現者和開拓者,李佳琦的獲利能力,把60%以上的上市公司甩在身後,就是這個新世界給予他的再自然不過的褒獎。

李佳琦、李子柒,兩個曾經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認認真真地生活、工作,因為真正觸摸到億萬普通人心中那塊最柔軟的地方,從而實現了向不普通的跨越,既創造了自己的歷史,更再一次標識了「歷史由普通人創造」這個真理的時空坐標。一個又一個如他們一樣的普通人,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以及一次又一次或湊巧、或追尋得來的標識,歲月便因此有了溫度,歷史也因了他們而有了被後人記住的意義。

2019年初上映的《流浪地球》,雖如絕大多數科幻電影一樣,「BUG」連連,但一群普通人創造不普通歷史的「英雄故事」,還是講得很清楚;超過46億的總票房,普通人用一張張的電影票,為這個故事標出了自己心中應有的成色。年初這部電影上映大火的時候,許多人或玩笑、或認真地說,「終於輪到中國人做主角拯救一回地球了」。這樣的特別強調某一部分人的視角,顯然脫離了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旨軌跡,落入俗套,羈絆在舊模式裡,對新時代的呼喚,難以做出自信的、足以匹配的呼應。這樣的表述,無法讓人感受到自信的魅力。

文化的自信,源自所有普通人的自信;普通人的自信,源自對生命的正視和熱愛。無論是李子柒還是李佳琦,抑或是《流浪地球》裡一個又一個奮力拼搏、不惜犧牲生命的普通人,對生活的熱愛,支撐著他們不斷走出自己的道路。億萬普通人的道路走通了,別的什麼道路自然也能走得通。因此,普通人以及普通人走的路,理應成為眾多表述中的主角;也惟有這樣的表述,才能和生活在「地球村」裡的億萬普通人,產生心念想通的共振,一起實現大大小小的目標。

文化領域的表述如此,資本市場中的表述也一樣。縱觀2019年,無論是「科創板」的推出,還是註冊制的最終「落槌」,乃至《證券法》的再修訂,抑或是退市制度的日漸「正常化」,要想取得預想中的成功,留下禁得住歷史評判的印記,所有工作的落腳點,恐怕還是要落在普通人身上。普普通通的投資者能否得到公平的對待和認真的保護,最終決定著這個市場的「故事」能否講得下去、能否講得圓滿、能否講得深入人心。只有把「故事」講好了,一個億萬人齊心參與的大市場,才能產生巨大的動力,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2019年,世事紛擾,註定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留下重重印記並產生深遠影響的年份。在這個寒冷的歲末,正因為那些不停燃燒生命、溫暖歲月的普通人的存在,感受並振奮於他們不懈努力、認真生活的力量,我們才有了遠望和前行的勇氣。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逢九」隨想
    之前的七個「逢九」也就清楚一半糊塗一半過去了,今年閒來無事,不妨問問清楚這「逢九」竟然是怎麼回事?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這「逢九"還是一個系統工程呢。先來說說「逢九"的來歷。來歷之一:閆王「點九"。據說,執掌人類壽夭禍福的閆羅王(就是民間所說的閆王爺),除了把陰朝地府管理井井有條,頭頭是道,還捎著代管人間之事。
  • 希望2019:逢九之年總是新
    文 | 內幕君回望七十載,每個「逢九之年」都透著黎明的曙光。1開啟新時代1949年4月20日,在宜昌至上海1800餘公裡的長江沿線上,緊張的氛圍籠罩上空。這一天,國共和談到了最後的時刻,一旦和談破裂,大戰不可避免。集結在長江北岸的百萬解放軍,封鎖江面,密切關注著對岸的動向。
  • 回望西街 收藏歲月的印記
    回望西街,歷經1000餘年的時光韜養,西街悉數收藏歲月的饋贈與印記,猶如一座會說話的博物館,將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一一刻畫。西街裡的每一條巷弄,每一棟建築乃至每一面牆體、每一塊磚瓦,都留下了歲月的痕跡,記載著城市曾經的繁華。
  • 藍光發展30創業史:穿越時代,經歷激情燃燒的歲月
    因時代而生,與時代共舞翻開《藍光創業史》,就是跟著一群創業者,順著一個企業的成長軌跡,穿越一個時代,經歷 30 年激情燃燒的歲月。1989 年,成都,錦江波光粼粼。《藍光創業史》揭示每個階段的裡程碑事件,都帶著時代的印記。藍色火焰,初創開拓點燃理想20 世紀 90 年代, 國家領導人在南方談話推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了思想。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啟動, 開闢了一個前景廣闊的市場。順應時代發展, 藍光創始人楊鏗下海創業, 開始了從製造業向房地產業發展的初創開拓之旅。
  • 研究顯示:「逢九」容易發生這4種狀況
    逢九出軌機率高研究人員在一個專門尋求婚外情的網站上,針對年齡介於 25 至 64 歲之間的 8,077,820 位男性做出數據分析,發現逢九的男性有 952,176 人,比起其他的年齡層高出 17.88%。
  • 2018-2019數九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冬至逢壬數九什麼意思
    2018-2019數九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數九又稱冬九九,是一種中國民間節氣。數九了,這就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時間到了,要想冰河凍結,大地回春,那是我們期盼的日子。很多人都問2019年數九時分是什麼時分開始?一同看看吧!【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8冬至是哪一天是數九的第一天嗎】  數九從每年陽曆12月下旬初冬至開端。
  • 著書日課:存留寫作時的生命印記
    世界上的大部分經典,承載的是作者充滿光輝的思想和極具魅力的人格,是他們用生命歲月積累而成的精華,而我們在感嘆於這些文字所帶來的智慧和啟示之餘,也會好奇它們是在怎樣的境遇和心情下寫就。梁啓超——中國近代的政治風雲人物,同時又是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這眾多的身份頭銜,以及複雜的歷史環境,使人更想知道,他在寫就一部部經典作品時,曾經的背景經歷、所思所想、喜怒哀樂……梁任公沒有留下多少日記,我們無法了解他更多的心聲,這是一個遺憾;然而幸運的是,在他最經典的著作《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手稿中,留下了一條條的「日課」記錄,為我們展現了他在寫作時的生命印記
  • 2019「福壽杯-生命之花」全國歌詠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
    上海2019年11月7日 /美通社/ -- 11月7日,歷時7個月的2019「福壽杯·生命之花」全國歌詠大賽總決賽圓滿落下帷幕。本屆歌詠大賽是繼「福壽杯·生命之花」全國朗讀大賽之後,由福壽園國際集團策劃發起,在全國多地聯動開展的第二屆面向公眾的群眾文藝比賽。
  • 今年是「寡年」逢九,芒種逢四後一天端午,農村這些流傳知道嗎?
    「寡年」是什麼?「寡年」給農村老人有什麼樣的感覺?眾所周知「寡年」實際上是指,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立春節氣日,提前到了上一年。就如今年,立春節氣日就是在2018年的大年三十這天。大家也都十分清楚,這是兩歷合算產生的時間差問題。應理說,這些都是咱們人為安排出的節氣說法,故並無什麼好奇怪的。
  • 2019年「一二•九」科技文化藝術成果展示匯報表演圓滿落幕
    12月9日晚的學校體育館內,群賢畢至、星光璀璨,2019年「一二•九」科技文化藝術節成果展示活動儀式暨匯報表演隆重舉行。市人大副主任朱妍,市政府副市長餘珽,市政協副主席王克勝,原市政府副市長、江海學院董事長、校長孫永如,揚州軍分區副司令員仇志軍出席活動,為10位「最美職大人」頒獎並觀看了匯報表演。100多位市各有關單位、駐揚高校、校企合作單位領導應邀觀看匯報表演。
  • 農村俗語,古人逢九,雲是年必有災殃,難道只有逢九老農最忌憚?
    在農村,對於數字「九」也是有講究的。九是最大的奇數,在我國典籍中有「九九歸一」的說法,預示著人在逢「暗九」之年,容易遭受變故,流年不利!四、在農村,四十五歲也被認為是一道坎!在我們山東地方,很多農村都講「四十五歲」說成「腌臢年」,這一年要扎紅腰帶,穿紅襪等,你們那有「腌臢年」之說嗎?五、人過六十六,閨女要挨「一刀肉」!
  • 陰陽師:2隻SSR緊那羅+蠍女陣容登頂逢魔,印記可掛BOSS立大功
    因為蠍毒是印記,所以我們可以不帶草人就能進行減防禦輸出。 而SP清姬的減防禦就只是一個贈品,她更加核心的看點是:根據BOSS血量進行增傷!        這對於我們打逢魔BOSS已經是足夠了。
  • 《鐵血川軍之九條命》海報發布 抗戰勇士手持步槍
    電影《鐵血川軍之九條命》發布概念海報1905電影網訊近日,電影《鐵血川軍之九條命》的概念海報正式發布。海報的主體部分是一位手持步槍的抗戰勇士,身後是燃燒的熊熊烈火,可他的眼神堅毅,面無懼色,視死如歸。畫面的正下方是硝煙瀰漫的隆冬湘南大地,海報要傳達出「一個人的身軀,承載著全川兒女的熱血和力量」的頑強精神。電影《鐵血川軍之九條命》,將鏡頭對準了抗日戰爭中的鐵血川軍,講述了一個川軍連長和八個普通川軍士兵,聯合湘南的瑤漢鄉親,以血肉之軀抗擊日本侵略者、捍衛民族尊嚴,守衛家國土地的故事。
  • 初心印記丨尋溯航田產業園設計的溫度
    這背後,是航田追求功能品質之上,堅持打造「有人文關懷和溫度園區」的拳拳初心。初心印記即日起,【初心印記】系列將從設計、選材、施工等不同角度,深度還原航田·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誕生歷程。本期將以區域人文、產業屬性為基礎,深度解析園區設計理念與產品細節,向大家分享專業規劃設計之外的初心與溫度。
  • 歲月有溫度,冬至花果山
    帶著冬季歲月的溫度,帶著冬季光陰的美好,我們在花果山,慵懶地守候,悄悄地等待,那些冬日暖陽帶來的希望。經過春的芬芳,夏的繁華,秋的斑斕,歲月的沉澱都留在了這深沉的冬天。冬天的花果山簡單而厚重,她因了瘦身而愈發從容;因了少去夏日的浮躁而愈發沉穩;因了褪去秋的多彩而愈發恬靜。
  • 草裡藏珠九門頭 | 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
    從滿漢全席到徽州糕餅,從水席到盆菜,當美食的記憶漸行漸遠,遺憾的絕不僅僅是口腹之慾。尋找美食,傳承文化,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特別奉獻《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這一季聚焦中華美食。圖為張光裕現場做九門頭張光裕做九門頭十五年,如果說這道菜就是他生活的中心,那做菜的過程則浸潤了他全部的人生態度。百葉的清洗要精緻再精緻。
  • 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50億年而不滅?它使用的究竟是什麼燃料?
    可是太陽的燃燒時間卻非常漫長,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太陽形成於50億年前,燃燒到現在已經有50億年的時間。按照太陽質量的標準,它還能夠繼續燃燒約50億年左右。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50億年而不滅?它使用的究竟是什麼燃料。任何物質的燃燒都需要燃料,一旦燃料沒有了,這個燃料過程就會終結,太陽同樣也是如此。
  • 老祖宗說過壽「忌九,逢九說十」,很多人不懂,壽文化不能忘
    文/大海棠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明的古國,幾千年的發展中,農業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農民在過去也一直是我國的主要群體。而農村對於很多農民而言,是有著很複雜的情感的。雖然過去農民想拜託家鄉,過上好生活,但過去農村也有著千百年傳承下來獨有的文化習俗,讓很多農民終生難忘。而現在雖然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但是過去的一些文化習俗也逐漸在農村發展的進程中消失了,很多農民對現在生活的欣喜之餘,更多的是對過去的文化習俗的感嘆。
  • 黃亮個展:歲月靜好——灰調下歷久彌新的人性溫度
    2021年1月3日,黃亮個展《歲月靜好》在站臺中國當代藝術機構dRoom空間如約而至,展覽呈現了藝術家20餘件新近之作。歲月靜好——指涉出畫家創作的重要取向,發軔於生活,探尋繪畫具有的恆久品性。靜物,肖像,是畫家專注的主題,其風格質樸而靜謐,透露著人性的溫度。其極具吸引力的灰色基調與舊物美感,有著複雜的生成因素,關乎於畫家的品格,心靈,以及深層的社會性背景。而在這流行瞬息的時代,黃亮的作品如深沉的低音,傳達出繪畫的持守與異質。本次展覽是藝術家黃亮在站臺中國的第三次個展,由策展人王將策劃,將持續至2021年2月28日。
  • 把青春的激情燃燒在奉獻民族復興的偉大歲月——校黨委書記楊振斌...
    把青春的激情燃燒在奉獻民族復興的偉大歲月——校黨委書記楊振斌為2020級本科生講授「開學第一課」 2020-09-14 14: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